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模式」創新的經濟社會價值

2020-12-11 呼和浩特日報

2019年2月23日,追求「多實惠,多樂趣」的新電商拼多多平臺公布2019年新的招聘計劃,在不裁減現有員工的基礎上,預計擴招新崗位將達3500個。這在拼多多現有員工人數的基礎上翻了一番。初春乍暖還寒,部分網際網路公司紛紛宣布裁員計劃,網際網路行業面臨周期調整的同時,一些新業態也不斷湧現,催生出新崗位,孕育行業發展新動能。

帶動就業的背後,是拼多多持續至今的高速發展。拼多多於2015年9月創立,致力於為用戶提供物有所值的商品和有趣互動的購物體驗,2018年7月26日在美國納斯達克和上海陸家嘴兩地同時舉行上市敲鐘儀式。基於上海一流的人才、政策和制度等創業條件,拼多多創造了中國公司最快的上市紀錄。在全世界網際網路公司歷史上,無論用戶數、GMV還是市值的增長速度,都屬前列。這首先是因為拼多多誕生於中國人民開始全面從溫飽走向小康、中國中端製造業趨於成熟、移動網際網路蓬勃發展的大時代。在這個大時代,拼多多努力做出的商業模式創新,恰好契合了中國的供給和需求結構的改革與升級。通過「品牌下鄉」「農產品上行」,著力解決2019年「一號文件」強調的「產銷對接」難題,拼多多在推動消費升級與城鄉消費公平、落地「精準扶貧」等方面,創造出了一種獨特和高效的模式。

從搜索走向移動社交:「拼模式」的爆發力

拼多多的商業創新,首先體現在需求端。同樣是電商,在如何更有效地匹配供需,把幾億消費者需求智能地對接上幾億分散農戶和大量中小製造工廠,會有不同模式。

拼多多的解決方案,是完全基於移動場景,通過獨特的社交與公益遊戲拼單,短時間集納消費端4.185億消費者的需求之「多」,來對接供給端的農戶與工廠之「多」。

拼多多目前沒有購物車,也不突出搜索功能,與傳統電商通過搜索式「人找貨」「物以類聚」不同,拼多多開拓了「貨找人」「人以群分」的新電商模式。具體來說,主要是通過分布式AI,研究個體可能存在的消費需求,再用社交裂變的方式,迅速聚量。消費者在上面發現一個好東西,跟人分享,之後大伙兒一起以更低價格購買。這是一種新的交互模式,讓時間和商品都歸集了起來,從而產生巨大的需求量。

在工業品領域,它契合中國相對較為分散的產業帶和大量中小製造工廠,不僅為主要做代工貼牌生產的大量中端產能對接上了巨大的國內市場,還利用大數據增強其產品研發、營銷和品牌能力,使其從「微笑曲線」的底端向高利潤的頭尾兩端移動,推動「平價高質」的國產品牌成群結隊產生。截至2019年1月中旬,拼多多的「新品牌計劃」,已進行到第二期,收到1300多家製造企業的加入申請。

為滿足需求,拼多多2019年預計新招聘500位由產業學者、數據科學家、品牌運營專家、製造業從業者、手工藝者等人員構成的拓展專家,深入中國各主要產業帶,充分挖掘優質工廠的潛力,進一步打通生產和需求之間的信息流,打造最精簡的供應鏈,以深入實踐C2M模式,依託消費大數據為每家工廠提供量體裁衣的方案。

在農產品領域,它與中國較分散的小規模耕作的農業現狀匹配,創造了一條「農產品上行」的高速路。中國農業人口較多,土地較分散,A園子水果這個月長好了,B園子下個月才好。小農戶如何對接大市場,一直是中國農民增收、農業發展的根本挑戰。通過「拼」模式來對接,C小區就可以拼到A園子,D小區可以拼到B園子。

