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幾天就是中秋節了
而月餅正是每年中秋節當之無愧的C位
往年,都是五仁月餅雄踞月餅界
但誰能想到,今年硝煙瀰漫的「月餅戰場」
半路卻殺出個「螺螄粉月餅」
直接自帶主角光環bulingbuling閃亮登場
月餅界都驚呆了!
萬萬沒想到
兩種毫不關聯的食物
螺螄粉既然還能與月餅進行跨界合作
不僅刷屏網絡,還引起了吃貨們的好奇心
也讓不少網友紛紛感嘆
跨界營銷的腦洞到底有多大
01
螺獅粉月餅重磅來襲
「新奇」口味月餅層出不窮
還有幾天就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了,你的月餅準備好了嗎?本以為前兩年推出的榴槤月餅已經夠「重口味」了,但誰知道螺螄粉月餅橫空出世,瞬間就在月餅界引領風騷,吸引到諸多人關注!
這款月餅看起來與普通月餅並無太大區別,關鍵在於「內在」。裡面有細細的米粉、花生、酸豆角、木耳、黃花菜、螺螄肉、腐竹,當甜甜的餅皮碰上酸辣臭的螺獅粉,想想就覺得很刺激!
當然,螺螄粉月餅一出來,網友們紛紛表示拒絕:
但總有一些不知天高地厚的網友躍躍欲試,想嘗試一下新口味的月餅:
該月餅雖然口味奇葩,但敢於嘗試或許還能發現新大陸,一不小心就愛上它!除此之外,往年還有同樣「優秀」的月餅選手,比如:皮蛋月餅
還有方便麵月餅:
以及腐乳月餅、麻辣缽缽雞月餅、辣條月餅、榨菜月餅、竹炭月餅、小龍蝦月餅等等。總而言之,無論你想得到的,沒想到的,它都有!
02
打破傳統月餅市場
用新奇吸引消費者
據悉,2017年全國月餅銷售額就已經達到了 146 億元,較2016年增長8%。如此龐大且誘人的市場份額,對月餅生產商們來說,不僅是一個巨大的商機,更是一場激烈的市場爭奪賽!
而根據《2017年月餅口碑大數據報告》,月餅的消費者中80、90後約佔8成左右,加之電商和社交電商的推動,由此可見,月餅品牌的年輕化已勢在必行!在如此形勢下,也給了傳統月餅市場一個發展新機會,依託大數據精準挖掘目標群體興趣點,不斷創新產品,迅速獲得這一代年輕消費者注意力。
除創新口味外,為進一步吸引年輕消費者的注意力,在包裝上也進行升級,例如此前哈根達斯與英雄聯盟合作推出聯名月餅,肯德基也與故宮博物院聯合打造了中秋聯名款限量月餅禮盒——「繁花簇月」系列,出場後備受好評。
所以,月餅品牌要扭轉年輕消費者對品牌老化的錯位感知,不僅要在營銷上進行改變,各行業品牌推出的跨界月餅要更加創新,自帶的娛樂化基因也讓月餅變得好吃、好看、更好玩!!
03
螺螄粉跨界營銷
到底在跨什麼
除了螺螄粉月餅外,還有不少品牌也和螺螄粉進行跨界營銷合作,比如綠箭X好歡螺、人民日報X李子柒,同樣都合作推出過與螺螄粉相關的聯名產品。這些品牌在跨界螺螄粉時,到底在跨什麼?
一方面,是改變螺螄粉的刻板認知。在「拒絕派」的圈層裡,螺螄粉正是被貼上了「比屎還臭的粉」的標籤。從元気森林的小清新,到五菱的儀式感,這些品牌在跨界的時候,其實都是試圖跨場景的界,打通螺螄粉食用場景與麵包、飲品場景的邊界,提升螺螄粉多面性和品質感的形象。
在這個過程中,這些品牌以高顏值、有內涵的出品為螺螄粉正名洗白,刷新「臭臭的、被嫌棄」的刻板印象,讓人看了後發現原來螺螄粉也可以這麼好看、有趣。
另一方面,是讓小眾產品變得大眾化。品牌之間的新奇跨界本身就有話題性,再加上螺螄粉「插足」,可以迅速引起用戶的廣泛關注,從而進一步激發吃貨們的好奇心,挑動他們的味蕾。
「奈雪們」與螺螄粉的「臭味相投」,讓原本處於邊緣的地域美食—螺螄粉得以走出「彈丸之地」,換個圈子出道實現路轉粉。螺螄粉也因此從小眾走向大眾,從冷門走向熱門,最後成功出圈!
說到底,這屆年輕人是在用符號消費,解鎖自己的身份。他們不止是在消費商品功能本身,還是藉助商品背後的價值符號,標榜自我的個性態度與生活品味。而螺螄粉這樣新奇特的產品,就是行走的網紅符號,恰好激發年輕消費者的嘗新欲和好奇心,滿足他們彰顯自己追求潮流、個性的心理!
總結:
面對當下同質化的螺螄粉行業,跨界營銷不是唯一的出圈方式!在行業喧鬧下,不管是老牌螺螄粉選手還是新入局玩家,都應該以「產品」為持續生產力。
只有消費者對產品價值認同,才會持續性地認同品牌價值。每種網紅產品流行背後都不是偶然,而是產品特性、輿論環境、消費觀等,多種因素間相互作用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