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上海米其林指南今天發布,有43家上海餐廳入選。其中,ULTRAVIOLET by Paul Pairet餐廳連續四年蟬聯米其林三星,最近被"名媛"們拼團上熱搜的上海寶格麗酒店寶麗軒中餐廳攜手Da Vittorio升級成為米其林二星餐廳,32家餐廳獲得一星。新上榜的遇外灘餐廳不僅摘星,還拿下「2021米其林上海年輕廚師獎」。
遇外灘餐廳不僅成為4家新晉餐廳之一,還拿下「2021米其林上海年輕廚師獎」
今年的指南中,共有32家餐廳被授予米其林一星餐廳。其中三號黃浦會、遇外灘、人和館(肇嘉浜路)和逸道(北京東路)4家為新晉餐廳,分別主打粵菜、福建菜以及上海本幫菜。
指南基本保持了去年的陣容,也有一些變化。寶麗軒、Da Vittorio從米其林一星變成米其林二星。
以下是米其林特約作者Lucie chic gourmet對ULTRAVIOLET餐廳的體驗(節選):
這天晚餐,好似走進Paul Pairet的潛意識裡,直接感受帶著強烈PP個人回憶的綺夢,充滿畫面感。精準、簡潔、細膩、前衛、淘氣、詼諧、哲學、藝術的;但也會讓你在期待中,有時感到一陣不安和困惑。
這是比一般米其林餐廳複雜數十倍的用餐經驗, 有點像在看完一場華格納全本歌劇「帕西法爾PARSIFAL」五小時,經歷過舞臺及交響樂團視覺及聽覺震撼之中,反而不覺得全曲在最後的音符就結束,而是延續著深沉的思考在最後的無聲中。
(鬼才大廚Paul Pairet(簡稱PP))
PP出生在法國西南部Perpignon,為法國籍的加泰隆尼亞人。媽媽重視學習,從小就把PP送到體制外的實驗學校,特別偏重個體啟發和創意的教育。
固執而要求完美的他,歷時15年的發想,籌備了3年,終於在2012年5月,於上海建造了屬於他自己的Ultraviolet by Paul Pairet。在全球,它是第一家「多感官沉浸式的美食體驗」,這是依照每道菜式的味覺主題,由多重感知支持,進而而量身設計的情境,強化對盤中飧的感受。
在這個不知位於上海的何處、佔地900平米空間、每晚只招待真正極致的1桌10個客人、卻有30個工作人員服侍;一個晚餐全程近乎5小時、20道菜、14種酒水搭配、中間還有2次中場休息;整體設計花了3年、投入250萬美金、硬體複雜到足以支撐起1個奧林匹克等級的足球場的設備,卻把這樣的極致,放在這個只招待10個人的餐廳…這樣頂級的奢華,在要價每人4000人民幣起的晚餐,只能說是剛好….
回到食物本身,每一道每一口都是絕頂美味,這是用餐的基本,PP並沒有失焦。加上14種配對的美酒,極好的音響燈光、極美的顏色、恰到好處讓人會心一笑的配樂畫面。常有人抱怨太貴,說它奢華。4000人民幣吃頓晚餐的確貴,但平日若要看瑪丹娜演唱會第一排、或是聽最好位置的熱門百老匯音樂劇加喝幾杯好酒,這樣的極致,是不是也就是這價格?
UV(Ultraviolet)共有ABC三套套餐周周輪流。我們當天試的是UVB,20道菜分為三部分:Le Goûter(淺嘗), Le picnic(野餐), Le petit-dejeuner(早餐)三個故事情境。甜美、詼諧、帶點瘋狂。其中參雜許多法語和文化面的細節,我就以我感受到的,來講講其中的驚奇!
淺嘗Le Goûter
第3道,PP的童稚
巧克力派
Tartine au chocolat
在法國將單片的Tartine麵包上頭塗抹厚厚的巧克力醬,就成了小朋友下課最愛的點心。PP把童年的回憶凝結出新的創意: 將鴨肝、榛果做成左方的巧克力塊,以蛋白霜餅做成右方的示意麵包,故意缺了一角,像被淘氣地咬了一口。
牆上投射出一個班級的法國小朋友,其中一位是PP的寶貝兒子!音樂是活潑俏皮的Bang Bang!
第6道,PP的旅行狂想
生魚片排薯條
Sashimi Steak Frites
平常大家習慣吃牛排配薯條,PP則是把厚生魚片排搭配長的很醜的薯條。美式薯條沾著日式味增醬,日式生魚片排搭配法式芥末冰霜醬, 東西文化完全混搭,充滿衝突,吃起來卻又和諧。
我們此時看到牆面投射有些卡通風格顏色的東京築地魚市場畫面,耳邊聽到小女孩以娃娃聲音唱著法國國歌馬賽曲,好像哪裡怪,原來她唱的是日文!