2018年12月9日,上海虹霞小區內的花園內,百名居民在雨中排成一條長龍,領取剛到貨的橙子。快遞小哥稱:「送貨這麼多年,從沒見過這麼愛吃橙子的一群人,還都住在同一個小區。」其實,這是居民們看到拼多多在促銷產地直發的秭歸臍橙,價格只有超市的1/4,數百人參與拼團,這才出現了排隊領橙的盛況。

為推進農貨上行,「多多大學」「扶貧專項組」「拼農貨小組」組成的「農貨上行」團隊,2019年將擴招500—800人,他們將深入主要農產區,有效整合分揀、包裝、物流資源,進一步穩固直連全國城市和農產區的「產地直發」體系。

新消費:推動城鄉居民消費升級與消費公平

除了社交裂變,拼多多還通過極致性價比與分布式AI的智能人貨匹配,迅速觸達最廣大的消費群體,帶動消費升級。

拼多多創始人兼CEO黃崢說:「消費升級不是讓上海人去過巴黎人的生活,而是讓安徽安慶的人有廚房紙用、有好水果吃。」拼多多的目標是始終服務於最廣大人群的消費升級,同步推動「品牌下鄉」和「農產品上行」,持續有效縮減消費發達地區和消費欠發達地區的消費不平衡。

改革開放40年,用戶的消費已越來越多元化。從非品牌到品牌,從品牌到奢侈品,又從奢侈品到追求高性價比。用戶在價格和品質間尋求平衡點,越來越理性、自信。這跟日本作家三浦展提出的「第四消費時代」相似,從重視奢侈品過渡到重視個性消費,再過渡到更注重內心的滿足感和社交式共享,不為品牌高溢價付費。

拼多多活躍用戶群體中,有大量「電商新增群體」,其中一類人是以前從不上網的50後、60後,移動網際網路的出現,衍生出各種社交和支付工具,使他們能隨時上網社交和購物。大量三四線城市及農村地區的新用戶,接觸到拼多多後才首次電商購物,獲得比縣鎮超市與農村集市豐富得多的品類與選擇。

拼多多聯合創始人達達將中國的消費市場分為七線:北上廣深、省會、地級市、縣、鄉、鎮、村,每一線都是一個萬億級的市場,增長潛力巨大,「拼團買買買」已成小鎮青年的日常。拼多多正在彌合城鄉和地區的消費鴻溝,一個消費更趨公平的時代正在降臨。

2月13日,拼多多「春節不打烊」的數據顯示,「北上廣深」一線城市居民最愛買廣西百香果、河南酸辣粉等農產品,低線城市與鄉村居民最愛買咖啡機、智慧型手機、中高端家電、掃地機器人等科技產品,中國城鄉消費重疊度越來越高。

為滿足消費者「高質平價」的硬需求,拼多多鼓勵郵政這樣的物流國企直接做電商。這大幅提升了農產品流通效率,形成讓利供需兩端的空間。拼多多的供應鏈做到了極致精簡,沒有中間消耗,這也是為什麼大部分產品都能全網最低價的原因之一。

拼多多本質上是一家網際網路技術公司,主要通過分布式AI的系統,精準匹配用戶需求,引領消費的升級方向。正因技術是基礎,在2019年的招聘計劃裡,拼多多預計將新增2000名技術工程師,年底的數量將超過4000人,超過500人專注於算法設計和開發。

同時,為了保障消費者的權益,2018年8月開展「雙打行動」以來,拼多多抽調了近三分之一的人員從事平臺治理。2019年「雙打突擊隊」將擴招500位巡檢專家,主要職責是在相關監管部門的指導下,深入全國產業帶,對平臺商家做突擊巡檢,協助執法機構及品牌方對假冒偽劣商品進行源頭打擊。

精準扶貧:訂單農業和「多多果園」直採

鄉村消費者平價買到「工廠直供」的品牌是消費升級,城市消費者吃到新鮮且實惠的「產地直發」農產品,也是消費升級,而對農村貧困農戶來說,能持續高價地把自家的農產品賣出去,則是脫貧。

