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傳承「孔府菜」飛進尋常百姓家

2020-12-08 中國新聞網

  (新春見聞)千年傳承「孔府菜」飛進尋常百姓家

  中新社曲阜2月19日電 題:千年傳承「孔府菜」飛進尋常百姓家

  作者 沙見龍

  「六藝涼菜」、「孔門三套湯」、「孔門豆腐」……春節期間,山東曲阜市民孔繁鵬將孔府禮賓宴搬上了自家餐桌,他要用千年傳承下來的「孔府菜」招待訪客。

由孔府菜組成的「六藝禮賓宴」、「孔府素宴」、「孔子禮樂宴」等宴飲,成為來曲阜旅遊的海內外遊客必須體驗的一項。圖為「孔府菜」宴席。 沙見龍 攝

  曲阜是中國古代偉大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的誕生地,起源於宋仁宗寶元年間的「孔府菜」,因孔府在歷代封建王朝中所處的特殊地位而保全下來,是清乾隆時期的官府菜,成為中國飲食文化重要組成部分。

  「孔府菜」主打文化牌,凸顯儒家文化,如今成為曲阜當地的特色菜品。據孔繁鵬介紹,在曲阜很多酒店都可預定到「孔府菜」,還可以搬上自家餐桌,每逢家中有迎賓、喜壽等宴席,當地很多市民大都預定「孔府菜」。「在交流情感的同時,賓客間還能了解、學習到每道菜名的歷史典故。」

  打開孔子故裡曲阜迎賓館的菜譜,「魯壁藏書」、「陽關三疊」、「半部論語」等一連串雅韻古色的菜名「魅惑」著眾多食客。為一睹傳承千年的「孔府菜」「芳容」,食客們春節前便早早預定了「孔府宴」,且已經被預訂到了正月十五之後。

  來自北京的武建偉兒時在山東長大,對於「孔府菜」有些許了解。「雖然菜品取材大部分是家常菜,但每道菜都富有文化內涵」。武建偉表示,既能品嘗美食又可學習傳統禮儀、文化知識,親身感受儒家文化,正是「孔府菜」越來越吸引遊客的原因。

  「在古代,由『孔府菜』組成的『六藝禮賓宴』『孔府素宴』『孔子禮樂宴』等宴飲,是大戶人家或是官府用於接待貴賓,生辰家日、婚喪喜壽時特備,如今已入尋常百姓家。」談及「孔府菜」的受歡迎程度,山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孔府菜烹飪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彭文瑜深有體會。

  彭文瑜透露,「近年來,定做『孔府菜』的訂單應接不暇,到曲阜旅遊的海內外遊客都點名品嘗孔府菜,很多外地遊客也都慕名而來」。「孔府菜」遵循孔子「食不厭精,膾不厭細」之訓,做工精細,講求文化與烹飪技藝完美結合,同時提倡科學飲食,強調營養健康,與當下人們的飲食理念完美契合。

  2015年10月17日,中國衍聖公府飲食技術標準化委員會宣布,「孔府菜」正式申請加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而在從事「孔府菜」製作40多年的彭文瑜心裡,如何更好地發掘、傳承「孔府菜」成為他的心病。

  對於「孔府菜」未來的發展,彭文瑜表示,儘管隨著消費市場需求的不斷擴大,「孔府菜」越來越受海內外遊客的歡迎,但曲阜還沒有一家孔府菜專營飯店。希望能夠在菜品工藝和製作流程上建立統一標準,定期為孔府菜廚師辦班,通過考試方式設定準入門檻。(完)

