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油價下如何保證國家能源安全?權威專家支招|系列對話⑤

2020-12-18 中國石油報

編者按:

面對低油價的嚴峻挑戰,如何理性看待我國能源安全問題?立足全球,我們又如何化解風險、轉化危機,充分把握這個過程中的機遇?國家、企業、社會等各方面又如何形成戰勝困難的合力?本期專題邀請了來自政府部門、有關企業、財經媒體的專家和學者,對於這一系列行業熱點、焦點問題進行了不同角度、不同維度的探討和解讀,以饗讀者。

本期對話嘉賓:

□曾興球 中國投資協會能源專業投資委員會副會長

□白明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

□潘繼平 自然資源部油氣資源戰略研究中心研究員

□戴家權 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石油市場研究所所長

□馮躍威 財經專欄作家

01

這一輪低油價將會對油氣產生多大的影響,石油後市會有什麼樣的趨勢?

這次油價下跌的最大特點是供給側和需求側雙重衝擊,基本是2014年、2008年情況的疊加,情況要嚴重得多

每桶原油四五十美元的中低價可能會長期存在

這一輪低油價如果持續時間過長,必將導致新一輪降投資、減工作量、保生存的「寒冬」,形勢遠比上一輪要嚴峻得多

戴家權:本次油價下跌的大背景是,石油總體需求增長沒有2008年那麼強勁,過去3年OPEC+的持續減產並沒有抵消供應側大幅增產,一直處於供應過剩狀態。這次的最大特點是供應和需求雙重衝擊,基本是2014年、2008年情況的疊加,情況要嚴重得多。所以,想要油價回升,一方面要寄希望於需求回升,那就是各國經濟刺激政策的實施能夠較快地促進經濟恢復。另一方面,要看產油國對產量的控制。所以,這次低油價對石油行業的影響和衝擊要比2014年大得多。

在本輪低油價中,OPEC減產與否,對市場的影響不是決定性的。需求嚴重萎縮才是更致命的。目前,就算疫情很快結束,石油需求也不太可能有報復性反彈。對比2008年,全球經濟增速下降了,而且新能源發展對石油需求有很大衝擊。所以,未來石油需求能恢復到正常水平,已屬不易。而且,從長期趨勢看,未來全球石油需求增長能夠保持在每日70萬至80萬桶就屬正常水平,這相當於近20年平均增長水平的一半。

油氣行業未來仍會發展,但速度會減緩。隨著科技進步,供應側的制約越來越小,未來石油的商品價值,供應不是決定因素。從行業發展看,供應側要立足於低油價,降低成本提升競爭力,這是油氣生產企業唯一的生存之道。近年來國內上遊勘探開發成本雖有一定下降,但是從全球來看,還是處於高成本區。國內油企只有依靠技術和管理創新,以及精準的經營策略,才能提升競爭力,這需要長期的努力。

潘繼平:本輪低油價爆發的主因是世界經濟不振,又疊加了新冠肺炎疫情,加之沙特、俄羅斯、美國等主要產油國和出口國在爭奪國際市場份額時,出人意料地達到了白熱化程度,加速了國際油價下跌。實際上,上一輪低油價以來,美國頁巖油產量大幅提升,出口快速增長,一定程度上填補了OPEC+減產空出來的國際市場份額。這讓以沙特為核心的OPEC在國際市場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3月初OPEC+新的減產協議談判破裂,沙特、俄羅斯都不願意繼續減產。目前,疫情全球蔓延,未來走勢尚不明朗,世界經濟陷入歷史上少有的低迷,不排除出現大衰退、大蕭條的可能,國際能源市場普通悲觀,生產和需求兩端均大幅跌落,這在第一季度、上半年的相關數據中會很明顯地表現出來。

如果疫情在6月左右得到控制或明顯緩解,世界經濟不太可能陷入整體性大衰退,國際能源市場完全有回暖可能。這種情況下,我認為,國際原油價格不太可能長期停留於每桶20~30美元,但每桶石油四五十美元的中低價可能會長期存在。由於我國油氣勘探開發綜合成本普遍偏高,相當規模的原油產量成本在每桶50美元左右。毫無疑問,這一輪低油價對我國油氣上遊業務將產生更大衝擊。如果持續時間過長,必將導致新一輪降投資、減工作量、保生存的「寒冬」,形勢遠比上一輪要嚴峻得多。

02

低油價下如何處理好「買油經濟」和「自產經濟」的問題?

