小米用戶資料遭洩露 信息安全望再獲關注

2020-12-22 中證網

  昨日晚間烏雲網公布信息顯示小米論壇存在用戶資料洩露,對此小米官方發表回應稱,確有部分2012年8月前註冊的論壇帳號信息被非法獲取,但這一時間之後的用戶信息未受影響。小米官方稱對此深表歉意。

  小米在公開回應中表示:2012年8月後註冊小米帳號的用戶在本次事件中完全不受影響;對在此之前註冊小米論壇帳號,且在2012年8月後未修改過密碼的用戶,出於安全考慮,我們將通過簡訊、郵件等方式提示其儘快修改密碼。

  近年來,網絡用戶資料洩露事件頻頻發生。今年3月,攜程旅行網就爆出用戶的銀行卡支付信息洩露事件。此前,國內還連續發生了如家等快捷酒店開房記錄洩露、中國人壽80萬保單信息洩露、搜狗手機輸入法漏洞導致大量用戶信息洩露等惡性信息安全事件。今年的「3·15晚會」上,央視也曝光了二維碼等網銀支付的安全漏洞。

  安信證券認為,事件性催化或將引爆信息安全板塊。一系列惡性信息安全事件必將促使信息安全地位進一步強化,板塊將得到市場高度關注,重點關注衛士通、啟明星辰、綠盟軟體、北信源等。

  以下是小米官方回應全文:

  尊敬的小米用戶:

  2014年5月13日,我們接獲部分早期小米論壇帳號信息可能洩露的消息,第一時間進行了全面安全檢查。

  經查,確有部分2012年8月前註冊的論壇帳號信息被非法獲取。

  對此次事件給用戶帶來的困擾,我們深表歉意。

  這部分帳號信息此前進行了嚴格加密(獨立Salt單向哈希值),且不少用戶近年已修改密碼,實際可能存在風險的只有其中一小部分。截止公告前,我們尚未發現可見的流量異動以及投訴報告。

  經確認,2012年8月後註冊小米帳號的用戶在本次事件中完全不受影響;對在此之前註冊小米論壇帳號,且在2012年8月後未修改過密碼的用戶,出於安全考慮,我們將通過簡訊、郵件等方式提示其儘快修改密碼。對於前述可能存在風險的小部分帳號,我們會要求其立即修改密碼。

  在創業初期,我們的論壇及依附論壇產生的帳號體系都使用了第三方開源程序。2012年8月,基於安全考慮,舊論壇帳號體系不再使用,小米將所有服務(包括小米雲服務、米幣等)切換到全新的帳號安全體系,採用業界最新安全實踐方案,對所有存儲數據均進行了最嚴格的安全加密。

  用戶帳號和隱私安全是小米極其重視的頭等大事,我們一直對此持最謹慎態度,不遺餘力地提升安全保障措施,包括異地登錄預警、安全令牌登錄等。用戶登錄使用重要服務(米幣中心、小米雲服務等)時,還會在手機端得到安全提示推送。

