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王安石、辛棄疾的這三首豪放詞代表作 您最喜歡哪一首呢?

2020-12-23 老街味道

問題:《念奴嬌·赤壁懷古》、《桂枝香·金陵懷古》和《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三篇宋詞懷古之作如何賞析?

前言

問題中的這三首詞是豪放詞的代表作,風格和主題各有不同。三首詞的作者蘇軾、王安石、辛棄疾是兩宋最有名的文人,詩詞俱佳,相對來說,辛棄疾在詞這一詩體下力最多。

其中王安石政治地位最高,王安石的變法運動在歷史上有著重要的意義,對於當時的政壇以及整個社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蘇軾與王安石是同時代的人,他們都處於長時間的和平時期。而辛棄疾則不同,同為豪放詞,北宋與南宋卻各有特點。靖康之變以後,南宋的豪放詞風之中多有忠君報國的內容,例如劉過、張孝祥、張元幹、陳亮、辛棄疾等人的作品都有此特色。他們在豪放一派中,更有辛派詞人之說。

辛詞更喜歡用典,相比蘇軾和王安石的作品,讀辛詞更加費腦,讀者沒有一定學力想看懂辛詞不太容易 。

我們先分別簡析一下這三首詞。

一、《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寫這首《念奴嬌》的時候是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年),已經從"烏臺詩案"中死裡逃生被貶黃州兩年有餘,從這首詞中可以看到蘇軾的曠達與豪邁: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和很多詞一樣,《念奴嬌·赤壁懷古》上闋寫景,下闋抒情。蘇軾曾經誇獎柳永《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不減唐人高處,其實他的這首《念奴嬌·赤壁懷古》同樣有盛唐氣象。

上闋描繪了赤壁附近壯美的長江景象。下闋懷古抒情,追憶了當年赤壁一戰的英雄豪傑。最後「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是作者無從施展卻空見光陰逝去的感慨。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是蘇軾對於人生命運的思索感悟。可以比較一下晏殊的《浣溪沙》,意象不同,氣象便不同,明顯可以看出婉約詞與豪放詞的區別: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閒離別易銷魂。酒筵歌席莫辭頻。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晏殊《浣溪沙》

二、《桂枝香·金陵懷古》

這首詞的寫作時間有些爭議,可能是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王安石第一次任江寧知府時所作;也有可能是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年)之後,王安石被罷相第二次出知江寧府所作。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千裡澄江似練,翠峰如簇。歸帆去棹殘陽裡,背西風、酒旗斜矗。彩舟雲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千古憑高,對此謾嗟榮辱。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芳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曲。

相同的章法,上闋也是寫景,同樣臨江眺望,下闋抒情懷古,嘆息六朝興亡舊事。需要注意的是,王安石這首詞要早於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而且對於蘇軾產生了不小的影響。宋代楊湜《古今詞話》中寫到:

金陵懷古,諸公寄詞於《桂枝香》凡十三餘首,獨介甫最為絕唱。東坡見之,不覺嘆息曰:「此老乃野狐精也。」

蘇軾為之嗟嘆,李清照卻不客氣地笑話王安石不懂作詞:

王介甫、曾子固,文章似西漢,若作一小歌詞,則人必絕倒,不可讀也。乃知詞別是一家,知之者少。

梁啓超在《飲冰室評詞》中認為李清照說得太過分了,並為王安石翻案:

〈桂枝香〉登臨送目,李易安謂介甫文章似西漢,然以作歌詞,則人必絕倒。但此作卻頡頏清真、稼軒,未可謾詆也。

梁啓超說《桂枝香·登臨送目》這一篇不亞於周邦彥、辛棄疾,你李易安怎麼能這樣」謾詆「人家呢?

