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人們都認為鯊魚是純粹的食肉動物。但美國一支聯合研究團隊最新發現事實並非如此,有一種窄頭雙髻鯊不僅吃肉,也以海草為食。這是世界上第一種獲得確認的雜食性鯊魚。
窄頭雙髻鯊是一種常見的小型鯊魚,廣泛分布於東太平洋、西大西洋以及墨西哥灣的淺海水域,主要捕食螃蟹、蝦、貝類以及小魚。此前有研究顯示窄頭雙髻鯊會攝入海草,但大部分人認為,這是鯊魚在捕獵隱藏於海草中的蝦蟹時偶然誤食的,並不會從中吸取營養。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歐文分校和佛羅裡達國際大學的研究人員採用人工幹預方式餵養5條窄頭雙髻鯊,飼料中90%是添加了碳同位素C13的海草,其餘10%為魷魚,連續餵食3周。
試驗結果顯示,所有鯊魚體重均有所增加。在窄頭雙髻鯊的血液和肝臟組織中,研究人員發現了大量的碳同位素標記,說明海草被充分消化吸收,而不是像廢物一樣被直接排出體外。
純粹的食肉動物通常沒有消化植物的身體機制。研究人員發現,窄頭雙髻鯊的牙齒並不適合咀嚼海草,但它們胃裡的強酸有助於削弱植物細胞,然後在酶的作用下可有效分解植物纖維素,這也是首次在鯊魚腸道內發現專門消化植物的酶。
研究顯示,窄頭雙髻鯊食用的全部海草中,至少有一半被腸道完全消化吸收。這一消化效率與完全食草的綠海龜基本相同。由此可以確認窄頭雙髻鯊為雜食性,海草可佔其日常飲食的60%左右。
研究人員計劃繼續尋找是否還存在其他種類的雜食性鯊魚。相關研究報告發表在新一期英國《皇家學會生物學分會學報》上。
據英國《每日郵報》7月19日報導,近日,在美國佛羅裡達州大沼澤地城的海岸附近,一條巨型石斑魚撲向一條3英尺(約0.9米)長的鯊魚,將其吞入腹中。
當時,一群漁民在海岸附近發現了這條通體雪白的鯊魚,並試圖將其趕回深海。正在此時,一道龐大的黑影正悄無聲息地極速靠近。不等漁民反應過來,只見一條灰褐色的巨型石斑魚衝出水面,一口咬住鯊魚,拖入水中。漁民們立刻展開營救行動,雙方僵持不下。不久,石斑魚卻主動放棄了到嘴的鯊魚,原來它發現了更好的獵物——一條體型更大的黃貂魚。
許多漁民紛紛表示,如今石斑魚已然成為一個大麻煩,它們幾乎把魚都吃光了。所以雖然包括石斑魚在內的大型魚類受到法律保護,漁民們依然會鑽空子捕獲石斑魚。
編輯:TF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