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打造全國農副產品交易集散中心

2020-12-21 華夏經緯網

   

    高橋市場片區包含8大專業市場,龍頭——高橋大市場已成為全國排名第三、中南地區最大的國家級綜合性市場。 餘劭劼 攝      

  長沙家禽批發市場。向繼標 攝  

  紅星農副產品全球採購中心效果圖。劉捷萍 翻拍

  長沙黃興海吉星國際農產品物流園一期市場主體部分已全部投入使用,成為中南地區最大的蔬菜市場,躍升為全國首屈一指的蔬菜樞紐中心市場。 王志偉 攝

    

  劉捷萍

  新年伊始,長沙大市場遷建和提質捷報頻傳。

  昨日,隨著中部(湖南)農博會的線下體驗中心——中部(國際)農創園在雨花區高橋街道開門迎客,至今已歷19屆的農博會,通過線上交易與線下體驗結合,真正實現永不落幕天天逛。原高橋物流市場外遷後,「騰籠換鳥」引進中部(國際)農創園,昔日擁堵髒亂的城中村變身現代農業「電商村」。至此,高橋市場片區提質改造全面完成。

  此外,2017年底,長沙家禽批發市場項目活禽交易板塊全面開業;紅星農副產品全球採購中心項目一期市場交易區、冷庫、配送中心等主體工程建成;黃興海吉星國際農產品物流園一期全部投入使用。

  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四大市場活力迸發。

  「加快馬王堆、紅星、家禽三大市場遷建和高橋市場片區提質改造,事關社會民生改善,事關產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事關城鄉品質提升的實施。」市商務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按照市委、市政府「高起點規劃、建設、管理新市場,打造長沙現代商品交易市場升級版」的要求,四大市場遷建和提質如期推進,效應正在顯現——長沙全國農副產品交易集散中心的地位不斷提升。

  A 現狀

  火了20年,該搬家了

  長沙,歷來以商貿大市著稱。改革開放以來,一個個稱雄長沙乃至中部、全國的商貿市場強勢崛起,高橋、紅星、馬王堆,演繹著一個市場託起一個商圈的佳話。

  高橋市場片區包含8大專業市場,龍頭——高橋大市場已成為全國排名第三、中南地區最大的國家級綜合性市場;紅星大市場已躋身中國果品市場十大品牌,交易量排名全國第三位;馬王堆蔬菜批發市場承擔了長沙市85%以上的蔬菜供應任務,並輻射全省各市州及湖北、江西等地。

  截至2014年底,長沙內五區共有專業市場92個,總用地面積約9339.8畝,總營業面積約660萬平方米,經營戶達9萬戶。

  隨著各大專業市場品牌日漸提升,去高橋買百貨,去馬王堆買農產品,去紅星買水果,不僅是長沙人的購物習慣,還是周邊市州甚至臨近省份的消費選擇。

  「紅星農副產品大市場火了20年,到了該搬家的時候。」昨日上午,在紅星大市場做了12年水果批發生意的瀏陽籍老闆劉輝在自家檔口前指揮工人裝卸冰糖柚、耙耙柑,從昨日凌晨起他就一直沒歇著。運貨車輛和源源不斷的客流,將檔口前的通道堵得水洩不通。在他看來,生意雖然不錯,但交通泊車和物流儲運等問題越來越突出,多年前規劃建設的老市場,明顯和如今的生意需求不合拍。

  正如劉輝所說,隨著社會的發展,原有市場規劃滯後、配套滯後、業態滯後的問題日益凸顯,給城市交通疏散、城市功能優化、城市品質提升帶來了諸多制約。亟待轉型升級的幾大市場,迫切需要一次脫胎換骨般的改造。

  市場外遷、提質改造勢在必行。

  2014年,市委、市政府作出重大決策:用三年時間,實現馬王堆蔬菜批發市場、長沙家禽批發市場和紅星農副產品市場搬遷新建以及高橋市場片區提質改造。

  B 加速

  2017年12月迎來建成、開業潮

  號角吹響,四大市場遷建和提質改造快馬加鞭,卯足了勁要建全國一流的專業市場。

  昨日,長沙縣黃江公路旁的黃興海吉星國際農產品物流園,裝載著蔬菜的運輸車進進出出,一派熱鬧的場面。

  2016年4月24日,運營20餘載的長沙馬王堆蔬菜批發市場整體平穩轉場至長沙黃興海吉星國際農產品物流園,成為長沙城區首個外遷市場。

  2017年12月28日,長沙黃興海吉星國際農產品物流園一期全部投入使用,進場交易蔬菜來源地涵蓋全國20餘個省份和部分東南亞國家,園區成為中南地區最大的蔬菜市場,躍升為全國首屈一指的蔬菜樞紐中心市場。

