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採購貧困地區農副產品網絡交易平臺顯成效 交易額突破10億元

2020-12-19 中國經濟網

供應商覆蓋全國832個國家級貧困縣,交易額突破10億元,惠及50多萬貧困農戶——這是截至7月中旬,「政府採購貧困地區農副產品網絡交易平臺」取得的成效。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各地充分運用政府採購為脫貧攻堅加油助力。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中國農村財經研究會秘書長申學鋒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打贏脫貧攻堅戰需要各級政府各部門齊心協力,充分運用各類有效政策工具,其中就包括政府採購這一財政調控手段。實踐表明,將政府採購政策融入脫貧攻堅戰,有助於幫助貧困人口增收脫貧,調動貧困人口依靠自身努力實現脫貧致富的積極性,促進貧困人口穩定脫貧和貧困地區產業持續發展。」

今年以來,各地不斷創新方式提高政府採購助力脫貧攻堅的能效。截至7月20日,雲南省預留採購貧困地區農副產品份額2.78億元,累計完成採購額524.88萬元,平臺交易已覆蓋88個貧困縣,入駐供應商超過635家。

廣西壯族自治區財政廳搭建廣西農業扶貧館(電子賣場),為廣西貧困縣的農副產品供應商搭建平臺,鼓勵各級預算單位食堂及工會等在該電子賣場採購農副產品。廣西2020年在確保完成國家貧困地區網絡銷售平臺既定預留比例的基礎上,按不低於5%份額更多地採購該電子賣場農副產品。

北京市通過政府採購管理服務平臺「電商扶貧板塊」,為各級預算單位定期推出貧困地區農副產品團購清單,目前推出了專門面向預算單位工會、食堂的10餘種扶貧產品優惠套餐,開創了扶貧產品團購模式。此舉打通了線上與線下、京內與京外、系統內與系統外的對接渠道,提高了預算單位資金使用效益,拓寬了貧困地區農副產品銷售渠道。

廣東省財政廳聯合廣東省扶貧辦、供銷社建設了「廣東政府採購扶貧館」,實現廣東省內貧困村及對口幫扶東西部扶貧協作地區農副產品在線展示、網上交易、物流跟蹤、產品追溯等一站式聚合功能。採購步驟也比較簡便,只需登錄、選購下單、籤訂合同、供貨和驗收、支付貨款5步便可完成全部操作。

政府採購如何能更加有力有效地支持脫貧攻堅呢?申學鋒建議,各級預算單位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增強執行政策的自覺性,確保預留比例和鼓勵更多採購相結合,注重政策實效。同時,要確保貧困地區相關產業可持續發展,供給網絡交易平臺的農副產品質量有保障。

「政府採購助力脫貧攻堅的成績值得肯定,但在實際運行中仍有提升能效的政策空間。」申學鋒認為,政府採購助力脫貧攻堅,不能僅作為短期手段,而要長期堅持下去,久久為功。同時,要堅持規範化運作,不能為了脫貧摘帽而破壞政府採購的法定程序,必須堅持公平公正,維護良好市場秩序。

「此外,還應避免『撒胡椒麵』,堅持精準原則。」申學鋒認為,政府採購貧困地區農副產品,不宜搞「平均主義」,應本著精準原則,優先採購貧困地區急需售出的產品,特別是疫情帶來的滯銷問題,應設立「防滯銷」專區,幫助貧困地區農戶減少損失。此外,使用財政性資金採購物業服務時,應優先採購註冊地在貧困縣且聘用建檔立卡貧困人員物業公司提供的物業服務,從而實現精準脫貧。

7月21日,財政部、國務院扶貧辦、供銷總社以視頻會議形式召開政府採購貧困地區農副產品工作推進會。會議強調,政府採購扶貧後續工作壓力還比較大,推動政策的落實到位還要做大量艱苦細緻的工作。各級預算單位要提高政治站位,強化使命擔當,加快推進政府採購扶貧工作,按時完成預留份額任務,抓好採購執行,支持打贏脫貧攻堅戰。

會議同時要求各級財政部門要切實負起責任,督促預算單位加快採購執行進度,多採購貧困地區滯銷的農產品。貧困地區財政部門要牽頭做好農副產品貨源組織工作,進一步豐富產品供給,抓好產銷對接,助力農業產業發展。(經濟日報記者 董碧娟)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相關焦點

