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中國發布基金會發布的《中國發展報告2020:中國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趨勢和政策》中稱,自2000年邁入老齡化社會之後,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程度持續加深。
到2022年左右,中國65歲以上人口將佔總人口的14%,2050年,中國老齡化將達到峰值,中國65歲以上的人口將佔人口的27.9%。這意味著未來去養老院養老將是更多國人的選擇。
中國人口老齡化來得太快,使得我們面臨著「未富先老」和「未備先老」的雙重挑戰。在這樣的現實面前,我們不光需要思考父母的養老問題,也要開始思考自己的養老問題了。
為此,藏地金稞特地採訪了一群90、00後的年輕人,關於是否會把父母送進養老院,他們這樣說。
94年房產經紀小波:
我的父母年紀雖然都不是很大,但也快到退休的年紀了。幸運的是,他們退休後會有一定的退休金,醫保也買了,平時買藥和生點小病都是可以報銷的。只要不生大病,他們的退休工資會讓他們生活得很好。至於要不要送他們去養老院,我暫時還沒考慮過,畢竟老兩口現在的身體比較硬朗,和小區裡的叔叔阿姨處的也好,不會感到孤獨。
90年個體戶小偉:
我出生在農村,父母都是地道的農民,我上面還有一個大我五歲的哥哥。我從沒想過把父母送去養老院,一來是因為我想親力親為的照顧他們,二來是因為觀念的影響,在農村把父母送去養老院是要被戳脊梁骨的。關於父母的養老問題,我和哥哥都會負責到底。
95年金融行業職員媛媛:
我其實有跟父母談到過養老的問題。我的母親很開明,她認為養老院不管是環境,醫療條件還是飲食健康,都會更全面一些,等她年紀再大些,她願意去養老院。但我的父親相對比較傳統,他覺得去養老院的老人都是被子女拋棄的老人,再加上他看了很多養老院虐待老人的新聞,他很排斥。
02年大學生小舟:
我從沒思考過是否需要送父母去養老院的問題,對於我來說,這太早了。況且我的父母一直給我灌輸一個概念,即:他們希望我能好好學習,畢業後做自己喜歡的事,他們會為自己存夠去養老院的錢,他們不想成為我的負擔。但唯一的要求是他們希望我能夠多去養老院看看他們。
97年攝影師喬巴:
我是正經兒的北漂,家鄉在武漢,我一年最多只能回兩次家。在以後,我會考慮將父母送去養老院,我自己也會在自己老了之後去住養老院。我會擔心當父母生病的時候我沒辦法全方位照顧他們,也會擔心因為工作忙不能經常回去陪他們,讓他們感到孤獨。而入住養老院,這些問題會得到很大的解決。
90後和00後對於是否考慮把父母送進養老院的回答,也是我國老齡化態勢加劇的時代背景下所需要面臨的問題。因此養老體系的健全,國民身體健康指數的提升,以及國民養老思維的轉變三大問題都變得十分重要。
住宅地產市場飽和,養老地產蓬勃發展
近兩年來,與「養老」相關的內容開始頻繁地出現在我的朋友圈。先有以旅居康養為噱頭的養老產品,顧名思義,就是在北海等國內出名的生態地建造養老度假村,然後開始在全國範圍內成立旅遊團,帶著有需求的老人去度假。
再之後是各地養老院的大範圍出現,包含生態養生,醫療服務,健康飲食在內的所有服務一度晃花了我的眼。最後便是各大房地產商開始從住宅地產轉戰養老地產,從環境的選擇,社區的配套,再到服務的提升,全方位滿足老年人養老的需求。
在老齡化社會背景下,養老地產是必然產物。
國民身體健康指數提升,你的健康成了頭等大事
時代的快速發展,為國民帶來優質生活條件的同時,也帶來了各大疾病的出現。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出現,大多是因為不健康的飲食方式,從根本上威脅著國民的身體健康。
最重要的是,各種疾病的年輕化也逐漸蠶食著國民的身體。畢竟,誰都不想年紀輕輕就一身病。套用我們父輩常說的話:你現在趁著年輕不重視自己的身體,等到年紀稍微大一點,什麼病都能找上門。
由此可見,健康養生要趁早,吃點兒好的很必要!
如果是你,你願意送父母去養老院嗎?
如果是你自己,你願意在自己來了之後去養老院嗎?
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