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年輕人花300元住進養老院,廣州能複製這種養老模式嗎?

2020-12-17 金羊網

  首先得問問廣州的年輕人們,你們願意嗎?

  本期神探|羊城派記者 甘韻儀 實習生 黃麗霞

還記得黃子華與佘詩曼主演的經典港劇《絕代商驕》中,有這樣一幕嗎?

  在香港一家普通養老院內,老人們獨自面對無趣的生活,等待死亡到來,敲可憐。由黃子華扮演的麥提爽入住養老院後,為老人家帶來很多歡樂。為了讓這種歡樂延續,他為養老院帶來了「創造快樂」的模式,最後皆大歡喜。

港劇《絕代商驕》截圖

萬萬想不到,杭州將這種模式落地了。

  最近,在杭州一家叫「陽光家園」的養老院,也住進了一批剛畢業的90後,他們白天都背個包出去工作,晚上回來竟還抽時間陪陪老人家。不管是不是噱頭,這種方式帶來了好的效果,老人們看似平淡的生活,多了許多小確幸。

入住陽光家園的志願者 受訪者供圖

  在電腦室,一位年輕人正在教王奶奶如何用Ipad視頻聊天,「沒事王奶奶,我們再來一次」,年輕人一遍又一遍地重複這句話。終於記住步驟的王奶奶高興得不得了,「可以看到遠在北京的兒子了,今晚一定要試試。」

志願者正在和長者聊天 受訪者供圖

  在書畫室,年輕的大海老師每周六給老人們上書法課,「張奶奶,今天寫得很好哦」「李奶奶,你這一豎得在米字格的中間線上」。下了課,大海老師還給老人們布置作業,「剛剛大海老師說了,畫幾張來著?」他們健忘卻很認真,因為「有事情做,就很開心」

志願者正在教老人書法 受訪者供圖

  ……

  年輕人到養老院開展敬老活動,多之又多,年輕人直接入住,倒是少見。

  好奇的神探直接聯繫了浙江杭州市濱江綠康陽光家園養老院與濱江區民政局,得知這是一個「陪伴是最長情告白」項目,由杭州濱江團區委和區民政局共同主辦,在去年年中就已經開始。

   哪些年輕人有資格入住?

  只要是大學本科畢業7年以內,或持有碩士及以上學位的單身青年,在濱江工作滿一年,且在市區沒有住房,就可以滿足招募條件,每月房租300元,住進養老院的「賓館標間」。

  在「資本」搶佔長租公寓市場,抬高一線城市租房價格,各種聲音沸沸揚揚的當下,杭州濱江區這個項目,算是一股清流了。

   入住有哪些要求?

  「志願者每個月助老志願服務20個小時,每月只要付300元,用以水電費、物業管理費、能耗費等的支出。」濱江區民政局社會養老服務中心陶主任說。

   會考慮年輕人的哪些因素?

  為了讓年輕人與老人家一起住得更加和諧,陶主任告訴神探,首先會考慮年輕人的意願,看是否願意參加養老院中的志願活動。第二,要考慮年輕人工作單位與養老院的距離,如果距離得太遠,就不建議入住了,因為來回通勤時間過長,晚上沒有什麼時間做志願活動。

  「目前招募進來的志願者,多數是高薪企業的員工,素質比較高,年輕人們還可以發揮自己的特長,打球、畫畫、寫字、電子產品操作等,給老人家帶來歡樂。」陶主任說。

年輕人為長者準備水果 受訪者供圖

   有沒有人是來誆騙低房租的?

  招募進來的志願者,如果想應付了事,純粹享受便宜房租?不存在的。「招募進來之後,我們也會進行考核,如果志願服務時間沒有達到20小時,或老人滿意度評價不高,可能會被取消準租資格。」陶主任補充道。

   一家養老院有多少個床位給年輕人?

  目前養老院有800個床位,只租了14個床位給志願者。他們和老人住在同一棟樓,但在不同的樓層,志願者有專門的一層樓。現在濱江區就只有這一家養老院有這個項目,未來要不要鋪開,要看其他的養老院有沒有這種需求。

   網友怎麼看?

  點讚的佔了絕大多數——

  不過,也有一些網友表示擔憂——

  例如,生活作息習慣不一、養老床位不夠、年輕人入住把關等,都是需要考慮的。千萬別讓賣保健品的人進入,不然呢,掏300入住,老人30000都掏出來買保健品。

  網友「沐茶小哥草稿箱」說:表面看是老少共存,還是存在很多隱患吧。1、難道老人也熬夜追劇看球?2、一些新聞報導稱養老院床位不夠用,可是這裡看起來卻不是那麼回事,這怎麼能順利推廣到全國呢?3、千萬別讓賣保健品的人進入,不然啊,別說房租300,這些老人30000也能掏的出來。

  那麼,在廣州有沒有類似的模式呢?