要有戰略定力,扎紮實實辦好自己的事情,確保企業穩定發展,擔當起保障國家油氣安全供應的重大責任

無論油價多低,我國油氣供應都不能完全交給國際市場。要千方百計保持國內勘探開發基本穩定,避免油氣生產振幅過大

石油企業最核心的社會責任之一就是確保國家能源安全。這一點,無論在什麼社會制度裡都是如此

曾興球:此次國際油價暴跌,是繼新冠病毒疫情之後,今年油氣市場發生的一個黑天鵝事件,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的一大變局。這個變局的誘因是國際油氣市場供應側爭奪對未來市場的控制權。世界主要產油國一改過去限產保價的做法,變成降價保市場,凸顯市場格局正在發生新的變化。國際油價暴跌,即便是短期低位震蕩,對各個主要油氣出口國來說都是不利的,或許會形成多輸局面,衝擊全球經濟,甚至可能引發新的金融危機。

一方面,我國是世界油氣進口第一大國,低油價總體上應該是利好,但我們要深刻認識國際油價暴跌對市場大格局的深度影響,爭奪市場必然導致地緣關係發生新的變化,國際油氣貿易市場會增加新的不確定因素。下一步如何確保油氣進口安全,我們要有充分思想準備,要有防範風險的預案。另一方面,油價低位波動,對國內油氣企業的發展造成很大壓力,降本增效、增儲上產難度更大,要動員幹部員工團結一心,「戰嚴冬」、謀發展,積極應對新的挑戰。我國是國際能源投資大國,「一帶一路」油氣合作取得良好業績,由於國際油價暴跌,海外擴大投資風險因素增多,如何優化海外資產結構,提高國際化經營的水平,中國石油麵對新形勢,要有新思路、新舉措。應對國際市場大變局,我們一要有戰略定力,要有自信心,同時也要隨市場的變化而變,深化改革,銳意創新,扎紮實實辦好自己的事情,確保企業穩定發展,擔當起保障國家油氣安全供應的重大責任,才能為國家做出新的貢獻。

白明:對於國內石油企業來說,這一輪低油價的利好在於,中國是最大的原油進口國,油價下跌能降低原油進口成本。所謂水落船低,很多企業籤有原油長貿協議,在低油價時期,買方的議價話語權相應增強。

但是,不利之處在於,相比國際公司,國內石油產業桶油開採成本較高。這樣,長期低油價會造成巨大的虧損壓力。但是,國內石油公司不是飯館餐廳,想開就開,想關就關。作為國家能源安全的重要部分,國內石油公司只有繼續發展,有自產產量,才能保持我國在國際市場上的戰略影響力。因為,一旦完全遵從「買油經濟」,放棄自產產量,當油價高企時,我們就沒有了和原油賣家談判的資本和底氣。飯碗要端在自己手裡。所以,對於油氣田企業,不能採取一刀切關停油井的模式來減產。

潘繼平:目前和今後一段時間,政府要和企業、社會共渡難關。一是國家應儘快出臺系列經濟刺激政策,深化改革、增加投資,激發市場活力,解放消費潛力,把市場需求激活起來,促進並引導消費。因為經濟基本面不好,石油、天然氣需求肯定是好不起來的,庫存壓力會越來越大,形成惡性循環。二是進一步增強底線思維,築牢油氣供應安全底線,基本穩定國內油氣產量,保障基本的油氣消費。無論油價多低,我國油氣供應都不能完全交給國際市場,不能完全依賴進口,要千方百計維護國內油氣勘探開發的基本穩定,避免國內油氣生產振幅過大。包括稅費減免政策,從政府層面適度降低上遊成本,努力實現國內油氣生產局面的基本穩定。三是企業要進一步增強危機意識,不斷降本增效。強化內部管理,提高生產經營管理水平,降低內部管理成本,更為重要的是,要加快對關鍵技術的攻關等,強化技術創新,大幅降低開發成本,不斷推進低成本規模效益開發,主動適應低油價,提高競爭力,促進可持續發展。

馮躍威:本輪低油價的確給石油產業帶來了衝擊。但我認為,這種衝擊也是提升企業經營能力和提高企業內在價值的機會。特別是,在人類命運共同體和「一帶一路」倡議的背景下,就更需要在抗疫和油價暴跌等惡劣的經營環境中推進企業資源在全球的配置,做到化危為機。

