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硬核新青年原創,轉載授權請至後臺獲取
作者:祖與佔 ID:bjbdgl
上世紀六十年代,波普藝術家安迪·沃霍爾預言「在未來,每個人都可以成名15分鐘」,多年以後,他把這句話修正為「在15分鐘內每個人都會出名」。
儘管很多人並不願意承認,但還是無法否認,安迪·沃霍爾的預言已然成為某種社會現實,我們已經跌跌撞撞地走進了一個「網紅時代」。眾聲喧譁,留存短暫。來得快,去得快。既輕易又迅疾。
安迪·沃霍爾
時代浪潮的更迭,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從早期「網絡審醜」文化盛行,無個性不網紅到離變現越來越近距離的時代。「網紅」這個身份開始被大眾慢慢認可和推崇。
網紅十年浮沉,命運的手總翻雲覆雨。很多人划著船槳不斷地在出發,也有很多人已在斷槳上搖搖晃晃,雁過留聲,人過留名後便湮滅在日新月異的網絡浪潮之中。
01.晨光中,一隻刺蝟招搖過市
時隔多年,網紅鼻祖「鳳姐」羅玉鳳又上了熱搜。這次網絡流傳著她在美國感染上新冠肺炎的消息。針對這個消息,她親自闢謠了:假新聞。
關於鳳姐的記憶,許多人似乎都停留在她參加選秀、徵婚、出國、美甲,如果不是這次疫情「被死亡」,她已經從很多人的視線中消失了。
鳳姐從小生活的洋渡村,一牆之隔是重慶鋼鐵公司綦江鐵礦。國企職工子弟衣著打扮,言行舉止與洋渡村的人土裡土氣的打扮完全不同,處處透著精緻。
鳳姐多年後寫到:「雖然他們看不起我們,但是我們,至少是我,卻很想成為他們。」
一個讀了書見了世面的姑娘,心中往往會心懷詩和遠方。畢業後,鳳姐成為重慶奉節縣城的一名小學教師,但別人眼中的安穩不過是她厭憎的苟且。兩年後,她決定辭職,前往大城市上海。
在鳳姐心中,上海是能夠接住她的期盼與希冀的,夢想和愛情都會在那兒落地。
但現實很快就給了她當頭一棒。投了上萬份簡歷,最後只得到一份在超市做收銀的工作。後來的事情就發生了。
2009年,各方面都平平無奇的鳳姐開始在上海陸家嘴發徵婚廣告,極其嚴苛的擇偶標準吸引了廣大人民群眾的關注。
(鳳姐徵婚要求)
這樣的徵婚啟事放在現在的網絡環境來看,或許能在微博上有個#奇葩徵婚#之類的標題,但在那個微博還在內測的時代,她迎著網際網路的東風,第一個打破網絡平靜的湖面,暗湧必將翻滾著將她送上眾人矚目的中心。
鳳姐是竊喜的,終於有一樣東西是城裡人沒有的了。但那個時代,「網紅」用流量換錢的商業化模式並不清晰,鳳姐的吃相顯得過於狼狽和不堪。
農村孩子、家境貧寒、父母離異,這三個關鍵詞把羅玉鳳的人生設置成了hard模式。不甘心是鳳姐的底色。
鳳姐逆襲第一步就是去美國,她在2010年從當時所居的城市上海赴美國紐約,因為她認為自己不適合在中國呆著,且她要去美國追求她成為華爾街金融家的夢想。
誰也沒有料到,敢於直面慘澹人生的鳳姐,在美國卻選擇了一條劍走偏鋒的生存道路,2013年,有網友拍到她在美國給黑人修腳。
似乎鳳姐變回了羅玉鳳,一個兢兢業業、懷抱希望,卻因為某些無法逾越的藩籬而最終無望的底層勞動者,人們越來越少罵她了,但也越來越多人將她遺忘。
2017年初,鳳姐一篇火爆網絡的《求祝福、求鼓勵》的文章中結尾寫到:「我只是想拿到這張綠卡,然後告訴所有人:只要不認命,沒有飛不上枝頭賽鳳凰的麻雀,哪怕最開始低賤到塵埃裡。」
當晚,16262人共給鳳姐打賞了20多萬元。同年,鳳凰新聞客戶端邀鳳姐作為主筆正式加入,主要工作是負責定期和網友分享自己在美國的生活。有網友不禁感嘆「鳳姐能被鳳凰籤約還是有她的本事」,但更多網友表示「鳳姐不過就是引流的工具而已。」
她寫《戀人趕我坐最後一班公交回紐約》,才子高曉松在微博轉發,評價「樸實白描,哀而不傷」。
有人說,鳳姐像一面鏡子,映照出作為普通階層不願意面對的那部分自我。
應屆生求職網創始人、CEO曹洪濤說:「人們不敢把拳頭揮舞向夠不著的地方,只能砸向跟自己處境差不多的鳳姐。」人們如此多的不服和質疑,就是因為自己沒有勇氣去改變自己,時間都用在了圍觀和發表意見上了。
鳳姐愛寫詩,有這樣一首:從天空落下的黃沙/與這個世界無關/與滾動的人群無關/清潔工在收拾一個/從樹上掉下的橘子/無家可歸的橘子/晨光中一隻刺蝟招搖過市
這首詩歌名為《這是個優勝劣汰的世界》
02.「好討厭別人叫我『網紅』啊!