王安石這首詞中用了陳叔寶的典故, 化用了杜牧的兩首詩:「門外韓擒虎,樓頭張麗華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王安石通過對於陳朝亡國的感慨,表達了自己對於國家命運的擔憂。相比蘇軾念奴嬌對於個人命運的嗟嘆,境界高了一層。

有人可能會想,王安石死於1086,靖康之變發生於1126年,40年前的王安石未卜先知嗎?政治家的嗅覺可能真得這麼敏感。整個宋朝一直受著北方民族的威脅,宋遼檀淵之盟後雖然維持了100多年的和平,但是遼國佔據燕雲十六州並沒有歸還。在1074年(宋神宗熙寧七年),遼還藉口北宋在山西邊境增修堡壘破壞邊界,又侵佔了宋朝的一些土地。

王安石當年未必想到遼國背後會誕生一個強大的金國,但是下面要說的辛棄疾卻料到了金國背後會出現一個強大的蒙古,結果金滅掉了北宋,元滅掉了南宋。

三、《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bi)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辛詞的一大特點就是用典多,例如這首詞中有:三國的孫權赤壁大戰;南北朝宋的開國皇帝劉裕北伐成功;宋文帝劉義隆北伐失敗,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南下;霍去病擊敗匈奴,封狼居胥山;廉頗的失意等故事。

辛棄疾寫這首詞的時候是開禧元年(1205)。當時南宋又一次準備北伐。賦閒已久的辛棄疾於前一年被起用為浙東安撫使, 因此會有「廉頗老矣, 尚能飯否」之語。

雖然辛棄疾一直致力於北伐,但是他認為當時的準備並不充分,宋朝的政壇」英雄無覓,孫仲謀處「,沒有」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 「的將才,因此很有可能會出現「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 贏得倉皇北顧 」的結果。

果然,開禧二年(1206年),韓侂胄發動的北伐慘敗。開禧三年(1207年),在金國示意下,韓侂胄被楊皇后和史彌遠設計劫持至玉津園殺死,函首於金。

四、三人身份不同

蘇軾終其一生,只是一個知識分子而已,他並沒有機會在政壇上施展自己的才能。我們也只能看到他作地方官時的點滴,何況他的一生常常在貶謫中漂泊。

王安石不僅是一個文人,更是一個政治家。歷朝歷代的變法者,大多數是超越時代的高瞻遠矚之人。王安石的變法充滿了爭議,蘇軾就是一個屢次上書反對新法的人,甚至因此被新黨報復,差點死於烏臺詩案。他還專門寫過一首詩諷刺新法:

江淮水為田,舟楫為室居。魚蝦以為糧,不耕自有餘。異哉魚蠻子,本非左衽徒。連排入江住,竹瓦三尺廬。於焉長子孫,戚施且侏儒。擘水取魴鯉,易如拾諸途。破釜不著鹽,雪鱗芼青蔬。一飽便甘寢,何異獺與狙。人間行路難,踏地出賦租。不如魚蠻子,駕浪浮空虛。空虛未可知,會當算舟車。蠻子叩頭泣,勿語桑大夫。

批評王安石的人,恨不能把王安石當作禍國殃民的秦檜千刀萬剮。但是在梁啓超的眼裡,王安石被樹立成了一個偉人的形象:

以餘所見宋太傅荊國王文公安石,其德量汪然若千頃之陂,其氣節嶽然若萬仞之壁,其學術集九流之粹,其文章起八代之衰,其所設施之事功,適應於時代之要求而救其弊…

辛棄疾則是一個文武兼備的人物,年輕時」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除了武功卓絕以外,辛棄疾的政治軍事頭腦也出類拔萃,他著有《美芹十論》、《九議》等名篇。可惜的是歲月蹉跎宦海沉浮,他最後只好」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

結束語

以上三首詞都是懷古豪放詞中的千古絕唱,其中王安石與蘇軾基本處於太平盛世。雖然北宋政治上也有血雨腥風,但是沒有辛棄疾等南宋詞人的家國之恨,因此詞的內容上缺少辛棄疾的戰鬥精神和現實意義。

蘇軾詞「人生如夢」,寫的是自己,是對人生的感慨和感悟;王安石多了一些離黍之思,充滿了政治家對於國家前途的擔憂;而辛派詞人因為經歷了靖康之恥,詞中常常反映愛國抗金收復故土的內容。辛棄疾的這首《永遇樂》類似一篇政論文,對當時的抗金戰局形式進行了大膽的預測,其結果正如所料,南宋在韓侂胄的指揮下大敗而回。

更令人驚訝的是,辛棄疾提到過一個驚人的觀點:仇虜六十年必亡,虜亡則中國之憂方大。

開禧三年(1207年)秋,辛棄疾病逝,享年六十八歲。2 6年後,公元1234年,金被元滅國。南宋終於趁火打劫,終於收復了一部分失地。不過」虜亡則中國之憂方大「,元在1279年滅宋。辛棄疾的驚人預言在100年以後終於實現了。

提問時間到了,蘇軾、王安石、辛棄疾的這三首詞,您最喜歡哪一首呢?