我們首先需要釐清一個概念,即石油企業應履行的最核心的社會責任之一,就是確保國家能源安全。這一點,無論在什麼社會制度裡都是如此。能源安全包括實物油氣資源的供應安全和採購的價格安全,即確保可以在任何時候都能買到實物油氣,以及購買的油氣價格不超過所使用貨幣的實際購買力。

可見,結合我國的勘探開發綜合成本,上遊可考慮「只探少採」的策略。一方面充分利用國際市場的油氣資源;另一方面,要以效益為導向,對低油價下如何利用國內資源有科學方案,做到既減少開採企業的虧損,也可以提高我國原產地油氣資源的使用價值。

03

低油價形勢也有利好因素,國家、企業、社會各層面如何充分利用轉化「低油價紅利」?

從國家層面需要降低包括進口油氣資源稅、市場準入等門檻,鼓勵各類型企業參與全球採購

一方面可以購進實體油,另一方面要通過購置期貨的手段,提前鎖定低價貨源。也可以購置部分石油公司低價股票,儘可能控股,實現對油源的控制

馮躍威:從國家層面需要降低包括進口油氣資源稅、市場準入等門檻,鼓勵各類型企業參與全球採購。而對「不採」或「少採」造成的企業經營收入下降問題,可通過在全球發行石油債,藉助美歐等主要國家的零利率融資,用於實物油氣資源的採購,擴大國內銷售價差和一體化公司裂解價差等,以提升企業的經營績效和償債能力。

對於中遊的儲運企業,可以擴大庫容或租借退役的油輪在海上駐留,甚至是租借條件好的枯竭油氣田(回注),通過融資採購儲存實物原油。待全球抗疫結束,需求與油價必將雙雙上漲,屆時,不僅還債不成問題,還會有極其豐厚的因疫情使價格巨幅波動帶來的紅利。

對於中遊的煉油企業,無論油價高低,都需要不斷進行科技創新,提升煉油效率,降本增效。所以,當下成品油消費量的下降,其實是提升其自身經營能力和企業內在價值的機會。

對於下遊銷售企業來說,不僅有籤訂長協時的價格風險,還有供貨方因「不可抗力」違約的風險。所以,更需要他們把控好投融資、資金避險等各個經營細節。

白明:當前形勢下,中國石油企業應當如何把握機遇?我認為,首先要不失時機地擴大原油進口,增加儲備量。最近,美國擴大從海外進口原油,說明現在是抄底原油、擴充儲備的好時機。可是,受疫情影響,國內原油庫存普遍高企。這種情況下,如果要擴充儲備,一方面可以購進實體油,另一方面要通過購置期貨的手段,提前鎖定低價貨源。也可以購置部分石油公司低價股票,儘可能控股,實現對油源的控制。

另外,要積極落實「一帶一路」倡議。在低油價條件下,國內油公司也要做好長期規劃,保持戰略眼光,「走出去」到國際市場上,加大產能合作力度,對海外優質資產實施併購,實現企業做強做大。但是,資產併購也要謹慎進行,要兼顧石油公司自身的發展狀況,做好風險評估,做到穩中求進。

04

加快原油儲備、積極使用金融手段等在具體操作層面,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對於油企來說,只要做好風控,價格暴跌反倒是掙錢的最好時機

就要充分利用好金融手段,來對衝價格波動的風險

馮躍威:早在20多年前,如BP在美國休斯敦就建有專門團隊進行價格研究和針對價格進行的避險經營。現在,一些公司又開始探索和使用AI技術進行資產配置與經營避險。

但國內,油企石油金融避險人才普遍短缺,企業高管重視程度不夠,致使石油金融基礎理論研究和科技手段等方面落後,直接影響到了油企的經營績效與避險能力。

若突破困局,我們不能繼續使用類似不論油價高低都要開採國內原油的企業管理模式,去完成當下「一帶一路」全球化的戰略與使命;不能只用原始的石油金融工具進行防禦性的套期保值,來應對油價的巨幅震蕩,而應允許油企使用經過科學設計的積極的石油金融工具進行避險經營。

其實,只要做好風控,價格暴跌反倒是掙錢的最好時機。此時看的是,誰擁有更有效的市場手段及在市場上的盈利能力,這才是企業在全球化和命運共同體中應有的核心競爭力與生存能力。

戴家權:美國頁巖油企業一般會在年末或年初,將自己產量的40%到50%做套期保值或購買看跌期權,對衝跌價風險。墨西哥國家石油公司採用金融工具也較為成功,一般會在上一年年末對來年產量進行風險管理,如用10億美元買2億到3億桶的看跌期權。一旦市場下跌,能保證售價穩定在預期收益水平。而我國國內上遊油田大多沒有採用這種手段,企業效益隨油價波動而波動,經營績效的穩定性較差。以前,國內沒有合適的金融工具,現在上海原油期貨上市了,且運行良好,就要充分利用好金融手段,來對衝價格波動的風險。

05 企業如何才能實現轉型升級、持續推進高質量發展?

