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的艾草做成的艾米糕很好吃

2020-12-24 懂了帶你了解了農村

農村的這種草叫艾草,做成米糕很好吃

艾草

在農村,每到這個季節,土坑田梗到處長滿了這種艾草,鄉下人每到這個時候都很多人去採摘這種草來做糕點,真的很好吃,也很多城裡人下鄉來摘艾,在城市,有賣這種糕,也有賣這種草,好像很貴,要幾塊錢一斤吧,具體我也不是很清楚,今天小編也在家沒事,就去摘了這種艾草,做成了糕

艾米糕

做這種艾米糕也是很麻煩的,主要是要清理艾,要把艾草搗細,這個過程很重要,糊粉都好些,要是把粉糊好了就成功一半了,然後就是上鍋蒸了,這個環節也有技術的,要怎樣把握我也是不清楚,因為沒把握好就很容易發黃,就很難看了。

蒸好的艾米糕

大家看,這就是出鍋的艾米糕,顏色很清吧,還帶點綠,是不是很好看,也很好吃。這種米糕很多人都會做,但也有很多人做的顏色不好看,發黃髮黑了,大夥覺得怎樣呀。歡迎留言。

相關焦點

  • 與艾草的模樣相似,過去當成蚊香來驅蚊,做成煎餅美味可口
    諸多植物此時正從野外破土而出,許多住在農村的人都會趁著大好春光,挎著竹籃到去挖新鮮嫩綠的野菜,只為了吃一口最鮮嫩的美味,例如在田地間、道路旁採挖一些艾草,回家清洗焯水後,做成嚼勁十足清香縈繞的艾草糰子。
  • 四月吃艾草 無病無痛身體好 農村人為什麼要選擇在清明前後吃艾草
    艾草在農村是非常常見的一種植物,但是這種常見的東西的功效也是非常的強大,在老人口中有著「四月艾草勝人參」之說,我們在清明前後總是會把艾草參入一些日常的食物當中食用,可以祛風溼已經防止上呼吸道疾病,通常清明前後這個時間我媽會把艾草做成美味的食物給我們吃。
  • 在農村艾草都是怎樣晾乾?
    在農村,有兩種植物是村民最熟悉了解,並在日常生活中被廣泛應用的,一個是益母草,另一個就是艾草。益母草被譽為女人草,還有專屬範圍。而艾草用途更廣:做青團食用,端午懸掛驅蟲避瘟,製作艾葉茶、艾條,曬乾泡腳治手腳冰涼,等等,可謂老少皆宜。
  • 農村一雜草,功效堪比艾草,3元一斤,用來炒肉味道是一絕
    農村一雜草,功效堪比艾草,3元一斤,用來炒肉味道是一絕。在農村的田地裡,不僅有農民們種植的糧食,還會自己生長出各式各樣的雜草來,這些小野草,別看他們長得不起眼,但是在很多地方都有著獨特的功效,不僅可以保護一方水土,說不定這回家還可以做成一盤好吃的菜。
  • 農村端午節要插艾草,艾草應該掛在哪?掛艾草有何講究?
    今日端午節,打眼一看,家家戶戶的門上都掛了艾草,端午節掛艾草可以驅害闢邪,而且我們當地的習俗是把艾草和折來的桃枝一起掛在門上,住在農村的一般家門口都會有一個橫梁,放艾草的時候就把它一起放在橫梁上就可以了,或者掛在門環上。再說住樓房的,住樓房簡單了,門口都是平滑的防盜門,沒有門環也沒有門框,那怎麼辦,只能直接捆起一把放在門角了。
  • 農村阿婆摘了些野草回家,做成了這種綠色糕團,大人小孩都瘋搶!
    阿婆是個非常地道的農村婦女,幾十年如一日的住在落後的山村裡,但她熱愛生活,總是能把日子過得熱熱鬧鬧開開心心的,她跟廚房打了一輩子的交道,會做出各種美味的菜餚,也會做很多種糕點,她的公婆、丈夫和兒女們,都被她的手藝徵服得很徹底。
  • 端午到,艾草門上掛!在農村,插艾草有何寓意,艾草何時才取下?
    導讀:端午到,艾草門上掛!在農村,插艾草有何寓意,艾草何時才取下?在和閨女玩耍了一番,詢問了今天學了什麼,就囑咐母親看護著閨女,自己去田地間,折些艾草!每逢端午節前夕,在筆者的家鄉,家家戶戶都要準備一些艾草,一方面是用於端午節煮雞蛋吃,另一方面是將艾草掛於門上,這也是端午節的一種傳統!對於艾草煮雞蛋來說,90年代初,在筆者的記憶中,是沒有吃過粽子的,父母會在端午這一天,煮上一鍋雞蛋,寓意生活美滿!
