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中文版分成七段,標題分別是:耶穌揀選十二使徒、耶穌差遣十二使徒、將遇到的迫害、不要懼怕、在人的面前承認基督、做門徒的代價、服侍主的賞賜。這些內容少部分是作者自己的原創,大部分分別抄或者改編自馬可福音第3章、第6章、第9章和第13章。按馬可福音,在不同章的事情是發生在不同的時間和地點的,到馬太福音這裡,卻都被編到了一起。馬可福音的第3章,耶穌剛出道不久,到馬可福音第13章,耶穌已即將被出賣和處死。這麼長時間跨度裡的多件事情,被馬太福音作者寫成一件事一段話,單從這一點看,我們就可以知道他所寫的事情並不是真實發生過的事情。
第一段,耶穌揀選十二使徒。
作者說,耶穌叫了十二個門徒來,給他們權柄,使他們能驅趕汙鬼、醫治各樣的病症和虛弱。這十二使徒的名字,頭一個叫西門,又稱彼得,還有他兄弟安得烈。西庇太的兒子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約翰。腓力,和巴多羅買,多馬,和稅吏馬太,亞勒腓的兒子雅各,和達太。奮銳黨的西門,還有賣耶穌的加略人猶大。
本段結束。
有人可能會問,這裡又寫使徒、又寫門徒,這兩者有什麼區別呢。在福音書原文裡,這兩個稱呼的用詞是不一樣的,翻譯成英文,門徒寫作follower,是追隨者的意思,使徒寫作apostle,是使者、倡導者、受差遣者的意思。在基督教發展壯大後,使徒也被稱為福音大使、基督的專員。因為聖經裡說耶穌賜給他們驅鬼治病的權柄,所以通常認為使徒像耶穌那樣,也具有神奇的能力。或者可以這麼說,使徒就是有特殊能力的門徒。不過實際上新約裡只有使徒行傳很少的內容寫到使徒的超能力,比如使徒行傳第3章寫彼得醫好瘸腿的人、第9章寫彼得治好癱瘓的人。這些事不能寫太多,因為超能力寫太多,但是大家卻都沒見過,就容易穿幫。
在馬可福音裡,使徒只在6:30提到一次,在馬太福音裡,也只有10:2提到一次,大部分時候都是寫門徒,可見門徒使徒,本來大體意思也差不多,差不多可以互相通用。路加福音經常提到使徒,可能是因為其創作時間比較晚,也可能是因為個人的寫作習慣。
在新約裡共提到有十四個信徒,除這裡寫的十二個之外,另外兩個中有鼎鼎大名的保羅,歌林多後書1:1說:奉神旨意,作基督耶穌使徒的保羅。另外還有一個說是因為猶大出賣耶穌,於是選出一個替補自盡的猶大,使徒行傳1:26說:於是眾人為他們搖籤,搖出馬提亞來,他就和十一個使徒同列。
我們在前面說過,耶穌的十二個使徒,其中馬太和多達是公元前一百多年一個耶穌的原型「耶穌」ben Pandeira五個門徒中的兩個,那麼可想而知,也許還有其他一些門徒也是來自歷史上別的傳說故事。比如很多學者認為,馬太福音16:19寫耶穌讓彼得掌管天國的鑰匙,這個彼得的原型應該就是埃及神話中把守天堂大門的Petra。還有醫生路加的希臘名是Lykos,這是掌管醫藥的阿波羅的別名,所以路加的原型可能就是阿波羅。
就像西遊記,把唐僧的故事,和孫悟空、豬八戒、沙僧、龍王三太子等原來屬於不同傳說故事的「人物」都整合到一起,並使他們成為師徒關係,古時很多系列的故事,都是這麼編出來的。眾所周知,有些資料寫耶穌年少的時候曾到印度去學習佛法,同樣也是編造,只不過新約將別人編為耶穌的門徒,這些資料將耶穌編成別人的弟子而已。
