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何時出牙?出牙的不適症狀如何緩解,爸媽們都要心裡有數

2020-12-10 媛媽育兒日記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小寶寶出生後,口腔裡光禿禿的沒有牙,那麼第一顆牙齒會在什麼時候冒出來呢?

這個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來看,通常來說在十二個月之內,有的六個月左右,早也早不過三個月,有的可能稍晚一些,不過一些早產兒或許會超過十二個月。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超過12個月寶寶還沒有長出乳牙,建議帶去醫院檢查一下,確認具體狀況。

01寶寶何時出牙?吃什麼?

長出2顆牙齒左右(小寶寶4到8個月時),可以試著吃一些土豆泥、蛋黃泥之類;有2到4顆牙齒時(8到12個月),可餵些肉泥、豆腐等;當長到6顆到8顆牙齒時(9到13個月),可以吃些水蒸蛋、蔬菜等;8到12顆牙齒(13到19個月),就可以試著吃一些軟飯、肉片啦;12到20顆牙齒(16到20個月),可以吃米飯等食物。牙齒長出的過程,也是寶寶成長變化最快的時候,寶媽寶爸每天都會收穫不同的欣喜。

不過,對寶寶來說,伴隨的感受可能就不那麼舒服了,牙齒從牙床裡鑽出來,甚至會帶來強烈的不適感和痛苦,這是值得關注的地方。

02寶寶出牙的不適症狀有哪些?

一般來說寶寶出牙會顯示出徵兆,這時就需要寶媽寶爸細心觀察了,否則當做其他狀況處理會適得其反。

如何針對性緩解,爸媽們都要心裡有數,儘量幫寶寶舒適度過這一時期。

1、口水增多,控制不住

在某個時間段發現寶寶的口水增多,甚至擦掉後馬上又有,如果不及時清理,會浸到脖子上,真是糟心。

不過寶媽寶爸先別煩,恭喜,這是你家寶寶要萌出第一顆小牙啦~

第一顆牙拱出時肯定會刺激到寶寶的牙齦神經,讓唾液腺分泌出更多口水,寶寶還不會吞咽,自然就往外流。

小貼士:

平時多準備些柔軟的棉布或毛巾,沾些溫水擰到半乾,再擦寶寶的口水。

動作一定要輕,避免擦破皮膚引起不必要的麻煩。如果皮膚真的感染或潰爛,一定要帶寶寶去看醫生,切不可耽誤。

等到第一顆牙齒「破土而出」,相信寶寶也很快會適應。

2、亂啃亂咬、愛磨牙齦

這個時期寶媽應該會感觸更深,寶寶吸奶時可能不再像以前那麼乖乖地只做吸吮動作,而是用力咬住或撕咬,甚至咬自己的小手、小腳和下嘴唇,以及一切能拿到手裡的東西。

這是由於牙齦要冒牙,引起了極大的不適感和疼痛感。不要責怪寶寶,試著輕輕撓寶寶的唇部,使其張開嘴巴,再用沾著涼水的棉布、紗布等輕輕擦牙床。

小貼士:

最好準備些兒童用的咬膠、磨牙棒或磨牙餅乾,讓寶寶磨起牙床更舒適和安全,有助於緩解痛苦和緊張情緒,也讓牙齒長得更好。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寶媽寶爸一定要注意寶寶的口腔衛生,千萬別圖便宜買質量不合格的磨牙用品。

另外,當新牙拱出來後,牙齦可能會發紅、腫起,別擔心,會隨著牙齒正式鑽出而消失。

注意衛生就好,可以試著用煮沸後消毒過的紗布幫寶寶按摩牙齦,緩解不適外加清潔,一舉兩得。

3、寶寶情緒不穩定

是的,寶寶們也有自己的脾氣和情緒,尤其在出牙階段。大人身體不好都會焦躁,更何況一個小寶寶呢?這時寶媽寶爸的陪伴和安撫顯得尤為重要。

主要指的是煩躁、易怒、不聽話、愛哭還哄不好的那種,甚至影響睡眠。

多抱抱孩子,安撫情緒,適當拿出磨牙用品,抑或帶寶寶玩一些遊戲,散步、看風景也可以轉移注意力。

4、挑食、不愛吃東西

出牙期間寶寶也會對食物產生抗拒狀況,因為吸吮奶汁時會刺痛牙床,害怕疼痛的寶寶寧願餓著也不想再吃奶。

小貼士:

這期間可以試著調整食物溫度,餵些清涼點的食物,或者把奶嘴口擴大一點,以不嗆奶為準,讓寶寶吸吮更輕鬆,實在不行還可以直接用勺子或小杯送喂。

如果寶寶一直抗拒食物,必要時需要看醫生,保障身體健康。

5、腹瀉、壞肚子

部分寶寶可能會出現這樣的症狀,寶媽寶爸別慌張,細細察看寶寶的大便狀態是什麼樣的,便便次數有無增加。

如果發現便便次數雖增加,但水分不多,可以把輔食換成粥、爛麵條、麵糊等易消化的,日常多喝水,及時清潔寶寶的口腔,且注意餐具衛生。

如果寶寶仍然腹瀉,次數甚至超過十次之多,同時便便水分較多,那就需要及時看醫生了。

6、其他問題

另外,寶寶出牙時也會遇到各種狀況,比如牙齒不一定按順序生長,但其實哪顆先長哪顆後長沒什麼關係。

還有些家長擔心寶寶會「暴牙」,那麼最好讓寶寶在兩歲前扔掉奶嘴;

再有,寶寶的乳牙也會遇到壞掉或有齲洞,這時最好及時就醫,以免嚴重,到時侵犯到牙髓(牙神經),疼起來簡直不要太酸爽。

經歷以上這些「磨難」,相信寶寶們的牙齒也已經健康成長出了很多。

不過寶媽寶爸又會面臨一些新狀況,如何給小寶寶新長出的兩排小牙齒做清潔,也是個學問。

03寶寶出牙後的護理要點:

寶寶進食後和睡覺前,需要及時刷牙。

如果寶寶的牙還沒全長好,那麼分泌出的唾液會起到天然清潔功能,寶媽寶爸們只需要用消過毒的棉籤沾上溫水,就可以進行口腔清潔工作。

如果寶寶的牙齒長得基本齊全,可以一手輕輕捏住寶寶的臉頰,將嘴巴打開,看看他的口腔內結構,然後用另一隻手拿著小牙刷以水平橫向的方式將各個面的牙齒刷乾淨。

相關焦點

  • 寶寶幾個月會出牙?出牙時有什麼表現呢?聰明爸媽都該早知道
    明明已經八個多月了,一顆牙齒都沒有,周圍同齡的小朋友有的都長了6顆牙,可是明明連個牙印都沒有。媽媽為此著急上火,可是周邊的朋友都勸她別著急,那寶寶們究竟什麼時候出牙呢?寶寶一般幾個月開始出牙?3、煩躁愛哭鬧長牙時期寶寶因為牙齦不適,會比平時更容易哭鬧,這也是因為出牙時寶寶出現不同程度的癢痛造成的,父母要多理解。
  • 寶寶出現這3個異常表現,是在提醒爸媽:我要出牙了!
    寶寶出牙的時間、症狀表現以及緩解方法,一篇講清,爸媽要清楚我家叮咚4個月,表弟表妹有的8個月,有的10個月,時間都不一樣,不過基本上在12個月前都出牙了。其實寶寶出牙時間是因人而異的,平均時間是6個月,但是有的早有的晚,最早一般不早於3個月,最晚一般不晚於12個月。
  • 寶寶出牙不適?快用這四件「神器」!|出牙|磨牙棒|牙膠|奶嘴|寶寶出...
    寶寶到了6個月左右就開始長牙了。這個時候的寶寶除了口水譁啦啦的流出來之外,還喜歡咬一些硬物來緩解出牙造成的不適。面對市面上各種各樣的磨牙器和磨牙食品,媽媽該如何選擇呢?出牙是寶寶成長的必經階段。一般來說,寶寶會在6個月大的時候就開始長牙。萌牙期的寶寶由於牙床神經受壓,牙齦腫脹發癢,這個時候的寶寶口水吧嗒吧嗒的流,喜歡咬硬物來緩解因出牙造成的不適。雖然這些不適的症狀會隨著乳牙的長出而慢慢消失,可是寶寶在萌牙期喜歡隨手抓到東西就往嘴裡放,如果口中的物體過硬或者有尖銳的稜角,容易對寶寶的牙齦造成損傷。此外寶寶亂咬東西並不衛生,嚴重的還會引起口腔感染。
  • 寶寶幾個月出牙正常?寶寶出現這4個信號是出牙徵兆,寶媽要了解
    阿梅家的女兒已經7個月了,還是沒有出牙,但是體檢時各個方面都還比較正常,這就讓阿梅有點鬱悶了,每天都關注著女兒出牙的問題,寶寶出牙時間有很大的差異,有些寶寶出牙比較早,在四個月時就已經開始出牙了,而有些寶寶出牙就比較晚,一般會在寶寶出生4—10個月出牙都比較正常,如果寶寶超過了13
  • 寶寶出牙難受?教您自製磨牙餅乾,簡單好吃還營養,緩解出牙不適
    小寶貝們在長牙齒的時候有幾個重要特徵,一是喜歡流口水,怎麼擦都擦不乾淨,還有一個特徵就是喜歡咬東西,或是手指,或是她能觸及到的所有東西,總要放進小嘴巴裡咬,藉此來緩解出牙的不適。母乳餵養的媽媽們可是吃盡了苦頭。不讓她咬的話就哭鬧。寶寶出牙難受?
  • 寶寶什麼時候長第一顆牙?如何緩解寶寶長牙的不適?這篇文章快收藏!
    每個寶寶都會經歷長牙期的痛苦,有些家長不知道如何幫助寶寶,只能看著干著急。 今天就給大家說說如何科學應對寶寶的長牙期! 寶寶什麼時候才會出牙?
  • 寶寶出牙發燒很難受,這四種護理方式,幫助寶寶順利度過長牙期!
    其實在很多書和文章中都有提到過,寶寶出牙時常常會伴有發燒的症狀,但是這個「發燒」和我們平常說的那種發燒不同,是寶寶出牙時會有輕微的體溫升高症狀。專業醫學學術雜誌《兒科學》上刊登過一篇論文,這篇論文分析了8個國家的0~ 36個月健康寶寶的情況,研究發現,寶寶出牙時的「發燒」溫度並不算很高,一般都是低於38℃的。
  • 為什麼有的寶寶出牙早,有的寶寶卻出牙晚?這三個影響因素要了解
    一般情況下,寶寶會在出生後的6個月左右開始萌出第一顆乳牙,有的孩子可能會偏晚一些,但大部分孩子在3歲左右都能把20顆乳牙出齊。這也都是普遍規律,由於每個寶寶的具體情況不同,出牙的時間也會有差異。缺乏維生素D最直接的影響就會導致寶寶患有佝僂病,或者甲狀腺功能低下時,就可造成寶寶遲遲不出牙的情況。所以,如果寶寶超過一周歲還沒有萌出第一顆牙齒,家長要需要考慮帶寶寶去醫院做個檢查,看看是不是病理性問題導致的。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更好的出牙?
  • 六個月的孩子,出現無故哭鬧、體溫升高等,媽媽要注意是否出牙了
    張姐家的孩子出牙是在六個月以後,這也是非常正常的現象。孩子出牙早晚和很多因素都有關係,比如遺傳營養,環境因素。只要第一顆乳牙萌發的時間是在13個月以內,寶媽們都不用太過擔心。當孩子出牙的時候寶媽又應該注意什麼呢?看了以下幾點就明白了。
  • 寶寶的出牙順序是什麼?看看這張圖,你家寶寶牙齒「長對」了嗎?