第9道,PP的重組創意
突然端上個飛機餐盤,上頭擺放手術實驗器皿,不知如何進行。依據指示我狐疑地用剪刀剪開銀色料包倒入湯中,攪一攪,再拿起針筒擠出白汁到湯裡,變成了麵條!原來是個自製椰子湯泡麵!湯粉都是廚房用濃縮蘑菇湯凝結乾燥製成的,太好笑了,原來PP想重現他小時候在法國超市都買的到的Royco品牌東方風味即食麵,耳邊傳來泰式音樂和吸食湯麵的聲音。
野餐Le Picnic
第11道,PP的童年回憶
罐中雞
A Chicken in a Jar
在Perpignon長大的他, 小時後爸爸會帶著他們,在葡萄園裡烤肉。PP以葡萄藤木烤肉和鴨肝製成肉串,封在充滿葡萄木煙燻氣味的透明玻璃罐裡,打開時,烤肉炭味撲鼻而出。
此時房間也會噴入點帶著青草味的淡雅櫻花花香,還原小時後在葡萄園烤肉,感官上,與家人互動的美好情景。
第13道,PP的精準與對比
雙重番茄奶酪
當吃完三道主菜,我忍不住和旁邊的人說,我有點飽了,20道才吃到第12道,該怎麼辦?突然就上了兩盤一模一樣的番茄奶酪,先依照指示,第一盤吃起來是鹹的,再按指示吃第二盤,什麼看起來都一樣但吃起來居然是甜的。原來,這正是整個晚餐由鹹轉甜的的「轉捩點」,正式進入甜點的部分,讓客人不過飽膩。PP還要我們在兩盤中玩玩找碴,共有8個不同處!
早餐Le petit-dejeuner
吃到第15道時,音樂響起Adele唱的 「這結束了嗎(This is the end)」?
突然,有人用力敲敲門,大喊「客房服務(Room Service)~」,這又是第三階段五種小食「早餐」的開始…這好似PP來叫大家,該從南柯一夢醒醒,吃早餐了!但這華麗科幻不真實的夢境,似真似幻,真的奇異地讓人捨不得醒來,離開。
而這其實正是,PP在員工服後繡的四組字。
他要我們品嘗一個,由食物所喚起的,紫色情感的夢。
注意:這家餐廳沒有公開的地址,每次都是顧客在指定地點集合後,由專車來接送。而且它每晚只接待10名客人,所以需要提前三個月預定。
2017年發布的《米其林上海指南2018》中誕生了大陸第一家米其林三星餐廳——唐閣,不得不說這在上海的餐飲界也是不小的轟動了,但是不少網友卻發現三星的「唐閣」從去年開始已經悄悄的降為一星,今年依舊是一星,著名的鵝夫人更是影子沒了。米其林本來是一家做汽車輪胎的企業,但是現在不得不說在全世界對於美食界的影響要遠遠大於汽車界,不管是哪家餐廳,一旦被米其林打上「三星」的標籤,不管是廚師還是品牌都立馬身價倍增。
唯一的米其林三星極其不好訂,那就跟隨上海本地小編了解下今年的10家米其林二星餐廳吧!
1/10 喜粵8號(汝南街)
粵菜/人均80-300
黃浦區汝南街63號101室(8號橋四期)
一家低調的粵菜小館,餐廳門臉不顯山不露水,當年瘋狂地拿到兩星,一躍成為滬上最難預約的餐廳之一。碧綠菌皇炒帶子、金黃釀焗蟹蓋、香煎蓮藕餅最是經典。
2/10 御寶軒(黃浦)
粵菜/人均250-500
黃浦區北京東路99號益豐 外灘源4樓
創始人梁志崴來自香港,2012年,梁志崴把目光投向了上海的地標:外灘。這次他要經營的是一間擁有六十多個桌位,十三間包房和一個百人宴會廳的餐廳。他把餐廳命名為「御寶軒」,主打傳統粵菜。這家店選擇豐富,口味至上,很快就大受本地食客歡迎。
3/10 吉品軒
粵菜/人均900元左右
徐匯區烏魯木齊南路55號(與衡山路交叉路口)
極品軒的主廚擁有20多年烹調經驗,以純正港式風味打造矜貴海鮮、地道燒味、精緻點心,為食客帶來趣味探享之旅。
4/10 喬爾·盧布松美食坊
時尚法國菜/人均1000-1500
黃浦區中山東一路18號外灘18號3樓
Joel Robuchon是法國美食界傳奇人物喬爾盧布松在中國大陸開設的第一家餐廳,他是全球擁有米其林星星數量最多(33顆)的大廚,但今年8月不幸去世了。上海這家店全名叫L』Atelier Joel Robuchon,在外灘18號,風景是極好的,內裡裝修是紅黑配色,選址和環境都是妥妥的5星。
5/10 81/2 Otto e Mezzo BOMBANA
義大利菜/人均450
黃浦區圓明園路169號協進大樓6樓
上海灘義大利餐食材要求最高的餐廳,尤其新鮮的海鮮,最昂貴的Culatello di Zibello火腿,白松露、各種芝士、季節性蔬果…對於好食材的追求堪稱整個上海最大手筆的餐廳之一。
6/10 泰安門
(去年一星升至今年二星)
