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範信息洩露 優化網絡安全生態鏈

2020-12-02 光明時政

  □李鵬飛

  近日,公安部就《公安機關網際網路安全監督檢查規定(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徵求意見稿指出,在國家重大網絡安全保衛任務期間,公安機關對與國家重大網絡安全保衛任務相關的網際網路服務提供者和聯網使用單位,可以組織開展專項檢查。而網際網路服務提供者竊取、非法出售、非法提供個人信息,即使尚不構成犯罪,沒有違法所得,也將被處以最高一百萬元以下罰金。

  不構成犯罪也要處罰,這是公安部對公民個人信息保護的又一重要舉措,無疑讓廣大網際網路使用者多了一層安全保障。

  網絡時代,網際網路在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個人信息洩露成了一大問題。據統計,僅2016年,我國個人信息數據洩露就超過10億條,因垃圾簡訊、詐騙信息、個人信息洩露等造成的經濟損失更是高達數百億元。可以說,個人信息洩露問題到了不可不治的階段。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信息洩露問題,在政策和法律法規方面,國家已經成立了網信辦;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關於加強網絡信息保護的決定》;工信部制定了《電信和網際網路用戶個人信息保護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頒布了《關於審理利用信息網絡侵害人身權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刑法修正案也專門就保護公民的個人信息作出了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更是自2017年6月1日起就開始施行。

  國家在保護公民個人信息方面持續發力,但面對網絡技術的發展和信息傳播的多樣化、複雜化,防止個人信息洩露仍然任務艱巨。此次公安部擬出臺的規定將洩露公民個人信息尚不構成犯罪的一般違法行為涵蓋在打擊範圍之內,消除了打擊盲區,而最高一百萬元以下的罰金也進一步提高了違法成本,能夠起到有效的震懾作用。

  此外,該規定還指出,網絡經營者在提供網際網路信息發布、即時通信等服務中,未要求用戶提供真實身份信息,或者對不提供真實身份信息的用戶提供相關服務的,公安機關也要依法處罰。這一規定強化了對網絡經營者經營活動的規範。其實,網絡實名制和個人信息保護並不矛盾,相反,要建成和維護一個健康、安全的網絡環境,二者缺一不可。

  除了政府相關政策法規的保障,在個人信息保護上還需要相關企業的通力合作。目前,很多企業「重功能輕安全」、網絡安全產品集成使用大多不夠便捷等問題,導致很多企業的網絡安全建設普遍落後於業務發展,也無形中將用戶的個人信息置於危險之中。因此,企業應將安全放在功能之上,網絡安全企業更要積極推廣好的安全技術和安全產品。

  網絡安全是一個生態鏈,需要通過法律法規、標準聯盟、企業市場、個人用戶等各方一起攜手,增強安全意識、建立行業標準、創造完備的安全產品服務體系,這樣,才能最終建立並不斷優化網絡安全生態鏈。

[責任編輯:宮辭]