雲南是全國扶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也是上海市對口幫扶對象最集中的地區。拼多多目前已與雲南省商務廳、綠春縣、大姚縣、紅河縣阿扎河鄉俄比東村、紅河縣洛恩鄉洛恩村、保山市等建立扶貧戰略機制。

雲南漾濞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貧困縣之一,也是上海市的對口支援幫扶縣。2018年11月8日,央視財經頻道2018「改革開放40年」中國電商扶貧活動走進雲南省漾濞縣。在直播過程中,拼多多平臺線上同步開展漾濞核桃愛心助銷,通過社交拼單,5小時內銷 售 10405 斤 , 銷 售 額 達146166元。

2018年10月17日暨國家扶貧日當天,拼多多積極參與上海市對口幫扶地區特色農產品展銷會,並與雲南,新疆喀什、日喀則,貴州遵義,青海果洛州等五地籤訂扶貧支援合作協議。同日,在國務院扶貧辦主辦的「2018全國電商扶貧精準論壇」活動中,拼多多扶貧案例入選《全國電商扶貧典型案例》。

為了更精準地扶貧助農,在極致精簡供應鏈的基礎上,拼多多通過「農產品上行」計劃,正在持續深入推進訂單農業模式,以消除農產品種植生產端的不確定性,幫助小規模、離散化種植生產的農民更平穩對接大市場。「企業在拼多多的銷量大致確定後,可以直接向農民下訂單,貧困戶就不愁銷路了。」雲南蒙自工信局劉毅局長正在推動當地農產品通過拼多多平臺賣向全國,他敏銳地將C2M模式與精準扶貧結合起來。

2018年9月至12月,拼多多上雲南小黃姜總銷售訂單量達160萬單。極具特色的蒙自石榴,在8月至10月,銷售訂單日峰值達上萬單,蒙自在拼多多上經營水果農貨的商家有上千家。截至2018年底,從雲南賣出的農貨共計1.3億斤,且呈現加速趨勢,2018年一年即達1866萬單、9330萬斤。

為充分發揮新電商的優勢,2018年5月,拼多多上線了「多多果園」,用戶通過社交、互動的遊戲方式種植虛擬果樹,果樹一旦成熟,多多果園就會免費給用戶送出真實的水果。這些水果,很大部分來自貧困地區,尤其四川大涼山、新疆南疆等國家脫貧攻堅的重點地區。如今,多多果園每天送出的水果已超過一百萬斤。「多多助農」則平均約兩天推給消費者一個貧困地區的特色農產品,如上海對口支援貧困縣丘北的雪蓮果等。該活動已覆蓋25省份,為貧困地區農民帶來超過1600萬元收入。拼多多還把每月7、8、9日三天定為「多多扶貧日」,農貨小組和扶貧小組聯合調研,精選貧困地區優質農產品,投入營銷資源向平臺4.185億消費者推薦。

2018年10月11日,上海市合作交流辦、宜昌市夷陵區政府、拼多多三方共同舉辦「奔跑吧柑橘」扶貧公益活動。在活動中拼多多協同多個平臺商家重點助銷夷陵區柑橘產品,已累計銷售夷陵柑橘超過1000萬元。此次活動獲評上海市精準扶貧十大典型案例。

恰如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所說,扶貧要「主攻深度貧困地區」。拼多多聚焦「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推動其農特產品通過平臺銷售。2018年,平臺註冊地址為農村的商戶數量為68.14萬,相關訂單總額達1333.89億元。其中,註冊地址為國家級貧困縣的商戶數量為14.10萬,相關訂單總額為161.61億元。註冊地區為「三州三區」深度貧困地區的商戶數量為24555家,相關訂單總額為9.35億元。「三州」地區銷售額正快速增長。

