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拼多多看三四線城市的消費升級

2020-12-16 東方財富網

2015年9月拼多多上線,2018年6月30日赴美提交IPO申請。這家成立不足3年的公司,截至2018年一季度就已攬下3億活躍用戶,實現超過30億的月GMV(商品成交總額),成為僅次於阿里和京東的第三大電商平臺,崛起之路迅猛。拋開「罰款盈利」、「假貨原罪」等爭議,拼多多確實在三四線城市實現了網際網路企業從未達到的高度,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了低線城市巨大的消費潛力。

真空地帶的成功探索

當前我國社會發展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以網際網路服務為例,在一二線城市早已繁花似錦、遍地開花的時候,三四線城市往往只能提供寥寥無幾的幾種服務,比如很多四線縣城就沒有共享單車,也無法享受美團的送餐上門服務。

但業務的空白不代表需求的缺失,拼多多的成功正是在於挖到了低線城市「小鎮青年」這座尚未被完全開發的金礦,從而達到「三億人都在用的購物APP」的高度。招股書顯示,2018年一季度GMV達到662億,約為京東的1/5,滾動12個月MAU達到1.66億,約為京東的1/2。而拼多多裂變式增長的關鍵在於「低價+拼團」的模式支撐,其中,低價是突圍的關鍵。

早在今年4月份,有網友用爬蟲的方式統計了拼多多上幾乎所有商品條目的信息,發現銷量過百萬的商品絕大多數均低於25元,低價比比皆是,比如12.9元的人體秤、9.9元4斤裝的洗衣液、17.5元10斤的芒果等。曾幾何時,淘寶也是低價商品的大本營,拼多多更是像兩年前被阿里遺棄的「聚划算」。只是現如今,淘寶逐步將流量傾斜於有文化內涵的品牌和店鋪,這麼做一方面是為了迎合消費升級的趨勢(原有用戶消費潛力在不斷提升),但更根本的還是迫於流量紅利衰竭的現實:隨著增量市場切換到存量市場,淘寶盈利的增長只能依靠單位流量價值的提升來拉動,低端低價的同質化產品顯然無法完成這一使命。拼多多正是用物美價廉的大眾商品,大規模收割了阿里和京東都無法觸及的真空地帶,這些讓一二線精英人群嗤之以鼻的低質低價品,其實是低線城市消費升級的一種體現,他們之中許多人因為有了拼多多才接觸到網購,買到了很多從未曾消費的商品。

小鎮青年的消費升級

當然,拼多多也不是小鎮青年這座金礦的全貌。這幾年隨著農村居民的入城以及三四線地產牛市所帶來的財富效應,低線城市「小鎮青年」對娛樂和美好生活的追求也一直在改善,這是另一種維度,有區別於一二線城市的消費升級。除了拼多多以外,去年的暑期檔電影《戰狼2》,以及今年剛剛結束的綜藝《創造101》,無不展現著低線城市巨大的消費潛力,刷新了市場一貫以來的認知。

2017年的夏天,《戰狼2》成為中國電影史上第一步票房突破50億的電影,其中三四線城市以近半的票房佔比,成功上演秒殺一線城市的奇蹟。過去中國電影的票倉主要在一二線城市,如今一二線城市已基本飽和,三四線城市的小鎮青年開始為票房助力,推動了像《戰狼2》、《捉妖記2》、《紅海行動》、《唐人街探案2》等影片的火爆。再如剛剛結束的女團選秀綜藝《創造101》,儘管「村花」楊超越能力平平、家境一般,但她真實對改變命運的渴望給了許多小鎮青年很強的代入感和歸屬感,最終小鎮青年紛紛以「氪金」的方式(騰訊視頻VIP會員有更多的投票權)助力其以第三的成績出道。

由此可見低線城市的消費潛力不容小覷,小鎮青年的崛起實則代表了低線城市新消費主力軍的形成。三四線城市由於發展狀況和經濟實力相對落後,長期消費水平落後於一二線水平,但在政府大力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過程中,低線城市消費升級的潛力開始釋放。與此同時,儘管三四線城市收入相對較低,但小鎮青年的消費能力未必會比一二線城市差,一方面因為三四線的工作壓力較小,生活節奏往往較慢,另一方面則是三四線城市生活成本較低,尤其是住房方面的投入較少,加上理財觀念不足,從而導致低線城市同樣具備很強的消費力。

低線城市消費潛力無限

市場今年開始逐步意識到以小鎮青年為代表的低線城市的消費潛力。三四線城市不僅有更龐大的人口基礎,而且與一二線城市相比,他們的消費升級趨勢才剛剛開始,相信這也是上半年A股大眾消費異軍突起的重要邏輯。

隨著市場的進一步培育,低線城市的消費市場有望進一步打開,三四線城市或將重走一二線城市消費升級的路徑,從投資角度來看,目前已提前進行低線渠道布局的公司將率先受益,典型的上市公司包括浙江美大、索菲亞、橫店影視、珀萊雅、周大生、水星家紡、海瀾之家等。

