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年的瀘州文化在哪裡?讀一讀瀘州的詩詞

2020-12-17 江陽沽酒客

什麼是文化,首先用考古學上指同一歷史時期的遺蹟、遺物的綜合體。同樣的工具、用具、製造技術等是同一種文化的特徵,其實是人類所創造的財富的總和,特指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教育、科學;然後是運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識。文化是智慧群族的一切群族社會現象與群族內在精神的既有,傳承,創造,發展的總和。

如果要說瀘州有沒有文化,這其實是一個大課題,兩三萬字都寫不完,當然今天江陽沽酒客不會給大家來一套長篇大論,但是就想聊聊瀘州算不算有文化的城市。

現在有些人把文化跟酸腐交雜在一起,或者一種對自身的自嘲,輕視本土文化,我覺得這種個人好惡實在有點可惜,我倒不是指責誰,就覺得幹嘛要把美好的東西給丟棄了呢?

瀘州古代有很雅稱,古名江陽算一個,後來的江城,酒城又算一個。離不開兩江的交匯和美酒的飄香。出酒的地方不會缺少浪漫,凡是浪漫的地方必定會衍生很多文化,本地人的情懷加上被我們酒香四溢的大曲吸引來瀘的歷代文人騷客,無疑為人文瀘州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瀘州稱酒城,由來已久,我個人認為不僅僅是朱老總《除夕》那首寫瀘州的詩,提出了酒城,如果不是歷代的文人墨客與瀘州美酒美景的交情與傳承,憑空是想像不出來的。所有我想酒城之名,自然是由詩而起,卻是因酒投緣,可謂酒助詩興,詩作了城名。

李白有《憶贈江陽宰陸調》古詩留韻。李白作為四川人,我至今不知道他到底有沒有到過瀘州,因為有人曾經憑藉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中有句: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據說這是他沿長江出川東下,夜宿瀘州納溪縣(今天為區)的清溪時候寫的。

今天納溪區還有清溪河,長江奔流到川,在瀘州市納溪區將清溪河納入懷中。大渡口鎮民強村村頭,一邊是長江,一邊是蜿蜒23公裡的清溪河。對當地人來說,清溪河流淌著童年的記憶,是他們的母親河。但是他們卻不知道一千多年前,浪漫的詩仙李白,曾經順流而下。

為了這個事情,我看了一下,另外有叫清溪的地方在廣東,顯然跟下重慶不符合。所以這個詩很能證明李白先生到過瀘州,至於有沒有飲過瀘州的美酒,那應該是有的。雖然我手裡沒有史記資料,但是我願意把這段附錄在這裡。

不過他另外一位好朋友,杜甫對瀘州就更加親密了,你可以找到很多杜甫在瀘州的傳說和詩歌。

公元766年,也就是1251年前,苦逼的愛國主義詩人杜甫先生入川的第二年,也是這樣的暮春時節路過瀘州,雖然年邁的他,估計並不能預想自己苟延殘喘的身軀還有四五年的短暫時光,但是他終於來到了心儀已久的瀘州。據說這裡的長江邊有一塊石灘叫工部灘,灘上一塊巨石,當地人叫灰毛兒石(灰毛兒瀘州方言豆腐乳之意)用來栓船,他和當時的瀘州城的州官,曾經一起在大石上開懷暢飲。

那時候還沒有現在的大麯酒,但是瀘州的高粱燒春依然讓詩人詩興大發。這首《瀘州紀行》即是其中的一首:自昔瀘以負盛名,歸途邂逅慰老身。江山照眼靈氣出,古塞城高紫色生。代有人才探翰墨,我來系纜結詩情。三杯入口心自愧,枯口無字謝主人。

工部灘早已不復存在,灰毛兒石變成了杜甫石,它承載了這段詩意的歷史,日日夜夜浸泡在長江邊上,千百年來給每一個過客講述著過往的軼事。

到了宋代,蘇軾在《浣溪沙夜飲》詞中有「佳釀香飄自蜀南,且邀明月醉花間,三杯未盡興尤酣」句。黃庭堅(山谷)在瀘州《戲招客飲解醒》七絕中有「破卯扶頭把一杯,燈前風韻喚仍回」,在《次韻元社春懷》七絕中有「聞道鄰家有酒瓶,三更未盡扣柴荊」句。

