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騰訊推出了遊戲防沉迷新規。
騰訊將以《王者榮耀》、《和平精英》作為試點,擴大人臉識別使用範圍。其中要求:實名認證為60歲及以上的用戶,自然月消費超過1000元(包含待支付金額)時,則每筆支付需人臉識別驗證通過才可繼續流程。
這規定看上去是限制退休老人,實質上是針對利用長輩手機進行氪金的熊孩子,而且這也不是騰訊首次和熊孩子過不去了。
從1.0到3.0,騰訊遊戲防沉迷系統持續升級
2017年,騰訊發出了一封名為「為了更美好的未來」的公開信。在公開信裡,騰訊表示作為互聯頭部企業,應該承擔起企業的社會責任,提供給未成年人健康上網的系統解決方案。
這不是空話。
2017年開始,騰訊遊戲率先構建了「事前-事中-事後」涵蓋未成年人遊戲行為的健康防護方案,協助家長直接管理未成年人子女的遊戲時間、遊戲消費,限制實名未成年用戶的遊戲時間,對疑似未成年人的非理性消費進行主動提醒等。
2018年中旬,接入了公安權威數據平臺校驗,實行強制實名註冊的準入機制,對未成年用戶直接進行「時間限玩」, 22:00-次日8:00禁玩,平時限玩1.5小時/天,法定節假日限玩3小時/天;8歲以下禁止充值,8-16歲最高月充值不超過200元,16-18歲最高月充值不超過400元。並通過AI和機器學習等技術手段,針對用戶遊戲行為特徵進行判定,建立和優化「疑似由未成年人操作的成年人帳號」數據池。
2020年6月開始,在對已實名未成年人「限玩、限充、宵禁」基礎上,專門針對「孩子冒用家長身份信息繞過監管」的問題,擴大人臉識別技術應用範圍,對疑似未成年人的用戶進行甄別。10月21日起,騰訊再次優化人臉識別驗證流程:若用戶在遊戲充值環節觸發人臉識別驗證,系統將自動進行語音播報及畫面提示,清晰提醒大家該環節正在進行遊戲充值身份驗證。
加上最近這次,對60歲以上的用戶也納入限制範圍,其實就是為了防止熊孩子以拍照等為理由,欺騙家長配合完成人臉識別驗證,以此繞過遊戲的充值限制。
連續四年的時間裡,騰訊遊戲防沉迷系統從1.0進化到3.0,也完成了「事前-事中-事後」整個體系的構建和細化。
對熊孩子來說,這相當於建立起防沉迷遊戲的防火牆。
對未成年人保護,各遊戲廠商紛紛過招
在市場上,對於未成年人防沉迷的保護,不僅僅是騰訊的責任。
據報導,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第一副理事長、中國音數協遊戲工委主任委員張毅君在未成年人守護論壇暨未成年人守護生態共建大會上發言,表示遊戲企業處於落實《通知》(《關於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的通知》)精神第一線,需要高度重視未成年人保護,自覺無條件地履職盡責,把落實保護未成年人的各項要求當作「一把手工程」。
騰訊互動娛樂副總裁崔曉春在大會上分享了2020年騰訊未成年人守護工作的成果。今年騰訊遊戲加速了防沉迷新規落地工作,對於登記為未成年的用戶進行遊戲時長、消費限制,目前已在騰訊210款遊戲中落地。除此之外,騰訊主動展開技術探索,通過人臉識別技術對疑似未成年人的用戶進行甄別,並在落地過程中對該功能進行持續優化。
騰訊從2017年起,開始把防沉迷措施系統化,針對對未成年人遊戲註冊、遊戲時長、遊戲氪金三方面進行有針對性地嚴格限制,最近又升級了人臉識別功能。
效果也非常明顯。
截至10月20日,針對疑似未成年用戶的人臉識別驗證已應用於騰訊旗下超過100款移動遊戲產品。最新數據顯示,平均每天有393萬個帳號在登錄環節,1.2萬個帳號在支付環節觸發了「人臉」,其中因拒絕或未通過驗證,登錄環節有約90.2%的帳號被納入防沉迷監管,支付環節85.3%被攔截了充值行為。
據報導,2019年初,網易升級了手遊防沉迷系統,通過限時和宵禁等手段,遊戲內未成年人在線時長下降幅度超過80%,最高超過89%。同時還設計了網易家長關愛平臺,讓家長對未成年人的遊戲時間、行為進行個性化管。
保護未成年人,是全社會的責任。小編看到各大遊戲廠商也都在行動,希望各大網際網路頭部企業能承擔起自己的社會責任,對未成年人的保護更加全面與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