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南直播銷售農產品玩嗨了 今年已銷售農產品近千萬元

2020-12-24 新華報業網

  交匯點訊 (郭新海 劉青) 「這種大米清香可口,日常價格10元一斤,直播專享價5元一斤,相當於買一送一,數量有限,手慢無哦。」記者近日走進灌南縣灌農電子商務公司,員工許睿正在直播試吃剛蒸好的白米飯,撲鼻的香氣似乎蔓延到網上,直播間「粉絲」觀看量瞬間飆升。

  近年來,在整合供應鏈的同時,灌南農村淘寶探索以直播互動助力扶貧。過去,傳統電商通過單純的線上售賣幫助農戶增收,而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購物喜歡看視頻、刷直播,如何讓買家在「逛嗨了」「玩嗨了」的同時參與消費互動,成為電商發展新的突破口。

  「淘寶直播的宣傳推廣作用非常好,銷售速度也很快。」 許睿經常去鄉鎮農產品種植基地現場直播,通過實景互動與現場採摘,讓消費者「身臨其境」,放心購買灌南的農特產品。杏鮑菇、大米、海苔、肉圓、粉絲、百祿燻燒肉、葡萄……灌南農特產品通過直播源源不斷地銷往全國各地。藉助「直播+電商」模式,推動當地農特產品走出去,幫助村民脫貧致富,今年以來已銷售各種農產品近千萬元。

版權和免責聲明

版權聲明:凡來源為"交匯點、新華日報及其子報"或電頭為"新華報業網"的稿件,均為新華報業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新華報業網",並保留"新華報業網"的電頭。