  • 「政府採購貧困地區農副產品網絡交易平臺」交易額突破10億元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7月28日訊 近日,財政部、國務院扶貧辦、供銷總社以視頻會議形式召開政府採購貧困地區農副產品工作推進會。會議指出,各級財政、扶貧、供銷部門以及中央和地方預算單位,克服疫情影響,積極謀劃、主動作為,加強貧困地區貨源組織,加大採購執行力度,相關工作進展良好。
  • 政府採購貧困地區農副產品實施方案內容是什麼?
    二、任務目標2019年10月底前,建成集「交易、服務、監管」於一體的貧困地區農副產品網絡銷售平臺(以下簡稱網絡銷售平臺),實現貧困地區農副產品在線展示、網上交易、物流跟蹤、在線支付、產品追溯的一站式聚合。
  • 貧困地區農副產品網絡銷售平臺上線 政府採購助力消費扶貧
    央廣網北京10月17日消息(記者劉柏煊)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導,17日是我國第六個扶貧日,也是第二十七個國際消除貧困日。面向政府採購的貧困地區農副產品網絡銷售平臺在今天上線,官方網址為www.fupin832.com。
  • 貧困地區農副產品怎樣走上百姓餐桌?鄭州政府採購「送一程」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劉瑞朝12月16日上午,鄭州市委宣傳部新聞發布辦召開鄭州市政府採購優化營商環境新聞發布會。鄭州市政府已在「扶貧832平臺」完成採購1719萬元,提前超額完成全年採購任務。什麼是「扶貧832平臺」?鄭州市政府採購辦主任閆巖介紹說,2019年8月,財政部、國務院扶貧辦、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印發《關於政府採購貧困地區農副產品實施方案》,建立832個國家級貧困縣農副產品網絡銷售平臺,即「扶貧832平臺」,鼓勵動員各級預算單位、工會組織和承擔扶貧任務的企業等,帶頭參與消費扶貧。
  • 政策發布丨財政部 國務院扶貧辦:鼓勵政府優先採購貧困地區農副產品
    運用好政府採購這一財政調控手段支持打贏脫貧攻堅戰,優先採購貧困地區農副產品和物業服務,是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脫貧攻堅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入開展消費扶貧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8〕129號)的具體措施,有助於幫助貧困人口增收脫貧,調動貧困人口依靠自身努力實現脫貧致富的積極性,促進貧困人口穩定脫貧和貧困地區產業持續發展。
  • 湖北省9個省級貧困縣獲得政府採購貧困地區農副產品政策支持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5月19日訊 據財政部網站消息,近日,財政部、國務院扶貧辦批覆,同意2020年內將湖北省9個省級貧困縣納入全國832個國家級貧困縣政策支持範圍,其扶貧產品中的農副產品可通過「貧困地區農副產品網絡銷售平臺」(簡稱:扶貧832平臺)全國銷售。
  • ...扶貧832平臺」供應商參加2020消費扶貧·貧困地區農副產品產...
    古浪縣供銷合作社聯合社 積極組織「扶貧832平臺」供應商參加2020消費扶貧·貧困地區農副產品產銷… 2020-10-23 18: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重慶市消費扶貧產品交易中心掛牌 將成為我市貧困地區農特產品與...
    將成為我市貧困地區農特產品與全國消費市場對接的平臺 4月12日,由市扶貧辦指導成立的市消費扶貧產品交易中心掛牌成立,該中心將成為我市貧困地區農特產品與全國消費市場對接的平臺,助力農產品走出大山。
  • 國鐵商城交易額突破1億元
    今年以來,在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有關部門和中國鐵路投資有限公司、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的指導和支持下,國鐵物資有限公司認真貫徹落實大統籌、大平臺、大監管要求,堅持疫情防控和經營發展「兩不誤、兩促進」,統籌推進各項工作。近日,國鐵商城交易額突破1億元,實現重大突破。
  • 長沙打造全國農副產品交易集散中心