  馬王堆農產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鵬介紹,目前二期已啟動建設。「馬王堆蔬菜批發市場不是簡單的外遷,而是一次徹底的蛻變:海吉星項目全部建成,總投資超20億元,規劃佔地面積1001畝,比老市場大5倍;日吞吐量達20000噸以上,是老市場的4倍多;停車場面積達10萬平方米,可同時容納近2000輛貨車停放……」

  永興冰糖橙、庫爾勒香梨、芬蘭豬肉、葡萄牙紅酒……昨日開業的中部(國際)農創園匯聚了各種國內外優質農產品。原高橋物流市場關閉後,引入了農創園項目,項目總商業面積11萬平方米,包括國際、全國、湖湘農業區和創意創業區、美食休閒區、農耕文化區加配送中心七大區域,實現線上線下一站式綠色農產品交易。市民可以線上、線下天天逛永不落幕的農博會。

  「中部(國際)農創園實現了長沙三大市場遷建以及高橋片區業態提質轉型的突破,同時打造了具有國際品質和湖湘文化特質的新產業。」高橋市場片區提質改造指揮部有關負責人介紹。

  三年來,雨花區政府先後拉通了高橋市場片區周邊東進路、桂友路、民主路等斷頭路;如期關閉了高橋物流市場及楊家山、石馬、天華家禽批發市場;原高橋物流市場和漣源百貨城等六大無主體市場的提質改造已全面竣工;高橋大市場全面完成提質改造任務。

  位於長沙縣黃興鎮的長沙家禽批發市場活禽交易板塊於2017年12月全面開業,目前活禽交易量達30000羽-40000羽/天,其屠宰加工板塊計劃2018年下半年投入運營。

  位於雨花區跳馬鎮白竹村的紅星農副產品全球採購中心項目一期於2017年12月基本建成。一期佔地631畝,為水果批發市場,包括市場交易區、綜合運營區及產業創新區,計劃2018年上半年試營業。

  C 經驗

  規劃政策機制責任四大法寶

  四大市場遷建和提質改造涉及千家萬戶的「米袋子」「菜籃子」,是重大民生工程。同時,也因牽涉各方面利益而困難重重。要按計劃如期完成市場遷建提質,離不開規劃引導、政策支持、機制創新和責任擔當四大「法寶」。

  2014年4月21日,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聯合下發《關於印發〈三大市場遷建和高橋市場片區提質改造三年工作方案(2014-2016年)〉的通知》,細化了四個市場年度目標任務,明確了各職能部門和項目單位的責任。

  為加快推進步伐,由市領導牽頭的四大市場遷建和提質領導小組創新工作機制,市商務局設立四個項目工作組聯點幫扶,實行目標倒逼,通過日、周、月調度,定期督查、通報。在項目用地手續辦理、交通疏導、資金保障中,市發改委、市國土局、市環保局、市規劃局、市交警支隊、市工務局、市財政局等部門按照「特事特辦、馬上就辦」原則,開闢「綠色通道」。

  2015年8月,長沙通過了首個「專業市場布局規劃(2015-2020年)」,在三環線周邊及外圍地區規劃10個專業市場群,為城區內市場外遷提供了布局合理的承接地。

  長沙是國家現代服務業綜合試點城市,四大市場全部納入試點重點項目,獲得了有力的政策與資金支持。同時,市直相關部門和長沙縣政府、雨花區政府投入資金超過十億元,為項目建設水、電、道路等配套設施。

  對於四大市場遷建和提質的工作人員來說,加班加點連軸轉幾乎是常態。為了拿下長沙黃興海吉星國際農產品物流園用地的徵地拆遷,長沙縣鎮村三級黨員幹部全力以赴,最忙的時候一年最多休七八天;為了實現高橋物流市場外遷的目標,雨花區高橋街道工作人員全員無休,依法整治和宣傳引導「雙管齊下」……