唐庚在小市《餘甘渡》六言詩中有「百斤黃鱸膾玉,萬戶赤酒流霞」句。這個餘甘渡口,還是瀘州老八景之一,以舊時渡口有餘甘樹(今天特別補充一下,餘甘樹不是橄欖樹,之前江陽沽酒客弄錯了,糾正一下抱歉。)故名。清代大詩人蘇山有一首盛讚瀘州美女的《餘甘曲》中曾提及此渡:"餘甘渡口樹棲鴉,餘甘女兒顏如花。"即今瀘州市龍馬潭區的小市街道。看來不僅瀘州有美酒,還歷來出美女,才讓那麼多人流連忘返啊!不信你去瀘州的街上隨便打望,迎面走來的妙齡女子,或婀娜多姿,或顧盼生輝,說實話不像C城裡,第一眼看著可以,多看重複審美疲勞,絕對是各具特色。

範成大在瀘州《南定樓》七絕中有「歸煌東下信悠哉,小住危欄酒一杯」。劉光祖在《踏莎行暮春》詞中有「賴有醇香特多情,一杯罷了還更盞」等句。明代,楊慎(升庵)有「江陽酒熟花如錦,別後何人共醉狂」,在《留熊南沙》五絕中有「不看街中花,要飲小市酒」等句。範文光在《搗練子》詞中有「瀘水清,瀘酒甜,瀘川嫵媚惹人憐。自是醇香甜為蜜,春風伴我醉樽前」句。

最愛瀘州的我覺得除了楊慎,就是清代的張問陶《詠瀘州》四首七絕有「城下人家水上城,酒樓紅處一江明。銜杯卻愛瀘州好,十指寒香給客橙」句,而另外一首他寫瀘州的詩歌「灘平山遠人瀟灑,酒綠燈紅水蔚藍,只少風帆三五疊,更餘何處是江南。」更是直接比作江南,讚譽頗高。在《曉泊瀘州》五律中有「禁愁憑蜀酒,扶醉一開顏」句。這個巴蜀清代第一才子,喝了不少瀘州酒,終究沒有辜負瀘州的情,全部化作詩歌流傳百世了。

李於鎮在《瀘州即景》七絕中有「歸來莫漫愁沽酒,釣得魚兒一尺長」句。民國章士釗在《答筱泉並謝見贈舊窖名酒》七絕中有「名酒善待三百載,卻慚交舊得分嘗」。

不過有一點不可否認,江陽沽酒客,讀到瀘州詩歌不太多,但是詩中直接寫出瀘州「酒城」二字的,的確是朱德。1916年護國戰爭後,朱德駐節瀘州,他的《除夕》詩中有:「護國軍興事變遷,烽煙交警振闐闐。酒城幸保身無恙,檢點機韜又一年」。