我又沒開淘寶店!」
和早期博眼球無底線的網紅以及如今清一色貨不對版的整容臉網紅相比,papi醬另闢蹊徑了一條路線,沒有搔首弄姿也沒有擠事業線,而是吐槽穩、準、狠,直擊人們笑點和痛處,用自己獨有的價值觀引起擁躉的共鳴。
清新脫俗的Papi醬似乎擁有網紅時代難得的一絲靈韻,顯然更適合「可持續發展」。
2015年11月的一個晚上,papi醬把自己剛剛做好的短視頻《上海話+英語》上傳到微博。
視頻裡,papi醬化身成一個伶牙俐齒的上海女人,操著一口流利的夾雜著英語的上海話,給自己的閨蜜打電話,分析閨蜜的情感問題。
在此之前,她已經上傳了一些短視頻,但是並沒反響,關注的人也不多。她沒有想到,就是這個幾十秒鐘的視頻,讓她的生活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
2016年,幾乎所有網友都認識了這個「美貌與智慧集於一身的女子」。
2016年4月21日,在羅振宇、徐小平等人的運作下,papi醬第一條視頻廣告拍出2200萬元的天價,成了全民話題。羅振宇這樣定義papi醬的「作品」:這是中國新媒體廣告第一拍。成交後又下了一個更有氣勢的定義:「這是人類歷史上——這不是什麼新媒體歷史上——單條視頻廣告最高價格。」
成為「標王」的麗人麗妝公司CEO黃韜贊papi醬,「我就覺得papi醬和別的網紅不一樣,她不是短暫地吃青春飯嘛,她是秀才華的嘛,我很喜歡她」。
papi醬一直排斥「網紅」這個詞,她曾在豆瓣裡表達抗拒:「好討厭別人叫我『網紅』啊!我又沒開淘寶店!」papi醬的投資人羅振宇則在拍賣溝通會上試圖重新定義「網紅」:「徐小平說我們必須認為自己是個網紅,我是投資界的網紅,你是讀書界的。」
2017年4月21日,Papi醬和好友楊銘以聯合創立的「自由自在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名義,正式將2016年首次公開廣告拍賣所得的2200萬元扣除稅金後的淨收益人民幣2066萬6千餘元,捐贈給了母校中央戲劇學院。一時微博沸騰,「又是別人家的校友」。
papi醬除了不定期更新賴以成名的短視頻,她還成了一家包含她名字的創業公司的老闆,拍了奢侈品手錶和一家運動品牌的廣告,出演了陳可辛監製、吳君如導演的新片。
papi醬的成功,前期做了多少功課也只有自己最清楚,但是後期的作品卻不得不讓人折服。她在自己的「產品」上賦予了人生觀和價值觀。這便是所謂的無聲勝有聲吧。
在papi醬身上,我們看不到她的私人生活,嘴裡天天放著的老公「老胡」也沒人知道長啥樣,甚至微博也很難看到除工作以外她分享自己的生活日常。
神秘引起更多人的喜歡和好奇。
03.「他特別低調的
就一閃而過的說了一句他捐一百萬」
「網紅」這個曾經不被認可的身份,十年前,誰也不會料到網絡紅人們可以創造出各種「神話」,刷新人們對「網紅」的認知。
快餐文化下的消費主義把「得年輕人得天下,得女性消費者得天下」的道理掌握得如魚得水。
當下時代的網紅們藉助移動網際網路和流量紅利,通過公司化運作,標準化團隊作戰和精細化運營,最終孵化出自己的IP,從寂寂無聞的普通人躋身於直播界大咖的位置。
不得不承認,很多女生是難以拒絕「口紅一哥」李佳琦的。
3月,李佳琦又上了熱搜,這次是因為有人爆料,他花1.3億買了豪宅。爆料微博還寫道:姐妹們,你們買的每一支口紅,都成了內環線大平層的磚下之魂。
這個消息一爆出,網絡上爭議不斷。
「這次疫情他捐了多少?」、「建議查查他繳稅了嗎?」……也有網友稱「見不得別人好的樣子真難看。」