  D 影響

  打造長沙商貿物流和城市品質的升級版

  剛剛過去的雨雪冰凍天氣,長沙市場蔬菜供應充足,菜價穩中略升。海吉星、紅星等大市場積極組織貨源,單日的總交易量保持在2000萬公斤左右,發揮了「大菜籃」保供穩價的作用。

  長沙的「菜籃子」經受住了本次雨雪冰凍天氣的考驗,與農產品批發市場升級換代密不可分。

  農產品大市場的升級不僅讓老百姓吃到更多新鮮、安全的蔬菜和肉類,還將助力打造長沙商貿物流和城市品質的升級版。

  現代化的交易大廳、順暢的車道和充足的車位、先進的管理設施和全國同步的服務……今年長沙黃興海吉星國際農產品物流園的蔬菜日均交易量有望突破1.5萬噸,年交易額有望突破600億元,將成為全國最大的蔬菜樞紐中心市場。

  紅星農副產品全球採購中心不但比老市場大4倍,且正在向國家質檢總局申報設立「國檢綜合監管試驗區」,爭取進出口農產品直接通關。這將為進口水果縮短運輸時間2~4天。市民可在長沙一站式淘遍海內外特色優質農產品。

  長沙家禽批發市場將形成從家禽育雛、技術培訓、飼料加工,到基地化養殖、集散交易、屠宰加工、冷鏈配送一條龍的完整產業鏈,成為全省首個區域性家禽產業化基地,成為全國安全、創新、環保的新一代家禽批發市場典範。

  高橋大市場經過提質改造後,建成集商品展示、電子商務、金融結算於一體的現代商品交易中心,形成現代商貿業千億產業集群,成為全國第三大商品交易市場。同時,高橋大市場將積極實施「旅遊購物」貿易方式試點,打造「買全球、賣全球」的內外貿融合市場服務體系。

  四大市場從過去「髒、亂、差」的典型,成為今天城市靚麗的風景線。四大市場的遷建和提質體現了長沙現代化大都市的風貌和檔次,彰顯了綠化、美化、亮化、序化的現代城市管理水平。

  市場興則城市興,市場活則城市活。遷建、提質的四大市場,必將為長沙提升城市品質注入新活力,為產業發展提供新助力,為數千萬百姓帶來新福祉。

  四大市場有顏值有內涵

  長沙黃興海吉星國際農產品物流園

  地址:長沙縣黃興鎮。

  特色:蔬菜、水產。

  面積:規劃面積1001畝。

  名片:目前一期全部投入使用,經營戶達2000家,主營蔬菜品種超過200個,蔬菜來源地涵蓋全國20餘個省份和部分東南亞國家。蔬菜年交易量有望近600萬噸,交易額突破600億元,承擔了長沙市90%以上的蔬菜供應任務,保障了全省70%的蔬菜供給。二期已啟動建設,將包括海鮮水產交易平臺、進口水果交易平臺、綠色食材交易平臺和湖南特色農產品交易平臺。

  投資1000餘萬元建設農產品檢測中心,場內交易使用地磅與一體機聯通,交易過程中能通過電子顯示屏查閱供貨商、品名、重量、單價等,交易的同時確認貨單追溯碼,可以查詢蔬菜的賣家、買家、產地等信息。

  紅星農副產品全球採購中心

  地址:雨花區跳馬鎮白竹村。

  特色:水果、花卉。

  面積:總規劃用地1760畝。

  名片:新市場分實物交易區、電子商務區、商業服務區、展示展銷區、物流配送區、政務服務區、市場運營保障區、生活服務區等八大功能分區,將建設成為「中部第一、全國一流」的智能農副產品交易市場。一期佔地631畝,為水果批發市場,包括市場交易區、綜合運營區及產業創新區,已全面完成市場交易區主體工程建設。計劃於2018年達到試營業標準。

  新水果市場不但比老市場大4倍,且正在向國家質檢總局申報設立「國檢綜合監管試驗區」,努力實現進出口農產品直接通關,有助於節約成本和保證新鮮度。這將為進口水果縮短運輸時間2~4天。市民可在長沙一站式淘遍海內外特色優質農產品。