3年來,在發動5萬名新農人返鄉建立起一個個分揀、包裝、物流的分布式中心的基礎上,拼多多創造了一個巨大的「拼」中央處理器,往其中輸入各大產區的地理位置、特色產品、生長周期、物流條件等,經由智能算法處理後,再將各種農產品精準地匹配給消費者。通過這個模式,拼多多將幾百個國家級貧困縣的農田和全國的寫字樓、小區連在一起,成功建立了一套可持續扶貧助農機制,帶動了超一千萬個就業崗位。

2018年11月8日,拼多多創始人兼CEO黃崢在烏鎮舉辦的第五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披露,過去3年,拼多多平臺已累計幫扶13960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產生超過21億筆扶貧助農訂單,累計銷售109億斤農產品,相關交易總額達510億元。

展望未來,不斷提升消費者「多實惠,多樂趣」的購物體驗,繼續投身中國製造的轉型升級與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所說的「『網際網路+』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為中國的就業、消費升級和精準扶貧貢獻一個平臺型網際網路公司的力量,是拼多多的本分與努力方向。(來源:學習時報)

相關焦點

  • 拼多多申請多多拼菜商標 多多拼菜不是社區團購?
    12月3日,天眼查App顯示,拼多多主體公司上海尋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近日新增「多多拼菜」「多多雞」「多多果園」等商標信息。  據新京報記者了解,拼多多近日新增的商標涉及的國際分類包含社會服務、運輸貯藏、飼料種籽、食品等,目前狀態為「商標申請中」。  在「多多拼菜」之前,拼多多曾於今年8月底推出了「多多買菜」。
  • 拼多多跑通農村電商模式,「多多果園」為何受農民和地方政府歡迎
    與以往公司+農戶、合作社+農戶的方式不同的是,拼多多則是通過拼購模式來縮短產品從生產到銷售的鏈條,讓消費者買到便宜並且靠得住的產品,而生產者省下給流通環節的費用而抬升產品的價值。不難看出,多多農園的落地實際上在幫助農民構建起從建檔立卡精準幫扶、源頭把控、農貨上行、品牌培育為一體的「新農商機制」。
  • 「後沙經濟」還會託起多少拼多多?
    在這個充滿象徵和隱喻的時刻,沒有人會不識趣的提起拼多多模式曾經廣受質疑,而且,無論如何被抨擊是「下水道經濟」,但其千億美金的市值和過萬億的GMV證明了,無數人正在拼多多上用錢包為更低價的產品買單。而且其中大部分是年輕人,據第三方數據報告顯示,拼多多用戶中佔比最大的群體是16-35歲的年輕人,佔比超過80%,且坐標一二線城市的用戶佔比接近一半。
  • 拼多多沒有奇蹟
    關於拼多多的討論非常多,社會各界褒貶不一。拼多多能夠崛起的原因也有很多,但筆者認為:這群最聰明的人,用最輕的網際網路模式,幹最重的活,幹最土的事情。這是拼多多迅速崛起的剪影之一。長久以來,在消費者心目中,日本、德國是高端製造,是精工品質。「中國製造」一直被打著「廉價低端」的烙印。
  • 商務部研究院發布《2020年中國消費市場發展報告》 拼多多創新C2M...
    12月9日,商務部研究院發布的《2020年中國消費市場發展報告》(下稱《報告》)顯示,新消費成為引領國內大循環的重要動力,拼多多等國內數字經濟平臺在打通農產品上行、工業消費品C2M製造等現代流通體系中發揮著積極作用,並助推市場主體實現數位化轉型,催生新業態、新模式,提升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效益,培育數字經濟新動能。