真正衝擊主營煉廠的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地方煉廠,而是外資與新興煉化企業

傳統燃料型煉廠要逐漸打造成特色煉廠,培育自身優勢產品,不是把短板都補齊,而是讓長板更長

戴家權:經過這些年的努力,近年來國內油企貫徹低成本戰略,成本持續下降。市場意識比以往大幅增強,能夠根據市場變化和需求,調整生產結構。今後,在此基礎上,還要大力推進技術和管理創新,尤其是在產品的創新上要下大功夫。目前,國內高端石化產品自給率不高,高端料一半以上要靠進口,只有實現技術突破,企業才能獲得新的成長空間。

要認清的是,真正衝擊主營煉廠的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地方煉廠,而是外資與新興煉化企業。他們打造的高端石化項目,才是真正可能顛覆國內石化產業格局的潛在力量。所以,國內煉化企業對標,要對標這些合資企業或民營大煉化企業。他們不僅有靈活的經營機制,也有先進的技術裝備,競爭力不容小覷。

目前,煉化企業如何轉型升級?要認清形勢,做好結構調整。作為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費市場,美國既有一體化大煉廠,也有傳統燃料型煉廠。這些傳統燃料型煉廠就是結合原料特點、區域市場需求特點,突出優勢煉油產品,同時不斷壓減成本,讓低成本成為第一位競爭力。煉化轉型升級不等於說大家都要去搞煉化一體化。在美國,超過50%的煉化一體化企業集中在墨西哥灣,就是搞規模化、集聚化。還有一大批燃料型煉廠在內陸,為什麼能夠生存下來?因為有區域需求,有特色產品,就有競爭力。未來,傳統燃料型煉廠要逐漸打造成特色煉廠,培育自身優勢產品,不是把短板都補齊,而是讓長板更長。

成品油需求增速下降的情況下,終端零售要明確發展方向。比如油站未來不僅提供油品服務,而且要轉型為人員出行提供綜合服務,從補給車為主變為服務人為主;不僅從油品補給轉為多種能源補給,還要滿足多種能源外的個性化需求。

低油價下,行業格局調整會加快,要順應這一趨勢。對石油企業,要限制邊際效益低的產能和產品,止住效益出血點,保證能夠生存下來。石油行業一直處於變化之中,只有充分抓住變化中的機遇,才能實現基業長青。