  長沙家禽批發市場

  地址:長沙縣黃興鎮打卦嶺村。

  特色:雞鴨等家禽。

  面積:佔地157.75畝,建築面積6.5萬平方米。

  名片:新市場具有鮮禽產品交易、宰殺分割深加工、冷凍倉儲、物流配送、檢驗檢測、電子商務等功能。目前,一期活禽交易板塊已全面開業,日交易量達3萬羽~4萬羽。屠宰加工板塊計劃今年下半年投入運營。屠宰加工區將建設國內最先進的屠宰加工廠一座,配套5000羽雞及2000羽鴨/小時的現代化屠宰加工流水生產線兩條,屠宰加工量達到3000萬羽/年;配套冷凍倉庫5000噸,貨物轉運量達到100萬噸/年,還配套病禽隔離區、無害化處理區、汙水處理區等。

  新市場將建成全國規模最大、功能最完善、設施最先進的禽產品經營平臺及冷鏈物流配送中心,成為服務長沙、株洲、湘潭乃至全省及周邊省市的「菜籃子」重點工程。

  高橋市場片區

  地址:位於雨花區高橋街道,東臨嘉雨路,西連東二環,北至六號路,南接石壩路。

  規模:包括8大市場:高橋大市場、火焰大市場(含神農茶都)、農副產品城、高橋商貿城、漣源百貨城、水暖建材城、長沙茶市、中部(國際)農創園。

  特色:糧油農副產品、糖酒副食品、日用百貨產品批發零售。

  名片:高橋市場片區的業態總體上以傳統批發為主、零售業為輔,承載了長沙市民70%以上的糧油農副產品、糖酒副食品、日用百貨產品批發零售交易,年交易額逾1000億元。龍頭——高橋大市場經過近三年的改造,升級為全國排名第三、中南地區規模最大、最成熟的國家級市場,是目前湖南唯一的千億級商貿產業集群,服務範圍輻射江西、湖北、廣東等周邊10餘個省份。

  近年來,高橋大市場確立了「國際高橋、世界商港」的戰略定位,積極把市場打造成為區域性國際採購中心、轉運中心、配送中心和物流樞紐的國際化批發交易中心,努力形成「買全球、賣全球」的新市場。高橋國際商品展示貿易中心目前已引進中東歐16國館、澳大利亞-紐西蘭館、西歐館、東南亞館、中亞-東北亞館、捷克館、印度館、羅馬尼亞館、韓國生活健康館、澳門及葡語系館等11個國家和區域館,展銷來自全球45個國家和地區的優質產品,成為湖南與其他國家B2B貿易的集展會、經濟、文化交流於一體的一站式平臺品牌。

