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糧大戶田間輪種大球蓋菇增效益 秸稈多級利用實現「變廢為寶」

2020-12-22 浙江在線

2020-12-21 17:36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呂晶晶

「前幾天下過雨,加上氣溫有所回升,大球蓋菇長得很快。看這些土地上鼓包的秸稈,撥開看看,準能看到胖乎乎的大球蓋菇。這幾天平均每天都能收穫五六十斤。附近有不少村民都會前來採摘購買,市場價能賣到20元/斤左右。」12月21日上午,東陽市永良家庭農場的負責人趙永良和兩名工人一起採收大球蓋菇,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趙永良是巍山鎮的一名種糧大戶,今年的水稻種植面積達到了800餘畝。水稻收割後,產生的大量秸稈基本直接用於還田堆肥。為了提高秸稈的利用率,今年,趙永良在東陽市農業農村局的支持下,大力開展高品質綠色科技示範基地建設項目,試水秸稈的資源利用。今年年初,他購置了自走式打捆機、粉碎機等設備,並從麗水龍泉地區引進大球蓋菇新品種,利用水稻秸稈開展大球蓋菇種植的基料化和肥料化利用的試點示範工作。

「今年年初,我在自家的一畝多水稻田裡嘗試性種植大球蓋菇,沒想到效益還不錯。」趙永良說,大球蓋菇的採收期從3月中旬一直持續到4月底,畝產達到了3000多斤,經濟效益遠高於種植油菜輪種經濟作物,加上種植技術和田間管理都相對簡單,讓他增加了不少信心。今年10月中旬水稻收割以後,趙永良將大球蓋菇的種植面積擴大到了10多畝。「大球蓋菇屬於中溫菇,主要氣溫合適,估計可以採收到明年3月左右。」

大球蓋菇的豐產正是得益於菌絲上面覆蓋的層層碎秸稈。趙永良介紹,田間收割的秸稈通過打捆、揉絲粉碎,再經過自然發酵後,就成了天然的肥料。利用秸稈種植大球蓋菇,既有利於菌絲吸收營養,也增加了保溫作用,可以讓菌種安然過冬。而且菌菇採摘完成後,還可以將廢棄的基料進行還田利用,實現秸稈多級利用,變廢為寶。

相較於普通香菇、蘑菇等,大球蓋菇在東陽種植面積少,口感比尋常菌菇更加脆嫩,市場價格也要比普通菌菇略貴一些,因此經濟效益十分明顯。但對於農戶來說,水稻輪種大球蓋菇的好處還有不少。「高品質綠色科技示範基地建成後,一方面可以提高我市秸稈的離田利用量,種植1畝地的大球蓋菇需要大約15畝地的水稻秸稈,有效拓寬了我市秸稈利用途徑,進一步優化秸稈利用結構,進而降低露天焚燒秸稈的風險;另一方面,輪種大球蓋菇這類經濟作物可以充分利用冬季閒置農田,降低水稻種植的土地成本,也為農場帶來更多收益。此外,種植和採收過程利用了大量農村閒置勞動力,也為村民增加了收入。」東陽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陳偉表示。

據了解,該項目試點成功後,東陽市將積極推廣「水稻-大球蓋菇」輪種模式,逐步建立起全域性的秸稈全量化利用網絡,進一步優化秸稈利用結構,降低露天焚燒秸稈的風險,推動綠色農業發展。