瀘州以酒名世,千百年來,文人墨客唱和呤詠,終以酒城之名概括出了瀘州的歷史特性和文化個性。瀘州譽稱「酒城「再合適不過了。

今天其實根本不用質疑瀘州有沒有文化,瀘州的文化在哪裡?只要你願意隨時可以來感受這座城市的詩情畫意。

相關焦點

  • 川南歷史文化名城一瀘州
    江城鐘鼓樓川南歷史文化名城一瀘州,古稱「江陽」,又因瀘州老窖響譽世界而得「酒城」美稱,瀘州城座落在四川南面,與內江,自貢,宜賓相鄰,共稱川南四市,東鄰重慶,南接雲貴,長江和沱江在此交匯瀘州長江沱江交匯處瀘州城興於唐宋,響於明清,發於新中國,自明代萬曆年以來曉譽天下。詩人杜牧在詩中寫道:「一騎紅塵妃子笑,不知荔枝何處來」。不知道荔枝從哪裡來的?
  • 瀘州酒史:自古瀘州產美酒,香飄萬裡解千愁
    北緯28°,是一條貫穿川黔兩省的釀酒龍脈,龍頭為酒城瀘州,龍尾為貴州仁懷。酒香在龍脈上彌散,上千年的釀酒文化在這條龍脈上發展,經久不衰。酒城瀘州便處在這條龍脈之上,這座城市「處處因酒而生,人人為酒而忙。」源遠流長的瀘州酒史瀘州酒史始於秦漢,興於唐宋,盛於明清,發展於新中國。這座城市有著源遠流長的酒文化,獨特而深厚的釀酒技藝傳承。
  • 重拾老瀘州的童年記憶,回味經典民俗文化裡的瀘州童謠
    江陽沽酒客作為瀘州民俗文化研究者,對童謠和民謠這塊一直饒有興趣。童謠和民謠都是來自民間,童謠,是為兒童作的短詩,強調格律和韻腳,通常以口頭形式流傳。在過去許多童謠都是根據古代儀式中的慣用語逐漸加工流傳而來,或是以較晚一些的歷史事件為題材加工而成。
  • 瀘州三個地方老是被人讀錯,你知道它們是哪裡嗎?
    作為老瀘州人其實對自己的家鄉如數家珍的多得很,很多人講起瀘州的典故歷史來,比江陽沽酒客還會擺,只是沽酒客喜歡把它們寫成文字或者拍一段視頻,通過自己的方式讓更多人了解我們瀘州,也勾起大家的回憶和話題,在這個過程當中,我發現一些有趣的事情,瀘州有三個地方說出來都知道,但是很多人的叫法甚至寫法都錯了,今天沽酒客就給你一一道來。
  • 千年族譜證瀘州曾氏源於夏朝第六代王孫曲烈(圖)
    千年族譜證瀘州曾氏源於夏朝第六代王孫曲烈(圖) 2014-05-15 08:44:35曾氏族譜  近日,瀘州市檔案局收到了由瀘州曾子文化研究會捐贈的《武城曾氏重修族譜·瀘州聯譜》,該族譜記載了夏朝以來曾氏家族的發展情況。
  • 一日跨越千年 瀘州堯壩驛今日開街
    瀘州首個文旅扶貧產業項目堯壩驛開街川南古民居、商販馬隊、黃粑、紅湯羊肉……今(27)日,瀘州市首個文旅扶貧產業項目堯壩驛正式開街運營。這個項目是瀘州文旅集團探索精準扶貧、鄉村振興的首個項目。瀘州市人民廣播電臺將通過新華社「現場雲」等平臺全埠推送盛況,電臺主播帶你玩轉堯壩,一起探訪千年古鎮。
  • 瀘州千年百子圖,今日只剩下地名和傳說,中元節到了何以祭奠?
    比如他當大都督時候的瀘州,這個兩千年歷史積澱的古城,在唐朝初年就已經形成的百子圖。歷史長河的浩如煙海,人和物很多時候因為一時的風光未必能得到千秋萬載的傳頌或傳承。但是被記錄入冊的,不管是國家正史,還是地方方志,都說明它的重要性和歷史價值。今天江陽沽酒客就來和大家一起緬懷百子圖的過往,算作一番紀念吧。
  • 瀘州適合情侶旅遊的地方有哪些?
    9、堯壩古鎮古鎮匯集了川、黔兩省的濃厚歷史文化和古風民俗,形成獨具特色的中國西部川黔古鎮,是享譽川黔的文化名鎮、影視基地、佛教聖地。10、筆架山風景名勝區筆架山有飛仙亭、羅公亭、兩江亭、夕照亭等7個人文景點。
  • 瀘州,Jiu是一個江湖
    兩大品牌,郎酒與老窖稱霸 兩江之城,交通覆蓋水陸空 深厚文化,傳承千年歷史底蘊 這,都是瀘州 宋墓群、古村鎮、龍橋群等文化古蹟數不勝數,光是寶蓮街、沙灣歷史文化街區等就能媲美寬窄巷子和錦裡古街。
  • 瀘州風流餘甘渡,曾是宋代水軍基地,千年佳句只為它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變遷,渡口退出瀘州的歷史舞臺是必然的事情,不能說遺憾,但是對於川江文化源遠流長的瀘州來說,退出主流是不是就徹底遺忘,或者只是保留一個名字,有沒有成為城市文旅的一部分,其實非常值得商榷。今天我們常常提起的瀘州古八景之一其中有一個就跟渡口有關,而還有好幾個都跟川江邊上相連,可見它的人文內涵是非常大的。
