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莊威成立了「星客多」,一反美發行業的服務意識,不做延伸服務(不燙、不染、不洗頭、不辦卡),專注快速剪髮。截止2015年12月,「星客多」在北京、上海共入駐25家店面,髮型師共計90位,用戶男女比例近7:3。單店理髮工作檯在2-6個,成熟門店每日每工作檯單量在25-30單。
莊威在創立「星客多」之前,已經有過2次創業經歷。2011年,在珠海他與表哥設廠,從事手機配件代加工行業。隨著市場競爭激烈,回報率每況愈下。2013年,他轉向文化產業二次創業。抱著兩個項目同時進行的想法,結局慘澹——2014年年中,第二個項目夭折,第一個項目不溫不火。
2014年8月份,莊威的父親來到珠海。他的父親是富康美容美髮學校校長,同時也是CQ2的合伙人。作為臺灣快剪模式的推行者,在看到兒子兩次創業失敗後,嘗試著詢問:「你要不要考慮進入美發行業?」
從沒想過進入美發行業的莊威,抱著了解的心態回到臺灣,每天走訪1-2家快剪店,研究他們的流程、服務、培訓、標準。
一次在和朋友的偶然聊天,改變了莊威的想法。「我一直沒想好還有什麼東西可以挖掘,我哥們跟我說可以做頭皮、頭髮的數據。比如發質怎麼樣、頭皮屬性、甚至一個毛細孔裡面有幾根頭髮。」
於是莊威下定決心,2015年1月他回到北京,成立快剪連鎖品牌「星客多」。試圖通過複製臺灣CQ2的快剪模式,以價格低、去服務的優勢迅速積累用戶數據。
但由於選址失誤、體驗流程不佳、品牌影響下用戶畫像年齡層偏大……一系列的問題,逼迫莊威正視臺灣與北京的差異,調整經營策略。
吸取教訓之後,莊威從品牌定位、店面裝修、選址標準、流程網際網路化、髮型師培訓及管理五個維度進行調整:1、品牌定位弱化低價、強調效率。2、店面裝修精品化。3、選址標準多元化。4、流程網際網路化。5、軍事化髮型師培訓。
根據這些,「星客多」形成了一套標準打法:圍繞寫字樓、交通樞紐、購物中心開店,開店成本控制在10萬內;隨著店面裝修成本提高,客單價從15元提升至20元,同期根據早、中、晚高峰期價格波動;7月底,線上平臺上線,線上支付比率近70%;
2015年9月,「星客多」進駐上海。隨著上海運營成本攀升,客單價從20元提升至30元;同期根據上海用戶反饋,增加了女性髮型修剪服務。
2015年11月,「星客多」獲東方弘道領投,創新工場、明勢資本、天使匯跟投的3000萬A輪融資。
本文來自生意經,創業家系授權發布,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