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曾:情系南開

2020-12-17 南開大學新聞網

南開新聞網記者 南辛文

範曾為南開大學百年校慶所作七幅人物肖像(部分)

  2019年10月17日,大中路上彩旗飄揚,新開湖中碧波蕩漾。百年華誕的南開園處處洋溢著喜慶氛圍,煥發出勃勃生機,這是海內外南開人的盛大節日。校園中,一位八旬老者心潮澎湃。

  他,自1955年求學南開,半個多世紀以來,參與並見證了這座百年學府的滄桑變化;他,受教於斯、從教於斯,潑墨吟哦、「畫」樓育人,傳為佳話;他,闡釋弘揚並踐行南開精神,用藝術傳播大愛,用作品為中華文化發聲……他,就是初心永系南開的著名書畫家、南開大學東方藝術系創始人、南開大學終身教授、終身校董範曾。

  為獻禮母校,範曾特地創作了嚴修、張伯苓、楊石先、雷海宗、吳大猷、曹禺、葉嘉瑩等7幅人物肖像,並在百年校慶紀念晚會上親手將這批藝術精品贈予學校。10月18日,新百年的第一天,南開大學即收到一筆周文起先生所捐用於支持藝術教育的1200萬元的企業捐贈,如此善舉亦得益於範曾居中引薦。

  出席校慶紀念大會、為校慶紀念晚會邀約藝界名流、捐贈精品畫作、引薦企業助學……雖年逾八旬,但愛校榮校的赤誠不減,而這些只是範曾為學濟世、慷慨天下之一斑。「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數十載寒暑春秋,南開人範曾正用行動詮釋著一名新時代文藝工作者,對祖國、對人民、對南開、對時代的熱愛。

一入南開門  一生南開人

範曾受邀為南開師生講座(劉東嶽 攝)

  1955年,17歲的範曾從家鄉南通負笈北上天津,求學於南開大學,學號55089,住在學生第六宿舍305室,師從鄭天挺、雷海宗、王玉哲、楊志玖、楊翼驤、黎國彬、吳廷璆、楊生茂、來新夏、辜燮高、謝國禎等史學大家。讀書期間,範曾成績優異,曾獲得學校「優等生」稱號。1955年12月在校刊《人民南開》上發表繪畫作品《與時間賽跑》。1957年,由恩師鄭天挺寫信推薦,轉學到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

  雖然在南開歷史系只學習了兩年,但範曾與南開結下了特殊而又深厚的情誼。1984年,受母校邀請,當時已經名滿天下的範曾回到闊別多年的南開,負責籌建東方藝術系,並擔任系主任,與國際數學大師陳省身一起成為校學術委員會委員,同時由學校推薦成為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

  這一時期,範曾在南開殫精竭慮、教書育人。當時,每逢新生入學,範曾便應邀做熱情洋溢的演講,鼓勵學生自強奮發、愛國敬業、立志成才。時至今日,許多南開老師,提起當年聆聽範曾演講的場景,依然歷歷在目。範曾還常常邀請許多文藝界的名人來校舉辦藝術、歷史、文學、哲學等方面的學術講座,每次都是人山人海、座無虛席,成為當時南開大學一道獨特的學術風景。

  1999年和2011年,範曾分別受聘南開大學歷史系和文學院的博士生導師,在文史兩院執教授業,培養了一批書畫、詩文、藝史人才。2009年9月15日,在新中國成立60周年和南開大學建校90周年前夕,範曾受聘為南開大學終身教授。

三年「畫」一樓  兩鬢添秋霜

上世紀九十年代東方藝術大樓遠景(新聞中心資料圖)

範曾受聘南開大學終身校董(聶際慈 攝)

  在傳道授業的同時,範曾也為南開大學的發展建設多次慷慨解囊,彰顯出一位文化大家熱心公益、反饋母校的拳拳之心。

  範曾十分推崇中國傳統的師道尊嚴,踐行尊師重教的千古良訓,出資設立了多項以師輩學者命名的學術基金或獎學金,比如: 「鄭天挺、雷海宗基金」、「王玉哲文博教育基金」等。