  • 拼多多的叢林法則(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重磅)
    這或許就是拼多多挑戰大品牌的底氣所在。對此,叫好者認為借用群眾的力量挑戰權威符合他們胃口,一切高端和貴的東西都應該被打回原形,便宜即正義;而批判者則認為:拼多多身上充滿著早期電商行業的野蠻傾向,削弱品牌並沒有為社會帶來價值增量,如果只有工廠沒有品牌會推向中國製造走向低質低價的深淵。
  • 黃崢想說什麼:為什麼創辦拼多多,拼多多能實現怎樣的社會理想
    在拼多多還沒有受到廣泛關注之前,黃崢一直在自己的微信公眾號更新文章,從2016年2月到2017年9月,他一共發布了9篇文章,最初的3篇文章講述了自己求學、工作和創業的經歷,隨後的幾篇文章一直在分享各種觀點,有關於哲學的,也有對經濟的看法。效仿導師巴菲特,黃崢每年都會寫一封致股東信,已經持續了3年。
  • 創新:引領寶多多智慧新零售全面高速發展的第一動力!
    寶多多技術團隊對標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建設要求,深化運營管理、收益分配、資金投入、人才培養等方面改革創新,將寶多多建設成為行業一流的綜合性技術創新平臺。寶多多平臺以技術創新、高端技術開放以及創新服務的能力獲得行業客戶的一致好評,助力企業實現商業價值雙贏。
  • 拼多多「年貨節」,新消費帶來農業新玩法
    農貨上行:拼多多創新農業「超短鏈」在拼多多「2020年貨節」上,包括丘北雪蓮果在內的農產品,又一次「賣瘋了」。兩周時間,雲南丘北「多多農園」上線不久的店鋪售出超過30噸雪蓮果,約有七成訂單來自一、二線城市。通過「多多農園」扶貧模式,農民在網店上每賣一斤雪蓮果,收入比原來增加近一倍。
  • 拼多多撕掉標籤,攻陷一二線城市
    當阿里、京東採取跟隨者策略進入下沉市場,並試圖利用龐大的公關戰、二選一阻遏時,拼多多以其創新的商業模式繼續深根下沉市場,同時勢如破竹地向一二線城市滲透。在財報電話會議上,我注意到一個數據,CEO黃崢特別提到:「今年1月,拼多多平臺一二線城市用戶的GMV佔比為37%,6月,該比例迅速攀升至48%。」
  • 產品體驗報告:拼多多,「拼」團模式實現優惠「多多」
    作為一個電商平臺,拼多多誠然滿足了用戶網上購物的基本需求,其售賣品類包含服裝食品電器鞋包百貨等多達十餘個品類,用戶可以在線瀏覽、一鍵下單、快遞到家。除此之外,拼多多與其他電商平臺最大的不同就是獨特的拼團模式,基於微信等社交軟體進行用戶裂變快速精準鎖定了大量目標用戶,這樣的模式既滿足了商家解決庫存的需求,又通過大量訂單保證了價格優勢,使得用戶能夠買到性價比高的商品。
  • 弘遼科技|拼多多的中國式未來:人民需要什麼,拼多多就補貼什麼
    拼多多的中國式未來判斷零售業發展,最直觀的體現形式是規模,但最樸素的價值判斷,是行業要素整合與效率的提升。拼多多的流量優勢相對阿里、京東為什麼更具有價格優勢,也需要從拼多多的產品與商業模式去評估。;拼多多拼團、砍價等社交帶貨的模式並不只是低價策略,實質上是將營銷成本轉嫁為「消費者讓利」,從而將消費者本身轉變為自己的「推銷員」,來實現拉新與銷售額上的增長;最後,通過多多果園這種遊戲化的運營策略,拼多多能保持用戶的用戶粘性產生更多消費場景。
  • 德力玻璃牽手拼多多:低價爆款產品是怎樣煉成的
    拼多多要做的事,就是去掉中間不必要的流通渠道和冗餘成本,讓工業品可以從生產線直達消費者,為最廣大消費者提供物美價廉的商品。中國製造企業要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在目前情形下通常離不開技術創新、渠道創新、市場創新,以達到規模效應,同時提高品牌知名度。拼多多「新品牌計劃」正是在幫助製造企業做這件事情。
  • 深度復盤拼多多五年崛起路徑:三個根本問題,四個底層邏輯