  我們將密切關注此次安全事件動態和用戶反饋,持續跟進並及時通報。

  小米安全中心

  2014年5月14日

相關焦點

  • 網曝800萬小米萬用戶數據信息洩露 官方提示儘快修改密碼
    日前,「為發燒而生」的小米手機發生大規模用戶信息洩露事故。13日晚間,有爆料稱,小米論壇用戶資料庫疑似洩露,涉及用戶約800萬。經烏雲漏洞報告平臺證實,小米資料庫已在網上公開傳播下載,與小米官方數據吻合。據安全專家分析,小米論壇官方資料庫洩露,涉及800萬使用小米手機、MIUI系統等小米產品的用戶。
  • Foodpanda發生數據洩露 72萬用戶數據遭曝光
    近年來,很多企業出現了數據安全問題。其中有些企業無意中將客戶個人數據被洩露。知名餐飲外送平臺Foodpand,其母公司最近就發生了數據洩露事件,多達72萬用戶數據慘遭洩露,其中包括來自香港的客戶。Foodpanda 母公司Delivery Hero 近日洩露了多達72 萬條用戶資料,當中包括香港顧客用戶帳號遭外洩的資料包括:姓名、電郵、電話、地址座標等數據該公司正積極展開內部調查事件起因
  • 攜程網被曝存安全漏洞 用戶銀行卡信息或洩露
    長江商報消息 本報訊(記者 劉倩雯)昨日晚間,漏洞報告平臺烏雲網連續發布兩條漏洞報告,稱攜程安全支付日誌可遍歷下載,導致大量用戶銀行卡信息洩露,其中包括持卡人姓名身份證、銀行卡號、卡CVV碼、6位卡Bin。攜程安全構架有問題?該漏洞的形成是由於攜程用於處理用戶支付的安全支付伺服器接口存在調試功能,將用戶支付的記錄用文本保存了下來。
  • 米粉曝小米官網洩用戶信息 官方:快遞公司搗的鬼
    米粉曝小米官網洩用戶信息 官方:快遞公司搗的鬼  羅劍 • 2015-04-30 10:32:06
  • 【早報】周航朋友圈回應「誹謗說」/優酷用戶資料庫遭洩露/小米Max...
    檢察機關認定,被告人陳文輝、鄭金封等人交叉截獲通過網絡購買的學生信息和公民購房信息,曾以發放貧困學生助學金、購房補貼為名義進行詐騙,共騙取人民幣 56 萬餘元,還造成了山東臨沂高考錄取新生徐玉玉死亡。目前,該案正在進一步審理過程中。
  • 消費者投訴雲集平臺洩露用戶信息遭詐騙與銷售假貨
    近日,分銷類社交電商野蠻生長背後的「紅與黑」一直備受爭議,成為多方關注的焦點。近期,中國質量萬裡行平臺收到數百位來自全國各地的消費者集中實名投訴,他們紛紛指向前不久剛在美國提交上市的社交電商企業——雲集(原名:雲集微店),諸多投訴者跟記者表示,他們都在雲集App上買過商品,但隨後都接到了詐騙電話,他們懷疑自己的訂單信息洩露了。
  • 必勝客被黑致六萬用戶信息洩露個人數據安全如何保障?
    近日,全球連鎖餐飲企業必勝客就因為美國必勝客網站PizzaHut.com遭到黑客臨時入侵,導致大約6 萬人支付卡信息和聯繫信息等可能被盜。在此,360安全專家提醒廣大用戶注意保護個人信息安全,謹防黑客利用盜取的信息進行撞庫,引起更大的隱私和財產損失。
  • 如何避免手機用戶信息洩露【方法步驟】
    如何避免手機用戶信息洩露?   有時候,你瀏覽網頁時的彈出廣告,會顯示你感興趣或是之前瀏覽的商品,也是電商網站跟蹤了瀏覽器的Cookies,才能實現這種操作。當然,按照程序的做法是你在註冊服務時,用戶條款會註明,不過大部分都不會通讀那冗長的條款。
  • 萬豪酒店集團5億房客信息被洩露,誰來保護隱私安全?
    11月30日,萬豪酒店發布公告稱,旗下喜達屋酒店遭第三方非法入侵,導致在2018年9月10日前在喜達屋酒店預訂的5億名客人的信息被洩露,這些數據包括姓名、郵寄地址、電話號碼、電子郵件地址、護照號碼、出生日期等。此事件一出,公眾紛紛對自己的隱私安全擔憂,甚至有網友感覺「自己的信息在『裸奔』」。
  • 大麥網信息洩露致用戶被騙 承認存在技術漏洞
    隨後該客服精準地報出了楊女士的身份證號、手機號、所購演出票等各項信息,打消了楊女士的懷疑。隨後楊女士找了一臺銀行ATM機並按對方指令進行一連串的輸入操作,結果被轉帳9988元。目前北京市公安局已經授理相關案件,案件正在進一步偵查中。    事件發生後,大麥網很快做出了回應並表示,大麥網不會洩露用戶個人信息,此次用戶信息是因為遭遇撞庫而被竊取。
  • 號稱最安全的Telegram也中招,暗網驚現數百萬用戶電話信息
    大數據文摘出品來源:Kod Ru編譯:笪潔瓊、牛婉楊數據安全始終是環繞在大家心裡的疑問,手機越買越貴,明明很注意隱私信息了,怎麼還會出現數據洩露呢?近日,暗網出現了一個900M的資料庫,其中包含數百萬個Telegram用戶的電話號碼、暱稱和用戶ID。受影響帳戶的確切數量尚不清楚,但估計有數百萬個。據俄媒Kod Durova表示,資料庫中約70%的帳戶屬於伊朗用戶,其餘30%屬於俄羅斯用戶。Telegram證實了數據洩露,並解釋說,該信息是通過通訊錄聯繫人輸入功能獲得的。
  • 防範信息洩露 優化網絡安全生態鏈