相關焦點

  • 湖南打造非洲非資源性產品集散交易加工中心
    非洲兄弟請你來喝咖啡非洲咖啡街、可可營銷中心落地高橋大市場,湖南打造非洲非資源性產品集散交易加工中心可可營銷中心展廳內,非洲朋友進行文藝表演。此次活動是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湖南今年首場對非重大經貿活動,標誌著非洲非資源性產品集散交易加工中心首批子中心正式落戶湖南。 市民家門口買正宗非洲咖啡可可非洲咖啡街臨近高橋大市場西大門。一走進咖啡街,濃鬱的咖啡香撲鼻而來。
  • 廈門打造全國金槍魚集散交易中心
    同時,廈門市海洋發展局正牽頭各方共同發力,逐步將廈門打造成全國金槍魚集散交易中心,並獲得區域定價權,優質的金槍魚系列產品將從廈門銷往全國各地。
  • 廈門引進太平洋島國金槍魚產業鏈,欲打造全國集散交易中心
    打造全國金槍魚集散中心不久前,市海洋局主要領導帶隊前往聯成遠洋漁業集團,推介廈門海洋經濟發展情況和招商引資政策,特別針對鼓勵金槍魚等遠洋水產品到廈門集散、推動漁港經濟區建設和打造國際水產交易中心等方面的措施進行解讀,全程指導項目拓展。
  • 打造跨境電商中西部集散中心 中國(長沙)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實施...
    昨日,記者從市商務局獲悉,近日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印發的《中國(長沙)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實施方案》正式對外公布,力爭3到5年將長沙打造成跨境電商中西部地區區域性集散中心。消費者「海淘」,長沙品牌「賣全球」都將更便捷。
  • 紅星農副產品全球採購中心10月開市 一期運營後水果日交易萬噸
    在雨花區跳馬鎮白竹村,一個集進出口交易、物流、倉儲、配送、檢驗檢疫、電子商務、展示展銷、辦公、居住、微旅行於一體的現代農批綜合體——紅星農副產品全球採購中心正在抓緊建設,今年10月,項目一期水果市場計劃投入試運營,升級後的新市場,水果每日交易量將達到1萬噸。
  • 龍遊打造浙皖閩贛四省水產集散中心,杭州西湖醋魚原料魚六成來自這裡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盛偉 通訊員 金豔 徐敏4月15日,龍遊縣百益農副產品批發市場項目籤約儀式舉行,這個佔地180畝、總投資5.5億元的市場將在明年開始營業。據了解,龍遊縣百益農副產品批發市場項目是促進龍遊原農副產品批發市場易地搬遷、提檔升級,努力打造好「菜籃子」民生工程的重點建設項目,也是縣政府2020年為民辦實事的項目之一。龍遊縣是我省水產養殖大縣,據了解,杭州市場的六成以上的西湖醋魚的原料魚來自龍遊養魚大戶張雙其的漁場。
  • 打造大宗農產品交易平臺 吉林北方農副產品交易中心開啟電商新模式
    在線交易服務平臺中,吉林北方農副產品交易中心尤為引人注目,幾天來,這種新模式的電子商務不斷吸引參展商家前來學習,長春市民、省內外的農民朋友主動「觸電」的節奏更是絡繹不絕。線上線下發展,供需兩端發力。吉林北方農副產品交易中心是基於傳統電子商城模式下,創新形成的吉林省大宗農產品交易平臺。
  • 雨潤現代食品城打造全國一流農副產品流通聚集區
    ,打造全國一流農副產品流通集聚區!聯盟聯合、 平等互利 、與商家抱團共謀發展,雨潤現代食品城以最大的誠意、最專業的運營,將天時、地利、人和的聚集效應發揮到極致,並已做好萬全準備,歡迎五塊石片區調遷商家以「原始股東」的身份整體入駐,延續城北商脈,打造全國一流農副產品流通聚集區。
  • 西南地區最大馬鈴薯集散中心落戶雲南昭通
    原標題:西南地區最大馬鈴薯集散中心落戶昭通     近日,西南地區最大馬鈴薯集散中心——「華孚冷鏈物流倉儲交易中心」項目在昭通市昭陽區靖安鎮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開工。中冷倉儲物流集團有限公司擬投資35億元,建設國家級100萬噸冷鏈物流倉儲交易中心。
  • 寧波農副產品物流中心 蔬菜市場和肉禽蛋市場正式開業
    本報訊(記者孫佳麗 實習生湯銘)昨天上午,寧波農副產品物流中心蔬菜批發市場和肉禽蛋批發市場正式開業。市場內,採購商既可以購買到黑龍江的土豆番茄、海南的冬瓜玉米、新疆的高原蔬菜及周邊地區蔬菜,還可以購買到豬肉、牛羊肉、凍品海鮮和蛋類,滿足了一站式採購的需求。
  • 東升鎮清河農副產品交易市場中心重裝開業
    10月15日,海澱區東升鎮清河農副產品交易市場中心重裝開業,設立了蔬菜、水果、調料、熟食等12個經營項目,共62個攤位,有效解決當地居民的買菜難問題。為進一步推進清河村集體經濟的轉型與發展,今年4月,海澱區東升鎮清河村啟動清河農副產品交易市場騰退工作,建設集體租賃住房項目。