免責聲明:本站轉載稿件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華報業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者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今年重慶銷售扶貧農產品近43億元
    市扶貧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全市33個有扶貧開發工作任務的區縣構建了消費扶貧長效機制,已銷售山鄉扶貧產品近43億元。「三個一批」創新消費模式高山生態米、土雞土鴨、金絲皇菊……在楊家坪步行街頭、金科十年城社區、重慶大學等地的智能專櫃內,擺滿了來自全市各貧困地區的農產品。
  • 會仙鎮:打通農產品銷售渠道
    本報桂林訊 「四益村委與福達集團初步達成合作意向,由福達集團在廠大門口提供一塊空地銷售當地農產品。」4月9日,桂林市臨桂區會仙鎮四益村駐村第一書記王秀芳說,該鎮的農產品除了進入百匯、冠超市、天之翔、物美多等賣場銷售外,還逐步與大企業建立合作關係。
  • 特色農產品網絡銷售成為農民豐收節亮點
    新華社太原9月27日電題:特色農產品網絡銷售成為農民豐收節亮點新華社記者張磊、李紫薇「老鐵們,看看我們萬榮獨有的三白瓜,高硒、低糖、富含胺基酸,清爽、多汁,老少皆宜。」在「帶貨主播」楊玉潔的直播間裡,伴隨著滿屏的點讚和留言,各類農產品很快銷售一空。
  • 公益頭條熱點:直播銷售農產品 幫當地群眾致富
    於是,王宇梅開始了「全職」主播的生活,直播、拍視頻、核對快遞訂單……這些日常工作充實著她的每一天。直播中,很多外地網友看到王宇梅拍攝的視頻後,都有了去佳縣旅遊的打算。「每次有網友對我說,想來陝北看一看,我就非常開心,我的直播無形中還是對家鄉的一種宣傳。」王宇梅說。銷售中,每當遇到個別網友的不理解,王宇梅都會向顧客道歉,把實際情況告訴他們。
  • 農產品銷售出高招!陽西縣領導化身網紅直播帶貨
    陽西縣副縣長陳以霜在西荔王合作社直播受疫情影響,陽西縣的冬種項目主要農產品——聖女果線下銷售受阻,陽西縣採取縣長與主播連線、網友互動的直播方式為聖女果的銷售拓寬渠道,打開銷路。據悉,陽西縣冬天氣候穩定,產出的聖女果品質好、口感佳、顏色正,種植面積達5000-6000畝,通過這場直播,陽西縣共銷售出因疫情滯銷的聖女果近40噸,金額約468000元。
  • ...解決農產品銷售困境|省農業農村廳|農產品|廣東|鄭宏宣|菜籃子
    「截至3月30日,入駐平臺的農業企業達2300多家,已推出93場直播,吸引30餘萬採購商線上聚集廣東農產品產區,實現產銷對接合計4700多次,累計宣傳曝光84.5萬次,帶動農產品銷售超過1.2萬噸。」鄭宏宣說,省農業農村廳還依託平臺組織向湖北荊州、武漢、黃岡、鄂州、隨州地區定點捐贈了13批總量達652噸的總價值1835萬元「粵字號」農產品。
  • 特色農產品直播帶貨 3小時銷售1000單
    3月21日下午,由共青團潁泉區委、潁泉區商務糧食局、潁泉區扶貧局、寧老莊鎮人民政府主辦,阜陽青網科技園、安徽徽菜園食品有限公司、經緯星科有限公司協辦的農產優品特賣直播活動如期而至。寧老莊鎮梅寨村成為此次潁泉區農產品電商直播的第一站,這也是阜陽市農產品直播帶貨的首次嘗試。
  • 2020網上豐收節報告:電商農產品銷售紅火,地標農產品增長高
    同時,地域品牌的打造,也有助於地方發展農產品衍生品、提升產業發展質量和效益。京東大數據顯示,近3年,貴州、海南、青海、黑龍江等地的農產品在電商上的銷售增速最高。近幾年,地標類農產品很受歡迎。中國的知名農產品品牌還不多,很多人買農產品時首先看產地在哪。產地成為農產品品質的首要標籤。2020上半年,地標類農產品成交額同比增長74%,環比增長50%。
  • 貴州遵義發展智慧產銷對接模式 推動農產品銷售
    農產品產業鏈一頭連著農民,一頭連著消費者。疫情期間,如何轉危為機,打通兩端的信息壁壘?遵義各地有著「智慧」的解法。務川自治縣副縣長劉庭賓在務川電子商務產業園愛心義賣直播活動現場,臨時客串網絡主播,和融媒體中心主播一起通過網絡直播方式,推介百合粉、灰豆腐、草石蠶、大葉茶等特色農副產品,吸引了數十萬網友,還受到多個電商平臺的關注。
  • 聯合百位縣長直播帶貨,抖音多途徑助力農產品銷售2.35億元
    「這是我們舒城野嶺茶油,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和多種維生素,對降血脂很有幫助」「茶以硒為貴,石臺硒茶,徽嘗好喝」……近日,來自安徽舒城縣、石臺縣、臨泉縣等6個縣的縣長走進抖音直播間,化身主播向全國網友介紹當地的特色農產品。兩天的直播,累計銷售農產品超過66萬斤,銷售額達2010萬元。
