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
昨晚看到了這條新聞,太難受了…… (┬_┬)↘
《黑貓警長》的導演,戴鐵郎先生因病去世,享年89歲。
先生的這一生,導演並參與拍攝了許多我們耳熟能詳的動畫。
從《小蝌蚪找媽媽》↓
再到《九色鹿》。
其中,最經典的要屬《黑貓警長》了吧?想當年,這可是多少80、90後心裡的一番動畫片啊~
耳熟能詳的那首主題曲:「眼睛瞪得像銅鈴,射出閃電般的機靈……森林公民向你致敬。」
看到歌詞,仿佛能立即唱出來。
這些角色,也陪著我們長大。
機智的黑貓警長↓
得力助手白貓班長↓
秀氣的白鴿探長↓
討厭又滑頭的犯罪分子「一隻耳」↓
一切一切,都讓人記憶猶新...
你可能不知道,這個氣勢洶洶的黑貓警長,竟然有著「咪咪」這樣一個溫順又普通的名字。
你可能也不知道,《黑貓警長》只有5集,而並非楊紫記憶中的80多集。
第五集的結尾,黑貓警長於舉著槍逐字打出「請看下集」字樣後,再無下集。
等了這麼多年,我們也沒能等來下一集……
而原因,還得從戴鐵郎先生說起。
1930年出生的他,1953年畢業後就進入了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以下簡稱「美影廠」),但因為內部競爭,直到50歲才當上了導演。
《黑貓警長》的誕生,本來就波折不斷,據說戴鐵郎遭到了美影廠阻止,他悄悄帶著一幫年輕人用10個月做了兩集,一年半後才能搭著院線長片一起播出。
那會兒,大家都喜歡新奇玩意兒,看了黑貓警長可愛的大眼睛誰能不被迷住啊!
事實證明,粉絲的力量還是相當強大滴...因為引起的反響不錯,所以才得以製作出後面的三集。
也就是說,差點兒《黑貓警長》就只有2集,我們也差點兒看不到第四集出現的母螳螂吃丈夫的情節……
這個場景,還一度是小妹的童年陰影~
後來,沒能再繼續下去的原因就多了...
有人說,是內部原因導致導演拿不到獎章榮譽,據說戴鐵郎先生心灰意冷,一度想把片中大反派打死。
也有人說,美影廠出品的連環畫等周邊,既沒有給《黑貓警長》原作者署名,也不給他收益分成,惹上了官司。
還有一種說法,則是新劇本沒有提交,所以才沒能拍下去,美影廠自身也陷入了困境。
原因究竟如何,我們也找不到準確答案,但不可否認的是,短短5集的《黑貓警長》,不知道承包了多少人的童年啊。
而隨著時間流逝,導演的去世,這一經典之作,也註定只能成為我們這一代人記憶裡的青春回憶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感覺到,這幾年,越來越多的童年記憶,正在加速地消失……
1996年,「機器貓之父」藤子·F·不二雄去世。
他帶走了哆啦A夢的萬能口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任意門就此合上。
2009年,《蠟筆小新》漫畫的原作者臼井儀人在登山時不幸失足,他則帶走了永遠五歲的蠟筆小新。
如果小新長大了, 也不知道他還會不會跳羞羞的大象舞呢。
2015年,「中國最後一個做水墨動畫的人」離開了。
你可能不太熟悉馬克宣的名字,但你一定看過他的作品:大鬧天宮的猴子,單挑龍王三太子的哪吒,以及找媽媽的小蝌蚪們。
2018年4月,三浦美紀的去世,讓《櫻桃小丸子》永遠定格在了「未完待續」。
留著狗啃劉海的小丸子多像平凡的我們呀,會討厭寫作業,也會有煩惱;會哭著問,我們可不可以不分開?
也會樂觀安慰自己,只要好好活著就會有好事發生。
但對於動畫界來說,噩耗總是跑得比好事快,2018年9月,創作出《沒頭腦和不高興》《南郭先生》的導演王柏榮去世。
丟三落四的「沒頭腦」,別彆扭扭的「不高興」,每每看到他們,小妹依舊能想起被觀後感支配的恐懼……
2018年12月,史蒂芬·海倫伯格的離開,則讓海綿寶寶沒有了爸爸……
長大之後,才知道海綿寶寶和派大星的友誼是多麼的讓人羨慕。
而這句亙古不變的提問,「Are you ready」,準備好了嗎,孩子們? 」,我們卻再沒有機會say no…
今年5月,《葫蘆兄弟》導演之一的胡進慶也去世了。
長大後的葫蘆七子,變成了一個個表情包,而現在的你又是否還記得,紅娃、橙娃、黃娃、綠娃、青娃、藍娃、紫娃都各自有什麼技能?
7月,日本動畫公司「京阿尼」發生火災,曾參與《蠟筆小新》《犬夜叉》《冰果》等人氣動畫的導演都不幸離世……
我們就這樣一天天長大,站在現在的路口跑出回憶一串串。
製造出那些經典動畫的人在不斷離開,只有記憶還停在了原地...
我們懷念的、我們致敬的,是那些混合了旺仔棒棒冰與糖水冰塊的夏天,搬著小板凳,端坐在21寸金星牌小彩電前。
也是這些動畫人用我們最熟悉的人物和畫面,一直在無限輸出著愛、呵護與溫柔啊。
(文章配圖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