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農副產品全球採購中心10月開市 一期運營後水果日交易萬噸

2020-11-27 湖南在線

紅星農副產品全球採購中心10月開市,採用實體採購+電商運營模式,一期運營後水果日交易萬噸

點點手機可一站式「買賣全球」(大幹一百天 實現雙過半)

紅星農副產品全球採購中心位於雨花區跳馬鎮白竹村。長沙晚報通訊員 龍洪波 攝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周叢笑

實體採購+電商運營模式,市民可以一站式淘遍海內外優質農產品。在雨花區跳馬鎮白竹村,一個集進出口交易、物流、倉儲、配送、檢驗檢疫、電子商務、展示展銷、辦公、居住、微旅行於一體的現代農批綜合體——紅星農副產品全球採購中心正在抓緊建設,今年10月,項目一期水果市場計劃投入試運營,升級後的新市場,水果每日交易量將達到1萬噸。

項目現狀:總規劃用地2000餘畝

紅星農副產品全球採購中心項目2015年3月正式確定選址於雨花區跳馬鎮白竹村。這裡位於長株潭融城核心,距離長沙主城商圈僅6公裡,半小時輕軌無縫連接長株潭城市群,3小時高鐵經濟圈觸手可及,中部吞吐量第一的長沙黃花國際機場高速直連,物流輻射全球。

借勢市場外遷的戰略布局,紅星實業集團總投資逾百億元,將旗下紅星農副產品大市場轉型升級為紅星農副產品全球採購中心,瞄準「中國農批新旗艦、智慧市場新標杆」建設目標,聚力打造一個集進出口交易、物流、倉儲、配送、清關報檢、電子商務、價格形成、信息發布、拍賣、展示展銷於一體的現代農批綜合體。

在佔地2000餘畝的項目現場,大型塔吊揮動巨臂,挖掘機、推土機、強夯機在繁忙地穿梭施工。紅星農副產品全球採購中心遷建辦公室主任張平告訴記者:「項目分三期進行建設,其中一期工程的水果交易區、加工配送中心和冷庫的相關建設工作已基本完成,正在進行最後驗收和設備調試工作。配套的三棟公寓樓基本達到交付條件,配套商業街已封頂,二期項目正在進行土方場地平整施工。」

總體規劃:打造24小時繁華不夜天

記者在現場看到,紅星農副產品全球採購中心一期水果項目佔地約800畝,總投資20億元,規劃建設國產水果交易區、進口水果交易區、車板交易區、採購停車區、倉儲及加工配送區、海關檢驗檢疫試驗區及冷藏保鮮區、名優特新產品展示展銷區,致力打造「中部唯一、全國一流」的中部果業航母。同時,配套建設3棟全功能時尚公寓樓、一條風情商業步行街、一家國際高端酒店、一棟多功能複合商務樓以及兩棟5A級寫字樓。

二期項目佔地約500畝,規劃蔬菜交易區、糧油幹調交易區、肉食海鮮水產交易區和商業配套區四個區域。

三期項目佔地約700畝,規劃建設住宅生活服務區和會展中心兩大區域。三大地塊互相呼應,真正滿足「一站式」商務生活所需,打造24小時繁華不夜天。

核心優勢:一站式放心淘遍心儀好貨

「作為千億級一站式農商貿綜合體,紅星農副產品全球採購中心致力打造省市區三級『果盤子』『菜籃子』和『米袋子』民生工程,真正將中心發展成為具有強大核心競爭力的華中地區『核能級』CBD。」張平表示。

記者了解到,紅星農副產品全球採購中心投資近5000萬元,致力打造智慧化交易市場,專屬定製農批綜合體信息化管理平臺,通過一個集成APP,實現高效管理、便捷交易、輔助決策、經營安全、智能服務、精確導航等功能。項目正積極申報海關監管場所,接軌國際打通進出口大通道,進口果蔬可直達,出口果蔬可直銷,將為入駐商戶節約成本,提升效率,真正實現一站式「買賣全球」。

紅星農副產品全球採購中心設有國內超大型後熟水果催熟加工中心,佔地20000 平方米,採用國際最先進的催熟技術「ETH空氣增壓式催熟系統」,每天可催熟加工水果25000箱。

未來,紅星農副產品全球採購中心將成為湖南最大、最潮的市民「菜籃子」,不僅有海內外優質豐富的農產品,還將打造以食品安全質量監管為核心的供應鏈平臺,通過線下實體採購+線上電商運營模式,讓市民點點手機一站式放心淘遍水果、蔬菜等心儀好貨,給生活帶來諸多便利。

