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達兩三個月的夏天,燒烤、滷毛豆、小龍蝦長期霸佔武漢人的宵夜餐桌。
外地人來武漢更是將這些視為必吃選項,殊不知,還有一物,是只有成為武漢人的老鐵,才會獲悉。
那就是TA——蟹腳面。
如果說螺螄粉是讓柳州人的靈魂在深夜顫抖的食物,那麼蟹腳面就是武漢人深夜大排檔桌上的 soulmate。
蟹腳的鮮甜,無意中和充滿人間煙火的鹼面混在一起,帶來味覺上的奇妙組合。
武漢的19:00,是宵夜饕餮們的天下,蟹神咩咩小吃那僅容兩人側身過的小檔口,早已聚集了不願等位的男男女女。
他們多半從地鐵B口出來直奔這裡,然後熟稔地與老闆招呼:「老闆,1份蟹jio面,一份牙籤肉,3隻牛蛙!打包打包!」
然後你就會看見一位精瘦嫩白的小夥子忙前忙後,一會招呼阿姨打包,一會親自上到灶前翻炒兩下。
不錯,這個小夥子就是蟹神咩咩小吃的老闆了。
90後,開店3年,愣是把小店做出了江湖老店的氣質。
漢陽安逸,人氣不似武昌、漢口那般熱鬧,然而,攔江路的晚上,總是沒有絲毫困意。
若你深夜前來,路過一排男女排排坐,賣彩票的門頭裡像鋪開筵席。
不要震驚,那是蟹神的常規操作,排排坐的男女是卡在高峰點前來等位的,賣體彩的門裡是蟹神家盤的店面。
與此同時,天漸漸暗下去的時候。漢口馬場路軒戴記燒烤,也迎來了它的至亮時刻。
開在菜市場裡的燒烤店,傳說武漢第一家做蟹腳面的名號,讓人乍一聽就想去探尋。
現實情況也是如此,裡裡外外40來張桌子,19:00一過,人就滿了。
老闆和老闆娘不常來店裡,味道卻早已夯實一波群眾,三不五時就要來吃一回。
酒過三巡,翻臺了幾輪後,依然能看到有新客明明已經在門口了,還要問一句:
請問吃蟹腳面的地方在哪裡?
就著夜色,伴著微風,朋友們你一筷子我一筷子,有說有笑地將一碗武漢特色下了肚。
還有一種,它既不是店裡的最大特色,也不是點單率最高的。
但它同樣地,在某些時刻,帶給我們味覺上的慰藉。
比如鬼味炸炸,來的人,大多是衝著炸炸去的,三五好友,共吃一盤炸炸,蘸醬你的多辣我的少辣,吃到嗨時,必然要來上一碗花甲粉或蟹腳面。
這是為什麼?
助興啊!光吃炸炸吃不飽,這時候的蟹腳面,就是助興一樣的存在,飽肚又夠味。
﹎
你讓熱乾麵走出出武漢試試?
能不能把面撣好,能不能把握燙麵的那個度,這都說不好。
出了武漢的熱乾麵頂多叫拌麵,而出了武漢的蟹腳面,也可能就是一碗海鮮面。
這是因為——
芝麻醬、蘿蔔丁、蔥花、酸豆角的比例,拌麵的手速,很難把握好;滷味重帶點微微辣又回甘的漢味醬汁、吃熱乾麵的氛圍也幾乎等同於無。
出了武漢,很難吃得舒心,吃得爽快,吃得地道。
但在武漢,一切胸有成竹。
沒有芝麻醬的熱乾麵找到人生第二春——蟹腳。
撣好的鹼面迅速過一遍滾水,微燙幾秒撈出,趁勢倒入紅燒好的蟹腳湯汁兒裡。
拌兩下,面比蟹腳還好吃!
沒有了芝麻醬的厚重,而是融入蟹腳的鮮甜,平日裡大大咧咧的鹼面瞬間化身美豔仙女,勾引著無數武漢人的胃,也勾引出那些人對武漢「熱乾麵」的無限遐想。
那麼,一碗蟹腳面,究竟有多少種不同的味道?
有人把武漢的蟹腳面歸類在以下3種不同流派。
先吃蟹腳後吃麵的操作讓人過足癮。
一百多種調料炒制的蟹鉗,吃起來略重口,不過勝在入味,蟹肉飽滿鮮甜,新鮮度滿分!
就是分量太足,很難一下子吃完,急著想吃麵可以把蟹鉗撩一邊,等阿姨給你現燙。
幾分鐘後,阿姨就會端來一碗多了記號的蟹腳汁兒拌麵。
麵條筋道微彈,不軟不硬剛剛好,微辣的口感先上頭,緊接著就是恰到好處的甜味。
每晚賣出幾百斤蟹鉗的銷量,讓它有足夠底氣成為蟹神菜單的首選項。
說話的功夫,又有人騎著摩託,拎著4袋子撣好的鹼面來了。
據說,是武漢第一家做蟹腳面的。
新客來了,直奔他家,名氣太大,以至於每到晚上七八點,食客們便從四面八方趕向這裡,只為一份蟹腳面。
老客從外地回來,定要來這裡,點一碗久違的蟹腳面,一筷子下去,吃的都是回憶。
軒戴記用的是河蟹,蟹腳比蟹神的「笨重、敦實」不少,湯汁也多了不少,更像是一碗蟹腳湯麵。
整個製作過程不足3分鐘,燙麵、澆汁,時間很短,入味卻足。
湯汁和蟹腳是提前熬好的,在爐子上有小火保溫,吃起來就是新鮮出爐的味道。
包上錫紙,花甲粉的做法,讓它變得簡單易得,咱雖然不是精緻派,卻能在你肚子裡的饞蟲出來時,給予及時的安慰。
你會發現,在別處吃一份蟹腳面的價格,可以在這裡吃炸炸吃到飽,還可以來一份蟹腳面,再去隔壁的葉佬傳承點一份姜撞奶,老闆還會親自送到桌前。
28元一份的感人價格,除了蟹腳,還有肉丁。所以,還要啥自行車?
中秋吃螃蟹
棄之不用的蟹腳
不如用來
下一碗熱氣騰騰的蟹腳面
/
| 阿 蔡
| 陳 濤
| 安咕嚕
今日中秋,你在吃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