相關焦點

  • 山東故事|探訪濟寧「天下第一家」 品味千年孔府菜
    由於孔子的「聖人」地位,帝王「朝聖」祭祀活動頻繁,皇室成員每次來曲阜,孔府都要以盛宴接駕。高官要員紛至沓來,孔府也要設高級宴席為他們接風。此外,由於受門第觀念束縛,孔府內眷多來自各地的官宦之家,她們進孔府時多帶著廚師,在自己院裡建小廚房。內眷們之間的禮尚往來,使得眾家的廚師可以相互交流、切磋,各呈特色並互為補益。
  • 田東:高科技節能生物質氣化爐「飛」進尋常百姓家
    田東:高科技節能生物質氣化爐「飛」進尋常百姓家 www.gxbszx.gov.cn  2014-11-09 10:22  閱讀:288342次  作者:李蘭相  編輯:李曉紅 韋文孟 莫海燕 陸彥彤  來源:
  • 千年孔府菜裡尋「年味」
    楊國慶 攝(新春走基層)千年孔府菜裡尋「年味」中新網山東曲阜1月19日電 (李欣 梅花 陳曙光)孔府菜美食文化節19日在毗鄰孔府的闕裡賓舍舉行,一道道「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孔府菜傳遞著濃濃的「年味」。
  • 飛龍竹絲畫簾「飛」入尋常百姓家
    飛龍竹絲畫簾「飛」入尋常百姓家     8月11日,武勝縣飛龍鎮張家院子,幾位身著鮮豔民族服裝的年輕繡娘在薄如綢緞、細如蠶絲、光潔透明的竹簾上飛針走線,所繡的古今人物、山水風景、飛禽走獸、花鳥蟲魚等栩栩如生
  • 中國曲阜孔府菜傳承與發展大會召開
    中國山東網濟寧7月8日訊 (通訊員 姜會銀) 7月8日,2018中國曲阜孔府菜傳承與發展大會在孔子故裡曲阜東方儒家花園酒店舉行。曲阜市市政協主席孔令玉,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李強,市政協副主席、旅遊局局長翟緒軍等領導,孔府菜專家以及部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相關單位負責人和星級酒店、旅行社代表、新聞媒體參加了大會。本次大會旨在傳承孔子「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飲食理念,繼承、發展、創新和弘揚儒家飲食文化,挖掘整理傳統孔府菜、創新現代孔府菜、推廣新派孔府菜,讓孔府菜走進大眾,貼近百姓生活。
  • 最具文化底蘊的官府菜,帶你了解傳承千年的孔府菜
    孔府菜、濟南菜和膠東菜三類不同風格的菜品,共同構成了八大菜系之首的魯菜。古時,魯菜是中國菜品的集大成者,宮廷菜和官府菜這些高檔菜品都是以魯菜為基礎。不可否認,近些年魯菜沒落了,曾經聲名斐然的孔府菜更是不為人知了。
  • 「孔府菜」在傳承與創新中煥發活力
    孔子第77代孫孔德班在孔子故鄉、孔府菜發祥地山東曲阜說,「孔子的飲食言論及其所反映出的飲食觀,不僅對孔府烹飪,甚至對整個中國飲食文化的形成和發展都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作為孔子後裔,孔德班對孔府菜的傳承與發展十分關注。孔府菜是中國四大菜系中魯菜的代表菜系。在孔府歷史上接待帝王將相以及日常的家宴、喜宴和壽宴等活動中,府內廚師承古創新,兼收並蓄,創造出了獨具特色的孔府烹飪。
  • 「中華老字號 孔府文化行」圓滿收官 儒家文化走進百姓生活
    10月4日,由山東省商務廳、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濟寧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濟寧市商務局、濟寧市文化和旅遊局、曲阜市人民政府、山東省老字號企業協會承辦的「中華老字號 孔府文化行」活動(以下簡稱「老字號孔府行」)在曲阜孔府圓滿收官。老字號孔府行是「2019中國(曲阜)國際孔子文化節」系列活動之一,來自13個省市的50家知名老字號企業參加此次活動。
  •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劉禹錫《烏衣巷》翻譯和賞析!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注釋】1.烏衣巷:在今南京市東南,以三國時東吳烏衣營駐地而得名。東晉初士族首領王導建宅於此,遂成為王、謝兩大貴族世家的聚居地。燕子呀,你們昔時飛在王謝宅裡那高大的華堂,今日呀,飛進了尋常百姓人家那低矮的房梁。
  • 曲阜:菜中品出儒家味 食不厭精的孔府菜
    作為中國最具典型意義的官府菜,孔府菜正在以嶄新的姿態走進尋常百姓家。到孔子故裡曲阜,品嘗一桌地道的孔府菜成為不少遊客的心願,臨近春節,曲阜各大酒店的孔府菜預定更是火爆起來。在30歲的孔府菜廚師徐光眼中,做工精細、講求文化與烹飪技藝完美結合是孔府菜的最大特點,僅一道看似簡單的烤攬花桂魚就需要十幾道工序。作為年輕一代的孔府菜傳承人,徐光坦言守住一顆虔誠之心,是做好孔府菜的根本。師傅的一腳,領悟孔府菜內涵15日下午4點,曲阜迎賓館的後廚內,幾位廚師正在為一桌孔府菜宴席緊張有序地忙碌著。
  • 孔府菜:不必遠赴曲阜 家門口品孔府佳餚