相關焦點

  • 「新紅星」來了!1月16日開業,老紅星水果市場同日「告別」
    27日的紅星農副產品大市場水果交易市場內,見有老顧客前來,商戶彭波一邊忙著為其選貨稱重,一邊喜滋滋地發出「邀約」。記者從雨花區了解到,老紅星水果市場已確定明年1月16日零時關閉,現代化的紅星全球農批中心一期同日開業。從老城區到青山綠水間,陪伴了長沙市民23年的「菜籃子」「果盤子」將迎來最華麗的轉身。
  • 長沙打造全國農副產品交易集散中心
    此外,2017年底,長沙家禽批發市場項目活禽交易板塊全面開業;紅星農副產品全球採購中心項目一期市場交易區、冷庫、配送中心等主體工程建成;黃興海吉星國際農產品物流園一期全部投入使用。  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四大市場活力迸發。
  • 河源市農副產品批發中心八月投入運營
    河源本土首個大型農副產品批發中心將在8月份投入運營,將填補河源沒有大型農批市場的空白。7月25日,從河源市農副產品批發中心(下稱河源農批中心)項目指揮部了解到,項目主體建築已竣工,目前正在進行消防、水電等配套設施安裝工作。
  • 現場觀摩·濱城將建成魯北最大農副產品交易市場
    主要分特色農產品批發交易市場、農副產品批發交易市場,同時建設智能化倉儲、萬噸級冷庫、電商物流中心以及商務辦公、餐飲住宿、金融機構等配套服務設施,致力於打造全市首家現代化智慧型專業市場、冷鏈物流與商貿綜合體。項目建成運營後,作為一級農產品批發市場輻射半徑超過200公裡,成為魯北最大農副產品交易市場。
  • 東升鎮清河農副產品交易市場中心重裝開業
    10月15日,海澱區東升鎮清河農副產品交易市場中心重裝開業,設立了蔬菜、水果、調料、熟食等12個經營項目,共62個攤位,有效解決當地居民的買菜難問題。為進一步推進清河村集體經濟的轉型與發展,今年4月,海澱區東升鎮清河村啟動清河農副產品交易市場騰退工作,建設集體租賃住房項目。
  • 寧波農副產品物流中心全新升級 周邊有微公交接駁
    今年5月30日,原蔬菜副食品批發市場(鄞州區周宿渡路30號)、肉禽蛋批發市場(海曙區中山西路1318弄)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整體搬遷至物流中心I期並開業試運營,原市場同時關閉。市場整體搬遷工作平穩有序,無縫銜接。市場搬遷後,功能布局再提升。
  • 重慶力促大型商品交易市場發展 最大水果批發市場即將開業
    中新網重慶7月6日電 (記者 韓璐)記者6日獲悉,備受矚目的重慶雙福水果市場近期將正式開業。其中,商品交易區有蔬菜、水果、糧油、冷鏈等26個類別,全面建成營運後,年交易量可達600—1000萬噸,年交易額達300—500億元,交易客戶4萬戶,可提供就業崗位10萬餘個。「雙福國際農貿城是國家戰略、市委市政府決定以及全市農產品流通體系的定位。」
  • 湄潭縣貴州針·茶交易平臺開市
    3月16日,貴州針·茶交易平臺在湄潭縣中國茶城開市。開市僅兩天,交易春茶量就達到7000餘公斤,銷售金額224萬餘元。3月17日早晨7點,來自湄潭各鎮街的茶葉加工企業和茶商陸續湧入交易平臺,你賣我買,交易場面甚是熱鬧。
  • 貴州貞豐茶葉交易市場開市 各地茶商競相採購春茶
    貞豐縣茶葉交易市場開市。 潘贊 攝2019貴州貞豐茶葉交易市場開市 全國各地茶商競相採購春茶中新網貴州貞豐2月27日電 (記者 劉鵬)27日,貴州省貞豐縣2019年春茶交易市場開市交易,市場一片繁忙景象,茶商與茶農正忙碌著各自的交易。
  • 沙西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全力守護市民「菜籃子」
    12月20日,因疫情關閉的沙西農副產品批發市場重新開市,作為離成都主城區距離最近的農副產品批發市場,該區域力保市民的「菜籃子」質優、價穩、安全,滿足市民日常生活便利消費需求。「請戴好口罩,出示健康碼」……12月21日早上,在沙西農貿市場入口處記者看到,進出的車輛、人員在市場管理方的疏導下,經過了身份登記、體溫測量、健康碼查驗等流程後,秩序井然地進入市場。「為方便預防檢測,只開放1號門和4號門,在保證市場正常通行秩序的基礎上,減緩人流湧入。」