西餐/人均1600元
長寧區鎮寧路465弄161號1號樓101室
在泰安門做廚師,可要能經得起挑戰,因為這裡每隔5周都會大換一次菜單,讓每一位登臨的食客,都能感受不一樣的味覺之旅,難道這就是傳說中「最熟悉的陌生餐廳」?泰安門不接受walk in,請提前預訂並支付訂金。
7/10 新榮記(南陽路)
台州菜/人均1000元左右
靜安區南陽路170號(近西康路)
新榮記,是台州菜的扛把子。1995年張勇在臨海開出第一家「新榮記」小排檔,隨後逐步發展向高端化轉型。
南陽路上的新榮記,藏於歷史悠久的貝軒大公館,只有包間沒有大廳,走入好像穿越到30、40年代的上海。在這裡不僅能吃到高端東海海鮮,還有一流粵菜點心,主打菜是小黃魚,蜜汁紅薯、脆皮乳鴿、龍蝦泡湯飯也讓人口齒生津。
8/10 雍福會
滬菜/人均350-1200
徐匯區永福路200號
開了10多年的雍福會,在前蘇聯、德國、越南和英國等國家領事館原址改建而成。如今是上海灘唯一米其林二星本幫餐廳。
整個餐廳充滿歷史的古樸感,再加雍福會主人喜歡在全世界收藏老物件,進入這裡仿佛打開了一座存放多年的百寶箱。而最珍貴的當然是雍福會經典菜品,招牌油爆蝦、蟹粉魚翅、鵝肝醬、普洱茶紅燒肉都是饕客的白月光。
9/10 寶麗軒
上海寶格麗酒店今年可謂是風光無兩,除了寶麗軒中餐廳新晉二星,它還是前段時間上海」名媛群「拼團中的酒店和餐廳,讓上海」名媛「們趨之若鶩在朋友圈曬」奢華生活「,足見在上海灘影響力和知名度之。
47層的義大利餐廳居然是三星級「廚神」掌手,曾聲稱把整個義大利都搬來了中國,不僅美食好吃,可以俯瞰上海外灘全景!
寶麗軒中餐廳也非常厲害,今年拿下了米其林二星,每道菜品都來自「博文彪」師傅的精心創作,絕對值得一嘗。
不過最近那裡可是風口浪尖,去那裡吃飯,要曬朋友圈建議先咬一口食物,被誤會成「拼單名媛」就解釋不清啦~_~
10/10 Da Vittorio
另一家新晉米其林二星Da Vittorio上海餐廳坐落於外灘金融中心(BFC),相比於多數色調偏暗,風格商務的高端餐廳; Da Vittorio裝修明亮,設計主打清新白色系。中國餐廳將繼承Da Vittorio的核心家庭理念 定位為Fine dining 為食客營造一種輕鬆,愉快的家庭氛圍,環境溫馨,親切。
挪威龍蝦,鵝肝,南瓜冰糕和石榴
扇貝,伯爾尼醬,蘆筍和甘草
Da Vittorio餐廳非常重視食材的安全性和健康營養,全部食材都是有機的。主廚還會根據時令變化,及時調整菜譜。正宗意式原味,符合國人味蕾,甄選符合中國人味蕾的正宗義大利美食。食材將延續義大利傳統,以海鮮為主,符合絕大多數中國人的飲食習慣。
地址:黃浦區中山東路558號
附:2021上海米其林指南上榜餐廳
米其林三星餐廳( 1家):
ULTRAVIOLET by Paul Pairet
米其林二星餐廳( 10家):
喜粵8號(汝南街)、御寶軒(黃浦)、吉品軒、
喬爾·盧布松美食坊、81/2 Otto e Mezzo Bombana、泰安門、新榮記(南陽路)、雍福會、寶麗軒、Da Vittorio
米其林一星餐廳( 32家):
菁禧薈(長寧)、成隆行蟹王府(黃浦)、大董(徐匯)、大董海參店(靜安)、福和慧、Il Ristoranto-Niko Romito、蘇浙總會、Jean Georges、金軒、老正興(黃浦)、Le Comptoirde Pierre Gagnaire、南麓·浙裡(黃浦)、利苑(浦東新區)、利苑(徐匯)、萊美露滋、明閣、鹿園(長寧)、鹿園(浦東新區)、斐霓絲、家全七福(靜安)、迷上海、艾利爵士、唐閣、新榮記(南京西路)、逸龍閣、甬府、雍頤廷、玉芝蘭、三號黃浦會、遇外灘、人和館(肇嘉浜路)、逸道(北京東路)
必比登美食推介餐廳:
阿娘面、大壺春(四川中路)、文興酒家、功德林(靜安)、海金滋(黃浦)、豪生酒家、吉士、蘭亭、蘭心(進賢路)、綠波廊、茂隆、米泰(安福路)、南翔饅頭店(城隍廟)、Polux、榮小館(黃浦)、榮叔黃魚面、天都裡、正鬥粥面專家(浦東新區)、揚州飯店(黃浦)、上海老站(徐匯)、甬府小鮮
(完)
歡迎在本文下面留言留下您的聲音,看完記得點擊右上角「關注」按鈕,關注「上海本地」號,每天都會推送給您有質量的上海本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