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朱棣的「好聖孫」,堪稱「最完美皇帝」,卻開廢皇后先河

2021-01-11 育兒點金術

大家好,我是歐陽論史,今天讀明朝那些事兒~

《大明風華》播完有一段時間了,劇情也帶領著我們重新認識了大明王朝的幾位皇帝。

比如說一人多面的朱棣,不僅是英明神武的明成祖,還是心狠手辣的奪皇位的逆臣賊子,更是不棄糟妻的好丈夫;同時還原了仁德尊儒的大胖子朱高熾、善舞好鬥的野心家朱高煦等人物。

但在這些皇帝中,有一個顛覆了我們的認識,他被稱為明朝「最完美皇帝」,但是卻開創了明朝廢除皇后的先河,他就是朱棣的「好聖孫」朱瞻基。

朱瞻基這個名字大家或許挺陌生,但是提起他的父親,也就是朱棣的長子朱高熾大家都熟知。

朱高煦本來身體肥胖多疾病,而且他幾乎是無心朝政,相對而言他的二弟朱高煦就顯得野心勃勃了。對於此朱棣也是看在心裡。

據傳,從二人的相貌秉性上來看都是朱高煦更像父親朱棣一些,尤其是對於朱家「馬上奪天下」的傳統而言,二兒子比大兒子更符合朱棣的預期。而最終為啥讓朱高熾繼承了皇位?

一個是朱高煦越對皇位有野心,朱高熾就越淡定,而過度的野心讓朱棣感到反感,反而更青睞於無心朝政的大兒子。

其次雖然朱高煦一直跟隨朱棣東徵西討立下了不少功勞,但是要不是朱高熾在後方的大政要務得以傳達以及軍餉補給的正常趕公交,朱棣的前方戰場不可能打的如此順利。

其次朱高煦為朱棣生了個「好聖孫」,朱高熾出生時一臉硬氣,從小就顯示出了做事情穩妥踏實的性格;雖然兩個皇子都不怎麼樣得到朱棣的完全喜歡,但是想到有一個「好聖孫」朱瞻基,加上古代嫡長子繼承的傳統,朱高熾就這麼「被」當上了太子。

可以說肥胖體弱的被朱棣選中,起來很大部分是沾了好兒子朱瞻基的光。

而且在朱棣徘徊不決的時候,從被稱為「明朝第一才子」的謝縉那裡獲得了答案。他先是說了句「世子(指代朱高熾)仁厚,應該立為太子,但是顯然明成祖朱棣不喜歡這個特點,謝縉深知他意,於是喊出了」好聖孫「這個殺手鐧,讓朱棣終於下定了決定:既然兒子都無法讓我滿意,不如就選好聖孫的長子,以後再傳給他。

朱瞻基:朱棣的「好聖孫」,堪稱「最完美皇帝」,卻開廢皇后先河

果然朱棣這次的選擇沒有錯,朱瞻基在父親離世後順利的登上了皇位成為明宣宗,他大改父親及祖父之前的「尚武之風」,開始重視啟用「三楊」等文臣重臣,廣開言路,勤於政事,很快就使得明朝開國打仗時延誤生產的百姓得到了休息,有記載他「即便坐皇宮九重之中,仍思田裡三農。

不僅如此,朱瞻基任用賢臣為他積攢了大量的聲望,也促進了朝廷事務的辦事效率。

朱瞻基在分配群臣權利的同時,也會替他們的生活著想,比如說有一次晚上,朱瞻基想要跟楊士奇說說話,擔憂害怕找他入宮舟車勞頓,於是便著了便裝親自登門拜訪。

歷史上尊重賢臣的皇帝不少,但是能做到朱瞻基這個程度不多,無論他是為了讓臣子更加賣命,還是真心的,都能做到表面上暖心尊敬,就值得忠心耿耿的付出。

在朱瞻基的苦心經營下,不僅守住了祖父父親傳下來的基業,還開創了屬於自己的輝煌,他治理的朝代一派祥和、群臣融洽、老百姓吃得飽穿得暖,可以媲美歷史上漢朝時期的「文景之治」的富裕,因此被稱為「仁宣之治」,他本人也被稱為「守成之君」。

