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90後已經住養老院了!300塊一個月,連租房零頭都不要!

2020-12-21 上遊新聞

「第一批90後已經出家了」

第一批90後已經開始收破爛了」

「第一批90後已經禿了」

……

最近幾年關於90後的話題

似乎從未停息

就在今年

快要被生活壓垮的90後終於等來了

「第一批90後已經住進養老院」的「喜訊」

不僅每月只要300塊

還可以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房間

簡直堪比「天上掉餡餅」有木有

在杭州濱江的一所養老院裡

就住了這樣一群90後

只需每月繳納300元就能住進30平的標間

而唯一的條件就是

每一位租住的90後每月需要花20個小時

陪伴並照顧養老院內的老人

可以是過節時舉辦文藝晚會

陪老人散散步、運動、健身

也可以是教老人使用智慧型手機

寫字、畫畫、打桌球……

只要是能讓老人感到快樂充實的活動

都可以算進志願時間裡

入住的年輕人裡

有的是國畫和書法老師

每周六都來教老人們學習書法

有的會耐心的教老人們用微信

和自己遠在外地的孩子們視頻通話

還有的會陪老人們打桌球

教他們使用健身器材

自從這些年輕人搬進去後

老人們的臉上總是掛著開心的笑容

今年9月

蘇州的一家老年公寓也住進了5名95後

只要每個月花20-30個小時當志願者

來陪伴這些老人

就能以每月600元的價格

入住老年公寓的90平米大標準

而周邊同等條件的住宿環境

月租都在2500左右

這對於在大城市漂泊的年輕人而言

無異於是「雪中送炭」

而對於生活在養老院的老人們來說

雖然有人照顧生活起居、有老夥計們的陪伴

但少了家人的陪伴,兒孫繞膝的歡樂

他們的內心深處依然會感到孤獨

讓90後們搬進養老院,既緩解他們的租房壓力

也給老人們的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

的確是個一舉兩得的好辦法

其實,杭州這家養老院

並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很多國家為了排遣老年人的孤獨

都會採取類似的舉措

而住進養老院的年輕人

大多都是有愛心、愛老人還才藝出眾的

荷蘭的Humanitas home養老院

在2012年的時候就決定

把院裡多餘的房間免費租給學生

而他們要做的

就是每月花30個小時陪伴老人

不少年輕人表示

一開始來這兒,真的挺討厭的

感覺像極了又黑又髒的學校宿舍

不過一段時間之後

他們都喜歡上了和這些老人在一起的生活

而老人們呢

也像寵愛自己的孩子一樣對他們好

老人們無私的分享著自己的人生經驗

在他們迷茫時給與真誠的建議

更讓這群年輕人對生命又加深了一分理解

在英國

一位叫Malcolm Johnson的教授

還把一群幼兒園的孩子送進養老院裡

讓他們成為老人們的特殊看護

以前成天放空發呆的老人

在這群孩子們到來後

連心情都變得明朗舒暢起來

經常笑到假牙都漏出來了

同樣的事情還發生在美國

小男孩與爺爺一起創造美味

小女孩和老奶奶們一塊兒玩遊戲

雖然年齡相差快一個世紀了

但他們卻成了最親密的朋友、家人

當孩子們握住老人雙手的那一刻

他們真的被這群小天使治癒了

老人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快樂

在照顧孩子的過程中

他們發現自己即將腐朽的生命

還存在著巨大價值

與其每天絕望地等著死神將自己帶走

不如將自己的愛和人生經驗

傳遞給這群可愛的孩子

他們並不是被社會拋棄的邊緣人

而那些對這一舉措

憂心忡忡的寶爸寶媽們

也發現常常跟老人們相處的孩子

學到了幼兒園裡永遠也學不到的東西

「原來成年人也需要幫助」

其中的一位小男孩說出了自己的感悟

是啊,大人們也不是萬能的超人

大人也有需要攙扶的時候

當人老了,雪鬢霜鬟,暮景殘光

似乎無論如何都無法逃避孤獨的侵襲

可同樣孤獨的

還有在大城市漂泊的年輕人

孤單地在城市打拼,獨自承擔生活的酸甜苦辣

用接近一半的工資

租住在年紀比自己還大的老房子裡

並且清楚地知道它永遠也不會屬於自己

這就是現實,而現實總是殘酷的

於老年人而言

他們需要的真不多

傾聽,一點陪伴,僅此而已

對於獨自打拼的年輕人來說

他們也僅僅是想要在這座大城市裡

能有一個不那麼昂貴的小窩

讓年輕人住進養老院

就某些方面而言

不僅僅是一種新型養老模式

更溫暖了這些孤獨老人的內心