策劃 | 王曉暉 薛梅

統籌 | 王晶

採寫 | 劉泓波 王歌 周問雪

油服行業如何應對低油價衝擊?| 系列對話④

低油價下,石油市場終端業務如何危中求機?| 系列對話③

低油價下,煉化業務如何逆勢而上?| 系列對話②

石油上遊業務如何提質增效?專家有話說 | 系列對話①

統籌 | 董雲龍

責編 | 王芳

相關焦點

  • 賀新春:保護超低油價下勘探開發 保障國家能源供應安全
    來源:中國石油報中國石油政策研究室戰略與政策研究處副處長賀新春2019年,我國石油、天然氣對外依存度分別達70.8%、43%,提升油氣能源保障能力關乎國家總體安全。5月22日,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也強調要保障能源安全。確保我國自產2億噸原油是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應急之需」和「壓艙石」,是平衡國際能源格局的重要砝碼,超低油價環境下需要國家相應產業政策和價費稅聯動機制予以保障。
  • 低油價時代煤制烯烴遇「劫」:成本優勢縮小,巨頭加碼前景如何?
    2020年以來,受疫情和油價下跌影響,LLDPE和聚丙烯基本呈現V型走勢。其中,LLDPE由7500元/噸跳水至5500元/噸,隨後迅速回升,目前價格約7200元/噸。而聚丙烯由7600元/噸跌至5700元/噸後,目前回升至7650元/噸。油價中低位運行下成本優勢減少,加之烯烴銷售價格下滑,煤制烯烴企業如何應對?
  • 王海燕:天然氣是能源安全的核心內容
    本次沙龍聚焦國際戰略格局下的中國能源安全,邀請60餘位知名專家、學者、資深媒體人共同探討「天然氣人民幣」這個十分本土化的、原創性的話題。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高級經濟師王海燕在圓桌對話環節,針對能源按照的解決之道提出天然氣是能源安全的核心內容等觀點。
  • 油價低迷給了美國石油安全一記耳光 山姆大叔會出手嗎?
    不過,美國還是主要石油生產國,其中遊的生產成本使得其青睞國際油價在一個中等的水平,這樣既不會因價格太高激怒消費者,也不會太低影響到國內生產者的生存,進而提高進口依存度,從而維持一個「石油安全」的水平。  進口依存度飆升給了「石油安全觀」一個耳光  由於頁巖油革命,美國國內此前曾因石油對外依存度降低而洋洋自得。
  • 「高錳鋼「引發飲水恐慌 專家支招如何選購放心電水壺
    「高錳鋼「引發飲水恐慌 專家支招如何選購放心電水壺    慧聰淨水網 近日,江蘇省質監局發布了一則一時間,對高錳鋼電水壺「重金屬析出」的質疑和聲討,在網絡上鬧得沸沸揚揚,關於電水壺的飲水安全問題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重視。那麼,如何選購真正安全可靠的電水壺?對此,不少專家紛紛出來獻策,綜合來看,認準高硼矽玻璃和食品級「304」,是較為一致的挑選安全放心電水壺的方法。
  • 低油價如何毀了俄羅斯人的新年假期
    國際油價說了算俄羅斯民眾生活當前的種種不如意,低油價難辭其咎。12日,倫敦布倫特油價收盤價跌至2004年4月以來的新低,收於30.86美元/每桶(俄羅斯選擇布倫特原油作為基準油)。而在去年12月初,布倫特原油價格還維持在45美元/每桶的相對高位。
  • 疫情衝擊疊加油價暴跌 天然氣公司如何「淬火前行」?
    該行進一步表示,考慮到中國天然氣零售量增長與油價走勢關聯度高,鑑於2015年國際油價暴跌,中國三大天然氣分銷商(華潤燃氣、中國燃氣和新奧能源)的天然氣零售量增速從2014年的10%至21%下降至2015年的6%至8%,今年將重現類似趨勢,故再度下調上述三家燃氣企業的天然氣零售量增速。 大和證券對下調崑崙能源、新奧能源目標價的理由類似。
  • 國際油價暴跌,中石油不但不盈利,為何還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
    有人以為採油就是用一個泵抽油,油價高時往外抽,油價低時可以買油往地底灌!感覺腦漿都要噴完了。再說了,石油公司執行的是中央的意志,對電動車產業,國家財稅,百姓消費的抑和揚都要平衡考慮。能源和糧食是戰略產業,猛升猛降,會暴富一批投機者,死掉一大批民族產業。社會動亂,大家就悔之晚矣!任何大型企業國際跌價他們就會說賠錢!然後會問國家要補助要政策。
  • 電車和油車如何選?專家來支招—新聞—科學網
    北京某參與搖號的市民此前一直糾結電車和油車如何選,因擔心充電麻煩,最紅還是選擇了油車。 日前,海南省委書記劉賜貴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30年起海南將全面禁止銷售燃油汽車,屆時海南的PM2.5將實現個位數,全島將成為清潔能源島。 此消息在車友圈引發熱議:「我剛買的油車,剛交了稅錢,有影響嗎?」「禁售不是禁行吧?2030後還可以開以前的燃油車嗎?。」