但是很多看《大明風華》細心的朋友,或者是對明朝歷史有所了解的朋友,會指出他的「汙點」。

沒錯,這位被高度讚揚為明朝「最完美皇帝」的朱瞻基,出現了一個後宮問題,那就是開創了明朝廢除皇后的先河。

在《大明風華》中,朱瞻基的皇后是胡善祥,他和後來的孫皇后是親姐妹,據說歷史上二人並無血緣關係,相比之下朱瞻基更喜歡孫皇后一些,但是祖父朱棣考慮到朱家的皇帝一定要娶一個賢德的女子,而胡善祥自小在宮中長大,平日裡以「賢」聞名。

由於朱瞻基跟孫若微之間的男女情長,為了讓孫若微上位,他一直找理由廢除胡善祥的皇后之位。

胡善祥本身沒出什麼大問題,但是在嫁給朱瞻基之後一直未能給朱家誕下皇子,這可讓一心廢后的朱瞻基找找到了最佳理由。

宣德三年,朱瞻基以「皇后無子多病」為由廢掉了胡善祥,開啟明朝首位皇帝廢除皇后的先河。

放不下對朱瞻基的感情,又接受不了被廢的笑話,胡善祥一氣之下出家成為了靜慈法師。

在廢后之後,孫若微正是被冊封為皇后,但這也招來朝中大臣「三楊」、張輔、等一幹賢臣的不解和議論紛紛,畢竟皇后之位事關國體,讓朱瞻基如此兒戲的操作實在是有損皇帝的聲望。

據歷史記載,孫若微幼年時就是以為美人坯子,遇上朱瞻基的時候也是乾柴烈火的年紀,所以兩人因為愛情作出一些舉動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

據記載,在朱瞻基去世前,曾去看過胡善祥,也曾表達出當時年輕氣盛行為較衝動。

拋開朱瞻基廢后的原因,我們不難從這段歷史中看出生在帝王之家的無奈和痛苦,看到自己喜歡的女人愛而不得,要遵從家族的繼承制度,作出一些不合常規的行為。

以上的內容在《明朝那些事兒》中所擴展的文章,如果您對覺得《大明風華》沒看過癮,或者是對明朝的人物事件感興趣,但是有害怕看不懂佶屈牙的文言文,不妨看看通俗小說《明朝那些事兒》這本書。

《明朝那些事兒》的作者是石悅,我們更熟悉的是他的筆名——當年明月。據說他最早是在天涯論壇上發帖子,以每天2000字的速度更文。2009年的時候他的《明星那些事兒》一經出版,就獲得了當時某圖書網站的排行榜冠軍,掀起了一波「明朝熱」。

在這之前,老百姓了解明朝的歷史及人物,都是靠搜索權威的學術著作,但是這類書籍的用詞往往高深,一般人很難一次性就能讀懂。

而值得一提的是《明朝那些事兒》打破了權威,通過最為通俗易懂的語言把明朝歷史掰開放在了我們的面前, 讓人輕鬆地讀出了文字的血肉感,讓人仿佛看到了一個個生動形象的人物。

許多歷史迷讀完之後讚嘆道:像是看了一場明朝的電影。

在2009年的3月21日的時候,《明朝那些事兒》銷量突破了1000萬冊,還被中國官方正式推薦為歷史類圖書必讀書目,而當年明月也為此獲得了4199萬元的版稅。

《明朝那些事兒》,內容有理有據,文字詼諧有趣,可以說是很多人了解歷史最好的典籍了,如今當年明月通過修添增改,為我們重現了《明朝那些事兒》的最新增補版,一共九冊,在活動中,僅需178.2元,平均每本不到1頓飯的支出,可以說是入手的最佳時機了!

