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虛擬養老院」解鎖西安養老難題

2020-12-23 樂居網西安

蓮湖區搭建「虛擬養老院」平臺

為分散居住的老人建立健全檔案

老人家裡配備可一鍵撥通的服務電話

服務中心按訴求及時提供相應服務

「我今年都82歲了。」家住西安市蓮湖區的劉阿姨聽到人們猜她最多65歲,笑得十分開心。

「我們這裡的養老,不僅能電話一鍵叫來需要的服務,還有人定期給檢查身體。」劉阿姨說的正是西安市蓮湖區的「虛擬養老院」,即利用信息化手段、網際網路和物聯網技術搭建面向老年人群體的服務系統與信息平臺,為老年人提供實時、快捷、高效、低成本的物聯化、互聯化、智能化的養老服務。

「虛擬養老院」正在解鎖大西安養老難題的「智慧密碼」。

「虛擬養老院」

一鍵叫來老人最需要的服務

在蓮湖區「虛擬養老院」的呼叫中心大屏幕上,顯示正在進行實時服務的老人名片,只要點開名片,老人的健康狀況、所在位置、需要標記的額外服務等信息都能看到。華商報記者了解到,建立網際網路+智能化養老服務管理平臺及智能養老信息化管理平臺,將分散居住的老年人通過註冊納入「虛擬養老院」信息化管理。建立健全老人檔案,全面錄入在院老人的信息,包括基本信息、健康信息、評估信息、護理信息、家屬信息、餐飲信息、醫護信息等內容,是蓮湖區「虛擬養老院」一項重要的「基建數據工程」。通過這些數據,服務中心便能及時準確地提供定製服務。老人的家裡都配備有服務電話,可以一鍵撥通呼叫中心,提出訴求,服務便可實時送達。

雖然不設一張床,養老服務卻能貼心送達,這是蓮湖區虛擬養老院的「智慧密碼」之一。「不僅如此,『虛擬養老院』還能讓像我這樣有意願有條件的人發揮餘熱,越活越年輕。」劉阿姨驕傲地透露,她還是一個「特殊養老院」的黨支部成員。

據了解,目前建設的調度中心有1個,服務範圍可覆蓋蓮湖區131個社區,呼叫系統8個,已經安裝智能終端500個,使用率達100%。目前平臺註冊老人有5316人,其中空巢老人668人,失能老人1681人。已提供入戶服務1.35萬餘人次,電話慰問服務3.5萬餘人次。

據了解,下一步蓮湖區會將目前享受床位補貼的2034位老人全部納入「虛擬養老院」信息化管理,將整個蓮湖區的老人納入一個「大養老院」。同時,將轄區內的藥店、醫院等醫療信息列入虛擬養老院智慧系統,實現「醫」與「養」無縫銜接。此外,還將加大對護理人員的培訓力度,優化護理員工體系。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養老,是一個社會的良心底色,更考驗著一個城市的責任擔當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建立

保障範圍不斷擴大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讓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

老有所養,需要國家社會保障體系的健全完善。2018年,西安常住人口達到1000.37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740.37萬人。隨著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建立、完善,參保人數逐年增加。截至2018年末,西安有527萬人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661.70萬人參加基本養老保險,167.54萬人參加失業保險,229萬人參加城鎮工傷保險,213.01萬人參加職工生育保險,483.10萬人參加新農合(參合率達99.44%)。

而我們要在老有所養的基礎上,追求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這就需要給予老年人更多的關懷、體貼與精神慰藉。

據最新統計,陝西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佔常住人口的比重達到10.11%,總量超過383萬人。在這些65歲以上的老人中,70歲以上人口又佔六成以上,而80歲以上老年人口佔比由「十二五」初的13.22%上升到16.05%。隨著外來人口不斷增加,「隨遷老人」也正在成為陝西面臨的一個龐大群體。如何抓住網際網路時代機遇,由政府主導、市場參與,探索出一個方便、精準、快捷的新模式,平衡養老問題,則成為關係社會和諧穩定一道「必答題」。而蓮湖區正在推進的智慧養老虛擬大數據平臺,給出了這道題的「創新」答法,用物聯化、互聯化、智能化的養老服務為老人們送去老年生活的小確幸。

西安是希望之城

機遇疊加前景廣闊

事實上,蓮湖區智慧養老虛擬大數據平臺只是西安智慧城市建設的一個縮影,手機掃碼乘地鐵、坐公交、辦證照、交費用……這些建設智慧城市不斷取得的新成效,正在讓市民的工作生活更加便利高效。

據了解,新中國成立之初,西安經濟基礎還是很薄弱的,1949年全市生產總值(GDP)僅為1.89億元,到2018年時全市生產總值(GDP)已增至8349.86億元。2017年西安經濟總量在副省級城市中的排位進至第9位,2018年西安GDP總量在時隔38年後重回全國城市20強。

現在的西安不僅是古絲綢之路的起點,是華夏文明和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還是國務院批覆建設的國家中心城市。西安承擔著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新能源汽車、下一代網際網路等20餘項「國家級」試點、示範任務,在諸多領域具有先行先試優勢。