受益低線城市消費升級的主要標的

>

相關焦點

  • 陌陌、快手們的共同邏輯:三四線城市的消費升級
    從實體經濟看,我們也發現大量三四線城市消費升級的案例: 2015 年三四線城市汽車銷量佔到了全國的68%,三四線城市的消費電子有72%來自於大品牌,三四線城市海淘的增速超過了100%等等。我們認為三四線消費升級來自幾個因素:1.過去幾年外出打工的人流回歸。
  • 消費降級VS消費升級,低價的拼多多和高效優質的盒馬鮮生誰是未來
    要說最近勢頭正猛的電商,拼多多首屈一指。這家僅僅成立2年半的公司,平臺用戶已超3億,直逼京東、淘寶。瘋狂砸金贊助《快樂大本營》、《極限挑戰》、《歡樂喜劇人》等各大熱門綜藝,可謂出盡風頭。拼多多的火爆也將消費降級一詞帶進了人們的視野。
  • 我在拼多多賣零食:主力消費者真不是三四線城市 補貼確實有效果
    可能大部分人會覺得拼多多目前是靠三、四線城市用戶做起來的平臺,但我們的數據顯示,店鋪客戶主要以一、二線為主,包括江蘇、上海、廣東這些區域訂單佔比都比較高。 作者|張超 編輯|羅麗娟 「拼多多,拼多多,拼得多,省得多。」
  • 消費降級與拼多多崛起
    因為消費升級,所以京東天貓崛起,因為消費降級,所以拼多多崛起。需要指出,所謂「消費降級」目前有兩種不同解讀:一種認為因樓市擠出效應外加醫療教育的沉重負擔,在一二線城市中產階級和窮人群體的消費力不斷下滑;另一種認為消費觀越來越精明務實,在不降低消費質量的情況下少花錢多辦事。
  • 人民網報告肯定「五五購物節」提振消費新模式 拼多多等平臺引領線...
    截至5月7日晚間,通過線上、線下已使用消費券及已售補貼商品,拼多多已累計帶動上海線下實體銷售額以及上海品牌線上銷售額總計超40億元,預計該波增長高峰將持續至5月10日。▲5月4日20時,拼多多上線的五五折購車活動吸引了大量消費者圍觀和參與。
  • 拼多多「年貨節」,新消費帶來農業新玩法
    拼多多年貨節負責人表示。在享受「價廉」優惠的同時,消費者對「物美」也提出了期望。例如,根據拼多多數據,消費者對車釐子包裝、規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今,新消費帶動的消費結構升級,正在對農產品的品質、價格、服務等產生影響,推動著農業升級。
  • 拼多多發布618母嬰消費力報告:95後養娃成本最高,三四線買大牌成趨勢
    鞭牛士報導 6月19日,拼多多公布了618母嬰消費力榜單,數據顯示,618期間,奶粉品類銷售額同比去年增長510%,6月16日潮流玩具品類日開場前10分鐘,突破去年全天銷售,多個紙尿褲萬人團,開售半天即被搶空。基於拼多多平臺80後、90後媽媽消費群體龐大,母嬰商品成為平臺增速最高的品類之一。
  • 特價版淘寶,阿里的「拼多多」?你怎麼看?
    下沉市場之爭:小鎮青年vs 中老年群體關於下沉市場,有人稱之五環外消費人群,有人稱之「小鎮青年」,最廣泛的則是三四線以下乃至農村的消費人群。2016年,中國消費市場出現了一個標誌性事件:下沉市場的增速首次超過了城市市場增速。而就在前一年,主打三四線以下消費市場的拼多多初成立,並悄悄收割起傳統電商平臺所拋棄的那部分流量。
  • 95後養娃成本最高、三四線買大牌成趨勢……拼多618母嬰消費力報告
    90後成養娃主力軍三四線市場購買力迅速崛起有數據顯示,線上母嬰品類的用戶群體中,泛90後的媽媽消費者佔比近60% 。曾經一度被社會稱之為「非主流」的90後逐步步入育兒的大軍,崛起於母嬰消費群體中,這屆初為父母的新生代年輕爸媽多是「數字原住民」,普遍熱衷網購,線上剁手已經成為他們刻在骨子裡的消費習慣。據QuestMobile日前發布的《2020兒童經濟洞察報告》顯示,超過半數家長線上消費已經超過了線下,其中,拼多多以在兒童家長中68%的滲透率位於綜合電商首位,成為年輕父母最喜歡的移動購物APP。
  • 拼多多「農貨節」裡 上海顯超一線城市消費能力
    8月26日,拼多多「農貨節」相關負責人宣布了本次主題活動的成績單。他介紹說,在「農貨節」中,一線城市對農特產品消費熱情高漲,總消費量佔比近四成;從省域消費角度來看,廣東排名第一,浙江、江蘇緊隨其後,而上海憑藉超一線城市的強勁消費能力,位居第四。
  • 拼多多的品牌升級之路並不容易