像我們中年人看了可以了解歷史,提升自身文化修養;

其次小孩子也能看懂,可以作為他們的歷史啟蒙書,喜歡的朋友可以點擊下面的【去看看】購買:

相關焦點

  • 論朱瞻基在朱棣時期的地位
    明宣宗朱瞻基今天我在網上看到一個問題,問的是:如果朱高熾在朱棣前面死去,那麼後面繼位的應該是朱高煦還是朱瞻基呢?所以我們來討論一下朱瞻基在朱棣時期的地位。而我們知道古代皇帝自稱天子,是老天爺的兒子,身為老天爺的兒子,怎麼能是個殘疾人呢?而且皇帝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職能,就是祭祀天地,每一年的祭祀都要他來主持的,所以怎麼能找一個殘疾人來主持祭祀呢?這不是對老天爺不尊敬的嗎?因此古代有一個默認的規則,就是皇帝不能是殘疾人。唐朝的唐順宗當了26年的太子,只當了八個月的皇帝就被大臣們逼著退位了,理由是什麼呢?
  • 朱瞻基到底有多牛?功績堪比朱元璋和朱棣,卻差點毀了明朝
    導語: 明朝皇帝中想必大家最耳熟能詳的就是有著高武力值以及豐功偉績滿滿的朱元璋、朱棣等人。其實朱棣的孫子明宣宗朱瞻基也是非常優秀的,他文採斐然,文武雙全,綜合素質相當之高且深諳治國之道。朱瞻基是朱棣眼中的「好聖孫」,是大臣眼中的「真英主」,是史家筆下的「太平天子」。
  • 朱瞻基:不戀女色不煉丹修道,卻在壯年英年早逝,或是蛐蛐惹的禍
    還公認的盛產奇葩皇帝,比如蟋蟀天子朱瞻基、吃喝玩樂正德帝、宅男天子嘉靖帝、曠工皇帝萬曆、木匠皇帝朱由校等等,個個都在領域內拿到了冠軍。 當然這裡面,名聲最好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蟋蟀天子朱瞻基。 朱瞻基被公認為賢明君主,從好聖孫到好太子、好皇帝,似乎天生就是皇帝命,雖然只在位十年,卻創造了仁宣之治的盛世。
  • 蟋蟀皇帝朱瞻基,為何在位10年便英年早逝?原因令人唏噓
    看過影視劇《大明風華》的人,想必一定對裡面既能玩又很聰明的朱瞻基印象深刻吧,他所表現出來的灑脫,並不像其他的皇帝,迷上藝術就忘了正事,以至於最後落得亡己亡國的下場,相反的,他是既可以玩好藝術,卻也能做好皇帝。縱觀歷史長河中400多位皇帝,能像他一樣的恐怕寥寥無幾。說起明朝的皇帝,還真是個個有特色。
  • 明朝王爺的親身示範,不作就不會死,伸腿絆皇帝,結果被當鴨子蒸
    論明朝最作死的王爺,那麼必然首推朱棣的第二子朱高煦。 朱高煦一生頗具傳奇,早年跟隨朱棣飲馬塞北,爺爺朱元璋駕崩後,被建文帝扣押在南京,按照道理來講,朱棣和建文帝必有一戰,而作為籌碼被困南京,朱高煦的一生就應該劃上句號了。
  • 宣德帝朱瞻基的皇后胡善祥,為啥會成為明朝第一廢后
    如果胡善祥長得像鄧家佳,我想朱瞻基也就不會廢她了吧。胡善祥和孫氏一同被封給當時的皇太孫朱瞻基,胡善祥為妃,孫氏為嬪。朱瞻基很喜歡孫氏,男人都是大豬蹄子,嘴裡說喜歡賢惠的女人,喜歡有文化的女人,喜歡道德高尚的女人,其實他們最喜歡的還是漂亮的女人。朱瞻基有多喜歡孫氏呢?他初即位時,封胡善祥為皇后,孫氏為貴妃,按照大明的規矩,皇后有金寶金冊,皇后以下有冊無寶。
  • 明朝第一廢后胡善祥,朱瞻基為何一定要廢掉她,可以說她非常冤枉
    1426年,朱瞻基即位,當時他冊封了胡善祥為皇后。不過誰也沒想到,看似恩愛的皇帝和皇后,卻出現了很大的矛盾。1428年,胡善祥皇后的位子被廢,她也因此成為明朝第一個被廢的皇后。胡善祥被廢後退居長安宮,賜號靜慈法師,得到張太后眷顧。很多人想不通胡善祥到底做了什麼,朱瞻基要廢掉她。
