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同事問我說咖啡主要有哪些分類,我一時語塞,有點懵,接著說了好一通,終於,他更暈了。
咖啡的分類是個很籠統的問題,畢竟從不同的角度分咖啡就有不同的種類,最簡單的分類大概就是從出身不同出發了吧。比如:意式咖啡和美式咖啡。
需要解釋一下,這裡所說的意式咖啡可以理解為義大利人習慣喝的咖啡類型,或者可以簡單粗暴的理解為出生在義大利的咖啡類型。一般是用意式咖啡機或是摩卡壺做出來的。意式咖啡機製作出來叫意式濃縮咖啡Espresso,摩卡壺製作出來的可以理解為是一種濃咖啡。
而這裡的美式咖啡,並不是指的我們常在咖啡館裡點的那種意式濃縮兌水的Americano(美式咖啡),而是美國人習慣的咖啡類型,就理解為出生在美國的咖啡類型吧,一般是用滴濾壺做出來的。
怎麼簡單的判斷究竟是意式咖啡還是美式咖啡呢?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是用什麼工具製作出來的,意式咖啡機和摩卡壺做出來的就是意式,除此以外基本都可以歸類為美式。(膠囊機等新興設備除外)
其實看製作器具的本質就是在看製作的原理,所以也可以簡單的理解為看製作過程中是否有氣壓參與其中。意式和美式的區別就是咖啡製作方式的區別。意式萃取過程中一定會涉及到「氣壓」,比如意式咖啡機(就是咖啡館用的那種)或者摩卡壺。而美式在製作的過程中主要是藉由熱水萃取出咖啡粉中的可溶物質,並沒有涉及到氣壓。
意式和美式在口味上有什麼差異?
簡而言之,意式更醇厚濃烈而美式更稀薄溫和。在各大連鎖咖啡館的美式咖啡就是用意式濃縮兌熱水製作出來的,所以自然可以簡單粗暴的理解:稀釋的意式就是美式嘍。
怎麼區分意式濃縮和摩卡壺做出的咖啡?
看是否有明顯的油脂(油脂就是咖啡表面那層咖啡色的綿密泡沫感的東西)。同為意式咖啡,意式濃縮和摩卡壺製作出的咖啡製作過程中都有氣壓的作用,但因為氣壓的不同(意式咖啡機氣壓更強)就直接影響了咖啡油脂的多寡與是否肉眼可見。總之,能看見油脂的就是意式濃縮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