當然,「天國的鑰匙」馬可福音並沒有提及,這是馬太福音加上去的,馬可福音作者所想的彼得的原型也有可能不是那個Petra,或許只是馬太福音的作者自己那麼想也未可知。不過就算這樣,也證明彼得這個門徒是虛構出來的,如果彼得是真實人物的話,馬太福音的作者怎麼不知道,他的事情要不是抄自馬可福音,就是來自神話傳說呢。還有醫生路加也一樣,路加福音並沒有提路加是醫生,歌羅西書4:14才寫醫生路加。路加福音也沒有特別多說到醫生、醫藥的事情,所以並不能判斷路加福音的作者使用路加這個名字一定出於希臘神話中的阿波羅,也許是歌羅西書的作者保羅牽強附會也說不定。但是能夠牽強附會,同樣證明這個人是虛構出來的,否則的話,為什麼他的正經事都不說,偏要說那些神話傳說之事呢。實際上在保羅「書信」中編了馬可、路加等的事情,應該都是假的。
馬可福音為什麼不多不少、給耶穌編十二個門徒呢,這主要是為了湊數,使耶穌的門徒跟傳說中以色列人的支派數一樣。另外馬可福音作者可能對十二這個數比較偏愛,比如5:25寫患血漏的那個女人,說她患病的年數是十二年;8:19寫耶穌劈開五個餅分給五千人,共裝了十二籃。
這十二個門徒中有些門徒可能並沒有傳說中的原型,只是隨意編造出來湊數而已。在三部對觀福音書中,主要是講耶穌的故事,十二個門徒除了猶大在出賣耶穌的故事中經常提到,還有一些故事讓彼得當配角,其他的十個門徒基本上只提到過名字、並沒有戲份。後來的約翰福音較靈活,才給多馬、腓力、安得烈等都編出一點跑龍套的戲。
耶穌十二個門徒的名字三部對觀福音書都有提到,分別在馬可福音3:16-19,馬太福音10:2-4,路加福音6:14-16。三個地方寫的十個門徒,基本情況差不多,順序差別也不大,但是路加福音中把其它兩卷福音書寫的達太改成雅各的兒子猶大,所以他的十二門徒版本裡有兩個猶大,不知是他有意改之,還是無心寫錯,或者是後來抄錄的人抄錯。耶穌的大門徒西門彼得是誰的兒子,馬可福音並沒有寫,不過馬太福音16:17將其編為約拿的兒子,而約翰福音1:42、21:15卻寫他是約翰的兒子。
另外馬太福音裡還根據自己的理解把馬太加了稅吏的前綴,我們前面在呼召馬太的故事解讀裡已經說過,在馬可福音裡,稅吏是亞勒腓的兒子利未,對照馬可福音寫的十二使徒名單,如果說利未有兩個名字的話,對應的人也應該是雅各,而不是馬太。
十二個門徒除了猶大寫了是Iscariot人之外,其餘的都沒有寫是哪裡人。經學家說,Iscariot就是舊約中的Kerioth,所以翻譯成加略。舊約中有兩個加略,一個是約書亞記15:25提到的加略希斯崙,據說就是指夏瑣,是加利利海北部的地個地方,另一個是阿摩司書2:2提到的摩押的首府。也有的人認為,這裡的Iscariot並不是指什麼地方人,而是指猶大是「叛徒」、「背叛者」之意。
還有,馬可福音3:17寫耶穌給雅各和約翰兩兄弟起外號為半尼其(王宮庭院之意)、雷電之子,這點其它兩卷福音書未採納。也許馬可福音的作者將這兩兄弟編為耶穌門徒,他想的原型人物就是什麼神話中雷神的兒子,但是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的作者因為不知道這一點,不能理解,所以就不抄這一句。當然也有可能不是不能理解,而是不能認同,覺得這樣編不好。
我們說過,耶穌是虛構人物,耶穌的十二門徒即使有原型,按理說應該也全部是虛構人物。但是其中有個「奮銳黨的西門」,很有可能是新約時期曾經有過的人物,否則的話就不必要特意指這個人是奮銳黨的人。只不過就算真的當時有這個人,他也不可能跟虛構的耶穌有什麼關係,馬可福音作者將其編為耶穌的門徒,就像在開始的時候寫施洗約翰給耶穌施洗一樣,是為了以歷史上真實的人物來證明虛構人物的「真實存在」。
