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國慶,對許多人來說都可以在普天同慶中獲得短暫的休息,長達7天的假期,足以使許多人洗盡一身勞累。
而今年,更是出現了端午與國慶重疊的情況,長達8天的假期,使許多人充滿了期待,恨不得將時間快進。
今年甚至出現了長達16天的拼假攻略,可以讓自己在半個月的時間內,盡情的玩耍,不必考慮公司的種種繁雜工作。
但真的是許多人都在期待國慶長假的到來嗎?我認為在龐大的大群基數中,期待著國慶的人只是一小部分。
原因是,國慶假期,對許多人來說根本不存在。
不存在的
假期
如果你是一名日常有著雙休的員工,那麼國慶假期對你來說還是具有一定期待性的,畢竟這是實打實的8天休息,雖然會補班2天,但仍有6天的剩餘。
但如果你是日常僅有單休的員工,那麼國慶假期與端午假期的重疊,對你來說便是一場災難,首先是一樣的補班2天,意味著兩次長達14天的工作。
同時,單休的公司通常會在假期中縮短放假時間,多半只會獲得5天的休息時間,加上補班的2天,便意味著國慶加端午,僅有3天的休息。
01 不止於此
6天與3天的區別,通常會被公司老闆以一句:「咱是單休」而跳過,而通常即使是這幾天的休息時間,也並無法全部為我們所用。
畢竟許多公司還會設立值班制度,意味著每個人至少有1-2天的值班時間,假期的生活也就近一步縮減。
對普羅大眾來說,利用年假、事假進行拼假行為,迎來的只有老闆虎視眈眈、充滿不滿的目光,最終不僅激怒了老闆,休息的計劃必然也無法通過。
拼假?不存在的。
02 補償缺位
也有人說,雖然休息時間有所減少,但如果在國慶的8天內加班,則可以抵20天的工作薪資,是一筆很划算的買賣。
但在許多公司來說,首先僅有國慶前三天有著3倍薪資,後續均為2倍,同時薪資的倍數都是以基本薪資計算的。
而許多公司的基本薪資,往往設置的非常低,從而在這種節假日、日常加班中,用以減少公司的人力成本。
雖然這些問題都可以通過勞動仲裁獲得賠償,但當一個行業中大部分企業均是如此時,勞動仲裁的成本實在是太高了。
許多人並不想因此離職。
身不由己的老闆與
互相傾軋的員工
公司為何要壓榨這為數不多的休息,大部分公司的值班本就是無所事事,不過是打開門呆坐一天罷了。
同樣,明明無法獲得休息的員工,將出現思維僵化的問題,從而使其勞動產出大幅度下降,反而使公司的人力成本上升。
難道老闆不知道這些問題?或者是明明知道,卻內心有其他的想法?
01 老闆
我們身處一個具有道德文明的社會,對員工明顯的傾軋行為,顯然會使老闆的道德感遭到削弱。
但現如今大部分的私人企業,並非來自於老闆超前的魄力與出色的能力所建立,而是老闆在某一個特殊的時間做了某些正確的決定。
在以往很長一段時間,我們生活在一個求大於供的社會,老闆並非通過激烈的市場搏殺維持生存,而是憑藉一些特殊的紅利而得以延續。
因此,許多老闆並不具備科學化管理的能力,只是憑藉觀察、模仿進行管理。而這些老闆由於自身能力的缺位,通常會有強烈的危機感。
社會的供給模型正在變化,老闆不得不引領公司在激烈的競爭市場中獲得更多的利益,才能維持企業的運轉。
但許多老闆並不具備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因此在幾次的開拓市場嘗試後,老闆認識到自己的能力缺位後,便會轉變戰略。
由對外的利益獲取,轉化為對內的利益獲取,於是許多公司內部管理的目的,便是利用儘可能少的成本,使員工付出最大的努力。
於是有了畫餅、有了理想、有了甘於奉獻的企業文化。
02 員工
如果員工不甘於被壓榨與剝削,那麼老闆則會在與員工的零和博弈過程中,逐步被市場所淘汰。
但老闆之所以可以繼續使用這種剝削手段,則是在於企業員工階層內部也有著傾軋行為,當部分員工想要進行反抗時,必然會遭到其他員工的趁虛而入。
也就是一方員工通過減少產出來使老闆收回決定時,另一方員工卻會認為這是一個好機會,從而拼命的表現。
這使老闆產生一種幻覺,便是在勞務市場上,憑藉他手中微的資金分配,可以對員工擁有選擇權。
這也是為何許多老闆會說出:「你不幹,有人幹」的原因,這是老闆在販賣焦慮,也是老闆在對勞務市場客觀的描述。
所以為何許多企業無法實現雙休,原因在於許多人可以義無反顧的接受單休。
一直如此還是
即將變化?
許多人認為自己屬於人工紅利中的「紅利」,但這種「紅利」確是對老闆的「紅利」,我們許多普羅大眾不過是人口而已。
許多資本家通過販賣「中產階級幻想」,使員工內部實現了傾軋,只為追求「中產階級」背後的種種美好。
但實際上,我們已經逐漸可以看到「中產階級」的脆弱,他們也無法抵抗失業、抵抗調崗,更無法抵抗生活中的種種風險。
01 思想改變
現如今我們的社會分工已經悄然發生了改變,職業發展並不再具備終生性,而是逐漸成為一種階段性職業。
這種變化正從高價值崗位得到呈現,35歲程式設計師的失業或許有些誇大,但35歲程式設計師的收入下滑,則是正在實際發生的案例。
這意味著,我們無法從一個崗位、一個企業獲得足夠的生存條件,那麼我們也就無需過於紮根一家企業,接受企業的種種不合理規定。
許多企業也正在呈現出精細化分工,精細化分工其實則意味著一個人的工作將由「面」為「點」,對個人的技能深度要求雖然更高,但這些技能的掌握,並不需要長時間的準備。
因此,員工與企業的關係即將調轉。
02 更好的生活
員工與企業的關係即將調轉,但卻有著時間的阻礙,這種關係的轉變需要長時間的陣痛,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則需要儘可能獲得更好的生活。
許多人說小型企業有著更好的人情味,但許多時候人情味卻是為削減福利所服務的,老闆通過情感的綁架,減少我們的利益獲取。
而這種情感則是建立在老闆可以剝削我們利益的基礎上,一旦我們開始反抗與不滿,這種情感便會快速的消失。
因此,在企業的選擇上,我們應該儘可能的讓自己進入大型企業,在健全的制度保障中等待變革的來臨。
另一方面,從收益角度來看,雙休有著單休無法媲美的優勢,雙休通常有著更長的假期,與更規律的作息時間。
因此,即使是公司願意給出20%的薪資增幅,其實也無法彌補單休帶來的利益受損。
三倍薪資與超常拼假,在每一個假期都會被激烈討論,但相較於參與討論的人數,大多數人卻選擇了沉默。
人們似乎已經適應了超短的假期與不合理的薪資補償,甚至於逐漸不會感受到不滿,只會麻木的表現接受。
但這種不抵抗的消極態度,正使更多人陷入危機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