也讓我們這群年輕人在面對衰老和死亡時

多了一分底氣和坦然

其實

人生的每一個階段

都面臨著不同的艱難險阻

會孤獨,也會無助

而彼此幫助,互相陪伴

才能讓我們短暫的一生過得溫暖而美好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讓年輕人花300元住進養老院,廣州能複製這種養老模式嗎?
    最近,在杭州一家叫「陽光家園」的養老院,也住進了一批剛畢業的90後,他們白天都背個包出去工作,晚上回來竟還抽時間陪陪老人家。不管是不是噱頭,這種方式帶來了好的效果,老人們看似平淡的生活,多了許多小確幸。
  • 月租300元20小時志願服務,這樣的養老院你想去嗎?
    養老院志願活動項目負責人介紹,現在入住的年輕人已有14名,但他們並不是普通的「住戶」。負責人解釋稱,自去年開始,養老院推行「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志願服務項目,吸納年輕志願者加入。「我們收取300元的月租,將養老院的一部分房間出租給志願者,但相應地,需要志願者們每人每月給園內的老人提供20小時的志願服務。」
  • 第一批90後已經XXX 到底招誰惹誰了
    相關閱讀  在網際網路上檢索「第一批90後已經XXX」,你可以找到這些答案:第一批90後已經出家了,第一批90後已經禿了,第一批90後的胃已經毀了,第一批90後已經離婚了……種種說法背後傳達出的同一個意思是:第一批90後已經老了。  沒有人能夠躲過生活,只不過現在輪到90後了。
  • 身為一個90後,月收入多少才算正常?
    最近,關於90後月收入多少才正常的這個話題異常火爆,頻頻上榜微博熱搜,引發眾多90後們熱議。從去年夏天起,第一批95後從大學畢業步入職場,如今畢業已經過去九個月了,那麼現在的他們又有多少存款了?可麗娘娘帶著大家一起來聽聽以下這些只屬於他們的故事。
  • 幾百塊就能租房住,為何很多人還願意做每個月幾千塊月供的房奴呢
    現在房價這麼高,對於普通的上班族來說是個不小的壓力,一個房子要掏空六個錢包。很多人也經常說租個房子幾百塊就可以了,好點的地方也就上千塊就有房子住了,為什麼要買個房子每個月還月供的給銀行打工呢。可是發現沒有,很多人寧願買個房子還月供當房奴,這是為什麼呢?
  • 香港租房300塊一月,當看到裡面的時候,網友:太貴了!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也都知道香港是一個寸金寸土的地方,要是想要在香港買房的話,普通人是根本想都不敢想,有時候就是不要說買房了,就算是租房也很困難,所以本期就來說說香港租房300塊一個月,當看到裡面的時候,網友:太貴了!
  • 深圳租房人五成90後
    90後已取代80後成為租房主力軍。日前,深圳貝殼研究院發布《深圳商品房租賃市場周報》稱,2020年1月至7月,90後租房佔比近五成,更傾向在寶安、羅湖租房。根據深圳貝殼研究院數據統計,1月至7月,90後租客為48.9%,相比4年前增加約20%,已經成為主流的租房人群。主要是年輕一代的人步入社會,租房需求增加;其次,近年深圳房價偏高,一些來深「新市民」短期內購房壓力較大;再次,隨著社會的發展,城市間人員流動增加,一些年輕人覺得租房更實際。
  • 聽說,第一批 90 後已經開始買足浴盆了……
    這份足浴盆清單拿走不謝,自己買來養生也是極好的現在一打開微信訂閱號,很多爆款文章都是走「90 後養生」的套路。仔細想想,也是正常,第一批 90 後已步入社會好幾年,即將三十而立。無論是在職場還是在家庭,他們都已進化成中堅力量,身心都承受著很大的壓力。
  • 第一批90後已經開始買定期壽險
    今年是2020年,第一批90後正好30歲。他們有的尚且單身,而另一部分已經處於「上有老、下有小、車貸房貸負身」的狀態。據前瞻經濟研究院的一份研究數據顯示,這個群體對安全月薪的心理預期,一線城市平均為21401元,二線城市也在14588元。現實卻是殘酷的。
  • 水管沒有卻產生800多水費,一個月電費600塊,買房租房細節要知道
    作為一個剛畢業沒幾年的人,曾因為考研需要,在學校周圍租房住了一年多。房子是公寓類型的,就在學校後面,很多大學生都在那裡租房。剛開始不了解,也問了不少人那裡的租金之類的,但是等到租進去之後,還是發現自己太年輕了。
  • 90後大學生返鄉開辦養老院
    趙東升利用自家的土地廠房進行重新翻建今年24歲的趙東升大學畢業後沒有選擇留在北京工作,而是帶著同學郭鴻儒一起回到家鄉清河創業,兩人成立了幸福家園老年公寓,探索起了養老服務新模式。漸漸地,趙東升萌發了開辦養老院的念頭。「養老院可以幫助這些空巢老人,而且公立養老院並不多,不足以滿足老人們的需求,社會化養老機構正值發展的黃金時期。」趙東升覺得,養老事業不僅有前景,更有社會意義。於是,趙東升便對家人說出了開辦養老院的想法,並得到了家人的肯定與支持。