  • 施甸農產品搭上銷售「快車」
    原標題:施甸農產品搭上銷售「快車」因新冠疫情短期內無法有效根除,往年暢銷的農特產品在銷量和價格方面都受到影響。為解決群眾的這些煩心事,讓農特產品賣上好價錢,施甸縣充分發揮供銷職能作用,依託一畝田豆牛代賣、中國供銷「扶貧832平臺」等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讓當地的農特產品搭上了銷售「快車」。
  • 平度獲評「好食材生產示範地」網紅農產品銷售火爆
    據市商務局統計,現場達成採購意向近2億元,其中安順地區近600萬。活動現場,山東省烹飪協會還為平度市頒發了「山東餐飲好食材生產示範地」的獎牌。為進一步營造濃厚電商發展氛圍,推動平度市電子商務更好更快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活動當天,首屆平度市青年電商創新創業(網紅直播帶貨)大賽同步啟動。
  • 團委書記當農產品「推銷員」 15萬斤銷售一空
    銷售一空的農產品 安吉團縣委供圖(抗擊新冠肺炎)團委書記當農產品「推銷員」 15萬斤銷售一空中新網湖州2月19日電(記者 施紫楠 通訊員 俞瑩 王豆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多地農產品銷售困難。但近幾日,浙江省安吉縣遞鋪街道鶴鹿溪村多戶農戶滯銷的4萬餘斤荸薺卻一銷而空,讓他們笑得合不攏嘴。每年春節前後是瓜果蔬菜等農產品的銷售旺季,今年卻面臨滯銷的困境。「荸薺大豐收原本是喜事,但賣不出去,就變成了愁事。一想到這些荸薺只能爛在地裡,我每天都急得睡不著覺。」該村村民唐美金告訴記者,「要不是這些年輕的『腦瓜』好使,我們就虧慘了。」
  • 雲南大理「90後」女孩直播賣農產品 年銷售額超千萬
    圖為楊寧 龔飛 攝站在自家屋子院心裡,面對兩部手機,「90後」楊寧開始直播,銷售剛從地裡採摘回來的萵筍。2月12日以來,楊寧已累計銷售萵筍76噸,實現銷售額100多萬元。在中國,從李佳琦、薇婭等網絡主播的爆紅,到全國人大代表、市縣長直播帶貨,再到無數個和楊寧一樣的農村主播上線銷售當地農產品。
  • 陽江三團隊入選全省農產品銷售「網紅」名單
    在網際網路高度發達的今天,搭上網絡的快車,農產品也能成為爆款。最近,省農業農村廳公布首屆農產品銷售網絡紅人名單,陽江三個團隊榜上有名。他們分別是唐羽、海陵試驗區漁村兄弟海味店、永昊食品旗艦店。打開天貓旗艦店銷售主頁面,有魚蛋、墨魚餅等魚糜製品及當地海味乾貨近20個品種,點擊進去魚面、魚腐、魚丸等主打產品的窗口,除了精美的產品硬照、圖文並茂的介紹,還有海陵三寶製作過程的視頻。這種直觀的「視頻+銷售」模式,吸了不少粉絲。
  • 平谷大桃滯銷變暢銷 花椒直播成農產品銷售新方式
    近日,各地陸續進入農收時節,馳名中外的北京平谷大桃近日遭遇了滯銷,萬畝桃林已進入成熟期,卻銷售無路,而當地農戶則想到了利用時下最火爆的直播平臺進行宣傳,通過直播在展示自己耕種的桃子並利用直播平臺促進銷售。
  • 張北動員社會力量幫助銷售農產品8.17億元
    原標題:張北動員社會力量幫助銷售農產品8.17億元   走進張北縣農村電子商務
  • 做到這四點,讓你的農產品銷售插上翅膀!
    很多農民朋友都曾抱怨過自家的農產品都是自己辛辛苦苦種植出來的,為啥就是賣不出去,或者賣出去也沒有一個好價錢,其實農產品銷售這一塊也有很多學問,下面一起簡單了解下農產品賣不出去的四個原因。1.好的農產品需要營銷很多人認為農民只需要把莊稼蔬菜種好,豬羊牛等養好就行了,覺得農產品的營銷跟自己無關,其實這樣是不對的,即使再好的農產品,沒人知道也是白搭,好的宣傳推廣一定不可少。我們可以做一些果園試吃活動,周末體驗採摘遊玩的形式,擴大自己的農產品知名度,從而解決農產品滯銷的難題。
  • 馬上「6.18」了,今年農產品怎麼賣?|農副產品|電商平臺|618|天貓6...
    品牌農業與市場分別收集了天貓、京東、蘇寧三家主流電商在2019年618狂歡購物節的農產品銷售數據。2019天貓的618,成為農產品銷量大漲的又一個窗口。據阿里巴巴數據顯示,天貓618期間,阿里線上平臺農產品交易額近百億元,成交量達2億單。僅6月18日當天,農產品交易額便達到12億元,是全國農產品日均成交額兩倍。
  • 助力農產品銷售!龍井副市長楊文軍走進直播間
    4月12日,龍井市市委常委、副市長楊文軍身著朝鮮族民族服裝走進京東、微視直播間,向廣大網友推介龍井優質特色產品。短視頻加直播的形式吸引了近400萬流量,下單5000餘單,直播兩小時期間成交金額10餘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