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很多90年代以前農村長大的朋友來說,野果可以算得上是一種十分經典的零食了,要知道以前雖然也有水果,但是很多農村家庭並沒有多少錢去買來吃,反倒是野果,在那個年代的農村野外有很多,不要錢不說,還十分的好吃,因此很多老一輩的農民都會帶農村娃去認識各種各樣的野果,娃們饞了就可以自己去野外採摘野果來吃。
比較經典的野果有桑葚、刺泡兒、高粱泡、拐棗、野地瓜、桃金孃等,在兒時那會可沒少吃,不過現在長大了,農村環境變了,農村生活條件也好了,也很少吃野果了。但是一些好吃的野果卻被開發成了水果,有很多農民在種植。
(山裡野生的牛卵坨)
在筆者家鄉這邊的大山裡,就有一種俗稱為「牛卵坨」野果,名字十分俗氣,但是卻十分的好吃,兒時那會,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都常去山裡把它採摘來當零食吃。
這牛卵坨外形很特別,看起來很像咱們平時吃的香蕉,不過和香蕉一比較的話,還是有些許不同,牛卵坨短粗,呈橢圓形,沒有香蕉那麼長,並且還有一點是香蕉沒有的,那家就是這牛卵坨是一種漿果,其果肉裡的果汁很多,吃一口就能爆出很多果汁來。
至於其味道,在筆者個人看來,比香蕉好吃多了,其味道純甜,幾乎沒有酸味,再加上它果汁多,所以在以前的時候深受農村朋友的喜愛。
(採摘野生牛卵坨來吃)
那麼這牛卵坨到底是什麼呢?
牛卵坨的學名叫做「鈍藥野木瓜」,是木通科野木瓜屬植物,雖然名字中帶有木瓜二字,但和木瓜一點關係都沒有,反而因為它的長相和味道,在民間還被俗稱為「野香蕉」、「野芒果」。
牛卵坨主要分布於我國的湖北、廣西、廣東、福建、江西、浙江、江蘇、安徽、四川、貴州等地,多生於海拔300米到940米的山地疏林或密林中、山谷溪邊或丘陵林緣,可以說這牛卵坨算是我國分布十分廣泛的一種野生果樹植物。
(農村大爺在大集上賣野生牛卵坨)
鑑於這牛卵坨的味道十分的好,而且在現代研究也發現它的營養價值也十分的豐富,因此早在多年前,就被開發成了一種特色水果,在很多地區都有售賣,不過由於市面所售賣的牛卵坨基本都是野生的,所以價格也比人工種植的那些水果貴上不少,前兩天筆者就在大集上看到有老大爺在賣牛卵坨,15元一斤。
雖然價格有點點小貴,但卻十分熱門,很多人都願意買帳,畢竟這種野果還是很好吃的,這不禁讓我想到,若是能夠人工種植這種野果的話,是否會有前景呢?要知道現在被開發成水果的野果可不少,如桑葚、刺梨等不就是很好的例子嗎?
(人工種植的牛卵坨)
那麼牛卵坨是否能種植呢?
能的,早在多年前,牛卵坨就已經試種成功了,不過由於種植技術還不太成熟,再加上我國牛卵坨的野生資源十分的豐富,所以到目前為止還是很少有農民種植,只願意去山裡採摘野生的,畢竟這樣不僅能賺到錢,也減少了種植所引起的各種風險,畢竟種植的話是要考慮銷售的,採摘野生的則不需要,賣不掉也不會有什麼損失。
最後,牛卵坨的果期正好在8月到10月,若是有興趣種植卻又不了解牛卵坨的話,可以去山裡採摘一些野生的來嘗嘗,興趣你會對它有興趣的。
各位朋友,你們吃過牛卵坨嗎?你覺得它有種植前景嗎?歡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