  • 2億年輕人租房實錄:有人住了10個月青旅,有人搬進公司休息室
    160塊一天的青旅床位我住了10個月畢業後我在學校書店裡租下了一個鋪面開花店,巴掌大一塊兒地方每個月要小5千的開支,扣除房租、水電、進貨成本,每個月到手就幾千塊。本來日子就過得緊緊巴巴的,誰能想到又遇上疫情,最嚴重的2、3月幾乎沒有一丁點收入。然而,屋漏偏逢連夜雨,當時租的房子也馬上要到期,而我算了下身上所有的錢,甚至都湊不出一個月的房租。
  • 78歲老人住進月4000的養老院,一個月卻暴瘦20斤,稱:不堪回首!
    標題:78歲老人住進月4000的養老院,一個月卻暴瘦20斤,稱:不堪回首!對於現在的很多人來說,工作是十分繁忙的,所以有時候就沒有時間照顧家中的老人,而去選擇把他們送到養老院。而我們今天要講述的就是這樣一件事,78歲的老人住進了每個月最低4000元的養老院,但是卻沒有想到一個月之後竟然還瘦了20斤,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呢?
  • 中國最好的養老院是什麼樣?一個月多少錢?很多人都不了解
    俗話說「沒吃過豬肉,還能沒見過豬跑」嘛,對於高端的養老院,我們普通人,可能這輩子都住不起,但這完全不耽擱我們對這也的養老院的好奇,今天益老平臺就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高端養老院的配置如何。一、地理位置作為一個高端(檔)養老院,從選址就要充分考慮了老人的醫療問題,建在醫院對面,且跟醫院建立醫療保障體系及綠色就醫通道是必要的。而養老院的環境,也要園林樓閣相映成趣,充分與自然融合。
  • 第一批90後開始貸款看牙了
    非知名網友表示, 嘗試了上海某醫院官網、電話、微信和第三方預約掛號平臺,未來一個月內的號源均顯示「號滿」。今天人多,明天人更多是常有的事兒。有人對口腔科價格進行調侃:「心臟支架價位都下調了,而看牙不會。」兩千塊的項鍊,買不下我一顆牙 / 微博做一顆全瓷牙冠要花掉整整四千塊,臨走前飄來一句來自醫生的警告:牙齒再壞就要拔掉重新種,一顆價格在1-2w塊。
  • 「家門口」開起了養老院!全方位照顧失能失智老人,讓探望家人不再...
    89歲的王富娥老人在這家養老院已經住了三年多,如今每個月的花費已經是最低檔的2100元錢。對於目前的生活,王富娥老人感到非常滿意,靠著自己的養老金,住在養老院,自己安心,家人們也放心。趙麗的父母都已經80多歲。在來養老院之前,老兩口已經很少出門,為了老人的健康著想,趙麗才下定決心送老人進養老院。
  • 打工者沒錢租房子,跑去鳥不拉屎的平湖租300塊錢一個月的破房子
    深圳平湖號稱是深圳房租最便宜的地方之一,300塊錢可以租到很大的單間。最近小編就親自去體驗了一下這種大單間到底環境如何。在平湖某城中村,由於地理位置比較偏僻,這裡的房子大部分房租都是300到500之間。相當於其他地方的一半,非常便宜。
  • 這一屆90後在「住」上的N種玩法
    常規意義上,在這個城市沒有屬於自己的家,只能租房度日的打拼者,都是「漂」。 同樣都是租房在北京、拼工作生活,人們往往覺得上一代北漂「住地下室」、「窩群租房」,拼搏中帶著血和淚,為什麼90後這邊「漂」的氣質淡了呢? 帶著這樣的疑問,我們走進了一些90後網際網路人的家裡,去看了看他們與眾不同的生活。
  • 養兒防老觀念已經過時了嗎?網友:住養老院比讓兒女伺候舒服
    傳統觀念「養兒防老」,兒子被視為老後依靠的主要照顧者,隨著社會面臨少子化與高齡化,就有網友不禁好奇,那些主張不生養孩子的人,有沒有想過以後老 了該怎麼辦? 貼文一出隨即掀起熱議。原作者日前在PTT「八卦板」以「不生小孩的有想過老年生活嗎?」
  • 最後一批90後已經18歲 成人禮英語怎麼說?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實用口語>正文最後一批90後已經18歲 成人禮英語怎麼說?2017年12月31日,最後一批90後(出生於1999年12月31日)度過了他們18歲的生日。這意味著90後一代已經全部成年了,意味著00後登場。   那麼,大家對「成年禮」了解多少呢?   成年禮就是在少男少女年齡滿18歲時舉行的象徵邁向成人階段的儀式。   在英語表達中,常用coming-of-age ceremony表示成年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