    了解寶寶出牙規律,才能有針對性的做好寶寶的護理工作,才能說是真正了解寶寶哦!一、寶寶的出牙時間寶寶開始出牙一般是在四個月到七個月之間,有的寶寶可能三個多月就能看見小小的牙尖,也有的寶寶到了八個月甚至十二個月還沒有開始出牙,寶媽也不用過於擔心,這並不能說明寶寶發育過早或者發育遲緩。
  • 寶寶出牙後不宜用磨牙棒
    對於寶寶的食物安全家長們都非常小心,不過估計沒人能夠想到,小小的一根磨牙棒竟然也會讓嬰兒猝死。近日,溫州一媽媽拿了根磨牙棒給6月大的兒子吃。沒幾分鐘,磨牙棒就斷了一截,兒子被噎住,雖立即送醫,但終因「異物吸入窒息」死亡。專家提醒,磨牙棒餅乾不宜給已經出牙的寶寶用。
  • 寶寶幾個月齡開始出牙,平時該如何處理
    牙蕾形成於孕期的5、 6周,此時是在為乳牙打基礎,到寶寶4一 8個月時門牙才開始長出。寶寶正常出牙的時間最早可在2個月時,最遲可在14個月,在這一時間範圍內出牙都是正常的。    出牙時的臨床表現  出牙反應不相同有些寶寶出牙反應很強烈,哭鬧、亂咬東西、牙齦腫脹、過度流口水、流鼻涕,甚至會出現低燒、腹瀉,這些都是正常的反應。
  • 寶媽要注意!當寶寶有這些症狀時,是寶寶「萌牙的徵兆」!
    對於媽媽來說,孩子身上的一切變化都非常關注,寶寶長牙齒,是每個媽媽都非常關心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口健康整齊的牙齒,然而,每個孩子都不一樣,出牙的時間會有所不同,寶寶「萌牙的徵兆」一般會提前1-2個月出現,家長如果發現寶寶有以下這些症狀,說明寶寶的小乳牙馬上要長出來了!
  • 寶寶早出牙聰明?了解出牙期和出牙表現,順利度過出牙期才是重點
    媽媽慘遭寶寶「毒嘴」出牙期的寶寶是需要磨牙的,因為出牙期寶寶的牙齦受到刺激會感到不舒服,這時候他們會找尋硬物來磨牙緩解不適感,餵奶的時候寶寶們就找到目標了。口水寶寶出牙期寶寶的口水量多的驚人,在出牙期牙齒會刺激牙齦上的神經,導致唾液腺分泌大量的唾液,這時候媽媽們要準備大量的口水巾和更換的衣服,因為很可能一會兒不留神的功夫,寶寶的口水就流地滿身都是。3.
  • 方廣米萌米餅 磨牙小伴侶緩解寶寶出牙期不適
    寶寶出生之後幾個月,有一段時間會表現得特別煩躁,喜歡哭鬧,還整天流口水,這是寶寶「長牙季」來臨的信號。近日,方廣匠心打造「米萌口水米餅」攜3種口味全新上市,幫助寶寶減輕出牙帶來的不適,同時還能夠鍛鍊寶寶的咀嚼和吞咽功能。
  • 寶寶出牙晚、咀嚼力差是天生的?錯!這份出牙攻略醫生也建議收好
    很多媽媽覺得,寶寶出牙晚和咀嚼能力差是遺傳父母一方天生的缺陷,可實際上除了出牙受遺傳因素決定,咀嚼能力遺傳是沒有直接證據,所以,發現寶寶出牙晚先要判斷父母出牙時間,至於是不是媽媽們擔心的「缺鈣」,還需要逐步排查才好確定。
  • 寶寶出牙期,家長如何巧妙應對?寶寶長牙時期的症狀及護理方法
    小劉就引逗寶寶張開嘴笑,果然下牙槽那裡露出了兩顆萌萌的小牙。寶寶一般會在4-5個月左右的時候開始長牙,這時候如果寶寶沒有因為其他不適而哭鬧的話,就要考慮寶寶是否開始長牙了,那麼寶寶長牙的症狀有哪些呢?寶寶進入出牙期的症狀1、流口水。
  • 寶媽必備的寶寶出牙公式:長牙晚和這三因素有關,家長別盲目補鈣
    閨蜜的女兒天希出牙比較慢,九個月還一直是兩顆兔子牙,帶娃去公園遛彎,遇上寶媽總要問問,出幾顆牙啦?每當這個時候,閨蜜就非常焦慮。再加上好心的大嬸兒,總會叮囑她,多給孩子補鈣啊,不出牙就是缺鈣了。那麼究竟寶寶什麼時候長牙才算是正常,那些遲遲不出牙的寶寶真的是缺鈣麼?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於寶寶乳牙那些事兒。
  • 寶寶長牙前三方面有預兆,在這一時間段出牙都正常,附出牙順序表
    眼看著別的小朋友都能自己吃蘋果泥了,自己寶寶的嘴裡還是不見一顆小牙,小楠心裡別提多著急了。在抱著寶寶打預防針時,還特意問了大夫,寶寶10個月了還不長牙是不是有什麼問題。 詢問了寶寶的一些發育狀況後,醫生只讓小楠等著,也沒給開什麼藥。
  • 寶寶「出牙」前期有哪些表現?幾個月長牙最健康?寶媽最好了解下
    文|羊駝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關於寶寶的「出牙」問題,寶媽們都比較的擔心。而因為個體發育的不同,不同的寶寶會出現不同的出牙問題。還有些媽媽看到寶寶出牙後的各種身體不適,試圖找一些能夠幫助緩解寶寶不適的方法……今天的這篇文章將會告訴寶媽們一些有關孩子出牙的基本常識,寶媽們可以做簡單的了解避免遇到孩子出牙問題出現的手足無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