@老街味道

從香稻啄餘鸚鵡粒與黃犬奔馬的故事 了解古人詩詞句法的奧秘

唐詩宋詞就是田園有宅男 邊塞多憤青 詠古傷不起這麼簡單嗎?

中國文學史上最霸氣的幾首詩詞,你認為哪一首最好?

拗體律詩最佳案例 李商隱這首五律很特別 8句中有3句變格或拗體

相關焦點

  • 豪放詞人的對決,同樣是失眠,蘇軾和辛棄疾這首詞,你喜歡哪一首
    提到蘇軾,大家映入腦海中的一定是他一生詩詞的高產毫無疑問,蘇軾是宋朝的一位大文學家。那麼提到宋朝的文學家,你還能想到誰呢?能夠和蘇東坡先生相提並論的文學家,恐怕也只有辛棄疾一個人了,兩位都是十分高產的詩詞選手,所寫的風格,也都一直不分高下。
  • 千古宋詞:蘇軾辛棄疾半夜難眠,月光下各寫一首詞,千年難分高下
    兩宋時期,婉約派、豪放派兩大風格流派交相輝映,李煜、柳永、王安石、蘇軾、李清照、辛棄疾等詞人不斷豐富著宋詞的形式、風格和內容,成就了宋詞之美。而這其中,蘇軾和辛棄疾是豪放詞的傑出代表。北宋時期,蘇軾在詞史上開創性的發展了豪放詞,他的豪放詞風飄逸、高曠,釋然豁達;辛棄疾極大的繼承和發揚了豪放詞風,創作了「稼軒體」,他的詞風則雄渾、慷慨。兩位是為數不多的既可豪放又能婉約的詞人,世人也是青菜蘿蔔各有所好。
  • 蘇軾是豪放詞派開創者,你知道他的第一首豪放詞嗎?我們初中學過
    蘇軾,北宋文學家,豪放詞派開創者,與辛棄疾並稱蘇辛。首三句直出會獵題意,次寫圍獵時的裝束和盛況,然後轉寫自己的感想:決心親自射殺猛虎,答謝全城軍民的深情厚誼。過片以後,敘述劣後開懷暢飲,並以魏尚自比,希望能夠承擔起衛國守邊的重任。結尾直抒胸臆,抒發殺敵報國的豪情:總有一天,我要把弓弦拉得像滿月一樣,射掉那貪殘成性的「天狼星」,將西北邊境上的敵人統統一掃而光。
  • 宋詞的高手對決:蘇軾辛棄疾睡不著各寫了首《西江月》,難分高下
    蘇軾和辛棄疾,是豪放詞的傑出代表。蘇軾創立了豪放詞,辛棄疾繼而把它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他們的豪放詞都打破了男女柔情、綺麗婉約的傳統模式,寫男兒情懷,蘇軾在豪放中盡顯曠達,辛棄疾在豪放中傾盡悲壯。都是在人生艱難時所作,蘇軾被貶,辛棄疾罷官回到家鄉;都是半夜睡不著時所作,一個是秋意涼涼,一個是夏雨點點。讓我們一起看看這兩位宋詞詩人是怎麼進行高手對決的。
  • 宋詞三百首①:最具悲壯英雄氣的詩詞,開蘇軾辛棄疾豪放詞之先河
    要說起豪放詞,必然會提到蘇軾和辛棄疾。他們兩個人的宋詞當中,有著豪邁的情感,有著豁達的心態,有著渴望實現自身抱負的願望。他們兩個人的詩詞,進一步開拓了宋詞的表達境界,對於詞的未來發展有很大的貢獻。不過,在蘇軾和辛棄疾之前,還有一位詞人,寫出了非常精彩的豪放詩詞。雖然其風格和唐詩中的邊塞詩是一脈相承的,抒發徵夫之淚的主題在唐詩當中也能找到相類的,但是其用詞的形式表現出來,在當時婉約詞一統天下的背景下,非常難能可貴。
  • 王安石的這首「梅花詩」,入選教科書,幾乎人人都會背
    冬天是梅花的季節,你印象最深的梅花詩是哪一首呢? 這首詩入選小學教科書,幾乎人人都會背。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是我最早學到的一首「梅花詩」,所以每當說到「梅花」,第一個湧入我的腦海就是王安石的這首詩。
  • 李清照唯一一首豪放詞,其豪邁氣勢不輸蘇軾、辛棄疾!