相關焦點

  • 網絡連著你我他,安全防範師生齊參加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持續演進,網際網路對整個經濟社會發展的滲透、驅動作用越來越明顯,帶來的風險挑戰也在不斷擴大。為進一步增強校園網絡安全意識,提高廣大師生網絡安全防護技能。9月16—9月17日,全市各學校開展2019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教育活動。
  • 個人信息洩露危害大,多則案例都在提醒安全隱患在身邊,要小心
    而且這並不是圓通第一次出現這樣的問題,「拒不履行信息網絡安全管理義務罪」這個武器要用,否則這樣的事情就會層出不窮。國家郵政局也回應稱,「一直非常重視個人信息保護,對於信息洩露等問題態度一直非常明確,一切以此前公布的政策、表態為準」。近些年,個人信息頻頻洩露。據調查發現,除了快遞信息外,因包含更多信息而更為敏感的簡歷也正在被販賣。
  • 萬豪酒店集團5億房客信息被洩露,誰來保護隱私安全?
    (圖片來源於網絡)近年來,酒店行業信息洩露事件時有發生。其一,不法分子會將用戶信息販賣給商家,隨後商家給用戶撥打推銷電話,給用戶的正常生活造成影響。其二,不法分子竊取用戶手機號後,會給用戶撥打電話或者發送簡訊,實施「假冒公檢法詐騙」、「理財投資詐騙」、「養生詐騙」、「簡訊嗅探詐騙」等騙局。那麼,該如何防範個人信息洩露造成的騷擾詐騙風險呢?首先,國家有關部門多措並舉,切實保障個人隱私安全。
  • 不設防的Cookies或洩露隱私 刪除、禁用可防範
    在整個事件中,Cookies無疑是最重要的關鍵詞,「3·15」晚會結束後,Cookies立刻成為了網絡搜索和熱議的焦點。什麼是cookies?它是做什麼用的?如何防止被追蹤Cookies,以免用戶隱私信息被洩露?帶著這些問題,記者於昨天進行了走訪調查,結果發現針對Cookies,電腦用戶只要進行科學有效地管理,是可以防止信息外洩的。
  • 萬豪酒店再次洩露520萬房客個人信息 如何杜絕此類網絡安全事件?
    本周二,萬豪酒店發布公告宣布,該公司近期發生了一起數據洩露事件,有大約520萬房客的個人信息遭到洩露。該公告在發布之後,再次引發了人們對當前網絡安全的普遍擔憂。有媒體援引網友爆料稱,在暗網上發現了正在公開出售的、萬豪酒店洩露的520萬用戶信息。根據賣方給出的數據說明,洩露的用戶信息包括聯繫方式、忠誠度帳戶信息、夥伴關係和從屬關係等等。需要指出的是,這已經是萬豪酒店兩年來發生的第二起重大用戶信息洩露事件。
  • 大學生金融安全調查:近七成遇到過信息洩露,近九成認為應加強宣傳
    近日,中國青年網校園通訊社圍繞大學生金融安全話題,對全國1428名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超三成學生不了解金融安全知識,近七成學生遇到過個人信息洩露,超八成學生主要通過網絡了解金融安全信息,近九成學生認為應該加強宣傳力度,近九成學生認為面對金融安全問題時刻不能掉以輕心。
  • 網絡洩密觸目驚心,防範不可麻痺大意
    近年來,頻頻發生的計算機網絡洩密事件無一不是少數人員違反計算機網絡保密管理規定,使用存儲、處理涉密信息的計算機連接網際網路,使用非涉密計算機處理國家秘密信息,或移動存儲介質在涉密和非涉密計算機之間交叉使用所致。從案發情況來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原因。
  • 領個微信紅包也能洩露個人信息?
    半島記者 吳璟 通訊員 王佳 8月21日,2018年市北區網絡普法進社區活動在臺東街道步行街社區正式啟動,來自青島市公安局網警支隊的警官們針對當下新型的網絡詐騙、網絡謠言等網絡安全問題,用鮮活的案例、通俗易懂的語言為社區居民上了一堂生動的
  • 網際網路+農業助力優化農業生態鏈
    通過網際網路技術,優化了有機農業生態鏈。生態鏈就像是一條鏈子一樣,一環扣著一環。如果其中一環斷開了,就會導致結構的不平衡。農業生態鏈是指農產品的供應鏈系統,包括了上遊生產,中下遊流通,最後到銷售終端的整個流程。 近年來農產品的質量問題頻頻被曝光,問題可能就出現在農業生態鏈中的生產、運輸和銷售中的某些環節裡。
  • 大麥網信息洩露致用戶被騙 承認存在技術漏洞
    不過,業內有聲音認為,網絡安全問題反饋平臺曾多次提醒大麥網有「撞庫」問題,大麥網的不作為是導致上述詐騙事件的重要原因。    用戶被騙上百萬元    受騙者楊女士表示,她接到大麥網客服「+4006103721」打來的電話,稱由於誤操作,不慎給她的帳號升級了VIP業務,如果不取消,當晚就會從其銀行卡中扣款。
  • 保護個人信息安全的正確姿勢,快get起來!
