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成為幼兒成長過程中的教育任務之一。
安全教育的契機存在於幼兒園日常生活的各個環節中。安全教育不僅要在集體活動中集體進行,還要在日常生活中隨機進行,幼兒的一日生活、與幼兒有關的社會生活及幼兒的遊戲都是安全教育的載體,我們要善於從幼兒的生活出發,利用幼兒身邊的人和事,利用幼兒熟悉的環境,以適合幼兒的方式,組織我們的安全教育活動,讓幼兒在生活中學習,在活動中發展。
幼兒自主創設良好的遊戲規則,讓活動中的安全有規可循
把遊戲的主動權交給幼兒。我們在創設新的遊戲活動時,教師先不設立規則,而是讓幼兒自己自由地活動,讓幼兒通過活動來發現遊戲中出現的問題,問題出現後就組織幼兒討論怎樣解決問題。如:人多擁擠怎麼辦?材料如何使用和分配?怎樣遊戲才安全?等等。幼兒很快提出了建議如:規定人數、設計進區標誌、遊戲時輪流玩、剪刀要怎樣使用等等。師生在共同探討遊戲活動中需要注意的安全內容與規則後,發揮孩子們的積極性與創造性,讓幼兒將規則用圖文並茂的形式畫出來,張貼在遊戲活動區中,使之成為隨時提醒大家的標誌。同時在規則建立的過程中,幼兒逐漸從內心認可了規則的作用,將規則內化成幼兒自覺的行為,自覺地遵守規則。如:發現誰沒插進區卡就在區裡玩,小朋友就會阻止說:沒有插卡不能在裡面玩。幼兒同伴之間能夠形成一種評價標準,互相約束,內化了的規則才能更加有效地約束幼兒的不恰當行為。
以「夥伴」的身份參與,有效引導幼兒的安全意識
生活中的安全教育極其重要,教師在各個生活環節中,要留心觀察,時時指導。仔細觀察幼兒活動,就會發現由於孩子缺乏一定的行為方式而引發的衝突和爭執很多的,如小寶橫躺在座位上,使別的小朋友無法入座,然後一屁股坐在他的身上,結果導致的是拳頭和眼淚,又如兩人爭搶一個玩具,互不相讓最後導致的也是一場爭吵和告狀等等,這類由於孩子安全意識不夠而產生的小插曲。在孩子活動中,我們常以「夥伴」的身份加入到幼兒中去,當孩子發生爭執時,儘量不充當「裁決者」,而是參與到孩子中尋找爭執的原因,商量協調的方法,知道安全知識,掌握自我保護的技能。如我班幼兒一次在玩「小青蛙捉蟲」的遊戲時,開始兩個小女孩按照地上的圖案,蹦著跳著,忽然幾個小男孩來了,他們在遊戲場地裡躥來躥去,把一個小女孩撞倒了,小女孩大哭起來,有孩子立刻跑來告狀,幾個小男孩則畏縮在一旁,不敢出聲,我走過去仔細查看了小女孩並無大礙,鼓勵孩子站起來說:「我們一起玩!」老師的參與使整個遊戲又熱鬧起來,孩子們不僅忘了剛才的不快,笑容又回到了臉上,又有更多的孩子加入到遊戲之中,這幾個小男孩也小心翼翼地加入其中,我小聲的提醒幾個小頑皮,在遊戲時不僅要注意自己不能摔跤,也要小心地不撞到人,傷害了別人,自己也不會開心高興的。幾個小男孩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我相信這一次次的磨合,會讓他們的安全意識得到升華。
發揮遊戲活動的獨特功效,提高幼兒安全技能
遊戲是幼兒最樂於參與的活動,在遊戲活動中培養幼兒交往的興趣與能力是又一條重要途徑。遊戲中,幼兒以愉快的心情,興趣盎然的再現著現實生活,對老師的啟發、誘導很容易接受。我們常通過各種遊戲來培養幼兒的安全技能,例如:角色遊戲「我是小交警」,我們利用幼兒園場地畫了斑馬線,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人行道、停車場等小型交通模擬場地,設置紅綠燈,交通崗,製作了小汽車等,讓孩子開展遊戲活動。孩子在遊戲的過程中,知道了馬路上的安全知識:紅燈停、綠燈行,行人要走人行道,過馬路要左右看,不在馬路上玩皮球,玩滑板等。在參觀消防隊後,利用自製的消防車、消防隊員的徽章等消防用品作為的道具開展遊戲,模擬練習逃生的動作以及自救的技能,如用溼布或溼毛巾捂住鼻子趴在地上匍匐前進,假裝滾滅身上的火苗等。在「娃娃家」遊戲中孩子通過遊戲知道了不給陌生人開門、小朋友在家不玩火、不能從高處往下跳或從低處往上蹦,不能爬窗臺。通過「小超市」遊戲他們知道自己走丟了不能哭,不隨便跟陌生人走,要找保安叔叔幫忙。在美術區遊戲活動中發揮自己的想像,用靈巧的小手製作安全小標誌:上下樓梯靠右走;不從樓梯扶手往下滑;禁止吸菸;滑滑梯的安全;推門手不能放在門縫裡等,並將標誌懸掛在相應的位置,提醒大家注意安全。
遊戲具有獨特的功能,可以很好的幫助幼兒懂得安全的重要性,我們將安全教育滲透在幼兒的遊戲活動中,幫助幼兒認知和掌握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安全知識和技能。
開展主題安全活動,讓幼兒在實踐中學會自我保護
自我保護能力是孩子們快樂健康成長的必備能力。只有學會自我保護,遠離危險,我們的孩子才能擁有幸福,享受美好的生活。為了孩子的健康和安全,我們應該及早教給他們一些必要的安全常識以及處理突發事件的方法,注意培養孩子的自我保護能力及良好的應急心態,我園每季度定期開展各類安全演練,通過演練孩子們知道了地震逃生演練與消防演練的不同,比如:消防演練是當發生火災時,會用溼毛巾捂住口鼻,並彎下腰貼牆壁,按規定路線進行疏散。地震演練時,知道首先採取自救措施,在課桌下,牆角尋找可靠的避難場所;在警報稍停幾秒後,用雙手護著頭開始有序撤出教學樓,向開闊的操場疏散。開展防騙防盜防搶奪安全教育,教會幼兒識別騙局,如何應對盜搶行為,臨危怎樣維護自身安全。進行針對樓道擁擠踩踏事故的防範教育,讓幼兒養成不在樓道追趕打鬧,上下樓梯靠右行,文明禮讓的習慣。我園從實際出發,組織開展各種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安全主題教育活動,讓幼兒在實踐中學會自我保護。
幼兒安全事故多種多樣、錯綜複雜,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都無法預見孩子可能會遇見的種種危險,更不可能代替幼兒避開危險。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是一項長期的教育工作, 「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 讓我們和家長一起「授之以漁」,化「千般呵護」為「科學自護」, 為孩子平安、健康、快樂的成長保駕護航。(揚中市第二幼兒園 石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