  2004年,範曾擔任南開大學教育基金會副理事長並捐贈人民幣100萬元支持母校發展。他還多次為南開捐贈自己的精品力作,比如:巨幅畫作《陳省身與楊振寧》《張伯苓造像》《觀滄海》等。時至今日,南開師生在省身樓、文學院、歷史學院、專家樓、圖書館、體育館、服務樓、範孫樓、校報編輯部等校園多處都可欣賞到範曾的書畫作品。這些作品讓美育教育如春雨一般潤物於無聲。

  除出資、捐畫之外,範曾情系南開最有力的見證,就是矗立在新開湖畔的那座專門用於藝術教育與實踐的東方藝術大樓。這座富有想像力、充滿現代感和浪漫主義情調的建築,整體呈圓弧形,猶如兩幅展開的捲軸畫,空中鳥瞰,又似中國古代的「太極圖」。當年,為了營造這棟大樓,範曾嘔心瀝血,夜以繼日,花了三年時間,赴日展覽,義賣兩百餘幅畫作籌得資金四百餘萬元。其「三年畫一樓,兩鬢添秋霜」的壯舉一時傳為美談。

  1984年,來津籌建東方藝術系的範曾,可謂「兩手空空」,培養學生,沒有教學樓怎麼行?範曾深長思之,決議賣畫籌款。須知,彼時的範曾雖名氣不小,但生活仍稱清貧,當時的畫作還未像今日這般昂貴,但範曾獻樓決心可謂堅毅之尤。

  80年代的生活條件比較艱苦,範曾在南開大學北村一所沒有空調的寓所中,冒著酷暑揮毫潑墨。為了趕出百餘幅畫作,他每天清晨5點起床開始作畫,一畫就是一天。「平生作畫萬萬千,傷筋折骨亦堪憐!」每每作畫完畢,定通身大汗,汗瀋淋淋,範曾安然自若。因此,他也謔稱自己為「畫囚」。為了節省開支,範曾省吃儉用。在日本,他執意要住最便宜的旅館,肚子餓時也只吃最便宜的陽春麵,房間冰箱裡的付費食物更是碰也不碰,他就想讓賣畫所得最大限度地用於大樓建設。

  事實上,更大的挑戰源於內心的矛盾與熬煎。正當壯年的著名畫家,在藝術發展的關鍵時期,如此大量地把作品拋向市場,會對自己的藝術產生什麼後果?面對如此提問,範曾沉吟良久。他自己對此顯然有很清楚的認知。

  「人的才智、精力畢竟是有限的,要在短時間內畫出一大批畫,只會有兩種結局:要麼再來一次『傷筋折骨』,像天津人講的『不死也要脫層皮』;要麼粗製濫造,往陳年老窖裡兌水,雖然還有點兒範曾的味兒,但已經不是真正的範曾了。前者就像置之死地而後生,後者無異於自殺。我理所當然地選擇了前者。」範曾說。

  範曾把一腔赤子之情傾注於東方藝術大樓,先後在北京中國美術館、天津藝術博物館舉辦「範曾畫展」,隨後又赴日本東京、大阪等地舉辦畫展。1987年,赴日畫展大獲成功。正是靠巡迴畫展籌得的資金,東方藝術大樓得以啟動建設。範曾「畫樓」的壯舉引發巨大社會反響,各級領導、社會賢達、普通市民、南開師生無不為之感動,邵逸夫感範曾獻樓之誠,主動贈送全部空調設備,真所謂眾人擎之。

  1988年,「東方藝術大樓」終於奠基破土,落成後成為南開園開展文化藝術教研和人文活動的標誌性建築。面對校方以「範曾樓」冠名新大樓的盛情,範曾婉謝美意,言:「我沒有摻雜任何私心,如果對祖國做出一個什麼貢獻,掛上自己的名字,一動這一念,就已經不純潔了。」

