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閱讀農村人事,作者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每天都將為你帶來最新三農資訊。今天為你帶來的是:農村老人每月能領162元,那麼城裡人呢?如何提高農民養老金?
近些年來,農村的發展走上了一個快車道,農民的生活越過越好。不過,當前的農村,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影響著農村人的生活,比如娶媳婦難、看病貴等,也包括老人養老難。過去農村人養老,都說依賴子女,即所謂的家庭模式,但現在這種家庭養老模式已經「千瘡百孔」,一些農村老人晚年生活堪憂。因此,早在幾年之前,有關部門就開始在農村推行養老保險。
時至今日,所有60歲以上的農村老人,每個月都能領到一定的養老金,跟過去比起來,已經是一個巨大的變化了。這讓農村老人紛紛感嘆,以前不僅不發養老金,還要交公糧,現在公糧取消了,每個月還能領錢,感覺日子越過越好。
目前來看,農村老人的養老保險,由於實行較晚,能領的並不多。2019年,全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領取人員共有16032萬人,養老保險基金共支出3114億元,其中人均養老待遇每年約1942元,每月約162元。作為對比,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2019年末有退休人員12310萬人,共支出養老保險基金49228億元,人均每年約4萬元,平均每月約3333元。
那麼,農村老人目前每個月平均能領多少錢呢?2019年,全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領取人員共有16032萬人,養老保險基金共支出3114億元,其中人均養老待遇每年約1942元,每月約162元。
平均每人每月大概162元,這基本反映了當前農村老人養老金的真實水平。跟城鎮職工比起來,待遇差距的確不小。為啥差別會這麼大呢?主要原因在於,城鎮職工推行養老保險時間長,個人繳費多,相應地國家交的部分也多,因此每個月能領得多。而農村推行養老保險,普遍不超過10年時間,並且多數農村人繳費標準低,都是選擇較低檔次,每年交100元、200元。自己交的錢少,國家交的自然也少,現在60歲以後能領的也就不多了。
除此之外,一些農村老人在開始實施農村養老保險時,已經年滿60歲,無需再交。自己一分錢沒交,也就只能領基礎養老金,是最低標準。種種原因共同導致農村老人養老金待遇每月平均只有162元左右。
那麼,想要提高農村老人養老金待遇,讓農村老人多領一些養老金,該怎麼辦呢?目前來看,分為以下兩種情況。
1、年滿60歲,主要依賴基礎養老金提高
已滿60歲的農村老人,無需再交養老保險,如果以前交過,就按自己交的費用多少領取相應的養老金。如果沒交過,只能領基礎養老金。這部分人想要增加養老金,只能依賴國家提高基礎養老金標準了。這個標準每年都會有所上漲,漲幅在5%左右,像河南的基礎養老金,2018年為每人每月98元,2019年達到了每人每月103元。
2、未滿60歲,可以提高繳費檔次
未滿60歲的農村人,想要以後多領錢,現在就要提高繳費檔次。如果一年只交最低檔次,一年交100元,交滿15年個人繳費部分才1500元,這樣60歲以後領的養老金,比基礎養老金高不了多少。但如果每年選擇繳費1000元、2000元的檔次,交滿15年,60歲後每個月能領的錢就多了很多。
3、開展以地養老等新模式
在一些地方,目前正在試點推行農民以地養老、以房養老等新模式,農村老人以自己的承包地、宅基地證書為抵押,每月能領少則幾百、多則上千乃至更多的養老金。這也是一種新模式。
筆者認為,現在的農村老人,年輕時都交過公糧,就像城鎮職工一樣做貢獻,但城鎮職工除了領工資,現在還能領養老金。而農村老人交了公糧之後,現在老了,養老保險在農村推行又晚,能領的錢很有限。因此,筆者建議,應該大幅提高農村老人養老金待遇。對此,你支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