我們以前說過,原來人們一直以為馬太福音是四大福音書裡最早寫成的,後來人們研究發現,馬可福音才是最早寫成的。在馬可福音之後,才有人以書中所寫的人物繼續創作福音書和使徒書信。馬太、約翰福音都是仿冒十二門徒的名義寫的,還有沒有選入正典的多馬福音、彼得福音(水上門徒行紀)、諾斯替福音(腓力福音)等也是以十二門徒的名義寫的,有些福音書則以書中其它人物的名義寫,比如抹大拉瑪利亞福音等。
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如果十二門徒真的跟耶穌,為何他們早不寫福音書,卻要等到耶穌死了半世紀之後,馬可福音傳播出來,再去寫他們的福音書呢(假設他們都夠長命,可以活百多歲)。按照彼得前書5:13寫馬可為彼得的兒子,但是並沒有其它資料證明彼得有結婚生子,所以基督教認為馬可是彼得的門徒。按腓利門書1:24說馬可、路加是保羅的同工,基督教又認為馬可是保羅和路加的朋友。我們假設這些關係是真的,可能有些人就會問,為什麼彼得自己不寫福音,要馬可來寫呢。還有,馬可寫的又為什麼跟馬太寫的差別那麼大呢。
實際上我們前面有多次提到過,世界上還真的有彼得福音這個東東。大家都知道,新約裡面既有約翰福音,還有約翰一書、二書、三書。不過,新約裡只有彼得前書、彼得後書,卻沒有彼得福音,這是因為彼得福音不僅發現得晚,而且被定為偽經。為什麼被定為偽經呢,上面我們說,有些資料寫耶穌年少的時候曾到印度去學習佛法,這個資料就是彼得福音。
彼得福音又稱水上門徒行,這個福音比四大福音書都長,共有182章,它不僅對原福音書作了很多擴寫,而且還寫耶穌十二歲之後到印度參拜各地高僧並學習佛法,學成之後才回到猶太地去。我們從這書的內容就可看出它完全是天馬行空般地亂編,它被定為偽經,倒也並不冤枉。另外我們從新約裡並沒有提到過印度佛法,而彼得福音對佛法的推崇也可以推斷出,它的成書年代應該比較晚。實際上彼得福音是在十九世紀時才發現的,據說是寫於公元八世紀,但不大確定。
除彼得福音外,跟四大福音書大約同時代的還有十幾部福音書,有的是託偽門徒之名寫的,有的是託偽四大福音書或使徒書信中提到的人名寫的。
我們以前說過,就像舊約時期有很多人寫先知書一樣,曾經有一段時間,在猶太人中流行起寫福音書和使徒書信的潮流,福音書是託偽寫的,使徒書信大部分其實也是託偽寫的,我們從使徒書信的內容可以看出,其實大部分只不過利用了書信這個名稱,內容根本不像書信。他們為什麼寫書信,這是因為書信給人感覺比較真實而已。
在馬可福音中,因為把彼得編成大門徒,在內容裡也經常寫彼得配合耶穌的內容,所以有人編的彼得前書5:13中,就將馬可寫為「我兒子馬可」。實際上如果馬可是彼得的兒子或者門徒,在馬可福音中怎麼可能一點都不提及呢。彼得後書3:15寫到「親愛的兄弟保羅」,如果保羅真的也是耶穌的使徒,從馬可福音中怎麼可能一點都體現不出來呢。很明顯,彼得前後書其實是在馬可福音和保羅書信之後創作的,這當然不可能是真的「彼得書」,因為就算真的有彼得,他也不可能那麼長命。還有約翰一書、二書、三書當然也不可能是「耶穌的門徒約翰」寫的,猶大書既不可能是「耶穌的門徒猶大」寫的,也不可能是「耶穌的兄弟猶大」寫的。
除了福音書和使徒書信之外,還有一些使徒的「事跡」記錄在使徒行傳裡,不過使徒行傳的內容明顯也是創作的,而非真實。其實一個特徵是,安得烈、多馬、巴多羅買、馬太、達太等人只提及名字,或者連名字都沒有提及,若是真實的,怎麼可能他們的事不記載呢。具體使徒行傳的內容還有什麼問題,我們解讀到那裡的時候再細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