1608543402000

相關焦點

  • 種糧大戶水稻田輪種大球蓋菇 秸稈多級利用「變廢為寶」
    種糧大戶水稻田輪種大球蓋菇 秸稈多級利用「變廢為寶」源稿:東陽市融媒體中心 | 發布時間:2020年12月24日 14:41:52 | 作者:呂晶晶 | 編輯:劉海傑  「前幾天下過雨,加上氣溫有所回升,大球蓋菇長得很快,看這些土地上鼓包的秸稈,撥開看看,準能看到胖乎乎的大球蓋菇
  • 澧縣:秸稈「變廢為寶」,大球蓋菇助農增收
    常德全媒訊(記者 戴毅 汪平)連日來,常德澧縣澧西街道村民彭道坤利用閒置稻田,通過大球蓋菇菌絲與秸稈搭配栽培的大球蓋菇喜獲豐收,不僅讓秸稈「變廢為寶」,經濟效益得到了大大提升。在馬堰村三組彭道坤的大球蓋菇生產基地內,放眼望去,一朵朵小圓球狀的蓋菇破土而出,長勢一片良好,工人們正忙著搶抓時節採收大球蓋菇,現場一片火熱的景象。彭道坤從1988年開始種植食用菌,至今已有32年種植經驗,先後種植過平菇、秀珍菇、竹蓀等20多個品種。
  • 膠州:變廢為寶,秸稈循環利用種出大球蓋菇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劉震 通訊員 陳雪麥收過後秸稈處理不容易,膠州市鋪集鎮一家食用菌企業將其堆放、澆水、發酵後,製作成優質的大球蓋菇種植原料,每年可消耗農作物秸稈200多萬斤,實現了企業和小麥種植戶的雙贏。
  • 四川達州麻稈試種大球蓋菇成功
    &nbsp&nbsp&nbsp&nbsp近日,在四川省達州市達川區雙廟鎮新利村蘑菇種植基地,達川區經作站的技術人員和當地農戶正忙著採摘第一茬大球蓋菇。經測重,利用麻稈種植大球蓋菇畝產可達3000至4000公斤,按收購價每公斤4元計算,畝收入超萬元。
  • 常德漢壽:秸稈發酵變菌包 種植菌菇效益高
    常德全媒訊(記者 李採霏)在漢壽縣巖汪湖鎮,當地的洪毅富硒食用菌專業合作社通過回收廢棄的農作物秸稈,粉碎加工後發酵成菌包來種植菌菇,還把廢棄的菌包返到田間作為肥料,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在巖汪湖鎮方咀村的食用菌工廠化栽培基地裡,一排排鋼架棚上堆放著密密實實的菌包,製作它們原材料是廢棄的玉米秸稈和棉枳殼,通過打碎之後,增料發酵裝入袋中,15天後就能長出菇來。
  • 泰安新泰市谷裡鎮大球蓋菇撐起農民致富傘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4日訊近日,記者走進新泰市谷裡鎮西朱村大球蓋菇種植基地,放眼望去,楊樹林下,一株株大球蓋菇探出紅色的菌帽,圓潤可愛,大球蓋菇俗稱赤松茸,菇體色澤豔麗,腿粗蓋肥,食味清香,是我國近幾年剛剛興起的食用菌新秀。
  • 大球蓋菇—種植條件
    近期,菌菇知事給大家分享了幾個大球蓋菇(也有稱:赤松茸)的種植視頻,近幾年這個菇類的種植面積不斷增加,市場接受度也比前幾年好很多,那麼今天就生態種植條件和大家做個簡單的分享吧!大球蓋菇是環境友好型食用菌,符合生態化循環發展理念。
  • 「大球蓋菇」紮根尚志「錢景」大好
    「去年,我們把農戶育秧後空置的大棚租下來,試種了10棟大棚的大球蓋菇,每畝收益超過1萬元,而且種一畝菇可以消耗掉5000公斤秸稈,真是完全沒有想到。」21日,一撥兒大連客商來尚志市東安鴻泰食用菌種植合作社基地參觀,合作社的兩位理事高世玲、李連生端著一盤子去年種植的幹蘑,高興地向客人介紹。
  • ...田間白色汙染如何變廢為寶》 《玉米秸稈還田前,先得做這步》
    「白色革命」帶來「白色汙染」 重慶是用膜大戶,數據顯示,2018年重慶市的農膜使用量約為1.2萬噸。「種水稻要發秧苗,秧苗要靠膜把它保護好,我們每年都會用掉不少的膜。」重慶永川區臨江鎮天星村的種糧大戶康建國告訴記者,他種植了10餘畝地的水稻,每年需要花費千餘元購買農膜。
  • 「金土地」試種大球蓋菇獲成功
    日前,縣食用菌科研所與金土地農業有限公司合作試驗栽培大球蓋菇取得成功,試種的3畝大球蓋菇已陸續出菇,長勢喜人,保守估計畝產可達2000公斤,畝產值達3萬元以上,為我縣食用菌品種多樣化發展提供了新嘗試。  大球蓋菇是我國近年來剛剛興起的食用菌新秀。
  • 稻草怎麼變廢為寶?秸稈綜合利用機械田間「打擂」
