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瀘州與老瀘州的美食記憶

2020-12-17 大羅言酒

老瀘州城又名神臂城,為南宋抗元名城,與歷史上重慶市合川區釣魚城齊名。老瀘州城屬合江縣、江陽區、瀘縣三縣區交合處,三面環水,與江陽區彌陀鎮隔江相望。距合江縣城30.2公裡。

老瀘州城沿神臂巖頂邊緣構築為城。東面設耳城、護城池。東北和東南兩角有炮臺。現存有東門、神臂門和南門外直貫江渚的「一字城」和斷頭堡、練兵教場、蓄水池、舂米足碓、炮臺、烽火等遺址。

南宋淳佑元年(公元1241年),蒙軍大舉進攻西川,到1277年的三十多年間,瀘州軍民在此堅持抗元,使神臂城飽經戰火的硝煙。其間五易五守,終鑄保衛南宋的壯麗史詩,被後世譽為「鐵打的瀘州」,史有「鐵瀘城」的美稱。

現在的瀘州市,位於四川省東南川滇黔渝結合部,轄江陽區、納溪區、龍馬潭區、瀘縣、合江縣、敘永縣、古藺縣三區四縣。

作為長江上遊重要的港口城市,在瀘州可以吃到正宗的長江魚,在瀘州濱江路旁到處都是各具特色的壩壩魚館子,湍急的江水中也一樣有專為想嘗試船上吃魚的朋友準備的「墩船魚館」。瀘州風味的名小吃多樣,主要有白糕、倫敦糕、豬兒粑、窖沙珍珠丸、兩河桃片、合江烤魚、姜氏滷菜一絕、老牌鴨子、朱氏雜醬面等。

瀘州鍋魁

四川是鍋盔的發源地,尤其以瀘州最為有名。鍋魁品種繁多,有甜、鹹、白味、五香等;從用料上看,則有芝麻、椒鹽、蔥油、紅糖、鮮肉等等;從製作方法看,又有包酥、抓酥(抹酥、炒酥)、空心、油旋、混糖等等。街頭巷尾的小吃攤上多有出售;名小吃店內有它的地位;甚至高級筵席上也能見到它的蹤影。

瀘州葡萄仿

瀘州葡萄仿原名玉蘭絲,是四川瀘州地區特色傳統名點之一,葡萄仿的特點是色白如玉,組織鬆脆,入口化渣,甜度適宜,是當地新春佳節款待賓客的佳品。

敘永豆湯麵

敘永豆湯麵始於清朝末年,是川南著名小吃。豆湯麵的主要面源為加鹼細面、寬面、二葉子、塔塔面。豆湯麵是敘永人早餐的主要食品,也是晚上宵夜的充飢小吃,還是外地人到了敘永不得不嘗的地方名吃,有「不吃豆湯麵,枉自到敘永」一說。

梅花餃

梅花餃的製作:澄粉用開水燙製成澄麵皮。半肥瘦肉剁細熵熟,與玉蘭片細粒拌和,下調料製成餡。然後取麵皮包餡,用手指捏成五瓣梅花形,雞蛋黃末、熟火腿末間隔置於花瓣、花蕊內,入籠蒸熟裝盤即成。

玄灘粉蒸泥鰍

玄灘粉蒸泥鰍起源於明朝中後期,相傳「湖廣填四川」(發生在清代的一次大規模的遷移。據說,有湖北、江西、福建、廣西等十幾個省份的居民也在此遷移的行列之中。)引入而來。該菜系底蘊深厚,色、香、味、形俱佳,已逐漸形成包括「素三蒸」、「葷三蒸」、葷素混蒸、「八蒸」技法及各種調料在內的完善的蒸菜技術體系,在川菜中佔一席之地。

合江豆花

合江豆花選用優質黃豆,經泡豆、磨漿、濾漿、點漿、榨漿等工序精製而成,獨具綿、滑、嫩的特點。豆花的吃法五花八門,可以做成酸菜豆花、雞湯豆花、水滑肉豆花等。

林黃粑

「林黃粑」這個名字可謂是叱吒風雲,它讓多少瀘州人換了口味;它讓多少瀘州人把它當作飯餘閒談;它也讓多少瀘州孩子嘗盡了甜頭。當然它也不可能全是佔領前鋒,經常有「豬兒粑」、「鴨兒粑」等來搶地位,可是它不畏艱難,用自己美好的味道來徵服瀘州人,使得一些瀘州人吃進林黃粑,心裡感到甜滋滋的。

除了美食,瀘州人與酒,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有人說,要了解瀘州人,或者要和瀘州人聯絡感情,應該先學會兩件事:喝酒和划拳。

在瀘州,喝酒時划拳是不可少的,有喝酒的地方,就能見到有人鬥酒,就能聽到吆三喝四的划拳聲,其熱鬧程度,不僅在瀘州,既便在西南乃至全國,有瀘州人喝酒的地方就有豪放的划拳聲。瀘州人喝酒很是講究,謂之「喝酒三步曲」:第一步叫喝門面酒(共飲三杯),第二步叫點球酒(互相碰杯),第三步自由酒(猜拳、勸酒、搖骰子)。