  範曾並沒有把大樓落成當作終點,反而以學術基金、獎學金、捐贈書畫作品等形式更加慷慨地向母校捐獻。2015年,範曾向南開大學一次性捐贈了14幅書畫精品以慶賀東方藝術大樓的重修竣工。百年校慶之際,範曾還大力支持南開藝術校友會成立,並擔任名譽會長和學術委員會主任。

  南開大學百年校慶之際,校方聘請範曾為終身校董,對其以各種形式鼎力支持南開發展、所作重要貢獻表示崇高敬意和誠摯感謝。

駐跡風雲揮大筆  擔當道義有雙肩

範曾畫作《奇文共欣賞——陳省身與楊振寧》

  年逾八旬的範曾「文心藝道」更加精進,風採更勝當年,並積極活躍在中外文化交流領域,也助推著南開大學不斷加快邁向世界的步伐。

  2009年,範曾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任命為「多元文化特別顧問」;2010年,獲時任法國總統薩科齊授予「法國榮譽軍團騎士勳章」;2011年,獲得英國格拉斯哥大學名譽文學博士學位;2012年,獲得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特別榮譽文學博士學位;2015年義大利總統馬塔雷拉授予其義大利共和國大將軍勳章;2019年獲授奧運會主席杯。

  與此同時,南開大學更加密切了同法國、英國、加拿大等國家高校的交流合作。在範曾的引介下,法國前總理、憲法委員會主席洛朗·法比尤斯受聘南開大學國際關係與全球治理首席教授並獲南開大學名譽博士學位。各類國際化的學術講座、學生交流、文化互動在南開與世界之間「落地開花」。與南開共建的格拉斯哥大學孔子學院、諾歐商務孔子學院分別在英國和法國「落地生根」。

  範曾的卓越成就贏得了海內外各界人士的高度評價。著名學者季羨林曾說:「我認識範曾有個三步曲:第一步認為他只是一個畫家,第二步認為他是一個國學家,第三步認為他是一個思想家,在這三個方面,他都有精湛深邃的造詣。」

  著名中華古典詩詞大家葉嘉瑩和日本著名文藝評論家陳舜臣都曾評價範先生為少有的「詩、書、畫三者渾然一體」的「三絕」之人。義大利前總理羅馬諾·普羅迪在欣賞了範先生的作品之後,認為他是中國傳統藝術的集大成者和傳承者,指出他的藝術作品「承載著中國傳統文化並開啟了新的未來」。如此讚譽不勝枚舉,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範曾的藝術境界和世界影響。

  2014年,範曾受邀參加了全國文藝工作座談會,受到習近平總書記的接見和稱讚。他的作品《戴高樂像》《百戰功高頌趙雲》等被習近平總書記作為國禮贈送外賓。「總書記將自己的睿智化為樸實的話語,為藝術家標方向、立極則,這篇講話將成為歷史性的傑作,影響深遠。摯愛祖國和人民,是習總書記講話的主旨。踐行核心價值觀,便是要實現祖國的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在此,我們的個人的夢境,應和祖國的夢境同在。」範曾說。

  然而,名揚天下的範曾始終不忘回報祖國、回報人民。早在上世紀80 年代,範曾就開始了自己的捐贈,1980 年他的一幅《齊白石像》由當時的北京市長作為禮物贈送給了友好城市東京。

  2003年4月,「非典」肆虐,當時身在外地的範曾得知天津出現疫情時,心急如焚。考慮到母校南開抗擊「非典」需要大量的資金,他當即捐贈人民幣50萬元,並題字一幅「戰勝非典,匹夫有責」,與全校師生員工共勉。

  2004年「六一」國際兒童節,在中華文學基金會的倡議下,多位著名文藝工作者向全國發出倡議,募捐建立「育才圖書室」,以使更多貧困地區孩子能享受到閱讀的快樂。範曾為此捐助100萬元,成為最高額度的個人捐款。