  在廣州市海珠區的松鶴養老院,去年年底推出「時間銀行」項目,其中有一項是免費為大學生提供食宿,學生為老人提供義工服務。

  該項目推出後不久,養老院就迎來了一批來自中國臺灣護理專業的大學生。他們幫老人洗澡、餵食、做康復訓練。老人們喜歡和他們聊天,養老院則持續有新鮮血液加入。

  這個項目與杭州非常相似,神探致電了解,對方稱:「時間銀行」只是針對院內的一個活動,並沒有向外招募義工,「考慮到老人的安全,有些人可能不是特別的專業,一般是不輕易向外公開這些招募義工的信息。」

  廣州養老院床位這麼緊張,還能騰出來給年輕人嗎?

  神探發現,這也是比較受爭議的一點,有人支持鼓勵年輕人多做義工代替入住,以騰出更多床位給有需要的老人家。

  事實上,一床難求的多數對應於公辦養老院。根據廣州市公辦養老機構入住評估輪候網上辦事平臺顯示,廣州市及各區的公辦養老院基本上都沒有了空床位,除了白雲區和黃埔區。

  而在建的廣州公辦養老院,也已經有不少人排隊輪候。

  廣州有哪些因某種特色(很多是因為貴)而出名的養老院呢?

  A、孝慈軒

  廣州市首家採用「三位一體」社區嵌入式養老新模式的養老機構,指依託社區資源,服務於社區,功能涵蓋機構養老、社區養老和居家養老三方面,除了像其他養老機構一樣為老人提供養老床位和護理,服務還面向周邊社區需要居家服務的老人。解決了老人在家門口養老的需求,並幫助老人社區養老和居家養老。不過,床位很少很少很少。

  B、泰成逸園

  號稱省級醫養結合智能化現代化的新型的養老院。可以知道的是,泰成逸園設立了南方醫院泰成逸園分院,結合醫養結合模式,便利入住長者的看病就醫。

  不過,這家養老院也常被質疑「炒床位」。

  C、頤福居

  曾被稱為「天價養老院」。這裡的床位沒有「產權」,臨時使用期限為20年,但費用卻並不便宜,例如29.2萬元的床位,房間約20平方米,一臥一衛,除了一張床外,還有一臺電視機。老人住進去後,還要每個月交2800元的服務費,水電費、餐費還不算在其中。與其說養老院,更像是養老社區,每一層樓都配有24小時的管家中心。

D、遠洋.椿萱茂老年公寓

  今年6月,總建築面積近1.3萬平方米的遠洋 椿萱茂(廣州興業)老年公寓在番禺南郊建成,這是廣州首家專注於失智照護的養老服務機構,將引入更多先進的失智照護理念與解決方案。目前該公寓有135個房間,260多個床位,就是地方相對比較偏。

  廣州有哪些養老院值得推薦?

  廣州市有9家五星級養老院,你知道嗎?

  去年年底,省民政廳開始組織實施養老機構星級評定試點工作,今年9月擬在全省推廣實施。今年3月,首批99家星級養老機構出爐,其中五星級養老機構全省有19家,廣州佔了9家。

  廣州市老人院(公辦)

  廣州新海頤養苑(民辦)

  廣州福瑞馨養老院(民辦)

  廣州頤壽養老院(民辦)

  廣州頤壽養老院第一分公司(民辦)

  廣州市荔灣區金寶養老院(民辦)

  廣州市松鶴養老院有限公司(民辦)

  廣州頤園養老有限公司(民辦)

  廣州市越秀區東山福利院(公辦)

  期待未來在廣州也能不斷有更貼心的養老服務模式出現!

  來源|羊城派

  本期主持|呂楠芳

編輯:

相關焦點

  • 一份實實在在的養老帳單 住民營養老院得花多少錢?
    老兩口的養老帳單:把房出租住進老院 每人每個月3500元  俞富春患有帕金森綜合症,83歲的時候,身體一下子垮了下來。如何居家醫療養老,成了他和老伴的最大難題,因為他們家距離最近的醫院要一個多小時,孩子們都有工作,也不可能隨時守在身邊。
  • 月租300元20小時志願服務,這樣的養老院你想去嗎?
    養老院志願活動項目負責人介紹,現在入住的年輕人已有14名,但他們並不是普通的「住戶」。負責人解釋稱,自去年開始,養老院推行「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志願服務項目,吸納年輕志願者加入。「我們收取300元的月租,將養老院的一部分房間出租給志願者,但相應地,需要志願者們每人每月給園內的老人提供20小時的志願服務。」
  • 第一批90後已經住養老院了!300塊一個月,連租房零頭都不要!
    最近幾年關於90後的話題似乎從未停息就在今年快要被生活壓垮的90後終於等來了「第一批90後已經住進養老院」的「喜訊」不僅每月只要300塊還可以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房間在杭州濱江的一所養老院裡就住了這樣一群90後只需每月繳納300元就能住進30平的標間而唯一的條件就是每一位租住的90後每月需要花20個小時陪伴並照顧養老院內的老人
  • 記者探訪北京多家養老院:養老究竟有多難
    簡介:  日前,有媒體報導稱,北京最貴養老院年花費超過百萬元。不禁有網友直呼:真是老不起,因為老了養不起。養老究竟要花多少錢?近日,中新社記者走訪了幾家北京的養老院,幫您算了一筆帳。  【正文】記者首先來到位於北京朝陽區華嚴北裡的第一社會福利院,這是北京市屬的5家養老院之一,也是北京市乃至全國的標杆養老院。
  • 北京泰和養老:為什麼選擇養老院?選擇什麼樣的養老院?
    為了保證自身的安全很多老人選擇了住進有安全保障的養老院。其次是減少老人孤獨;很多上班族並沒有多少時間陪伴老人,如果周圍有一群年齡相仿的鄰居平時在一起下下棋、跳跳舞還好,如若沒有的話,老人難免會感到孤獨,所以很多老人為了不讓自己出現孤獨感,選擇了住進養老院。在養老院有各種娛樂設施和文化活動,極大程度的豐富了老人的日常生活。
  • 「陪伴式養老」現冰城 64歲女兒與92歲媽結伴住進養老院
    5年前,龐莉莉和媽媽一同住進哈爾濱市道裏區敬老服務中心,照顧媽媽的起居,開啟「陪伴式養老」的新模式。黑龍江大學社會學教授曲文勇認為,現在的老人越來越長壽,子女的歲數也都不小,兩代人一起在養老院養老,子女既能在父母身邊陪伴他們,又能減輕在家照護老人的精力,這種養老模式值得相同情況家庭的借鑑。
  • 78歲老人住進月4000的養老院,一個月卻暴瘦20斤,稱:不堪回首!
    標題:78歲老人住進月4000的養老院,一個月卻暴瘦20斤,稱:不堪回首!對於現在的很多人來說,工作是十分繁忙的,所以有時候就沒有時間照顧家中的老人,而去選擇把他們送到養老院。而我們今天要講述的就是這樣一件事,78歲的老人住進了每個月最低4000元的養老院,但是卻沒有想到一個月之後竟然還瘦了20斤,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呢?
  • 智能養老系統打造虛擬養老院,就在家門口養老
    虛擬養老院是指通過智能養老系統整合社會上養老相關有利資源,建立一個養老信息平臺,以「線上支付,線下服務」的形式為居家養老人員提供養老產品及配套服務。虛擬養老院產生的社會養老背景:老齡化速度增快,持續增加的養老需求與相對滯後的養老機構服務能力矛盾凸顯;公辦養老院床位缺口巨大,遠遠不能滿足需求,一些城市就近養老需要排隊幾年甚至十多年;民辦養老院受制於土地、資金、人員等因素,要麼收費高,要麼條件簡陋、安全隱患嚴重,入住率不高,只能在夾縫中生存;
  • 15年100萬住高級養老院 老爸老媽願意接受嗎?
    「環境真當好,跟住五星級酒店似的,只是15年100多萬元,還真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章女士感嘆道。其實,很多讀者和記者一樣感興趣的地方在於——在杭州的高端養老機構到底是怎樣的,接受的人群多不多,老人們一般會花退休工資的百分之多少在養老上?從「隨園嘉樹」開始,記者一一解讀。
  • 藏地金稞實地採訪90、00後的年輕人:你會把父母送進養老院嗎?
    這意味著未來去養老院養老將是更多國人的選擇。中國人口老齡化來得太快,使得我們面臨著「未富先老」和「未備先老」的雙重挑戰。在這樣的現實面前,我們不光需要思考父母的養老問題,也要開始思考自己的養老問題了。為此,藏地金稞特地採訪了一群90、00後的年輕人,關於是否會把父母送進養老院,他們這樣說。94年房產經紀小波:我的父母年紀雖然都不是很大,但也快到退休的年紀了。