    據統計,僅2016年,我國個人信息數據洩露就超過10億條,因垃圾簡訊、詐騙信息、個人信息洩露等造成的經濟損失更是高達數百億元。可以說,個人信息洩露問題到了不可不治的階段。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信息洩露問題,在政策和法律法規方面,國家已經成立了網信辦;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關於加強網絡信息保護的決定》;工信部制定了《電信和網際網路用戶個人信息保護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頒布了《關於審理利用信息網絡侵害人身權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刑法修正案也專門就保護公民的個人信息作出了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更是自2017年6月1日起就開始施行。
  • 中國企業洩露5.9億份簡歷信息,用戶:咋被坑的都不知道?
    北京時間4月5日下午,美國科技媒體ZDNet將幾個月前便收到的一些有關伺服器洩露提示的消息公之於眾。報導稱,中國企業今年前3個月出現數起簡歷信息洩露事故,涉及5.9億份簡歷。消息一經曝出,引起國人高度關注。
  • 年底電信詐騙頻發,多家快遞公司捲入用戶信息洩露事件!
    近日,快遞行業個人信息洩露事件持續發酵。不僅圓通被曝出超40萬條公民個人信息被洩露,據媒體報導,申通、EMS(郵政速遞)、德邦等也未能倖免。此後,上述快遞公司陸續回應稱正在展開調查。年底電信詐騙事件頻發,為何快遞行業成為個人信息洩露重災區?怎樣避免財物損失,保護個人信息安全,成為了當下人們討論最多的問題。
  • Facebook數據安全再亮紅燈,黑客明碼標價出售用戶信息!
    自從曝出劍橋分析隱私洩露事件後,身處輿論源爆點的Facebook負面消息接連不斷,包括扎克伯格面臨執掌Facebook最大危機、「陽奉陰違」允許61家公司訪問用戶數據、審查算法鬧烏龍「濫殺」無辜廣告主、黑客盜取5000萬帳戶信息……如今又曝出黑客明碼標價販賣用戶信息。
  • 個人信息洩露渠道揭秘:誰把我們賣了?
    本來只是作為用戶註冊作用的郵箱,為什麼會成為了共用的垃圾桶呢?是誰把用戶的註冊郵箱地址告訴了這些做買賣的推銷員呢?這些關乎用戶個人信息安全的疑問,直指網際網路服務提供商。對於已經習以為常的普通用戶而言,填寫個人資料註冊,再享用網站的服務,已經成為了網際網路上的一種習慣。  但是,對於你輸入的一行行真實的個人信息,在點擊「註冊」的那一刻起,它還是屬於你的個人嗎?  「個人信息在用戶點擊註冊提交後,一般會通過函數算法轉變為一些沒有規律的字符進行存儲,這種加密的存儲方式由於解碼的難度比較大,整體而言還是比較安全的。
  • 微博數據疑似大規模洩露,用戶手機號等信息外流
    3月19日上午,有微博名為「安全_雲舒」的用戶轉發微博時稱:「很多人的手機號碼洩露了,根據微博帳號就能查到手機號……已經有人通過微博洩露查到我的手機號碼,來加我微信了。」隨後,該網友在微博下的留言中進一步表示,他通過技術查詢,發現不少人的手機號已被洩露,當中涉及不少微博認證的明星、官員、企業家。「來總的手機號也被洩露了,我昨晚查過。」(「來總」代指微博CEO 王高飛)在網友「安全_雲舒」的微博主頁上,其個人介紹為「默安科技創始人兼 CTO」,原阿里集團安全研究實驗室總監。
  • foodpanda母公司Delivery Hero洩露用戶資料
    然而,今日在網上討論區連登上就有網民引述了外國網站BankInfoSecurity的報導,發現Foodpanda的母公司Delivery Hero涉嫌洩露了全球近72萬名客戶的個人資料,並在討論區上公開給用戶下載及查閱,其中更包括香港的客戶。
  • 5.38億條微博用戶信息洩露?回應:只是微博暱稱,不涉及隱私
    5.38億條微博用戶信息在暗網出售,根據微博帳號就能查到手機號?3月19日,有網友爆料微博存在數據洩露的情況,1.72億條微博帳戶基本信息,售價1388美元/0.177比特幣,包括用戶ID、帳號發布的微博數、粉絲數、關注數、性別、地理位置等。甚至有網友稱已經有人通過微博洩露查到自己的手機號碼來加微信了。微博對此回應稱,數據洩露屬實,目前微博已經及時加強了安全策略,並將不斷強化。
  • 偷拍運單批量調取 快遞業洩露個人信息漏洞無處不在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連日調查發現,快遞用戶遭信息洩露現象涉及的不止圓通一家,網上存在販賣快遞用戶信息的「黑產」鏈條,可能涉及申通、德邦、EMS(郵政速遞)、韻達等多家快遞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