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古今名饌》中講述,元豐三年2月1號,蘇軾被貶到黃州,任團練副使,他開荒種地,便把此地稱為,「東坡居士」這就是蘇東坡的由來,在黃州期間。他親自動手烹飪紅燒肉,並將經驗寫入《食豬肉詩》中。
後來到杭州任職的時候。組織民工修筑西湖,築堤建橋,使西湖舊貌變新顏,杭州的老百姓很感謝蘇軾做的這件好事,人人都誇他是賢明的父母官,聽說他在黃州時,最喜歡吃豬肉,過年的時候大家就抬出酒肉來給他拜年,蘇軾收到後,便指點家人將肉切成方塊,燒得紅酥酥的,然後分給,參加西湖修建的民工們吃,大家吃後無不稱讚,把他送來的肉親切的稱為「東坡肉」,追本求源蘇軾做這種紅燒肉,最早在徐州的創造,而在黃中得到進一步提高。杭州時聞名全國。
那麼蘇東坡被貶黃州,應該是心情最落魄的時候,他為何能夠有那麼好的心態,創造出東坡肉呢?功勞要歸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巢谷。他們患難與共的故事更是感人。大學士蘇軾官場失意被貶黃州。自然是心情落寞至極,幸好有他的好友巢谷不遠萬裡來到黃州陪伴他。使他被扁的日子反倒成了他生命光陰中最快樂的日子。巢谷是蘇東坡的好友兼同鄉。人在落魄的時候往往會經歷「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居深山有遠親」的世態的炎涼,此時蘇東坡全然體會到人情的冷暖。平時經常和自己走動的親朋好友都慢慢的和自己疏遠。
好友巢谷不遠萬裡,主動來到蘇東坡的身邊。巢谷的出現使備受人情冷暖奚落的蘇東坡,感到了人性的中的一些溫暖。他們白天一起開荒種地;晚上一起吟詩作畫。遠離官場勾心鬥角爾虞我詐,心情自然是快活隨意多了。巢谷的陪伴使在難處中的蘇東坡大得安慰,心裡格外的感激巢谷。
後來是蘇東坡又恢復了官職做了翰林院大學士。被貶時好久不聯繫的親友都主動與他聯絡。家門前真可謂是車水馬龍,恢復往日熱鬧的景象。可是唯獨不見自己的患難好友巢谷,蘇東坡到處尋找著卻是尋不到他。
直到蘇東坡再次被貶到海南時。巢谷自己又主動地去尋找蘇東坡。不遠從四川長途跋涉去海南去探望蘇東坡,因為他只帶了少許些盤纏,每日拄杖前行。當時已經是70多歲的高齡了。不幸的是只來到廣東,錢財竟被偷走,追蹤小偷的途中耗盡全身最後的一絲力氣。然後病死在路中。最終還是沒有機會見蘇東坡最後一面。再也沒有機會圓陪伴蘇東坡渡過難關的願望了。蘇東坡聽到巢谷病死的噩耗後,隔著海峽放聲痛哭,哀悼、思念這位好友。也感念他對自己所做的一切,人家都說:「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然而巢谷就是上天賜給蘇軾的一個最好守護者。是那個在他生命當中,可以雪中送來溫暖的人。這樣的摯友離世使蘇東坡傷痛欲絕。對於巢谷的這份,患難之情永永遠遠的難以忘記。
蘇東坡雖然一生仕途、婚姻不順,然而她在最困難的時候依然有好友的陪伴,已是人生中不幸之中的萬幸了。正如伯牙子與鍾子期之間的高山流水知音情。是多少人渴望卻不可得的。此生能夠得到一個除去功利關係的好友,得到一份單純的;無有所求的友誼,真是人生當中一件幸事。
而當今社會人們都渴望溫暖的。同時也希望能夠擁有一份可以相互取暖的友誼。然去卻忘了真正的友誼是君子之交淡如水;是拋開功利的關係而存在的。若想擁有一份誠摯的友誼,首先自己要成為一個誠實的真性情人,蘇東坡本人一生豪放、真誠,他一生經歷坎坷:22歲失去母親;30歲失去妻子;42歲遭遇烏臺詩案;49歲兒子夭折;50歲被召回京師;60歲又被貶低;終於在66歲走到他生命的盡頭。
擁有這樣經歷的人,卻沒有被環境打倒,依然豪放、瀟灑的過生活,著名「東坡肉」就是他被貶之時的創造。是他面對人生低谷時的最好的一種生活狀態的表現;是對命運不公的最有力的一種反抗。他和佛印的關係更是真性情人之間的相互取暖。蘇東坡曾自己感言說:「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兒。眼前見天下,無一不好人。」這就是蘇東坡的胸懷。而多少人心胸狹窄,見不得別人的好;不允許別人比自己強。也不能容忍任何人虧欠自己,心裡沒有包容,沒有原諒。只要是朋友做錯一點事,馬上就會變臉,如同翻書一樣快,毫不留戀的終止了友誼。
蘇東坡豪放不羈的個性,就註定了會擁有真正的友誼,如巢谷這樣在患難當中不離不棄的好友。想要擁有巢湖谷這樣的好友嗎?先要成為像蘇東坡這樣一個心胸寬廣到,在他眼中天下無一人不是好人。你的心又是怎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