  2008年5月16日,剛剛到達巴黎準備進行多元文化演講的範曾得知汶川地震的消息後馬上歸國,捐出1000萬人民幣的賑災款項。這在當時,是一個堪比大型企業的捐款數字。這筆款項是稅後捐款,國家退回300萬元,一年後的11月23日,範曾將此300萬元捐以幫助汶川地區羌文化的災後重建。

  2010年4月,玉樹地震後,社會各界人士匯聚央視賑災義演節目現場,範曾再次慷慨解囊捐贈1000萬元。他在現場說:「祖國,我分擔你的痛苦和災難,分享你的光榮和尊嚴,因為你的名字叫中國。」

  據詳細翔實的估算,幾十年來,範曾捐贈全國各地的書畫作品價值60多億元,這並不包括各類現金捐贈,而這一數字如今仍在不斷更新。成名早、聲譽隆,作品受到海內外廣泛的認同和追捧,作為聲名卓著的藝術家,範曾數十年來自覺繳納稅款,並多次獲頒納稅模範,單單每年的榮寶齋新春畫展,所繳納稅款累積已一億五千萬元左右,對此,他非常淡然,他認為:「作為公民,依法納稅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我只是盡到一個公民的義務而已」。

  「一個人對祖國和父母要有感激之心,對人類文明和經典文化要有敬畏之心,對社會弱勢群體要有惻隱之心。」範曾常用十分接地氣的比喻來闡明自己的金錢觀:「一個人一生所需終有限,再有錢也不能一天吃一個熊掌,那會流鼻血,你有錢用金馬桶照樣會便秘。如果錢是火,人是鋼,我這塊鋼無論多少火也是無法融化的!」

志在愛國奮鬥 闡揚南開精神

範曾在南開大學開學典禮上寄語新生(吳軍輝 攝)

  六十年一甲子。從1955年至今,範曾與南開大學的情誼已延續了六十多個春秋,他心繫母校,身體力行,砥礪後學,並時刻以極大的熱忱與風發之意氣,不斷闡揚南開精神。

  「當我17歲來到南開,聽到的第一句天津話就是『八裡臺到了』,南開大學與我有著深深的血脈關係。」在受聘南開大學終身校董的儀式上範曾深情地說,他對南開的記憶中充滿了理想、奮鬥、歡樂,自己與南開永遠割捨不開。

  範曾常道,南開人在抗日戰爭中所表現出的不屈不撓的意志,體現在張伯苓校長的身上,最是強烈。

  「當1935年日寇從東北入侵華北時,老校長的愛國三問,震動了全中國,使日寇心驚膽戰;1937年,日寇懷著對南開的深仇大恨,將飛機大炮對向了南開,校園皆成一片瓦礫,張伯苓校長憤然陳辭:『敵人所能毀者,南開之物質;敵人所不能毀者,南開之精神』。」

  「西南聯大時期,一大批碩學鴻儒和愛國青年集聚一堂,在中華民族最危險的時候和最嚴峻的困境中執著堅守;2004年陳省身先生故去,南開學子以幾千支蠟燭在新開湖邊點燃,因為他是自歐幾裡得、高斯、黎曼、嘉當之後世界幾何學的裡程碑……這些可以歌、可以泣的往事,難道不是南開精神的無價之寶嗎?」

  他的一席話,也讓後輩學子深省,「『天不亡我中華,必不亡我中華之文化』,中華民族的文化經歷了千磨萬難,至今依舊以它不朽的光輝照耀著全球」。

  在2019年的秋季開學典禮上,作為 「老學長」,範曾分享了自己在南開最寶貴的收穫。「64年前我跨入南開大學的時候,剛剛17歲,今年我已經82歲了。」「作為南開大學的學生,從外應正其衣冠,端其行止,美其言談,從內要不忘初心,深知中華民族有著偉大而光輝的歷史,以實際行動繼承先輩的愛國精神。」

