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這個暑假為自己身上長出來的的幾斤肉無限苦惱時,朋友圈裡總有那麼幾個人,就算朋友圈天天po好吃的好喝的,但仍然是胖不起來。究其原因,可能與所生活的城市有關。今天我們要說的,正是那些瘦瘦的廣東人。
根據網絡數據顯示,在全國被統計的31個省(自治區、市)中,廣東省的肥胖率竟然只有26.2%,這可遠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原以為一天五頓飯的廣東人胡吃海喝的,肯定是胖嘟嘟的滿大街。結果 ——居然位列肥胖率第28名:倒數第五!
不得不承認,廣東人真牛逼!這麼吃都還能吃出廣州塔(小蠻腰)來!
胖只是因為你吃的東西打開方式有問題!
廣東人保持狂吃不胖的秘訣,早就是存在千百年來的秘訣——食譜裡。
最受人矚目的當然是以豐富著稱的——廣式點心廣州點心又稱為廣式點心,是漢族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嶺南小吃為基礎,廣泛吸取北方各地、包括六大古都的宮廷面點和西式糕餅技藝發展而成。
品種有1000多款,為全國點心種類中之冠。"食在廣州,味在西關",西關是三百多年來廣州美食文化的核心區域,也是廣式點心的發源地,廣州的十大名小吃皆是出自西關地區。"西關名點"是以傳統廣州西關早茶包點為主打產品的廣式點心連鎖,到廣州,不可不來西關飲茶;飲早茶,自然少不了"西關名點"。
廣東人的食譜以豐富著稱,單單廣州的小吃,就可以撐起南方版的「報菜名」了:雲吞、拉腸、瀨粉、艇仔粥、雙皮奶、姜撞奶、雞公攬、沙河粉、蘿蔔牛雜、麥粟香餅。
代表名品有:鮮蝦荷葉飯、綠茵白兔餃、煎蘿蔔糕 、馬蹄糕、皮蛋酥、 冰肉千層酥、叉燒包、酥皮蓮蓉包、芝麻包、刺猥包子、粉果、及第粥、幹蒸蟹黃燒麥等。
富有地方特色的點心小食有:蝦餃、幹蒸燒賣、娥姐粉果、馬蹄糕、叉燒廣式點心 叉燒包包、糯米雞、蜂巢香芋角、雞仔餅、家鄉鹹水角、白糖倫教糕等。
這些菜品和點心的共同之處在於:多用蒸煮、偏愛白灼、常用燉煲。
近年來,有關研究指出,食物在烹飪環節只要處理得當,就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人對食物中脂肪的攝取成功率。還有研究表示,一些具體的烹飪方式可以減少食物中脂肪的含量。比如,傳統的廣東菜中一般都是使用文火來烹飪,這讓食材的飽和脂肪酸降低到30%至50%。
這麼說啊,原來只要吃的方法正確,即使廣東人再愛吃,都是吃不胖的呢。
不吃青菜=不完整的一頓飯廣東人對青菜的要求是很高的,綠色的色號最好為#347C。廣東人的青菜,要求必須要市場裡最新鮮的綠色時令蔬菜。師奶們每天早上無論多忙都會準時到市場裡認真挑選當天剛採摘的菜心(最常吃的),買回家裡回家用清水洗乾淨泥土、可能存在殘留的農藥,摘選,挑去老的、皺巴巴的葉片,然後再洗一次,再用滾水燙熟,再澆上鮮美的黑色生抽,「白灼菜心」就做好了。這就是白灼。
作為我國八大菜系之一的粵菜之烹技極為講究,特別是通過技法達到粵菜美、爽、嫩、滑之要求。"白灼"就是突出粵菜清淡的手法之一。別看字面上很簡單,但您若以為白灼就是用開水煮一下撈出,那就錯了,那只是對字面上的一個誤解。
「白灼」的做法既保證了食材的原汁原味又不需要用食油,(嚴謹一點來說,現在廣東有的地方還是會在烹飪蔬菜的時候放少量油,因為不放油菜葉容易變黃。油大概可以保護葉綠素。)不瘦就怪了。
另外,正宗的廣東菜心可以白灼,也可以拿來煲湯。廣東媽媽常說,菜心能清熱解毒、殺菌(假的)、降血脂,還有最重要的祛油膩功能(做的過程中一般放很少油,或者不放油,這倒是真的)。
正因為嗜菜如命,這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廣東人。國家衛生計生委疾控局發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就指出,中國居民每天攝入的蔬菜量需保持在300~500克。2011年廣州市城區居民平均每標準人日蔬菜攝入量為 384.4 g,這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所以,無青菜不歡的廣東人,輕輕鬆鬆地就遠離了肥胖。
所以啊,廣東人在「連福建人都吃」的前提下,整個省還能保持國內低水平的肥胖率,果然得益於健康的飲食習慣、生活習慣。這些對保持一個人的好身材,都非常重要啊。
什麼?再女生說想減肥?找一個廣東男朋友,讓婆婆教你做幾年吃幾年廣東飲食就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