  • 中國供銷·郴州農副產品物流園正式試營業啦
    11月20日,中國供銷·郴州農副產品物流園張燈結彩,喜迎試營業。紅網時刻11月20日訊(記者 胡用梅)11月20日上午,在一陣鑼鼓喧天的喜慶裡,中國供銷·郴州農副產品物流園人聲鼎沸,迎來激動人心的時刻——蔬菜和水產業態正式開啟試營業了!中國供銷·郴州農副產品物流園試營業現場座無虛席,熱鬧非凡。
  • 3年建成高原夏菜副食品採購中心
    建設京通易購電商產業園、蘭州國際港務區多式聯運物流園、甘肅物產皋蘭公鐵綜合物流產業園等,吸引沿線國家在蘭州建立零擔貨物採購中心和進口商品分撥中心,形成高密度商貿空間。 申報建設蘭州新區進境糧食指定口岸 加快蘭州、天水、武威三大國際陸港建設。啟動運營蘭州新區綜合保稅區和武威保稅物流中心進口肉類指定口岸,申報建設蘭州新區進境糧食指定口岸。
  • 政府採購貧困地區農副產品網絡交易平臺顯成效 交易額突破10億元
    供應商覆蓋全國832個國家級貧困縣,交易額突破10億元,惠及50多萬貧困農戶——這是截至7月中旬,「政府採購貧困地區農副產品網絡交易平臺」取得的成效。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各地充分運用政府採購為脫貧攻堅加油助力。
  • 勾莊的杭州農副產品物流中心 杭州最大的菜籃子
    當然是餘杭勾莊的杭州農副產品物流中心了。  從武林廣場沿環城北路走上塘高架一路往北,10多分鐘就到了南莊兜(杭寧高速收費站),東西兩邊就是杭州農副產品物流中心所在地。  這個以農副產品交易、加工、倉儲、配套為主要功能、省內規模最大、品種最齊全的農副產品交易市場,正準備打造成一個現代都市農業綜合體。
  • 光明市場月底搬遷至中山農產品交易中心
    記者昨日從中山公用市場管理事業部獲悉,光明市場將於7月28日搬遷至農產品交易中心,以後市民批發或購買水產、海味等產品要到西區彩虹大道39號了。據了解,光明市場已投入運營30年,經營面積約1.8萬平方米,海鮮銷售量年達100萬噸,也成為市民購買水產品的主要市場之一。
  • 無極縣億元果蔬交易中心29日開業(圖)
    無極縣億元果蔬交易中心29日開業(圖)    將著重打造品牌蔬菜,推進果蔬產業化生產    河北新聞網訊(燕趙都市報記者梁曉波)12月29日上午,石家莊市重點項目,無極縣億元果蔬交易中心河北裕農果蔬農產品交易中心正式啟動,啟動當日即引進各類商戶300餘家。
  • 「政府採購貧困地區農副產品網絡交易平臺」交易額突破10億元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7月28日訊 近日,財政部、國務院扶貧辦、供銷總社以視頻會議形式召開政府採購貧困地區農副產品工作推進會。會議指出,各級財政、扶貧、供銷部門以及中央和地方預算單位,克服疫情影響,積極謀劃、主動作為,加強貧困地區貨源組織,加大採購執行力度,相關工作進展良好。
  • 浙江東日:公司目前主營業務收入主要來自於農副產品批發交易市場...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4月24日訊,有投資者向浙江東日提問, 尊敬的董秘您好,貴公司收購的菜籃子集團擁有農產品交易市場,農村電商平臺等業務是否屬實?公司回答表示,公司目前主營業務收入主要來自於農副產品批發交易市場業務和生鮮食材配送業務(配菜業務)。公司下屬運營的農產品批發交易市場主要有溫州菜籃子農副產品批發交易市場、溫州市生豬肉品批發交易市場、溫州市水產批發交易市場、溫州現代農貿城。
  • 政府採購貧困地區農副產品實施方案內容是什麼?
    二、任務目標2019年10月底前,建成集「交易、服務、監管」於一體的貧困地區農副產品網絡銷售平臺(以下簡稱網絡銷售平臺),實現貧困地區農副產品在線展示、網上交易、物流跟蹤、在線支付、產品追溯的一站式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