  範曾寄語新南開人:「希望你們在求學生涯中,不要太依賴網絡,應熱愛閱讀,熱愛古典詩詞,吸收多學科知識,愛黨、愛國、愛南開、愛人生、愛藝術,為學校新百年發展做出你們這代人的貢獻。」

  「我們要在心靈的修養、學養和涵養上永遠記住:要時刻保持『敬畏之心、感激之心、惻隱之心、知恥之心』,以霜雪之潔求其品,以岱宗之高求其志,以潭壑之深求其學,以大地之厚求其德。」範曾表示,作為藝術工作者,應當拿出過硬的作品,以中華民族自己的面目走向世界。

  「你們是中國人嗎?」「是!」

  「你們愛中國嗎?」「愛!」

  「你們願意中國好嗎?」「願意!」

  八旬範曾,不忘老校長張伯苓的醒世名言,永葆蓬勃熱情和無窮的創造力。

相關焦點

  • 範曾一直自認為書法很牛!李敖說:範曾的字做作討厭,我是行家
    現為北京大學中國畫法研究院院長、講席教授,中國藝術研究院終身研究員,南開大學、南通大學惟一終身教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多元文化特別顧問」,英國格拉斯哥大學名譽文學博士,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榮譽文學博士。是當代中國集詩書畫、文史哲、儒釋道於一身的文化大家,平生著作等身,已出版一百六十餘種詩、書畫、哲學之著述,國家圖書館珍藏其中119種。
  • 範曾:我是以畫家名世的,我可以和古今中國的畫家比權量力
    於1955年就讀於南開大學的歷史系,1957年轉入中央美術學院的美術史系,一年後轉入中國畫系。他的天賦異稟和才華出眾,加上先後歷史學和美術史學,都為他的創作提供了基礎和題材。師徒反目,兩面三刀在範曾學習生涯裡,他遇到多位恩師,但他的導師都不願意承認範曾是他的學生。李苦禪曾說範曾:子系中山狼,得了志便猖狂。
  • 茅臺巨無霸之五:範曾八十壽辰紀念酒,40升80斤,價值80萬元
    他就是數次與茅臺結緣的大名鼎鼎的大畫家範曾先生。百度百科有專門的「範曾詞條」,因此我們可以先來了解一下這位大畫家的「巨大成就」:範曾(1938.7.5—),字十翼,別署抱衝齋主,江蘇南通人,中國當代大儒、思想家、國學大師、書畫巨匠、文學家、詩人。
  • 黃永玉、範曾畫鍾馗,你們評?
    ▲黃永玉鍾馗自省圖▲ 黃永玉 《鍾馗先生》▲範曾《鍾馗》▲範曾《鍾馗搜妖圖》▲範曾鍾馗撩妹圖▲ 範曾 《鍾馗雅趣圖》▲範曾鍾馗▲範曾鍾馗▲範曾鍾馗▲範曾鍾馗——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 範曾和黃永玉互掐多年,各畫了一幅鳥,你說到底誰畫的是好鳥?
    範曾作品作品名稱:國畫 素練風霜起,蒼鷹畫作殊畫家:範曾創作時間:1997年有畫說|賞畫隨筆賞畫隨筆——鳥是好鳥,就是話多黃永玉先生和範曾先生,都是大名人,但凡稍稍對藝術有點接觸的人對這二位大家的名字都是如雷貫耳。
  • 範曾批吳冠中「什麼都不是」,吳一幅畫賣2.3億,範曾閉口不談了
    往近點說,有吳冠中和範曾之間的大師過招。前者的爭執之間還夾帶著一些私人的恩怨,而後者的是是非非,都是因為畫而起也是因為畫而息。吳冠中和範曾都是中國畫界的大師。然而兩人的性格不合,觀點相左。關於兩人的是是非非更是引起很多人的關注。