    她有《聲聲慢》、《武陵春》、《如夢令》等眾多首流傳千古的名篇。只是,這些詞多寫閨情幽怨或少女遊樂。今天來和大家一起欣賞的這首詞,是李清照南渡之後所作的《漁家傲·天接雲濤連曉霧》,這是一首記夢詞,也是李清照唯一一首豪放詞。詞人用浪漫主義的藝術構思,夢遊的方式,設想與天帝問答,傾訴隱衷,以求消除自己內心的煩悶,尋求精神的寄託。
  • 其實宋詞史上第一首豪放詞不是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
    眾所周知,宋詞的流派分為兩派——婉約派和豪放派,其中,蘇軾是豪放派的開山祖師,很多人認為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就是宋詞史上第一首豪放詞,但實際上並非如此。宋代第一首豪放詞是《漁家傲·秋思》,作者是北宋政治家、文學家範仲淹,諡號「文正」,後人尊稱為「范文正公」,通過諡號,很容易看出範仲淹在當時的地位之高,畢竟,整個歷史上能諡號「文正」的人是寥寥無幾的。
  • 李清照的這首豪放詞,描寫夢境,意境開闊大氣,不輸蘇軾和辛棄疾
    李清照一生中唯一一首豪放詞,只有一首《漁家傲》。這是一首與尋常的李詞幽怨纏綿的詞風大為不同的「異類」。它雖然創作於李清照南渡之後,卻氣勢恢弘,意境遼闊,充滿了天馬行空的想像。這不但在李清照的詞中非常罕見,甚至放到以豪邁大氣著稱的蘇辛詞作裡,也毫不遜色,巾幗不讓鬚眉。
  • 辛棄疾最給力的十首豪放詞:氣吞萬裡如虎
    辛棄疾最給力的十首豪放詞:氣吞萬裡如虎辛棄疾文武雙全,是一個鐵骨錚錚的熱血男兒辛棄疾也是宋詞的集大成者,是當之無愧的豪放詞巨擘。辛棄疾的豪放詞氣勢如虹、悲壯激越,將淺斟低唱、陰柔纏綿的宋詞,推向了一個新高度。這裡所選的十首豪放詞,是「辛詞」中最有代表性的「英雄悲歌」。
  • 老對頭蘇軾王安石詠梅詩對決,蘇軾洋洋灑灑60字終不敵王安石20字
    用「既生瑜何生亮」來形容蘇軾和王安石,似乎有些不太妥當,畢竟對愛詩詞的我們來說,這兩位咱們都喜歡。為了朝堂那些事,王安石和蘇軾曾鬧得很不愉快,兩人沒少在皇帝面前說對方的不是,蘇軾甚至寫下「剛被太陽收拾去,卻教明月送將來」來諷刺王文公。
  • 蘇軾《水調歌頭》為何被譽為豪放詞第一名作,只因它渾然天成
    尤其春節和中秋節這兩大傳統節日,漂泊在天南海北的人,都會想方設法回家,跟家人坐在一起享受天倫之樂,是約定俗成的觀念。歷史上流傳下來的,關於這兩大節日的詩詞非常多,如果要說關於中秋詞裡邊最著名的一首,無疑是北宋大文豪蘇軾(1037年——1101年)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這是蘇軾豪放詞的代表名作。
  • 七首宋詞,映射人生不同階段心境,不知您最喜歡哪一首?
    宋代有太多優秀的詞人,要論說代表人物,恐怕很難有一致意見,其中易安居士李清照應該是大部分人都喜歡的,而東坡居士蘇軾和辛棄疾當受疏狂漢子所推崇,而晏殊、柳永、秦觀、周邦彥也擁有大量的粉絲。而對於六甲番人來說,以上七位詞人以及歐陽修、範仲淹、黃庭堅、賀鑄、嶽飛、陸遊、蔣捷等都是偶像,而若說最喜歡哪一首宋詞,那更是難以取捨,自從少年時期起六甲番人就開始讀詞,此後在不同年齡段各有喜歡的詞作。
  • 蘇軾被貶密州時,寫了一首狂詞,影響了北宋詞壇,開創了豪放派詞
    於是蘇軾為了百姓著想,選擇不贊同王安石變法。但是由於王安石的背後有宋神宗撐腰,反對變法的蘇軾就被當時的「變法派」處處針對,最終被貶出京城到密州擔任密州知州。此時的蘇軾已經在文壇上小有名氣。三十幾歲的他早已在文學界有了不低的地位。