  • 從「跨界」到「賦能」「泰康模式」助推我國養老事業發展
    養老產業迎關鍵發展期 專訪西南交大專家談四川養老產業未來 從「跨界」到「賦能」「泰康模式」助推我國養老事業發展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預計,2019年中國養老行業市場規模將達6.8萬億元,預計2019年-2023年的年複合增速約為17.13%,到2023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2.8萬億元。在需求驅動下,近年來眾多投資者將目光投向了養老地產,打造醫、健、康、養產業一體化服務。如以泰康人壽為代表的國內眾多保險公司積極布局養老及相關業務,動輒數十億甚至上百億的投資,在全國各大中型城市設立高品質養老社區。
  • 靜安再添「星級酒店」養老院 公建民營探索養老新模式
    東方網記者劉歆2月5日報導:今天,位於餘姚路338號的上海靜安區日月星養老院正式開業。這家由快捷酒店改建的養老院建築面積7325.25平方米,床位數292張,共有8層。據悉,作為2014年市政府新增養老床位的實事項目,日月星養老院採取了政府出資收購產權,社會力量帶資建設並負責後期運營的建設管理模式,為市中心探索機構養老提供了新的模式。
  • 新鄉「積分養老模式」:積分用處多 全家都受益
    住酒店有酒店積分,坐飛機有航空積分,那你聽說過「養老積分」嗎?在河南新鄉,有42萬老人擁有自己的專屬養老積分。那麼什麼是養老積分?有哪些渠道可以獲取積分?得到的積分能用來做些什麼呢?6月2日,大河網記者前往新鄉為您解密「積分養老模式」。
  • 高檔養老院一床難求一個月2000多老人預約
    根據這3家養老院初步估算,僅在10月份,就有2000多名老人在排隊。二樓朝陽房間最受青睞好房間讓老人「眼紅」記者在採訪時,一輛轎車開進了至愛養護院,一對中年夫婦走下車,他們是替父母諮詢入住情況的。據介紹,目前,在養老機構的老人基本是75歲以上,有的生活能自理,有的半自理,有的完全不能自理。
  • 養老:「虛擬養老院」解鎖西安養老難題
    「我們這裡的養老,不僅能電話一鍵叫來需要的服務,還有人定期給檢查身體。」劉阿姨說的正是西安市蓮湖區的「虛擬養老院」,即利用信息化手段、網際網路和物聯網技術搭建面向老年人群體的服務系統與信息平臺,為老年人提供實時、快捷、高效、低成本的物聯化、互聯化、智能化的養老服務。「虛擬養老院」正在解鎖大西安養老難題的「智慧密碼」。
  • 社區養老遭遇落地難 珠海一小區業主稱社區養老院「破風水」
    央廣網珠海2月2日消息(記者何偉奇 通訊員印寧)日前,記者從廣東省珠海市鬥門區獲悉,針對目前老年人口迅速增長的情況,當地養老模式已從傳統的家庭孝敬養老向敬老院、養老院機構養老過渡,從單一機構養老模式到居家養老、旅居養老、日託養老、共享養老等多元化發展。
  • 虛擬養老院,服務要實打實
    在手機上輕輕一點,就能預約居家養老生活照料服務。預約時間一到,服務人員就來到家中提供服務,與此同時,系統不僅記錄下時間、地點、內容等服務信息,還能實現刷卡支付和服務評價。這是一種居家養老的新模式——虛擬養老院。  這樣的養老院「虛擬」在哪兒?虛擬在其存續形式上。
  • 78歲老人住進醫養結合型養老院 一個月卻暴瘦20斤
    由於無法照顧年邁的母親,市民毛女士,把78歲的母親彭婆婆,送到了巴南區一家醫養結合的養老機構。本想多花點錢,為母親找到一個頤養天年的好地方,可沒有想到,老人在這裡一個多月,卻瘦掉了20斤。這樣的情況,讓毛女士很擔憂。
  • 日本養老觀的微妙變化①:當你老去,成為養老院的一張床位
    這裡的入住金按房型不同為8750萬日元至3億70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525萬元至2220萬元),月費約2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2000元),不含護理費及餐費。圖片來自:SACRA VIA成城官網是不是住進高級養老院就能「安享晚年」了呢?其實不然。養老院的環境固然舒適,有些甚至豪華,但都是面向生活尚能自理的老人的。
  • 2020新型養老走紅:子女不犯愁,父母也不用去養老院
    年輕的時候,我們嚮往詩和遠方,年過60歲,很多人都會考慮養老的問題。前天去看大姨,她跟我說:「我老了,不想去你表哥那裡,也不想讓他回家,畢竟他還有家要養,我準備嘗試新型養老。」什麼是新型養老呢?後來,社區給她介紹一個20多歲的女孩媛媛,住進了她的家。汪奶奶很高興,她特意把房間打掃乾淨,每天晚上也會做好飯,等媛媛回來一起吃。而媛媛不需要交房租,她在下班後,會陪汪奶奶一起嘮嗑,如果自己有事,就把房間門開著,彼此能隨時看見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