  • 範曾書法,遠勝啟功書法?網友:看看落款
    後來又看了關於範曾的另外一份拍賣指南,稱其書法成交均價約二十萬一平尺,就在今春的一場開年書法拍賣上,範曾書法最小的尺幅起拍也不低於十五萬,哪怕只寫了一個「福」字也是十五萬起。範曾由此可見僅僅就「價格」而言,範曾書法妥妥地堪稱是當下第一貴,什麼書協大佬江湖大師統統望塵莫及,最牛的是範曾還不是個純粹的書法家,他是以畫為主以書為輔,順帶地寫寫字就寫贏了一眾職業書法家
  • 範曾PK黃永玉畫豬:正兒八經,反而輸給了老不正經
    範曾PK黃永玉畫豬:正兒八經,反而輸給了老不正經豬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為常見的一種畜生。豬肉肥美,也是我們餐桌上的美味佳餚。在我國傳統文化中,豬也是被賦予了財富與吉祥的寓意。在生產力不是很發達的古代,一家能有幾頭豬,那日子是非常愜意的。
  • 書畫家範曾《錦文掇英》四川展覽館正式開館
    書畫家範曾《錦文掇英》四川展覽館正式開館 2016-05-01 15:22:36圖為書畫家範曾(右)與長寧縣委書記何文毅揭幕。 郝濤 攝 《錦文掇英——學研習近平用典心得》四川展覽館1日對外開放。圖為書畫家範曾(中)為好友武玉傑等來賓介紹作品。 郝濤 攝  中新網宜賓5月1日電 (郝濤 張素)《錦文掇英——學研習近平用典心得》四川展覽館1日對外開放。
  • 書畫大師範曾是一個「欺師叛道」之人嗎?
    這個人就是範曾!範曾是我國的國學家、書畫巨匠、文學家、詩人,先生的光榮歷史早就紅遍全國。曾經背叛自己的恩師李苦禪、黃永玉先生;出賣有恩於自己的前輩沈從文先生;背叛祖國,流亡海外、然後在法國混不下去,又重毀誓言寫信表忠心乞求回國。範曾大師的不凡經歷絕非一般人所能及。
  • 範曾先生為蘭考題寫「上河恬園」
    懷著對黃河的敬畏、對黃河文化的崇尚、為延續黃河歷史文脈以及對蘭考無比的深情厚愛,範曾於9月10日上午在北京,題寫了「上河恬園」。範曾用古樸、典雅、清新、俊逸、端莊、靈動的厚重書體,更深刻地彰顯了「上河恬園」的內涵。
  • 範曾最新書法:簡單的9個字充滿內容性,飽含必勝的決心
    範曾是中國書法界裡一個泰鬥級的人物,也是當代有著傑出貢獻的藝術大師。在普通人的眼裡,範曾還是一個公益慈善大家,在一些專業的書法愛好者看來,他是不可逾越的一座大山。想不到已經81歲的範曾還心繫大家,用自己的筆墨,把自己心裡所想的東西全都寫了出來。而第二句就是寫給鍾南山的,要知道84歲的老院士還在前線奮鬥之中,而小3歲的範曾同樣也是表達了自己對老院士的一種敬佩之情。不過範曾這字是寫得不錯,而且用意也是非常的合適。
  • 範曾畫豬有一套:讓穿開襠褲的小孩兒,跟豬崽子比倒立,誰贏了?
    範曾畫豬有一套:讓穿開襠褲的小孩兒,跟豬崽子比倒立,誰贏了?範曾擅長畫《老子出關》,也擅長畫《鍾馗伏魔》,「屎殼郎體」書法寫的也是爐火純青。然而,人們可能不知道範曾畫豬也有一套。這個怎麼說呢?範曾曾畫過一幅豬,就是讓穿開襠褲的小孩兒,跟豬崽子比倒立。這個畫風還是相當可以的,看著很新穎。由此可見,說範曾搞流水線的人,那是站不住腳的,人家也是能夠有創新的。不過,有人發問這小孩子跟豬崽子比倒立,誰贏了?