  • 油價調整最新消息2020:成品油調價擱淺 今日92號汽油/柴油價格一覽...
    今日92號汽油/柴油價格一覽此前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副司長彭紹宗曾表示,當油價低於調控下限時,國內成品油價格未調價的金額不是直接留給企業,而是全部納入風險準備金,並根據《油價調控風險準備金徵收管理辦法》規定,全額上繳中央國庫,納入一般公共預算管理,統籌用於節能減排、提升油品質量、保障石油供應安全,以及用於應對國際油價大幅波動而採取的保障措施的資金來源
  • 如何防範? 專家來支招
    如何防範?  央視網消息:12號,全球近百個國家和地區遭受到一種勒索軟體的攻擊,有網絡安全公司表示,目前全球至少發生了約7萬5千起此類網絡攻擊事件。  13號,歐洲刑警組織在其官網上發布消息稱,歐洲刑警組織已經成立網絡安全專家小組,對發動本輪網絡攻擊的「幕後黑手」展開調查。此外,歐洲刑警組織還開始與受影響國家的相關機構展開緊密合作,共同應對網絡攻擊威脅,並向受害者提供幫助。
  • 價低買進價高消費 能「鎖定」油價的儲油卡靠譜嗎?
    作為低油價時代的產物,儲油卡開始進入公眾視野。與一般的加油卡不同,儲油卡以「鎖定」油價為賣點。然而,車主們加油真的能享受到優惠嗎?購買儲油卡會面臨怎樣的風險?  A.吸引力:價低買進價高消費  預存一定金額在加油卡裡,分多次使用,這樣的加油卡我們已不陌生。然而,這樣的加油卡或許面臨油價高時可使用升數縮水的情況,但如果預存的是油的升數呢?
  • 油價風險金開徵 媒體評論:一石二鳥
    當國際油價在40-130美元/桶之間時,國內成品油價格機制調整正常,漲時漲,跌時跌。2016年1月,國家發改委發布《關於進一步完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有關問題的通知》,提出當國際市場原油價格低於40美元/桶的監管下限時,成品油價格未調整金額全部納入風險準備金。
  • 如何挑選和正確使用消毒液?權威專家為你支招
    新冠肺炎疫情自暴發以來,無論是醫生、疾控專家,還是媒體,他們的防疫建議中都包含了「勤洗手」。手是人們接觸外界事物最頻繁的部位,常見的病毒、細菌很多是通過手完成了對人的感染。所以,只有正確洗手、勤洗手,才能有效切斷病毒的這一傳播路徑。
  • 疫情之下如何保護母嬰健康?伊利金領冠請來6位專家給你支招啦!
    來源標題:疫情之下如何保護母嬰健康?伊利金領冠請來6位專家給你支招啦!抗擊新冠肺炎是一場持久戰,雖然現在國內的疫情已經逐步得到了控制,但是像孕產婦和兒童這類易感染人群仍需做好防護。
  • 油價動蕩下的產業生態調查:煉廠面臨「陣痛期」
    難以想像,就在10月初,油價還在一片「衝擊100美元」的聲音中挑戰80美元關口。大漲大跌之下,產業鏈上的企業如何應對?石油公司的壓力顯而易見,不僅股價大幅下挫,利潤也將承受壓力,同時也將面臨資產會計減值;與此同時地煉也在調低開工率。而往下傳導的化工行業受影響幅度大小不一,衝擊最大的PTA跟隨油價跌跌不休,疊加下遊需求乏力,企業的日子比較難熬。
  • 蒙牛冠益乳酸奶上市 專家支招如何選酸奶
    不過,目前市場上的酸奶林林總總、名目繁多,該如何找到真正好酸奶呢?  選酸奶,除了要看奶源、加工工藝外,還要特別注意菌種。最近上市的「健字號」蒙牛冠益乳酸奶,國家認證其兩項功能:調節腸道菌群,增強免疫力。
  • 低碳化多變世界下,能源行業何去何從
    此次論壇以「合作與創新——多變世界下的能源行業」為主題,吸引了包括國家有關部委、行業協會、中外能源公司、國家高端智庫和科研機構以及金融投資機構等在內的專家學者共同參與,現場參會人數超過300人,網絡直播觀看人數過萬,覆蓋亞歐美及大洋洲等地區。
  • 如何安全選購食用進口冷鏈食品?福州疾控專家支招
    疫情之下,市民該如何正確選購食用進口冷鏈食品?冬季,市民該如何做好個人防護?疾控專家為你支招。  注意四事項  儘量別生吃  3日,福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防控科副主任醫師鄭霄雁介紹,消費者接觸正規渠道進口冷鏈食品和其外包裝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很低。
  • 油價延續頹勢錄得連續第五周下跌國際能源署警告又添雪上霜
    由於擔心需求進一步減少,油價周五(3月27日)延續跌勢,錄得連續第五周下跌。美國WTI原油4月期貨下跌1.09美元,跌幅4.8%,報21.51美元/桶。美國WTI原油本周下跌4.1%。布倫特原油5月期貨下跌1.41美元,或5.4%,報24.93美元/桶。布倫特原油價格在本周下跌7.6%。三月迄今為止,這兩個期貨均下跌了50%以上,即將迎來有記錄以來表現最差的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