如今的西安是中國八大區域性航空樞紐之一和西北首個72小時過境免籤城市,已開通國內、國際航線346條(其中國際航線70條)。2018年,西安進出口總值3303.87億元、增長29.6%(其中,出口總值1957.49億元,增長26.1%;進口總值1346.38億元,增長35.0%),榮登聯合國「全球最具發展潛力新興城市」榜單。

此外,西安先後被評為「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和「全國文明城市」,並連續7年榮獲「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稱號。 華商報

【購房資訊輕鬆享,快來關注樂居網】

文章來源:華商報

相關焦點

  • 智能養老系統打造虛擬養老院,就在家門口養老
    虛擬養老院是指通過智能養老系統整合社會上養老相關有利資源,建立一個養老信息平臺,以「線上支付,線下服務」的形式為居家養老人員提供養老產品及配套服務。當養老家庭有服務需要時,撥一個電話給養老平臺,平臺便會根據需求委派專業護工上門為老年人提供服務,同時對服務過程及質量進行監督。虛擬養老院利用高科技手段,真正實現了居家養老的專業化和閉環式管理的結合。
  • 虛擬養老院:居家養老新體驗
    在蘭州市城關區虛擬養老院裡,只需一通電話,養老院便能為居家老人提供家政等各項服務,儼然成為老人生活的「客服中心」,老人足不出戶即可享受養老服務。自2019年成立以來,該養老院已為老人提供服務達1375.45萬人次。
  • 究竟什麼叫做虛擬養老院,虛擬養老院服務淺析
    在本次方針重提虛擬養老院的概念後,不少養老驛站及組織都較為「動心」,期望藉助這一業態將疫情期臨時推出的線上服務固化成為常態產品。蘇州新導為虛擬養老院搭出了一個雛形。在本次方針重提虛擬養老院的概念後,不少養老驛站及組織都較為「動心」,期望藉助這一業態將疫情期臨時推出的線上服務固化成為常態產品。
  • 蓮湖改革 | 西安6000多名老人入住「虛擬養老院」,手機一鍵呼叫...
    這其中的奧秘就是西安市蓮湖區金寶美養老服務中心推出的「虛擬養老院」服務,這也是陝西省首家沒有一張床位的養老院。 看似「虛」,其實很「實」 「虛擬養老院」是由蓮湖區民政局聯合蓮湖區金寶美養老服務中心全力打造的一個「信息服務+居家養老上門服務」平臺。
  • 西安有家虛擬養老院專為老人私人訂製 叫服務就跟叫外賣一樣
    華商網訊電話裡對老人噓寒問暖,下單後還能上門服務,很長一段時間,遇到這樣的情況都會被很多人提防擔心遇到騙局,但這在西安市蓮湖區的養老圈內已經成了現實  9月24日,由西安市委網信辦指導、蓮湖區委網信辦主辦的「網絡媒體蓮湖行」媒體採訪團一行來到西安蓮湖區,圍繞醫療網格化、虛擬養老、社區家庭等工作進行採訪,帶你走進一個不一樣的蓮湖區。
  • 虛擬養老院,服務要實打實
    在手機上輕輕一點,就能預約居家養老生活照料服務。預約時間一到,服務人員就來到家中提供服務,與此同時,系統不僅記錄下時間、地點、內容等服務信息,還能實現刷卡支付和服務評價。這是一種居家養老的新模式——虛擬養老院。  這樣的養老院「虛擬」在哪兒?虛擬在其存續形式上。
  • 「養老餐廳」解決蘭州城關區空巢老人吃飯難題
    10月11日,在蘭州城關區「養老餐廳近日,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第50家「養老餐廳」開張,轄區內更多的六十歲以上空巢老人可以享受到兩葷一素搭配的午餐。符合條件的老人可以申領「虛擬養老一卡通」,中午即可到城區內的任一家「養老餐廳」享受6元營養套餐。「養老餐廳」是蘭州市城關區「虛擬養老院」的一部分。
  • 蘭州城關區新添五家虛擬養老餐廳
    城關區新添五家虛擬養老餐廳  每日甘肅網1月3日訊(蘭州晨報/掌上蘭州首席記者劉瓊)城關區民政局採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通過公開招標確定5家條件設施完善、服務好的酒店加盟開設虛擬養老餐廳,並於1月1日開始營業。
  • 北京泰和養老:為什麼選擇養老院?選擇什麼樣的養老院?
    來源標題:北京泰和養老:為什麼選擇養老院?選擇什麼樣的養老院?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越來越多的老人開始選擇入住養老院。
  • 蘭州「虛擬養老餐廳」為空巢老人專供6元餐
    這是蘭州市虛擬養老院為老年人推出的「虛擬養老餐廳」服務。  15日中午,記者來到了「虛擬養老餐廳」的加盟店華瑞酒店。廚房裡,師傅們忙著擇菜、配菜、做湯,一頓看上去很豐盛的午飯,正在準備著。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子女不在身邊的「空巢老人」的生活起居逐漸引起社會關注。而在蘭州市城關區的許多「空巢老人」不再為吃不到可口飯菜而發愁。