  • 大明王朝之最窩囊的太子(明仁宗洪熙皇帝朱高熾)
    並且孫子朱瞻基也5歲了,可謂是其樂融融的一大家子。可就是咱們這位鼎鼎大名的成祖皇帝卻不怎麼待見這個嫡長子朱高熾。 當年的這樁婚事還是朱棣的母親孝慈高皇后作的主。看看咱們這位胖胖皇帝明仁宗朱高熾的家庭配置就讓人垂涎三尺:爺爺是明太祖朱元璋、奶奶是孝慈高皇后、父親是明成祖朱棣、母親是仁孝皇后、兒子是明宣宗朱瞻基。可謂是滿堂喝彩。 朱高熾出生的時候正是朱元璋建立大明朝10年時間,只比明惠宗朱允炆小一歲,所以他是朱允炆的堂弟。
  • 朱瞻基廢了胡善祥後,張太后更不喜歡孫貴妃了?世人都同情胡善祥
    因為他兒子朱瞻基這傢伙不靠譜,娶了人家做皇后,可偏偏又不喜歡人家。你不喜歡胡善祥吧,為啥還跟人家生了倆女兒呢?在毫無道理的情況下,朱瞻基為了幫助心愛的人孫貴妃上位,狠心把胡善祥給廢了。貴為皇后,一來沒有犯錯誤,二來不是沒有生育能力,只是暫時沒有生出兒子,憑什麼就把人家給廢了呢?
  • 「蟋蟀皇帝」——朱瞻基!
    此人名叫朱瞻基,前半生鐵馬金戈、建立功勳,繼承父祖皇位、創盛世王朝,可偏偏,後半生因一個小小愛好,惹來世人非議,乃至身故百年,還得了個罵名"促織皇帝"。所謂促織,即是蟋蟀。那麼,這位"促織皇帝"的一生到底是怎樣的呢?且看下文,允筆者慢慢道來。
  • 太平天子朱瞻基——和《大明風華》不一樣的故事
    電視劇《大明風華》朱瞻基廠公zao'x朱瞻基,明朝第五位皇帝,可以說是前五位皇帝裡皇位最穩的一個。朱棣這個人,一方面是個工作狂,另一方面性格也有點難以估摸。他有三個兒子,長子朱高熾,次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除了明顯不喜歡自己的長子以外,對另外兩個兒子也是說翻臉就翻臉。朱高熾以前是燕世子,沒被廢的原因是他娶了個好老婆張氏,朱棣和他老婆徐氏(順便說一下,這個徐氏是徐達的長女,算起來是張無忌的侄女)很喜歡這個兒媳婦。
  • 北京故宮裡第一位被廢的皇后——明朝宣德帝的胡皇后
    北京故宮裡第一位被廢的皇后是胡皇后,她是明朝北京皇宮第三位主人宣德皇帝朱瞻基的皇后,朱瞻基雖是一位英武仁明、孝順能幹的皇帝,但是他也是一位縱情遊獵、風流酒色的皇帝。胡皇后被廢,到底發生了什麼?胡皇后胡皇后,名叫胡善祥,是山東濟寧人。胡氏在永樂十五年的時候被選為皇太孫妃,成為了朱瞻基的妃子,之後朱瞻基當上了太子,她也成為了太子妃,後來朱瞻基登上了皇位,她也順理成章的當上了皇后,平步青雲的胡皇后為何被廢呢?
  • 明仁宗朱高熾真心喜歡兒子朱瞻基嗎?
    朱瞻基一出生就深受爺爺成祖朱棣的喜愛,更是將他培養成未來的皇位繼承人,可能隔代親的原因,爺爺深愛這個大孫子。當然朱瞻基也從小聰慧、能文善武,朱棣遠徵蒙古,還不忘帶著這個孫子,教他帶兵打仗知識。後來朱棣更是聽從當時文學大儒解縉的勸告,以「好聖孫」說服朱棣封朱高熾為太子。
  • 好聖孫朱瞻基:一代明君英年早逝,死因成謎
    歷史上皇帝傳位是件大事,每一代皇帝對繼位人選都是千挑萬選,當然其中也不乏因為孫子太好而選擇繼位人的,比如雍正皇帝,民間傳說康熙皇帝十分喜歡弘曆,不惜帶到身邊親自調教,在這個好聖孫的助攻下,雍正最後順利得到了皇位。其實除了弘曆,歷史上還有一位好聖孫:朱瞻基。他是一代明君,明朝之光,他的仁宣之治,能比擬貞觀之治。只可惜只在位十年就英年早逝,而且死因至今是個謎團。