  • 端午節是懸掛艾草的日子,為啥農村老人說艾草有兩不掛,為啥
    歡迎關注棒奔霸,帶你領略不一樣的農村風情,每天都有新的農村事物分享給你,感謝有你的陪伴。端午節也是艾草的節日,這時候排上用場最大,使用最多的,莫過於是家家戶戶門口懸掛的艾草,關於門口懸掛艾草的民間傳說可謂是多多,大都是關於以下瘟神、以及五毒、邪氣等等具有很好的驅除作用,艾草味道清香,具有多的作用,一直是作為一種傳統的藥物被廣泛使用,端午節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懸掛艾草,那麼為啥有的農村老人愛說:艾草有兩不掛呢,這有是啥意思呢?
  • 農村的艾草卻是治病的良藥!
    農村的艾草卻是治病的良藥!艾草,又稱香艾、苦艾,被稱為「醫草」,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艾草有祛風邪、袪溼散寒、止血止痛等功效,在民間也有一種說法是」家中常備艾,郎中不用來。農村的艾草卻是治病的良藥!「,由此可見,艾草的功效可作用非常多,下面,小編就來介紹一下艾草不為人知的功效和作用。
  • 青團怎樣做才好吃?艾草千萬不要直接焯水,加上這個步驟保證好吃
    青團怎樣做才好吃?艾草千萬不要直接焯做美食永遠不要忘記準備食材,艾草是必不可少的東西,艾草在農村是很常見的,而且艾草一般都是抱團長的,所以一找就是一大群完全不用擔心找不到的問題!首先我們把準備好的艾草洗乾淨,一定要多洗幾遍,記得要焯水,如果直接下鍋的話艾草的苦味就會帶到做好的青團裡面,那樣的話就會不好吃了,有很多人即使焯水了做出來的青團還是會有苦味,那就是因為你沒加食用鹼的緣故!
  • 春天摘一把艾草,和點糯米粉,蒸糰子真好吃!
    驚蟄過後,一場春雨,刺激了草木的生長,農村田裡的野菜都到了最鮮嫩的時候,可以採摘啦!之前和大家分享了15種常吃的野菜,今天我們要說的是一種既是野菜又是中藥的植物——艾草。艾草也叫艾、艾蒿,農村的田間地頭到處都是,它的嫩葉嫩芽可以當菜吃,有很好的養生功效,它是一種神奇的中藥草,全株都可以入藥,有祛溼、驅寒、消炎、平喘的作用,對女性的身體尤其好!咱們中國自古以來就有摘艾草、食艾葉的習俗,古書上講,艾葉以三月三、五月五採摘為盛,這都是指農曆的時間,三月三就在清明節前,五月五就是端午節了。
  • 清明不但有艾草,還有這種農村人常吃的食物,做成餅簡直香飄十裡
    那就是,在春雨的滋潤下,漫山遍野都會生長出來的一種野生的餓、綠色的植物,沒錯,就是艾草。但是小編今天要跟大家來說的,不是艾草,雖然艾草做成的青團也是春天特有的美食,但是,今天要介紹的,可是另外一種美食哦。這種叫做野蒜的植物,你聽說過嗎?
  • 做青團沒有艾草不要慌,「它」也能代替,簡單方便還更好吃了!
    在家待了兩個月的時間,學會了很多做飯的小技巧,畢竟現在上網是很方便的,大家也喜歡把自己做出來的美食分享到網上,就連做法也都是很詳細的,到了春天,吃青團肯定是必須的,也算是一種傳統了,我們都知道做青團要用到艾草,現在新鮮的艾草已經長出來了,不過又不方便去農村摘,買的話也很難買到,想要做青團卻沒有艾草的話
  • 女生適當吃艾草青團是好的,但如果做成這些可能更有食慾
