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一株能結幾百個果,既像菠蘿蜜又像榴槤,被稱為「網紅水果」
榴槤和菠蘿蜜,這兩種水果八竿子打不著的水果,居然會組成一個新的水果名字:榴槤蜜。你沒看錯,就是榴槤蜜!它既像菠蘿蜜又像榴槤,它的外形就是縮小版的菠蘿蜜,長到兩三斤左右就可以摘下來吃了,而它的味道散發著榴槤的香味,口感十分軟糯,結合了菠蘿蜜和榴槤的優點,被稱為「網紅水果」。
喜歡吃榴槤和菠蘿蜜的人對它非常感興趣,如今在水果市場上的售價也相當可觀,小小的一個榴槤蜜可以賣到50多元,是否值得種植呢?
從外形上來看,榴槤蜜和體型小一點的菠蘿蜜極為相似,其實它就是菠蘿蜜屬的植物,和菠蘿蜜的關係非常近。但是菠蘿蜜的果肉是沒有榴槤味的,只有榴槤蜜才會有榴槤的味道。
很多人吃菠蘿蜜的時候都有一種感覺,那就是它的水分太少了,吃起來乾巴巴的,而榴槤蜜的水分較多,吃起來沒有乾巴巴的感覺,口感反而糯糯軟軟的,如果冷藏一下,還能吃到綿密的口感。
這也是為什麼榴槤蜜能火起來的原因,據說不喜歡吃榴槤的人也能接受榴槤蜜,因為相比起榴槤的濃烈味道,榴槤蜜的味道清淡得多,口感也很好。
不過榴槤蜜還是引發了網友的爭論,有網友認為,榴槤蜜其實就是「溼包菠蘿蜜」,被包裝成了榴槤蜜。在菠蘿蜜的種植區,主要有兩種菠蘿蜜,一種是幹包菠蘿蜜,也就是我們在市場上經常能買到的那種一盒一盒賣的那種,比較乾爽,水分較少。
另外一種則是溼包菠蘿蜜,它的皮較薄,不耐運輸和儲存,剝開之后里面比較黏,果肉的顆粒大而飽滿,這種菠蘿蜜通常只在產地吃得到。網友認為,商家們利用消費者對菠蘿蜜的不了解,故意用溼包菠蘿蜜來冒充榴槤蜜,誤導消費者,是炒作的噱頭,真正的榴槤蜜種植的少。
榴槤蜜和菠蘿蜜的產量都很高,一株能結幾百個果,中間還要疏果以確保其他果實能長大。外行很難從外形上分辨出溼包菠蘿蜜和榴槤蜜的差別,國內還是種植菠蘿蜜的農戶更多,真正的榴槤蜜產地主要集中在印尼、泰國、馬來西亞等國。
對於果農來說,不管這種水果是不是噱頭,最關心的還是它的產地批發價,菠蘿蜜的產地價接近一元一斤,榴槤蜜的價格也高不到哪裡去,並且榴槤蜜的市場定位不明確,很多人沒聽過也不懂,所以種植的話也是存在一定的風險。
讀者朋友們,你們是否吃過榴槤蜜呢?對於它和溼包菠蘿蜜的有何看法?歡迎留言說出你們的看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