  • 中國老齡化嚴重,你覺得現在的老人在養老院養老好還是在家養老?
    問題:中國老齡化嚴重,你覺得現在的老人在養老院養老好還是在家養老?這種現象很正常,國外更普遍。我國目前已經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該如何更好的安度晚年是擺在眼前的問題。中國傳統的觀念是子女滿堂,四世同堂。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老年人越來越需要有自己的活動空間和更好的被照料,養老院是個不錯的選擇。從絕大多數老年人而言,他們是希望在家養老,故土難離,老窩難捨。他們多不願意離開熟悉的環境,改變已經熟悉的生活。因此當前實際情況是許多生活尚能自理的老年人寧願呆在家裡安度晚年。經濟條件好的家庭則顧保姆居家養老。
  • 溧水4萬多老人「入住」虛擬養老院
    溧水民政局福事科科長劉和順介紹,溧水虛擬養老院平臺由第三方溧水恆宇養老服務中心運營管理,依託信息平臺,完成服務派單、質量管控、統計分析、呼叫和授權管理等,老人只需撥打熱線電話,就有專門的服務人員上門為其提供生活服務,是居家養老服務的新模式。
  • 這種新型養老方式溧水已有50000多人加入,涉及……
    編者按:中國自古就有敬老、養老的優良傳統,但說到養老院,大家第一反應還是有所牴觸的。和傳統養老方式相比,現如今,一種名為虛擬養老院的養老方式正逐步被大家認識。而何為虛擬養老院,據悉,其被稱為「沒有圍牆的養老院」,老人無需住在養老院中,在家就可以挑選、享受專業化、多樣化的養老服務,讓老人從心理上也能更好地接受,更有安全感。在溧水,虛擬養老院也被更多的老人所接受。老有所養,是每一個老年人的心願,無論是在養老院、在社區還是在家,老年人都希望能安度晚年。
  • 搭建數據共享平臺開設「虛擬養老院」
    省人大代表謝瓊: 搭建數據共享平臺,開設「虛擬養老院」醫養結合是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重大民生問題,也是整合資源、破解老年群體養老和就醫兩大難題的有效應對之策。合肥市代表團的省人大代表、安徽九久夕陽紅投資管理集團董事長謝瓊呼籲,我省要進一步完善醫養結合政策;搭建數據共享平臺,開設「虛擬養老院」。「進一步完善醫養結合政策、健全醫養政策體系顯得尤為緊迫。」
  • 東營厚德福康養老服務有限公司助力全市養老院疫情防控
    大眾網·海報新聞東營3月3日訊(記者 李娜娜)近日,東營厚德福康養老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解海堂來到東營市民政局,為東營市其他50家養老機構捐贈價值1萬元的艾條。此前,為了助力東營養老機構的疫情防控工作,東營厚德福康養老服務有限公司已捐贈了一萬餘元的酒精。
  • 大型企事業單位開辦養老機構
    原標題:大型企事業單位開辦養老機構   近期,本報「養老難題如何破解」系列報導刊登後,「康養專題熱線」接到了很多讀者的電話,大家就養老難題如何解決進行思考,並提出了相關建議
  • 一份實實在在的養老帳單 住民營養老院得花多少錢?
    老兩口的養老帳單:把房出租住進老院 每人每個月3500元  俞富春患有帕金森綜合症,83歲的時候,身體一下子垮了下來。如何居家醫療養老,成了他和老伴的最大難題,因為他們家距離最近的醫院要一個多小時,孩子們都有工作,也不可能隨時守在身邊。
  • 靜安再添「星級酒店」養老院 公建民營探索養老新模式
    東方網記者劉歆2月5日報導:今天,位於餘姚路338號的上海靜安區日月星養老院正式開業。這家由快捷酒店改建的養老院建築面積7325.25平方米,床位數292張,共有8層。據悉,作為2014年市政府新增養老床位的實事項目,日月星養老院採取了政府出資收購產權,社會力量帶資建設並負責後期運營的建設管理模式,為市中心探索機構養老提供了新的模式。
  • 讓年輕人花300元住進養老院,廣州能複製這種養老模式嗎?
    廣州養老院床位這麼緊張,還能騰出來給年輕人嗎?  神探發現,這也是比較受爭議的一點,有人支持鼓勵年輕人多做義工代替入住,以騰出更多床位給有需要的老人家。  事實上,一床難求的多數對應於公辦養老院。根據廣州市公辦養老機構入住評估輪候網上辦事平臺顯示,廣州市及各區的公辦養老院基本上都沒有了空床位,除了白雲區和黃埔區。
  • 新型養老產業 2017中國養老院專用家具十大品牌
    據相關數據統計,目前我國大大小小的養老院有24752家,對家具的需求量較大。不同的養老機構由於運營模式、客戶群體、周邊環境而對養老院家具的需求不同,這對參與投標的家具企業在設計、生產製造、安裝使用上要遵循具體養老院機構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