  • 為什麼《漁家傲.秋思》不是豪放詞的開端呢?
    提起豪放詞,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蘇軾,認為他是開創了豪放派的人物,但是範仲淹的《漁家傲.秋思》要早於蘇軾不少,《漁家傲.秋思》為何沒有被稱為豪放詞的開宗呢?①:嚴格來說,《漁家傲》並不是最早的豪放詞在範仲淹之前,還有奉旨填詞的柳三變,他的一首《八聲甘州》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漸霜風欺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這樣的氣勢算不算豪邁?
  • 王安石被蘇軾盡情鄙視,卻有一詩一詞,讓蘇軾讚不絕口
    這樣一位文華風流人物,放在哪朝哪代,何時何地,都應該是受人敬仰的。偏偏在北宋時,文人輩出,即便才華如王安石一般,也少有人敢於嘲諷調侃。當然,能如此行事的,自然是有這個資本,他就是大文豪蘇軾。蘇軾比王安石要小15歲,不過天賦更高,成名更早。在政治上,蘇軾屬於保守派,雖然不是全盤否認王安石變法,但絕對不是新黨成員。
  • 王安石與蘇軾,課本中每人一首哲理詩,誰才是「宋朝第一才子」?
    王安石與蘇軾,一個是百官之首的當朝宰相,一個是萬眾拜服的文壇領袖,他們二人,堪稱北宋神宗朝最耀眼的兩顆巨星。 一般認為,論政治成就,王安石在蘇軾之上,論文學成就,蘇軾在王安石之上,但是,這種結論也只是就總體而言。 雖然王安石的官職更大,但並不代表他的所有政見都優於蘇軾。同樣的,雖然蘇軾的才華更勝,但也不代表他的每一類文學造詣都高於王安石。比如寫哲理詩的水平,二者就不相上下。
  • 【情滿中秋】關於中秋節的古詩詞,您最喜歡哪首?
    【情滿中秋】關於中秋節的古詩詞,您最喜歡哪首? ——(宋•蘇軾)這是蘇軾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自古以來寫中秋作品中公認的絕唱。構思奇拔,獨闢蹊徑,將神話與現實、出塵與入世、感慨與曠達層層交織,充滿浪漫主義色彩,也極富哲理與人情。通觀全篇,皆為佳句。2、望月懷遠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 七夕古詩詞幾千首,您最喜歡哪一首?
    七夕浪漫情人節,古詩詞中哪一首您感覺最美?縱觀諸多詩詞,我們從不同時代不同題材中選取比較有代表性的著名詩作,略作賞析,看看您喜歡那一首?《古詩十九首》【南北朝】佚名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這首《七夕詩》就是其五言詩的代表作。詩詞大意為:很早就把懸掛的布匹捲起來收拾到玉匣中,夜晚降臨就打開了織坊繡樓的門扉;嫦娥隨著月亮降落下去,織女追逐著星辰移動過來;在離別前怨恨為何夜晚這麼急促的就過去了,不願意離別後對著空空的機杼;於是好言好語央求搭橋的喜鵲,你們填河搭橋千萬不要飛走。
  • 王安石兩首《梅花》詩,每一首都是經典,看看你更加喜歡哪一首?
    說起梅花詩裡的經典,那自然要數王安石的《梅花》,可能有人會認為他只寫過一首,其實他描寫梅花的詩作,一共是有兩首,並且兩首詩也都是以《梅花》為詩名,所以他的兩首詩,也都是經典,而且也是非常值得我們一讀再讀,兩首《梅花》可謂是各有特色,看看你更加喜歡哪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