    近期,由於個人信息洩露導致的通訊信息詐騙案件屢見不鮮。那麼,我們的個人信息是如何洩露的?又應如何防範個人信息洩露?12321告訴你,保護個人信息安全有哪些妙招有72%的受訪網民表示身份信息(姓名、手機號、電子郵件、學歷、住址和身份證號碼等)遭到洩露;有54%的受調查網民表示網上活動信息(網購記錄、網站瀏覽痕跡、IP位址、位置信息等)遭到洩露。由於個人信息洩露導致的通訊詐騙屢見不鮮。我們應該如何防範個人信息洩露呢?看看有哪些妙招!
  • 比剪刀手拍照洩露指紋?網絡安全專家告訴你如何應對潛在危險
    宣傳周活動包括網絡安全展、網絡安全高峰論壇、全民網絡安全知識大比拼、網絡安全走進基層、ISG網絡安全技能競賽、網絡安全優秀服務案例、網絡安全嘉年華和主題日特色活動,充分發揮各地區、各行業自身特色。網友們可以從中學到哪些網絡「防身術」嗎?
  • 攜程網被曝存安全漏洞 用戶銀行卡信息或洩露
    長江商報消息 本報訊(記者 劉倩雯)昨日晚間,漏洞報告平臺烏雲網連續發布兩條漏洞報告,稱攜程安全支付日誌可遍歷下載,導致大量用戶銀行卡信息洩露,其中包括持卡人姓名身份證、銀行卡號、卡CVV碼、6位卡Bin。攜程安全構架有問題?該漏洞的形成是由於攜程用於處理用戶支付的安全支付伺服器接口存在調試功能,將用戶支付的記錄用文本保存了下來。
  • 中小學生防範網絡詐騙安全教育常識大全
    近年來,一些犯罪嫌疑人藉助網絡等媒介實施各種詐騙活動,對群眾財產安全造成極大的危害。警方溫馨提醒廣大網民朋友提高防範意識和識破詐騙的能力,在網絡上涉及金錢往來時要慎之又慎,不給犯罪嫌疑人可乘之機。具體的防騙常識且聽小編慢慢道來!
  • 小米用戶資料遭洩露 信息安全望再獲關注
    昨日晚間烏雲網公布信息顯示小米論壇存在用戶資料洩露,對此小米官方發表回應稱,確有部分2012年8月前註冊的論壇帳號信息被非法獲取,但這一時間之後的用戶信息未受影響。小米官方稱對此深表歉意。
  • 阜橋粉蓮街社區普及《網絡安全法》,居民的網絡安全意識更高了
    為進一步深入宣傳普及網絡安全知識,日前,阜橋街道粉蓮街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網絡安全為人民 網絡安全靠人民」網絡法律法規宣傳活動。社區工作人員向大家發放並介紹了《網絡安全法》,解讀了網絡安全的各項規定和網絡安全法關於個人信息利用與保護,並向居民講解如何避免WIFI洩密陷阱,如何預防快遞信息洩露,如何保護家庭成員信息,如何識別網絡詐騙,呼籲居民積極應對網絡安全挑戰,堅決杜絕不良上網習慣,同時講解了網絡謠言的社會危害及散布謠言需承擔的法律責任等知識。
  • 圓通內鬼洩露40萬條個人信息 信息洩露頻發究竟有沒有辦法?
    今天,圓通速遞也表示,此次案件再次敲響了信息安全風險的警鐘,並對此案件暴露的問題深表歉意。信息洩露,平臺監管太過寬容嗎?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副所長 周漢華:現有的相關法律法規,包括刑法修正之後,有一條「拒不履行信息網絡安全管理義務罪」,其中有一項具體行為是「致使用戶信息洩露,造成嚴重後果的」,所以相關執法部門其實應該跟進。包括在2013年之後,是否責令圓通進行整改,它採取了哪些整改措施?
  • 國家網絡安全周丨個人信息保護日,一起學習網絡安全知識吧!
    2020年9月14日至20日是一年一度的「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每天上網的你知道怎樣保護自己的個人信息嗎?所有紅包都要領不明連結發送的紅包有可能是「釣魚」軟體收取後可能會竊取手機中的數據信息危害人身財產安全-如何防範-1、陌生連結發來的紅包不要點開
  • 個人信息是被誰「偷走」的?酒店快遞外賣成信息洩露重災區
    如何洩露:木馬伺服器數據竊取暗網手段太多監管難度加大  從犯罪手段看,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手段不僅包括通過木馬程序、改寫網址、架設伺服器、搭建網站等有技術含量的方式對特定機關、機構的資料庫資料秘密竊取,也包括通過流動QQ群、微信群、論壇等網絡平臺明碼標價購買,以及利用「大數據截取」或「暗網進入」等「暗網」方式進行公民個人信息的非法交易等。
  • 我的個人信息是被誰「偷走」的?酒店快遞外賣是信息洩露重災區
    如何洩露木馬 伺服器 數據竊取 暗網手段太多監管難度加大從犯罪手段看,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手段不僅包括通過木馬程序、改寫網址、架設伺服器、搭建網站等有技術含量的方式對特定機關、機構的資料庫資料秘密竊取,也包括通過流動QQ群、微信群、論壇等網絡平臺明碼標價購買,以及利用「大數據截取」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