    將三隻松鼠拼多多旗艦店的商品價格和天貓旗艦店對比,處於高價區間的產品在拼多多明顯更少,三隻松鼠在天貓180元以上的食品有4款,最高228元,在拼多多則只有1款,最高188元。拼多多的商品選擇總體傾向於便宜一點。
  • 上海五五購物節啟動,大額消費券秒空,線上電商拼多多成最大贏家
    由於疫情的影響線下商超受到極大的影響可謂是損失慘重,在我國強有力地防控下,多地已經解除隔離風險等級也由一級降到二級。又恰逢最近是五一假期更加激發市民的購買力,今天你消費了嗎?拼多多今天拼多多舉行了「五五購物節」特別活動,值得注意地首日的主題就是好電器中國造,拼多多聯合20多家中國電器製造商超過10萬件商品超過將在出廠價基礎上由拼多多進行現金補貼、返利,
  • 拼多多的勝利:7億人在拼單,背後是中國消費「拼時代」的到來
    拼多多如此兇猛的底氣,究竟在哪裡?有的人看拼多多,只看到了下沉市場、三四線城市裡「沉默的大多數」,便宜的小商品……,但撥開這些籠罩在拼多多身上的標籤,往更深處去探究拼多多的獨特風格,你會發現,這是一條完全不同於以往網際網路電商經驗的路。中國的消費潛力,就藏在拼多多裡面。
  • 拼多多深度報告:從供給側看拼多多的優勢、競爭與增長
    新寶電器旗下「東菱」品牌定位於下沉市場,但在天貓上的銷量一 直不高,難以觸達三四線人群。2019 年 1 月 15 日,新寶電器宣布加入拼多多新品牌計 劃,7 條專供拼多多的生產線全面投產並接受消費者一鍵監督(24 家工廠、100 萬平方 米生產空間)。如為國際某麵包機品牌代工產品,終端售價 3088 元,同等品質產品拼 多多平臺僅 509 元。
  • 拼多多:一面天使,一面魔鬼
    作為拼多多創始人的前谷歌工程師黃崢,身家超過900億元人民幣,創造出又一個科技公司造富神話。電商企業從創立到上市,京東用了10年,唯品會用了8年,淘寶用了5年,拼多多用了3年。有關拼多多的每一組數據都見證著它的野蠻增長與勢不可擋。
  • 特價版淘寶 阿里的「拼多多」?
    下沉市場之爭:小鎮青年vs 中老年群體 關於下沉市場,有人稱之五環外消費人群,有人稱之「小鎮青年」,最廣泛的則是三四線以下乃至農村的消費人群。2016年,中國消費市場出現了一個標誌性事件:下沉市場的增速首次超過了城市市場增速。
  • 「拼多多模式」創新的經濟社會價值
    這首先是因為拼多多誕生於中國人民開始全面從溫飽走向小康、中國中端製造業趨於成熟、移動網際網路蓬勃發展的大時代。在這個大時代,拼多多努力做出的商業模式創新,恰好契合了中國的供給和需求結構的改革與升級。通過「品牌下鄉」「農產品上行」,著力解決2019年「一號文件」強調的「產銷對接」難題,拼多多在推動消費升級與城鄉消費公平、落地「精準扶貧」等方面,創造出了一種獨特和高效的模式。
  • 那你真小看了拼多多
    2018年7月26日晚,拼多多登陸美國納斯達克,按開盤價計算,拼多多市值達到 293.56 億美元。為什麼拼多多能成為中國第一家上市的社交電商平臺?拼多多2017年全年總訂單量為43億單,同年成交總額達1412億元。這個數據是一個什麼概念?橫向比較,成交總額超過1000 億元,淘寶用了5年,京東用了10年,而拼多多僅用了2年。
  • 「乾貨」實戰型三四線城市數字營銷策略分享!
    1.尖峰時段選擇策略企鵝智庫最新發布的《中國三四五線城市網民時間&金錢消費數據報告》顯示:區別於一二線城市用戶花更多時間在上下班路上,三四線城市用戶通勤時間短——逾八成用戶用時不超半小時;並且,相較一二線城市,三四線城市用戶中午和晚上休息時間更長。
  • 「餵肚肚」:主打「零食+水果」,為三四線城市小店進行消費升級改造
    對於網際網路零食品牌的門店改造,「餵肚肚」有兩個明顯的差異化:其一,定位三四線城市。其二,在產品組合上,選擇「零食+水果」的組合。「餵肚肚」2016年成立,定位首家三四線城市零食品牌聚合店改造運營商。首先是門店形象的升級。統一使用「餵肚肚」品牌形象,使用新奇特、呆萌的設計風格,貼近年輕人的消費偏好。其二在品類上,升級為「零食+水果」的產品組合。其中進口商品佔比70%左右,時下網紅商品佔15%左右,國內暢銷商品佔比15%左右。在平臺的中央倉有約3000個SKU,而每家門店的商品需求約為1000個S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