    說起山東曲阜,除了名勝古蹟外,孔府菜也是遠近聞名。一個個封建王朝興亡更替,經過歷史的淘汰,官府菜真正能夠完整流傳下來的,是鳳毛麟角,孔府菜是由於孔府在歷代封建王朝中所處的特殊地位而保全下來。孔府菜源於聖府內府菜,遵循孔子「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遺訓,是孔子後人和孔府名廚口傳心授延續下來的孔府家傳名菜和名吃組成,提倡科學飲食,強調營養健康,重視飲食的時與節、量與度,凸顯儒家文化。2015年10月17日,中國衍聖公府飲食技術標準化委員會宣布,「孔府菜」正式申請加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飛入」尋常百姓家!長春因它而幸福感滿滿!
    「飛入」尋常百姓家!長春因它而幸福感滿滿!從2008年起,長春燃氣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春燃氣)陸續推出「智能大腦監測」「掌上繳費」「千裡眼巡護」等服務項目,智慧燃氣「飛入」尋常百姓家,讓市民收穫幸福感、安全感。
  • 濟南突現孔府烤鴨店,這個孔府菜,到底什麼來頭?
    孔府菜:來頭很大,已經傳承幾千年作為外地人,或許不知道"孔府菜",然而,對一個山東吃貨而言,應該知道"孔府菜"意味著什麼。孔子作為儒家學派創始人,影響中國幾千年,歷朝歷代,孔府既是公爵之府,又是聖人之家,堪稱"天下第一家",在有些朝代,孔府甚至比皇室還要顯貴,從明清到近代,孔子的後裔世襲"衍聖公",名列"文臣之首",地位顯赫。而孔府的宴席,也秉承孔子"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理念,所以,孔府菜在魯菜中一直意味著"高標準、高規格"。
  • 情暖臘八 千年孔府再現臘八節「布粥」傳統
    俗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作為「我到孔府過大年」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臘八節當天,三孔景區布粥活動也在千年孔府濃情開啟。上午10點,孔府院內已粥香四溢,笑聲不斷。身穿傳統漢服的景區工作人員恭敬站在孔府二門前,為前來參觀遊客送上一碗碗熱氣騰騰、香氣四溢的臘八粥,再現千年孔府臘八節「布粥」傳統。
  • 不出家門,吃遍上下兩千年!歷史文化名菜飛入尋常百姓家
    歷史文化名菜走進尋常百姓家,讓市民一同感受廣府美食、亞洲美食之魅力。據了解,這10道文化名菜現已在五大粵菜名店「登場」,每日限量供應,供應期到5月31日。從5月19日下午到23日,海心沙的廣州亞洲美食節活動現場,廣州日報也準備了40份「錦鯉」,市民到場參與即有機會獲得品嘗歷史名菜的機會。
  • 東阿阿膠燕奴嬌阿膠燕窩—傳承百年,讓滋補瑰寶走進尋常百姓家
    (原標題:東阿阿膠燕奴嬌阿膠燕窩—傳承百年,讓滋補瑰寶走進尋常百姓家)
  • 孔府菜因上合峰會而聞名 吃正宗孔府菜請戳這裡
    7月8日,2018中國曲阜孔府菜傳承與發展大會在孔子故裡曲阜東方儒家花園酒店舉行。(攝影/王磊)本次大會旨在傳承孔子「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飲食理念,繼承、發展、創新和弘揚儒家飲食文化,挖掘整理傳統孔府菜、創新現代孔府菜、推廣新派孔府菜,讓孔府菜走進大眾,貼近百姓生活。孔府菜「魯味燒雙冬」宛如一件件稀世寶物。
  • 大廚做的菜,「飛入」尋常百姓家
    讓我們看看星級大廚、民間高手做的這桌「團團圓圓」年夜飯,是如何飛入尋常百姓家中的年夜餐桌上吧!本報記者文乃斐 長沙報導    本組圖片/徐記菜品提供     [私家廚房秀一秀]    在民間的私家廚房裡,又有哪些菜可以給市民們推薦呢?快來看看吧。
  • 曾出過「滿漢全席」的孔府菜,是如何從宮廷走向民間的?
    其次,在9月29號閉幕的魯菜美食文化上,林小峰孔府烤鴨展示的一桌孔府家宴,引起了多家電視臺爭相報導。孔府菜為何越來越受關注?原因一:孔府菜底蘊深厚孔府菜起源於春秋時期。到了明清,由於孔府的獨特地位,孔府菜逐漸成為官府菜、宮廷菜,著名的滿漢全席即出自於此。除了2000多年來從未中斷的歷史傳承,孔府菜最重要的特點,就是它獨有的儒家文化氣質。孔府菜秉持了"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原則,同時從儒家文化汲取了大量的養分,例如詩禮銀杏、八仙過海鬧羅漢等眾多經典菜品,均源自於儒家歷史典故。
  • 東航人談飛機出行:早已飛入尋常百姓家
    原標題:飛機出行,飛入尋常百姓家  據《勞動報》報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絕大多數人沒坐過飛機,即使因公出差,也要憑介紹信才能買票。而在生活質量突飛猛進的今天,坐飛機已成為百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全國勞模費國興作為東航軍轉民後較早錄用的那批飛行員,親歷了中國航空事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黃金井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