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向來都是高收入人群的消費品,畢竟很多奢侈品的價格普遍都在萬元以上,絕大多數人都捨不得買。而真正意義上的奢侈品遠遠不止「貴」這一個特點,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從不降價打折」。
可能大家也都能發現,很多奢侈品服飾從來都沒有降價促銷的消息,即便是有也是難得一見的。但是像耐克、阿迪這些行業高端品牌,雖然價格比較貴,但是一遇到618、雙11在降價促銷這件事就十分積極,這種時候就會有人會藉機「抄底」。
相比之下,Burberry、卡地亞這樣更加高端的品牌,其產品一直都賣得十分昂貴,無論是遇到電商節還是周年慶幾乎都不會打折促銷。
最讓人難以理解的是,即便是遇到了庫存積壓,商品原價賣不動的情況,這些奢侈品大牌依舊不會選擇降價促銷,而是會直接把賣不動的產品銷毀掉。因為在這些奢侈品企業看來,這樣更划算。
那麼為什麼價值那麼高的奢侈品,賣不出去的時候寧可銷毀也不降價促銷呢?如果降價促銷的話,不僅能實現去庫存,還能大大增加銷量,這其中的利潤空間可以說是非常大的。而直接銷毀不但是一種資源浪費,甚至還需要支付銷毀的成本,怎麼看也是不划算的?
事實上,奢侈品企業之所以會這樣做,其實是比把產品降價促銷來賣划算的。因為在庫存積壓賣不出去之後,直接把多餘的產品銷毀的話能達到一個目的:保護品牌價值。
這裡首先要明確一個問題:奢侈品為什麼會那麼貴?其實很多服飾的價格之所以能有好幾萬,一方面是因為用料和設計高端,更多的就是因為其品牌值錢。
這就是奢侈品的本質,很多有錢人之所以會消費奢侈品,其實並不是在消費產品本身,而是在消費品牌,畢竟高端的品牌不能代表一個人的品味、身份,甚至是身價,這就是奢侈品對於有錢人而言最大的價值。
那麼什麼樣的奢侈品最值錢呢?這裡有一個要素,那就是稀缺性!只要品牌響亮,存量越少的奢侈品就越值錢,就像是一件服飾全國限量十件,這樣的奢侈品不僅「有身份」,具有「炫耀價值」,而且增值空間巨大,甚至會成為投資品。而提供這種稀缺性高的奢侈品的企業,通過這種「低量高價」的方式自然可以賺得盆滿缽滿。
但如果這些奢侈品企業把那些賣不出去的產品降價促銷的話,買的人就會變多,不僅產品的的稀缺性會降低,包括這個奢侈品品牌的價值同樣也會降低。
所以說,為了充分保證自己的品牌價值,各大奢侈品企業在遇到部分產品賣不動的時候,往往會毅然決然地銷毀多餘庫存來提高產品的稀缺性,這樣的話才能更好地保證以後的產品能維持高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