  • 大明風華朱高熾朱瞻基父子開創仁宣之治
    朱高熾是明成祖朱棣長子,母為仁孝文皇后徐氏,他生於洪武十一年(1378年)八月十六日,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立為世子。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九月至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在位,年號洪熙。在位雖不到一年但歷史盛讚朱高熾是一個開明的儒家君主,他像他模仿的古代聖王那樣,堅持簡樸、仁愛和誠摯的理想。
  • 朱高煦想學他爹朱棣造反,被侄子朱瞻基罩在銅缸裡,活活烤死
    可是,後來朱棣實在演不下去了,乾脆起兵造反,當然,朱棣也不傻,他不敢明目張胆地造反,畢竟造反得不到支持,朱棣是打著「清君側」的旗號,起兵靖難,史稱「靖難之役」。經過四年的徵戰,朱棣率軍打進了南京,朱允炆的皇宮燃起一把大火,不知所蹤,朱允炆的長子和皇后都喪生在火海裡。
  • 她姿色美麗,身為皇后卻無過被廢,皇帝晚年後悔不已:當時不懂事
    隨著電視劇《大明風華》的熱映,大家關注到了張家佳精彩演繹的胡皇后,在劇中胡皇后和孫皇后是一對親姐妹,而她本人因為黑化之後犯下種種過錯,終被廢。不可否認這樣的背景設定讓故事更有張力,戲劇衝突更加激烈,從而吸引大量觀眾,可歷史不是劇本,歷史上的胡皇后真的是這樣的嗎?
  • 正說誠孝昭皇后張妍:大明賢妻良母,與朱高熾相敬如賓的真實人生
    這個夢對野心勃勃的朱棣來講,是個不可言說的吉兆,正當朱棣回味這個美夢時,得到孫子朱瞻基出生的消息,他就認為那個美夢和孫子有關係,因此對孫子是滿心寵愛,對為他生下好聖孫的兒媳婦張妍也是另眼相看。太子知道他爹不待見他,太子妃張妍心裡也很清楚,如果太子被廢,身為太子妃的她也落不到好,夫妻一體嘛!因此,聰明的張妍就走公婆路線,待人接物小心恭謹,不辭辛勞的侍奉公婆,她的孝順博得了朱棣和徐皇后的歡心。
  • 朱高煦學父皇朱棣,可惜畫虎不成反類犬,把自己變成了「烤雞」
    再加上朱高熾的長子朱瞻基幼小聰慧,深得朱棣喜愛。所以在朱棣躊躇之際,諸位大臣的意見起到了關鍵的作用,為了自己的這個「好聖孫」朱瞻基,朱棣終於確定立朱高熾為太子。朱高煦的願望沒有實現,他這個失落呀!後來他的惡行被朱棣知曉後,非常氣憤,準備剝奪他的封號,將其廢為庶人。朱高熾非常仁厚,看到弟弟遭難,念及兄弟之情,在父皇面前極力替弟弟求情。朱棣為了樹立太子威望,準了他的請求,放過朱高煦一馬,但將跟皇子一起作惡的親信都誅殺了。
  • 大明風華:胡善祥歷史原型,因無子被廢為道姑,朱瞻基晚年很後悔
    「胡善祥」一角在歷史上也有這個人物,也正是明宣宗朱瞻基的原配妻子,胡皇后。可是這位胡皇后在歷史上很是可憐,究竟為什麼呢? 但在歷史上的胡皇后可並不是這樣,她因為生育了兩個公主,而沒有生育皇子而被廢。胡皇后無過被廢,當時還受到了百姓們的同情和憐憫。 胡善祥是錦衣衛百戶胡榮的女兒,當時她因為賢德而聞名,被選做朱瞻基的太孫妃。朱棣離世後,太子朱高熾即位。朱瞻基被封為太子後,胡善祥被封為太子妃。一年後,朱高熾駕崩,朱瞻基即位,胡善祥被立為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