「自昔瀘以負盛名,歸途邂逅慰老身。江山照眼靈氣出,古塞城高紫色生。代有人才探翰墨,我來系纜結詩情。三杯入口心自愧,枯口無字謝主人」,瀘州也被稱之為酒城,是國家名酒瀘州老窖所在地,這個城市有著源遠流長的酒文化、獨特而深厚的釀酒技藝傳承。

*本文圖片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瀘州美食向,那些記憶中的味道
    無論走到地球的哪一個角落家鄉那口地道美食總是牽引著我們的味蕾指引著回家的路那份記憶是永遠也抹除不掉的回味無窮那是家的味道瀘州黃粑瀘州黃粑採用天然優質糯米、紅糖、良姜葉及必要的輔料,用傳統工藝精製而成。因其柔軟餈糯、甜而不膩、清香可口,作為瀘州特產,一直為千家萬戶所鍾愛,其歷史可謂源遠流長。市節日家庭必備、饋贈親友的上好佳品。
  • 寫給瀘州最老的客運站,瀘州廣場汽車站的訣別紀念
    這裡曾經是瀘州水運優勢消失後,通往外界的主要站點,這裡是瀘州第一個長途客運站,如今它進入了生命的倒計時。從初建(1956年)算起,它好比過了花甲的老人,早就應該光榮退休,在家享受天倫之樂,即便從正式命名「瀘州汽車站」(1979年)算起,它也兢兢業業的運行了41年,對於一個城市的車站來說,它真的老了,老得讓人有些嫌棄。
  • 重拾老瀘州的童年記憶,回味經典民俗文化裡的瀘州童謠
    刀豆花,發芽芽先拜婆,後拜媽媽媽養個嬌嬌女放在城頭官官家官官出城騎白馬小姐出來戴金花一首兒歌童謠,勾起了兒時的記憶,多少年這些瀘州本土童謠,在沒有文字的記錄下,卻被人們口頭傳說,外婆唱給媽媽,媽媽再唱給孩子,一代又一代,比財富更加實在的被流傳下來。
  • 瀘州鳳凰山上的老二中,難以忘卻的百年名校記憶
    當時教師的住宿條件非常差,很多房子都年久失修,老教職工住在福音堂(原體育館位置),中青年教職工住在紅專樓和單身樓,而我們這些才分到學校的老師就住在學生宿舍,兩人一間。特別是在1989年瀘州市遭遇4·20風暴,學校很多房子受到破壞,成為危房。4·20風暴以後,市裡專門撥款為各學校建房,據說這樣老師們的居住條件才有所改善。
  • 關於瀘州的美食情懷(一)
    這一次瀘州母校行,我們吃的全是記憶中的味道,是大學時期的美食情懷!老鄧串串香,依然是13年前的味道!我們剛到瀘州,王哥點名要吃這家的串串,雖然在老城不好停車,還非要來!幸好,它還在!鼓樓街那家經常吃的冒菜,尤其是寬粉已經不在了!
  • 瀘州美食
    瀘州美食 2012-09-23 01:13:15  來源: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  編輯: 申海娟  跟帖條  進入跟帖
  • 老瀘州麻餅:一種時間的味道
    近日,在四川省「第三屆金牌旅遊小吃」評選活動中,瀘州市酒城賓館的「老瀘州麻餅」在全省100多個參賽小吃中脫穎而出,被授予「第三屆四川省金牌旅遊小吃」稱號。「老瀘州麻餅傳統製作技藝」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民國初年,至今已傳承一百餘年,這項技藝在陳家5代人的不斷創新和堅守傳承下,逐步形成了一套科學、完整、系統、規範的傳統手工製作技藝,不論是在原料選取 製作工藝還是風味方面都具有不可複製的特色。
  • 追憶清末民國瀘州那些老茶館,每一個都有一段老瀘州的歷史
    但是今天很多地方,這種川味十足,古韻留存的四川老茶館,其實很難見到了,這是時代發展的必然,但是同時充滿了遺憾。比如瀘州,今天基本就看不見,農村鄉鎮能看到一些感覺,卻少了很多內容。當年瀘州清末民國時期,老茶館如何呢?
  • 瀘州酒博會終於來了,33年前開始的那些瀘州名酒節,才值得追憶
    時光一去難倒回,往事只能回味,今年瀘州酒博會因為突然起來的疫情暫時停辦,大半年過去了,金秋十月,第十五屆中國國際酒業博覽會重新在10月30日,瀘州國際會展中心舉行開幕式。對瀘州這座以酒聞名的城市來說,這是我們瀘州人自己的節日。它已經成為瀘州酒文化的一種名片,每年都迎接八方賓客。
  • 匯聚瀘州自貢兩地美酒美食 川貨電商節瀘州(自貢)分會場今天下午開幕