  • 瀘州方言雜談,那些曾經的土味,才是地方文化的精髓
    川南幾個城市,瀘州、自貢、內江、宜賓又更有差別,很多語境表達的相近的意思,發音卻不太一樣,而且根據各地的習慣,又有不同的延展。比如瀘州話,就是指在西南官話四川話體系內,瀘州境內的方言,但是瀘州境內還有三區四縣,各地又有差距,正是應了那句古話「十裡不同音,百裡不同俗」。
  • 百名社長總編瀘州行丨青島您好!我在酒城瀘州,等您好「酒」
    往事越千年,2000多年來,瀘州收穫了「此州雄跨西南邊」的讚譽,也留下了「銜杯卻愛瀘州好,十指寒香給客橙」的古韻。今天,瀘州已備好「1234」10杯好酒等您來。  瀘州釀造幸福,始終奮進在追求幸福的路上,先後榮獲全國文明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範城市等諸多殊榮。
  • 人間都市皆同道,此處別樣風情在——瀘州堯壩驛,活著的古鎮
    如果說離瀘州二十五公裡合江堯壩是活著的古鎮,那麼這不到三年的堯壩驛就是它千年的一個投射,堯壩驛因為堯壩而生,那種對人間煙火的傾慕,化成了一座與它相望的城池,準備繼續講訴堯壩前千年的故事,也想締造後千年的故事。
  • 瀘州,為何如今喝酒少了味道,別讓一個豪爽的時代被深沉替代
    江陽沽酒客作為瀘州人,今天當然要談酒,不過今天不談任何酒廠,也不談瀘州歷史的發展歷史,更不談哪裡的酒好,今天談一下關於喝酒的趣味,其實也跟文化相關。為啥子要說這個,雖然江陽沽酒客自己已經不太喝酒了,除了身體的飲酒配額早年已經消耗殆盡,就是越來越感覺,喝酒如今為喝而喝,很少能感受那種以酒助興的氛圍。反而都是一種程式化的飲酒方式。
  • 瀘州鳳凰山上的老二中,難以忘卻的百年名校記憶
    本文部分航拍圖片特別感謝二中學子傅琨女士友情提供江陽沽酒客學生時代的遺憾沒有讀到瀘州那些知名的學府,當然這主要是自己學習成績稀鬆平常的原因,怪不得人家不錄取,瀘州幾百萬人口,拔尖的學校就那麼幾所,在還不是分配片區的時代,這些學校還是需要考取的,當然僅限於初中,而高中是要考取的。
  • 老瀘州的瀘州往事:陶家千金羅家賢妻,更是一位好母親
    江陽沽酒客按:瀘州陶家是明末清初湖廣填川進入的四川的,怎麼來到瀘州得慢慢查詢其家譜尋找因由,不過,經過陶家幾代人的努力,在後來也成為瀘州的望族,據說當時從從蘭田壩到納溪,以鄰玉場為中心,走不出陶姓地界。可見其根基深厚與紮實。
  • 領悟穿越千年的詩詞之美:讀詩的最高境界,其實就是讀人!
    詩詞的力量,穿越千年後向我們奔騰而來,裡面有戰場上的金戈鐵馬,也有愛情裡的悱惻纏綿,有的是面對人生窘境後的痛飲三百杯,有的是峰迴路轉後的回首看人生。一首好的詩詞,足以讓我們沉醉其中,流連忘返,聊慰平生,我想,這就是詩詞的力量。
  • 為什麼宜賓,自貢都會有大量學生來瀘州求學呢?
    瀘州瀘州生活可以說很舒服,瀘州其實是塊寶地,自然災害很少發生,就算地震也不容易波及到這裡來。瀘州的公共運輸工具主要靠公交車和的士,沒有滴滴反正我是打不到,不過我建議坐公交車,瀘州市區也不大,坐公交環城的話也就兩三個小時就能繞瀘州城一圈。但我就比較喜歡這種不太大的城市。
  • 瀘州古鎮眾多,你覺得哪些是你心目中的瀘州十大古鎮呢?
    其是一種介於古城和古村落之間的聚落形態,大多由商業發展而來而古城是一地的政治、軍事和文化中心,規模最大,並常常有城牆包圍古村落規模最小,為農業人口居住。中國歷史悠久,廣闊土地上有著很多文化底蘊深厚的古鎮,其中以江南和西南地區分布最多,保存最為完好。"古鎮"這一稱呼常見於國內,國外擁有較大規模的古代居住性建築的商業集鎮較少使用。
  • 我們瀘州話土的很,但是很有味道,瀘州方言淺談
    瀘州方言中的聲母共有二十個如圖:瀘州方言中的韻母有三十七個:瀘州方言有5個聲調,和普通話相比瀘州方言多了「入聲」這個聲調。如:肉、曲、漆等。如下圖:當然瀘州方言中也有兒化音,從兒化在韻母系統的分布情況看,出來個別的韻,大多數的韻母都可以兒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