  • 長沙海吉星穩坐全國蔬菜批發市場"頭把交椅" 二期年內開建
    躍升全國最大蔬菜樞紐中心 被商務部授予「全國首批公益性示範市場」 「三年來,長沙黃興海吉星進場交易的主要蔬菜品種超過220 長沙海吉星二期年內開建 計劃打造全國最大海鮮水產集散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長沙黃興海吉星國際農產品物流園的二期將在今年下半年啟動建設
  • 福建福州將建全國最大金魚集散中心 位於國藝花鳥市場
    福建福州將建全國最大金魚集散中心 位於國藝花鳥市場2016-04-18 09:08:00  水產養殖網  一直以來,享有「中國金魚之都」美譽的福州,卻沒有形成一個集展覽、交易、行業間交流等為一體的金魚集散中心,讓來榕友人和市民直觀地感受福州金魚的魅力。這種情況很快將得到改變。記者昨日獲悉,福州國藝花鳥工藝品綜合市場正計劃打造一個全國最大的金魚集散中心。  位於齊安路的福州國藝花鳥工藝品綜合市場,擁有30多家金魚及相關產業鏈商戶,也是目前我市規模最大的金魚商戶聚集地。
  • 寧波農副產品物流中心全新升級 周邊有微公交接駁
    功能布局再提升交易數據更科學寧波農副產品物流中心位於奉化方橋的寧南貿易物流園區內。作為省市民生重點工程,寧波農副產品物流中心項目I期經過2年多建設,於2019年9月竣工。同時配備結算中心、農產品檢測中心、線上推廣中心、黨群服務中心「四大中心」,充分保障了寧波市民的食品安全。市場監管所、派出所、稅務所、省外動物報檢站等政府職能部門駐點,保證物流中心食品安全、治安、稅務開票等正常化運作。市場搬遷後,交易數據更科學。農副產品物流中心通過電子秤、刷卡交易,開具紙質小票,實現信息真實、數據分析、源頭追溯,保障消費者食品安全。
  • 長沙公共資源交易走上「智慧」新路子 逐步打造「全省標杆、全國一...
    長沙晚報12月16日訊(全媒體記者 譚曉波)兩地專家在線評分、實時互動;監管人員實時、同步在線監督……12月16日,長沙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舉辦開放日活動,在「5G+區塊鏈」創新技術的加持下,長沙、株洲兩地專家共同完成了株洲市某工程項目評標工作,陽光、廉潔、高效的遠程異地評標新模式獲得在場人員紛紛點讚。
  • 東莞設臺灣農產品廣東集散中心 15日正式掛牌
    而臺灣農產品廣東集散中心也將在7月15日在東莞正式掛牌成立。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東莞即將成立的臺灣農產品廣東集散中心位於該市信立國際農產品貿易城,規劃佔地1.5萬平米,設有交易鋪位(棚)、展示大廳、臺灣農產品專區和臺農產品專區,產品範圍包括臺灣水果、臺灣農副產品及製成品、副食、糖酒飲料、茶葉類等。
  • 長沙全力打造全國最大的蔬菜樞紐中心市場
    紅網長沙4月23日訊(時刻新聞記者 劉怡斌)今年4月24日,長沙黃興海吉星國際農產品物流園正式迎來開業一周年。該園增加標準化蔬菜交易大廳,計劃在2017年6月投入運營。屆時,長沙海吉星綜合蔬菜日均交易量將會突破15000噸,年交易額有望突破1000億元,有望成為全國乃至世界範圍內最大的蔬菜樞紐中心市場。
  • 農產品批發市場:「溯源秤」為農副產品食品安全加道安全鎖
    而就農副產品食品安全嚴把控這一點,湖南長沙紅星農副產品大市場早就走在了全國的前列。2020年8月21日CCTV-13頻道直播中對湖南長沙紅星農副產品大市場改造升級表示肯定。長沙紅星農副產品大市場是湖南省規模最大、功能最齊全、集散能力最強、經營品種最多、配套設施最完善的農副產品大市場,這裡已有560多家商戶用上了中科深信電子溯源秤。
  • 四川國際農產品交易中心開設鄂渝蔬菜交易專區
    2月12日,記者從成都彭州市市場監管局了解到,為全力支援保障湖北等地區急需的新鮮蔬菜供應,西南地區最大的農產品批發交易市場四川國際農產品交易中心專門開設了鄂渝蔬菜交易專區。位於成都彭州市濛陽街道的四川國際農產品交易中心,是全國唯一的國家級蔬菜市場,也是西南地區最大的農產品批發交易市場,在農副產品快速集散和流通中發揮的作用不言而喻。
  • 勾莊的杭州農副產品物流中心 杭州最大的菜籃子
    當然是餘杭勾莊的杭州農副產品物流中心了。  從武林廣場沿環城北路走上塘高架一路往北,10多分鐘就到了南莊兜(杭寧高速收費站),東西兩邊就是杭州農副產品物流中心所在地。  這個以農副產品交易、加工、倉儲、配套為主要功能、省內規模最大、品種最齊全的農副產品交易市場,正準備打造成一個現代都市農業綜合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