但隨後,李佳琦小助理對此事進行了闢謠。
3月底,李佳琦在淘寶直播間做了一場湖北愛心專場活動,接受採訪時他說,這個想法2月份就有了。這場公益直播吸引1358萬人次觀看,熱乾麵售出8萬組16萬盒。
李佳琦及其團隊表示,因為是公益活動,這場直播不向參加企業收取任何費用。李佳琦還決定個人向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湖北逆行者致敬行動」定向捐款100萬元人民幣,為湖北省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籌集生活保障金和關愛金。
有網友評論這事:他特別低調的,就一閃而過的說了一句他捐一百萬,不仔細看直播根本注意不到。
對於李佳琦來說,2017年是神奇的一年。這一年開始,他從月薪幾千到年收入千萬,完成了一個超級勵志的故事。其實從他的網紅之路就能看出一些商業天賦了。
李佳琦在成名前是南昌一商場的美妝櫃哥,當時的業績就非常出色,是他所在門店的銷售冠軍。日復一日,做了三年。
荀子說過:「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歷史學家們換了個說法叫「順勢而為」。毫無疑問,李佳琦是善假於物的人,是順勢而為的人,是順應網絡時代的人。
很多人問,李佳琦到底他的魔力在哪裡?對於打不開思路的文案來說,描述顏色會變成「好看」,描述質感會變成「好用」。
李佳琦非常善於用通感的形式,來表達產品帶來的感覺。比如用黑化後的甄嬛來表達適合御姐的口紅,用下過雨的森林來比喻香水的清新感等等,讓人能隔著屏幕也能從熟悉的聯想中去感受產品的利益。
「忘記前任的一支顏色」「屋頂花園,斬男香,非常適合夏天」「失戀的時候,塗這個顏色,『老娘重獲新生,你算什麼東西』」「有點像宣紙抿出來的顏色,像血漿色」……
這些文案讓不少女性朋友聽得心痒痒的,不得不在每晚8點15分淪為「李佳琦的女孩。」
在成名不久的一次採訪裡,主持人問李佳琦現在既然做得這麼成功了,有沒有考慮過稍微休息一下呢?
李佳琦是這樣回答的:淘寶現在的主播大約有6000多人,平均一天下來的直播場次大概有10000多場。只要你休息了,你的粉絲很有可能就被其他的9999場直播吸引走了,她就再也不來看你了。
04.當下是有活力的,又是野蠻粗糙的
網紅最初緣於民眾的娛樂訴求,而現在則已經演化為一種高度商業化的經營,市場的手參與操作之後,到處都在想證明「成功」。
放眼當下,是有活力的,又是野蠻粗糙的。
這幾年,受眾們對網紅臉審美越來越疲憊,大多只能作為小眾的亞文化幽靈停留在B站的鬼畜區。資本和權利的雙重擠壓下,他們已經很難像前輩們一樣掀起驚濤駭浪。
鳳凰網在一篇關於李佳琦的人物專訪中就提到過,以為錢很好賺,是年輕人的最大錯覺。
Papi醬是中央戲劇學院的本科生以及研究生,專業學習的就是編導,這跟她的事業掛鈎,巧妙利用學到的專業知識,她才在短視頻領域獨樹一幟。而李佳琦則是南昌大學藝術與設計專業畢業的,化妝是他的必修課之一。
沒有儲備,哪能源源不斷地輸出。
巴菲特說過:「人生如滾雪球,重要的是找到很溼的雪和長長的山坡。」
命運的手總會對溼度大的雪球手下留情,他們能在長長的山坡上粘上更多的雪,這種雪球才能越滾越大。
本文為硬核新青年原創,轉載請後臺留言授權。
猜你還想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