    此外,2017年底,長沙家禽批發市場項目活禽交易板塊全面開業;紅星農副產品全球採購中心項目一期市場交易區、冷庫、配送中心等主體工程建成;黃興海吉星國際農產品物流園一期全部投入使用。  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四大市場活力迸發。
  • 青島天天購十五分鐘突破千萬交易額 視頻推廣功不可沒
    2015年成立了自媒體平臺,創建美食自媒體品牌——「最美的味道」,建立網絡紅人團隊,在映客、花椒、淘寶直播、天貓直播、一直播等國內火爆直播平臺,進行美食網絡直播服務,打造美食類自媒體,美食達人、網絡紅人等,可推動各農副產品、旅遊產業及廚房用品的銷售和營銷。
  • 黑龍江省積極推進消費扶貧促貧困人群增收
    還註冊了「美麗團結」商標,通過小康龍江電商平臺開展線上銷售,全年訂購、單次訂購均可,今年預計6月初開始配送。一方是「買」,通過購買貧困地區農副產品,「以購代捐」「以買代幫」,調動了貧困人群依靠自身努力實現增收的積極性。一方是「銷」,貧困地區農副產品走出深閨,走向更廣闊的市場,不但解決銷售難題,還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貧困地區將農副產品提檔升級,打出品牌效應。
  • 蘭考赴京對接錦繡大地 農副產品深加工有契機
    蘭考赴京對接錦繡大地 農副產品深加工有契機 發布時間:2017-05-10 11:16:51.0長江網 蘭考縣領導孔德慈對錦繡大地轉型升級的創新之舉讚賞不已,他表示,食品及農副產品深加工是蘭考縣的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希望能與錦繡大地有深度合作。      蘭考是焦裕祿精神的發源地,是習近平總書記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聯繫點。歷史上的蘭考飽受黃河泛濫之災,頻繁的自然災害,讓這裡成了新中國最貧困的地區之一。2014年,蘭考縣由市管縣轉變為省直管縣。
  • 紅星農副產品全球採購中心10月開市 一期運營後水果日交易萬噸
    在雨花區跳馬鎮白竹村,一個集進出口交易、物流、倉儲、配送、檢驗檢疫、電子商務、展示展銷、辦公、居住、微旅行於一體的現代農批綜合體——紅星農副產品全球採購中心正在抓緊建設,今年10月,項目一期水果市場計劃投入試運營,升級後的新市場,水果每日交易量將達到1萬噸。
  • 粵電商助力脫貧攻堅成效良好
    通過電商帶動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就業創業總人數超4.6萬人,帶動增收人數超12萬,人均增收約3000元。三年來,全省各地共開展各類型電商扶貧產銷對接活動超1000餘場,累計成交金額近20億元。電商精準扶貧成效日益凸顯。
  • 江蘇沭陽:招標「E交易」領跑「易採購」
    今年以來,江蘇省沭陽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以「企業少跑腿,中心多作為」為服務準則,充分發揮電子交易平臺優勢效應,積極作為,持續優化縣域公共資源交易營商環境。   全程「電子化」線上走,讓政府採購「易操作」。
  • 寧波農副產品物流中心 蔬菜市場和肉禽蛋市場正式開業
    本報訊(記者孫佳麗 實習生湯銘)昨天上午,寧波農副產品物流中心蔬菜批發市場和肉禽蛋批發市場正式開業。市場內,採購商既可以購買到黑龍江的土豆番茄、海南的冬瓜玉米、新疆的高原蔬菜及周邊地區蔬菜,還可以購買到豬肉、牛羊肉、凍品海鮮和蛋類,滿足了一站式採購的需求。
  • ...農產品深度融合帶動貧困地區可持續發展——隴南市電商扶貧案例
    1.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用強大的行政推動力加快電商發展  隴南市充分發揮政府的強大推力,採取了六項強有力的行政推動措施,為電商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和必要支持,形成全市上下齊心協力推銷隴南名優特產的強大攻勢,迅速提高了隴南特產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在較短時間內農產品電商取得了實質性突破,有力地促進了電商扶貧工作發展。
  • 凱信國際商貿城項目:總投資10億元,打造川南最大農產品流通平臺
    項目全部建成投產並進入成熟運營後,年交易額預計可達80-120億元,實現年銷售收入5-8億元,年均稅收3000萬元以上,解決8000-10000人就業。■ 現場掃描:一期2號樓主體完工,預計6月試運行近日,記者來到位於隆昌市倉儲物流園區的凱信國際商貿城項目建設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