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貓警長》劇照
還記得那個身穿警服、留著兩撇八字鬍、騎著摩託車到處抓壞人的黑貓警探嗎?還記得「眼睛瞪得像銅鈴,射出閃電般的機靈……」的熟悉旋律嗎?還記得掏出手槍「啪啪啪啪」之後的四個大字「請看下集」嗎?
近日,一篇揭秘「為何《黑貓警長》只有5集」的文章在微博熱傳,文中,動畫片導演戴鐵郎自述中包含的「隱情」部分引發熱議。《黑貓警長》的消失究竟有何隱情?本報記者採訪了相關人士,了解到這部動畫片的「前世今生」。
叫停「有隱情」
昨日,記者來到「黑貓爺爺」戴鐵郎位於上海華山路的家,但家中無人。據其鄰居和好友透露,如今84歲的戴老,老伴去世,現常住杭州,由保姆照料,很少回上海的家。
戴鐵郎參與設計和導演的諸多動畫片:《黑貓警長》《九色鹿》《小蝌蚪找媽媽》《牧笛》《草原英雄小姐妹》等,曾帶給我們無數的彩色的童年回憶。網絡熱傳的帖子中說,改革開放後不久的1983年,戴鐵郎開始創作動畫片《黑貓警長》,這部動畫片改編自諸志祥的同名科學童話小說。當時,戴鐵郎和很多剛剛進美影廠的年輕人一起,花了10個月做出了兩集動畫片,卻在內部放映後被叫停了,理由是:打打殺殺,不符合傳統美學,裡面的科學道理也沒有什麼藝術性。直到一年半以後,一位電影局領導重看《黑貓警長》,覺得這隻小貓「有看頭」,而在給一些小朋友試看後,反響尤為熱烈。於是,在沒做任何宣傳的情況下,《黑貓警長》上映了。動畫片播了5集,但在第5集之後,戴鐵郎退休,動畫片也被叫停。
著作權風波
事實上,很少有人知道,這隻威武的「小黑貓」此後居然成為上海首例著作權糾紛案的主角。據了解,當年美影廠將《黑貓警長》改編成動畫片之後,每集都為諸志祥署了名,還支付了稿酬。但自動畫片在電視臺一炮打響後,美影廠開始和人民美術出版社、中國電影出版社合作,在《動畫大王》《孫悟空》等畫刊上,發行了《黑貓警長》的動畫連環畫,甚至還出版了連環畫單行本,但這些都沒有署名「原著人諸志祥」。文稿費及印數稿酬2.4萬餘元,盡數給了改編人戴鐵郎。1987年6月下旬,諸志祥向法院提起了訴訟,認為上述行為侵犯了他的版權及署名權,要求公開登報導歉,並賠償經濟損失1萬元。
經過長達半年的審理調查,法官們釐清了案件脈絡。事實上,是先有了諸志祥的《黑貓警長》故事創作;在此基礎上誕生了《黑貓警長》動畫片;之後,又有了戴鐵郎的一系列《黑貓警長》連環畫創作。經過調解,諸志祥和戴鐵郎握手言和,由戴鐵郎從所得文字稿酬中,賠償給諸志祥人民幣2880元,諸志祥當庭撤訴。令人遺憾的是,這場訴訟結束後,《黑貓警長》卻與廣大少年兒童漸行漸遠了。
「黑貓」將重現
年近70歲的諸志祥昨日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透露,他當年實際寫了100多個黑貓警長的故事,總篇幅達30多萬字。雖然自己最終贏得了官司,但剩下的故事就再也沒有機會走上屏幕了。據相關人士透露,當年導演戴鐵郎已經準備著手編寫、繪畫接下來的《黑貓警長》,連動畫片中的小動物形象都已經選好,卻因為訴訟的原因,把稿子都撕掉了。
令人欣慰的是,2010年4月23日,這個成為幾代人集體回憶的卡通人物又回來了!電影版《黑貓警長》全國上映,導演依然是25年前動畫片《黑貓警長》的導演戴鐵郎。他將原動畫片的素材進行重新剪接,賦予了各個反面角色新的身份:原來只是偷偷蛋糕的老鼠「一隻耳」,成為跨國恐怖分子;而「一隻耳」的遠房親戚「吃貓鼠」,則成為殘忍的恐怖分子頭目。
但20多年的沉寂,讓《黑貓警長》錯過了發展的最好時機。今年,恰逢「黑貓警長」的30歲生日,上海市文化產權交易所負責人表示,這隻中國動畫史上最酷的警長有望有電視屏幕上「復活」。昨日,原著作者諸志祥也聽聞了這個消息,他說:「如果美影廠有足夠的誠意,我也很願意讓《黑貓警長》重新登上電視屏幕。」(記者 張藝 實習生 於泓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