  • 範曾榮寶齋畫展:一個字15萬,銷售價格超3億,不愧是當代大師
    提到範曾,很多圈內的人都不願意多說什麼,並且也有一直看不起他的圈內大師存在。但在很多收藏者的眼裡,範曾就是當代最厲害的書法大師,也因此範曾他有著500年出一巨匠的稱號!不管外界對於他的輿論有多大,但身為書法藝術大師,範曾的作品還是獲得了太多收藏家的肯定,甚至出現了一票難求的局面,收藏家都看著他的作品,一有就立馬出手,毫不含糊。是範曾的書法繪畫作品太好了?還是範曾的名氣太大,所以受書法市場的熱愛?
  • 書畫巨匠範曾,國畫大師範揚,名家書畫界的一門兩「大家」
    浦君藝術胡桂忠與範曾大師()合影範曾,這個名字在中國的書畫界,乃至於在中國的文化界,都是一個十分響亮的名字。範曾師出名門,是李苦禪、文懷沙等老一輩書畫大家的徒弟。而李苦禪又是齊白石老先生的弟子。範曾曾在中國書畫家中排名第三,在「中國百位最傑出的藝術家」中排名第十三。範曾大師可以說是當代家喻戶曉的畫家了,喜歡字畫的都非常熟悉,他是名人,畫人物很有特色,喜歡畫老子之類的道家人物。
  • 貴州茅臺酒「範曾大師:八仙過海紀念酒」
    2017年茅臺出品的「 八仙過海貴州茅臺酒 」,八瓶酒的酒瓶背面按順序合起來為一幅八仙過海的畫,為國畫大師巨匠範曾大師作品,據說茅臺全國限量發行800套,實屬稀缺,目前市面上已經很少見到了,想必這麼有創意同時又這麼稀缺的產品,購到的茅粉會愛不釋手吧。
  • 少白公子-湯發周談:範曾、韓美林、黃永玉,誰是齊白石接班人?
    當今中國書畫界,誰能成為第2個齊白石,那可能就是當代書畫三大巨匠:範曾、韓美林、黃永玉,他們的作品數量龐大,而且高如比特幣一樣的天價,那麼,你認為範曾、韓美林、黃永玉,誰是齊白石接班人?相傳有詩云:唐盛文豪李杜家,傳世詩文吟華夏。可憐奇人無錢掙,少有是非敘閒話。範師潑墨藏海峽,黃老貓鷹極品茶。韓君高馬揚長鞭,百萬巨作贏天下。
  • 胡潤藝術榜老四範曾,老天再給30年,定超八大!網友:你好意思?
    儘管如此,也不影響範曾先生做大師!今年2月6日,大師饒宗頤駕鶴仙去,逝者屍骨未寒,就有人置啄,開始洗牌另排坐次了。什麼「現在國內沒有什麼真正的大師了,大概就剩下範曾」,什麼「範曾的年齡已經是80歲了,這是他當大師的有利條件」等等。
  • 《南開百物志》:訴說南開百年風物
    為慶祝南開大學百年華誕,由南開大學文博校友會編撰完成的《南開百物志》一書日前由天津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並於10月16日在南開大學東方藝術大樓舉行首發儀式。文物是歷史的碎片。
  • 範曾臭罵黃永玉:蝜蝂外傳——為黃永玉畫像
    而黃永玉的心腹與日本某華僑勾結收買他的畫在日本展覽,全部是幻燈放大或對臨本人畫冊的作品,經我揭發之後,黃派心腹邀吳鐸至其家面授機宜,並說,你的畫本來就比範曾的好嘛,鼓勵他繼續大幹下去,另一方面黃之心腹在外揚言,範曾的畫很快會一落千丈,不值一文。從此吳鐸成了黃永玉家的座上客,並把他帶到家鄉湖南鳳凰縣,當著很多人的面講:「吳鐸,來兩張範曾」,吳鐸即伏案作畫,竭盡醜化本人作品之能事,然後大家轟堂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