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4 17: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隨著物價上漲,種養成本增加,靠務農為生的小戶農民收入並不高。這使得很多農民本該步入老年生活,但由於沒有職工社保,還是得為了生活而勞作。
為此,在2009年國家推出了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也就是新農保,只要農民參保滿15年,到60歲後就可以領取一筆養老金,這樣可以多筆收入,讓農民養老有保障。那麼,對於養老金怎麼計算?60歲後每月可領多少錢?今天就一起來看看。
農民養老金怎麼計算?
農民養老金分由兩個部分組成:①基礎養老金;②個人帳戶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政府對於符合條件參保人的全額補貼支付。這部分待遇,是由政府補貼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主要跟當地的財政收入高低相關,這一部分待遇是人人均等的。
個人帳戶養老金=退休個人帳戶餘額÷養老金計發月數(60歲退休139個月)。這部分養老金高低,跟退休個人帳戶餘額有關,也就是繳費檔次,各地繳費檔次有地域差異,一般地區養老保險年繳費檔次從低到高分為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共5個檔次可選。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所以養老保險繳費的檔次越高,領取的養老金也就越多。
60歲後每月可領多少錢?
那麼,如何計算各檔次的養老金都能拿到多少錢呢?
各地的計算公式是統一的,月養老金待遇=(個人繳費總額+政府補貼+個人帳戶利息)÷139個月+基礎養老金。
(農村養老保險養老金繳費15年測算表)
註:由於各個地區養老金繳費檔次,經濟水平有所差異,養老金金額是不一樣的。
2020年農村養老金有哪些變化?
1.養老金上調:基礎養老金相應的標準最初是55元,2015年漲為70元每月,2018年再次上漲到88元每月。在2020年提高全國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通知中,明確規定基礎養老金標準上調為93元每月。
2.貸款繳納:有些地區經濟條件差,農民想交社保卻沒有能力的,那對於這種情況,現在可以申請低息貸款來繳納養老金了。農民到了退休的年紀以後,就可以領取到養老金,但農民需要從養老金裡面拿出一部分用來還貸款。
3.失地補貼:從2020年開始,新增失地養老保險補貼,主要是針對土地被徵用的這群人,在農村新增失地農民養老保險項目,失地農民可以按比例領取養老金補貼,而養老補貼金額是根據失去土地面積決定,失地越多,補貼越多。
以上就是關於農民養老金的問題介紹了,養老保險是農村農民晚年生活的保障,它不同於普通的投資收益,本質上是國家的一項社會福利,總之養老保險遵循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原則,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濟條件去選擇繳費檔次。
另外不同地方的政府補貼以及基礎養老金不同,因此不同地區每月領到的金額有所差異,大家需要根據當地的標準進行計算。
整合來源:12316熱線、社保查詢網
編輯、責編丨康軒山 監審丨鍾倩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農民養老金怎麼計算?60歲每月可領多少錢?》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