    說起艾草,很多人都是說要做成青團艾草餅,吃起來香,對女生的身體又好,但是總這樣吃也沒新意。後來,有些人不喜歡這樣圓圓的青團,改變了形狀和餡料,做成各種各樣的艾餃,起碼形狀上好看,而且鹹的比較好吃。如果更有心思的,還可以做成西式的餐餅,像這樣的艾草華夫餅,做法和普通的華夫餅沒啥兩樣,而且看起來像抹茶。不滿足上面的做法,還可以做成艾草戚風卷,我覺得戚風卷是比較難做的,而且中間還可以加上其他的水果,這樣也可以衝淡艾草的味道。
  • 農村常見的艾草,三四月份的時候製作成各種美食,吃了還能祛溼
    現在是二月份的下旬,等到了三月份的時候,我們就能夠在農村裡面,看到剛剛從土地裡冒出來的艾草了。對於農村朋友們來說,這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植物,它的植株有一種比較強烈的味道,有的人喜歡覺得很香,有的人卻覺得很難聞。
  • 什麼時候收艾草最好?有人說端午的艾草功效是最好,是那樣嗎?
    艾草在農村歸屬於最普遍的一種雜草,大家稱之為「艾草」,繁殖能力很強大,一大片一大片的生長,也是農村人的天然的「藥方」,用途也廣泛。但是什麼時候收割艾草是最好的呢,其實這個就要看你是拿艾草是怎麼用了,並不是說端午收割艾草功效就是最好的。而是應該根據艾草的用途劃分不同的收割時間,收割艾草其實也就是這幾個時間段最適合:1、端午割艾草,驅蚊子實際效果最好。
  • 端午節,在農村除了吃粽子,為啥還要「立蛋」和艾草煮雞蛋
    導讀:端午節,在農村除了吃粽子,為啥還要「立蛋」和艾草煮雞蛋端午節越來越近了,三天小長假也馬上就要到來,今年的6月25號-6月27號是端午節的三天小長假,端午節來臨,大家又開始一年一度的粽子大狂歡,購買現成的粽子、購買粽子的原料自己回去包的,
  • 再不嘗一嘗 艾草就要老了,看看福建艾粿怎麼做的
    艾粿一般是由艾草和大米做成的,有些地方還要包上各種各樣的餡料。正宗的艾粿做法工序還較複雜,但我們家常平時吃可以簡化步驟,味道一樣好吃,一般做成餃子型、圓形等。艾粿的主要材料是梗米,粳米是粳稻的核心,粳稻是中國南方人的主食。它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也被稱為大米,味道甜美清淡,性質溫和,還是很好的補藥呢。
  • 春季最適合摘吃的嫩野菜,做成青團超級好吃,一次吃5個都不夠
    春季最適合摘吃的嫩野菜,做成青團超級好吃,一次吃5個都不夠不知不覺中春天已經來了,春天是陽氣生發的季節,所以人應該順應天時的變化,通過飲食調養陽氣以保持身體的健康。那麼春季適合吃什麼呢?春暖花開時節,在農村的田間地頭,經常能看到很多老太太成群結隊,挎著籃子去公園裡摘菜。這些野生食材,充滿著大地的味道。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說一款非常適合春季摘吃的嫩野菜,做成青團超級好吃,一次吃5個都不夠。而且營養利口又美味,製作方法都很簡單。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吧!
  • 初春時節艾草情竇初開孕育而生之時,農村河兩岸生長的這種野菜!
    又到春天,青青的艾草長出了嫩綠的新芽,農村裡,家家戶戶又忙著做艾粿了。艾粿是用艾草和粳米做成的,綠綠的,帶著香草味,讓你忍不住想多吃一口。原來二月十九是觀音的生日,因為觀音宅心仁厚,所以老百姓就用艾草做成艾粿去供奉他。製作艾粿的原料艾草分為大艾和小艾兩種,主要生長在田野山間,大艾呈青綠色,端午節人們掛在門前闢邪的就是它,小艾又名鼠麴草,有白色綿毛,葉片像菊葉,開絮狀小黃花,人們習慣用它作為艾粿的主要原料。採集足夠的艾草,對製作艾粿來說算是完成了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