    (西南商報記者 趙蝶)今天(12月11日)下午,以「萬商雲川·邀您嗨購」川酒美食站為主題的「2020川貨電商節瀘州(自貢)分會場暨首屆「中國酒類電商節」活動」將在納溪區電商直播基地正式啟動。現場不僅匯聚了瀘州、自貢兩地的美酒、美食,還將有眾多主播現場帶貨。
  • 兩千年的瀘州文化在哪裡?讀一讀瀘州的詩詞
    對當地人來說,清溪河流淌著童年的記憶,是他們的母親河。但是他們卻不知道一千多年前,浪漫的詩仙李白,曾經順流而下。為了這個事情,我看了一下,另外有叫清溪的地方在廣東,顯然跟下重慶不符合。所以這個詩很能證明李白先生到過瀘州,至於有沒有飲過瀘州的美酒,那應該是有的。雖然我手裡沒有史記資料,但是我願意把這段附錄在這裡。
  • 瀘州,Jiu是一個江湖
    瀘州脾性一向大開大合,酒,要痛快的喝,菜也是重口的菜。所以瀘州美食,麻辣與香濃結合,一想便口齒生津。 除了四川人必不可少的火鍋之外,瀘州還有各種特色的美食,不容錯過。
  • 消逝的老瀘州之被掩埋了的東城牆
    老瀘州的東城牆,南端從《南角頭》(現在國窖大橋下,公交二路車起點站)起,沿長江而下,直到大河街北盡頭的《館驛嘴》(觀音嘴)。浩浩大江託起高大的城牆,氣勢雄偉磅礴,列代騷人墨客到此,無不為之吟詠讚嘆。有人說,明代狀元楊升庵在城頭飲酒高歌《臨江仙》:「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 美酒+美食+美女!明天瀘州將開啟一場電商盛宴
    美酒+美食+美女! 以「萬商雲川•邀您嗨購」川酒美食站為主題的「2020川貨電商節」瀘州(自貢)分會場明天就要正式啟動啦!
  • 打卡酒城四川瀘州的特色美食小吃
    瀘州,古稱江陽、江城,四川省地級市,是成渝經濟圈重要的商貿物流中心,也是世界級白酒產業基地、清潔能源生產基地、國家9大工程機械生產基地之一,享有「中國酒城」美名。在這裡,除了美酒,這些特色的美食小吃同樣不要錯過。兩河桃片為瀘州敘永縣傳統名食之一,迄今已有百餘年歷史。
  • 八零後別讓我們瀘州記憶斷檔,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
    關於成長的記憶,有時候就是情感的累積,也許小時候無知無覺,可是長大後,隨著年紀的增長,有一部分人則越發懷念,這大概就是長情的表現。當年的瀘州城由於小,你像什麼小市、高壩、茜草、沙灣、藍田這些圍繞老城只有一江一河之隔的地方,就覺得,老城區才算是城市,雖然都屬於瀘州,但是老的瀘州人的習慣會說到了老城區才算進城,在沒有三區四縣劃分的年代,這並沒有什麼矛盾。
  • 四川瀘州川江上的瀘州美味河鮮 江上魚樓曾佔據半壁江岸
    河鮮美食是瀘菜亮點,成渝廚師曾來瀘取經瀘州餐飲協會專家組副組長熊朝輝告訴記者,現在瀘州正在打造「瀘菜」,河鮮美食便是瀘菜的主要亮點菜。「川菜主要有三大流派,蓉菜、川東菜、川南菜,蓉菜是以成都為代表的主要菜系;川東菜則是以重慶為代表的渝菜;川南菜則包括有瀘州、自貢、宜賓、內江等城市的特色菜。」熊朝輝說,瀘菜在川南菜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
  • 酒城瀘州,等您好「酒」
    三大千億產業 以千億白酒產業、千億電子信息產業 裝備製造、航空航天、 新能源新材料、現代醫藥等 組成的千億新興產業為目標 瀘州城市發展的節奏愈加清晰
  • 瀘州 城下醉堪老,水上酒旗紅
    瀘州:「城下人家水上城,酒旗紅處一江明,銜杯卻愛瀘州好,十指寒香給客橙。」素有「巴蜀第一才子」之稱的清代詩人張船山的《瀘州》道出酒城的風貌。瀘州,古稱江陽,是長江和沱江交匯之地,地處「中國白酒金三角」核心,又稱「中國酒城」。
  • 「中國酒城」,四川瀘州的特色美食
    瀘州,古稱江陽、江城,四川省地級市,是成渝經濟圈重要的商貿物流中心,也是世界級白酒產業基地、清潔能源生產基地、國家9大工程機械生產基地之一,享有「中國酒城」美名。民以食為天,今天的飲食結構表面上因為物質的豐富,更加多姿多彩,而四川瀘州,一直在川菜文化中佔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