    雨湖區響塘鄉龍安村村民周長林的話代表了大部分農民的想法,也是焚燒秸稈屢禁不止的根本原因。如何解決這個難題?農機生產廠家從不同思路探索,推出的產品也是各有千秋。10月10日,龍安村平坦的田野上,彩旗飄揚,湖南省秸稈機械化綜合利用現場會在這裡舉行。一次性碎草還田收割機、秸稈打捆機、抓草機……10多臺農機裝備擺開了「擂臺」。
  • 水稻田上種食用菌 稻菇輪作效益高(圖)
    建德稻菇輪作效益高。    記者近日獲悉,在建德市航頭鎮,利用冬閒田種大球蓋菇的稻菇輪作優質高效生產模式已試驗成功。在日前召開的國家食用菌產業體系杭州綜合試驗站工作交流會上,來自杭州市及淳安、開化、江山、平湖五個示範縣市的專家還專程參觀了建德市大球蓋菇的實驗基地。    在航頭鎮吊溝嶺村的大球蓋菇試驗基地裡,農民們正在忙著採收成熟的大球蓋菇。
  • 漢中市大球蓋菇種植關鍵技術
    2  大球蓋菇種植方式我國多以室外生料栽培為主,主要利用冬閒田或林地、果園、茶園種植。利用冬閒田或落葉林地種植時可根據氣候狀況搭簡易棚以遮蔭或保溫;利用果園、茶園種植時無需搭棚,高溫時,樹蔭可起到天然屏障作用,具有降溫保溼、省工、省力等優點。
  • 「田間學校」送技術,種糧大戶樂陶陶
    王根良 攝嶽陽日報全媒體訊(湯 麗 陳勇平)「秧苗正在紮根,生長旺盛,按照『田間學校』學到的技術進行田間管理,目前大田裡的機插秧長勢蠻好!」4月25日,嶽陽縣筻口鎮種糧大戶喻忠勇察看自家大田裡的機插秧苗後臉上掛滿了笑容。
  • 達川區:花椒廢棄物栽培大球蓋菇 實現再利用
    達川區農技人員利用花椒廢棄物進行生料栽培大球蓋菇試驗獲得成功,實現了花椒廢棄物再利用。在達川區雙廟鎮南嶽寺村的瑞虹青花椒種植專業合作社裡,工人們正忙著將青花椒的廢棄枝條、葉片等放入機器進行烘烤加工。用這些經過加工後的原料作為主料栽培出來的大球蓋菇長勢良好、出菇正常。
  • 如何利用冬季閒田種植蘑菇
    正值冬季,利用閒田,以稻草、糞料為主要原料栽培蘑菇,可促進農民增收。栽培後的殘料,還可直接還田或作為生物有機肥的原料。穀城縣農業農村局在廟灘鎮高臺鋪村開展「水稻+大球蓋菇」種植,實現了一「菇」多效。一是實現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
  • 青州:秸稈回收深加工 實現效益雙贏
    齊魯網濰坊6月10日訊(青州電視臺  李子君)麥收時節,濰坊博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走進田間地頭,回收小麥秸稈,並通過深加工將秸稈變廢為寶,實現生態與效益雙贏。  日前,濰坊博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兩臺收割機和打捆機開進東夏鎮耿家村的麥田,免費為村民收割小麥,打捆秸稈。
  • 江西鷹潭市:採用「食用菌+水稻」的輪作模式種植大球蓋菇
    江西鷹潭市:採用「食用菌+水稻」的輪作模式種植大球蓋菇發布時間:2020-11-04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金秋十月,水稻收割已進入尾聲,而在江西省鷹潭市月湖區童家鎮大橋和童家村委會的田間地頭依然可以看到村民忙碌的身影,他們分工明確,翻地、開溝、備料、輔料,正為種植培育大球蓋菇做前期準備。
  • 襄陽市農科院大球蓋菇科研成果助農民致富
    近日,襄陽市農科院農產品加工研發中心科研團隊在湖北省襄陽市南漳縣九集鎮湯家咀村召開大球蓋菇播種現場交流會。該院科研人員與村技術負責人、種植戶開展了技術交流和實踐指導,探討市農科院多年來在大球蓋菇上的研究成果。
  • 大球蓋菇高產的種植方法
    因大球蓋菇不喜歡陽光直射,它在沒有光照的條件下也能正常出菇。但有點散光的照射對大球蓋菇的子實體形成有促進作用。光照強度過大會導致大球蓋菇菇頂開裂,使大球蓋菇的品質受到影響。另外,選擇的場地要求接近水源且排水方便。因種植大球蓋菇所需水量較大,多餘的水可直接排入樹溝內,不僅可滿足種菇的場地需求,且可提供樹木生長所需部分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