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蘇軾,號東坡居士,是北宋時期的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他的一生雖然仕途坎坷,但是他本人學識淵博,天資極高,對詩文書畫有著極高的造詣,使人們熟知的大文人,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小編今天就為大家介紹蘇軾這一首《陽關曲·中秋月》。這首詞大家可能並不是很熟悉,但是這一首詞是蘇軾在中秋時期表達自己對弟弟的重逢的喜悅,以及不久要離別的矛盾心情。
蘇軾和他弟弟蘇轍久別重逢,一起賞中秋月度過這美好的節日,同時又抒發了相聚不久又得分手的哀傷與感慨。我們來看一下這一首《陽關曲·中秋月》。
「暮雲收盡溢清寒」,第一句就表現月亮到了中秋就會格外明亮,雖然作者沒有直接寫月光是如何皎潔明亮,而是寫月亮被雲層遮住。在這清冷的秋天好像天地間充滿了一種乾爽冷清的寒氣,有一種空明的感覺。
第二句「銀漢無聲轉玉盤」,月明星稀,根本聽不到銀河的任何動靜,看著天上星星組成的銀河就顯得非常遙遠。好像銀河本身是有聲音的,只是因為隔得太遠才沒有動靜。
和眾多的星星相比,天上掛著的月亮就顯得格外顯眼。明亮的月亮就像是一個白玉盤一樣圓,前面兩句雖然都沒有寫賞月的人,但是詞中卻蘊含賞心悅目的情感,仿佛人就在其中。
再來看這第三句「此生此夜不長好」,作者和自己的弟弟久別重逢,又恰好趕上這中秋佳節,「此生此夜」是十分美好的。這樣的心情大概是很難得的,所以我們就應該盡情賞樂,這樣才不負這美好的中秋佳節。可是兄弟相聚的時間是很短的,讓人不禁感慨,這樣的重逢雖然讓人激動,可是時間是很短的,也應該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團聚。
而最後的一句「明月明年何處看」,可以說是作者在此情此景的感慨,直接說出作者別離的情感和哀傷。今年我能和你一起重逢,在這個中秋的美好節日一起快樂的賞月。可是明年的這個時候,你又會在哪個地方看這皎潔的明月呢?雖然那時我們看著同一個明月,可是也不能在一起喝酒賞月了。
詞中的「何處看」不僅僅是向對方發問,同時也是在對自己發問,表明兩個同樣是漂浮不定的人,很難有機會再重逢在一起賞月了。詞中的 「不長好」和「何處看」一個否定一個疑問相對應,表達了作者的悠悠不盡的情韻。
結語:縱觀這一首詞,我們能從詞中體會到作者的最真實的情感,中秋是重逢和賞月的節日,作者又想到不久後的別離,所以作者才會有這種自相矛盾的情感。詞中情景結合使得這首詞境界高遠,語言清麗,意味深長,是一首錯的佳作。那麼你還知道蘇軾哪些著名的中秋詩詞呢?歡迎留下你的答案!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