    2、邊緣切入:低線市場匹配低端供應鏈(市場創新)。 3、連接再造:從貨為中心到人為中心(模式創新)。 4、普惠價值:同時追求高質量和低價格(價值創造的創新)。 01 在飽和市場中尋找方向 2007年,黃崢自谷歌總部離職後,並未著急創業。
  • 拼多多升級「新品牌計劃」:將同5000家製造企業共創新品牌
    第一,扶持目標加大:2021年-2025年扶持100個產業帶,訂製10萬款新品牌產品,帶動1萬億銷售額;  第二,合作夥伴擴容:從頭部代工企業為主,擴展到為全中國優質製造企業服務,數量從1000家提升至5000家;  第三,更大資源投入:百億補貼、秒拼事業群等拼多多強勢資源加入「扶持資源包」,為企業提供定製化品牌推廣方案;  第四,合作模式創新
  • 拼多多扶貧筆記:新電商的農業新生態賦能
    不僅是農戶們努力成果,也體現出「多多農園」扶貧模式的破局之力。扶貧難、扶貧慢、扶貧是場攻堅戰。多多農園,為何有如此神奇?精準創新、全產業鏈賦能是一個重要考量。公開信息顯示,多多農園為拼多多發起的探索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機制性銜接的創新模式,通過「多多農園」,拼多多將實現消費端「最後一公裡」和原產地「最初一公裡」直連,為4億消費者提供平價高質農產品的同時,更快速有效帶動深度貧困地區農貨上行。以王秀梅所在的平利縣為例。
  • 人民網報告肯定「五五購物節」提振消費新模式 拼多多等平臺引領線...
    統計顯示,2019年上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1.35萬億元,連續三年穩居全國城市首位。隨著疫情得到控制,國內各項經濟數據正在逐步回升。上海市委市政府在關鍵時刻推出「五五購物節」,聯合企業通過大幅度優惠讓利進而提振消費,「五五購物節」順應網絡購物快速發展的大趨勢、大背景,充分發揮了假日經濟和消費券的功能,使三者形成疊加共振效應,三位一體促進消費回補、消費擴大和消費創新。▲「五五購物節」期間,拼多多「百億補貼」首次覆蓋線下,官方直播團隊進入線下實體開展千店大聯播活動。
  • 4歲拼多多變成Costco+迪士尼了嗎?
    公眾眼裡的拼多多是個萬花筒。在流行「不說人話」的創業圈,它是近年來最大的驚喜。下沉黨和流量黨覺得拼多多激發了線下人群的巨大潛力。營銷族狂喜的是社交擴散和裂變傳播終於主宰商業模式了。拼多多又是特別歡樂的,這裡有變成玩具的剃鬚刀,社會人專用金鍊以及9.9元的智能VR眼鏡,買家秀熱鬧的就像一幅光怪陸離的社會風情畫。
  • 佳德智誠:拼多多傳播模式的優勢是什麼?
    在拼多多平臺,商品獲得成交機會,除了與平臺的高流量有關之外,還與平臺上的商品的傳播速度緊密相關。拼多多平臺是兼具社交屬性的電商,這裡的每一位用戶都可以被看作是一個小的流量中心,他們通過自身這個小中心對產品進行分享傳播,於是,一種產品會有多種傳播途徑,而在這些傳播途徑中,產品獲得轉化的概率非常高。這種以用戶為流量中心的社交電商模式,是拼多多平臺的獨特優勢,也正是因為有這一優勢的存在,拼多多才會有如此高速的成長與發展速度。那麼,拼多多傳播模式的優勢是什麼呢?
  • 河南省與拼多多等在滬企業戰略籤約,「豫農優品館」正式上線 豫滬...
    河南省是農業大省、農產品加工大省和新興經濟大省,是全國糧食、畜禽和綠色果蔬主產區,已由「國人糧倉」升級成為「國人廚房」「世人餐桌」。而上海市是我國的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農業在經濟中所佔比重較小,但作為一個擁有3000多萬消費人口的特大型城市,對農產品的市場需求量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