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個月的孩子,出現無故哭鬧、體溫升高等,媽媽要注意是否出牙了

2020-12-20 三清心理感悟

張姐家的孩子已經六個月了,最近孩子尿布換了,飯也吃了,也沒有生病,但是總是哭鬧。並且張姐在給孩子餵奶的時候,發現孩子開始喜歡咬人,雖然孩子的牙齒還沒有萌發出來,但是被咬一下還是挺疼的。

張姐感覺非常苦惱,諮詢了下醫生。醫生說是孩子長牙的緣故。孩子一般在四個月以後開始萌發出牙齒,2到3歲時牙齒差不多才長齊。因為萌發牙齒,孩子會感覺口腔中有輕微疼痛,但是孩子不會說話,所以他會用這樣一系列的反應引起寶爸寶媽們的注意,

寶爸寶媽得注意了,當孩子出現這些現象時,要考慮出牙的原因。比如一向乖巧的孩子,忽然變得非常暴躁,還經常無緣無故哭鬧,睡眠不安,甚至喜歡去咬寶媽的乳頭,等等。

張姐家的孩子出牙是在六個月以後,這也是非常正常的現象。孩子出牙早晚和很多因素都有關係,比如遺傳營養,環境因素。只要第一顆乳牙萌發的時間是在13個月以內,寶媽們都不用太過擔心。

當孩子出牙的時候寶媽又應該注意什麼呢?看了以下幾點就明白了。

一、寶寶出牙期,常有哪些症狀

01.經常流口水

孩子在牙齒萌發的時候,牙齦會有略微的腫痛。牙齦腫痛會刺激唾液腺分泌出大量唾液,但是孩子吞咽唾液的速度是有限的,因此寶媽會在孩子萌發牙齒的時候,發現孩子開始經常流口水,這是非常正常的現象。

02.出現含咬東西的現象

寶媽們在孩子出牙期會有一個明顯的發現,就是本來脾氣溫和的寶寶,忽然間開始變得暴躁,並且開始出現含東西和咬東西的表現,這是孩子為了緩解出牙期牙齦帶來的不適所出現的反應。

03.體溫升高

孩子因為出牙,牙齦略微腫痛,孩子為了緩解牙齦帶來的不適,開始出現咬東西的現象,孩子咬東西難免不會出現口腔黏膜出現破損,因此在孩子口腔黏膜出現破損的時候,非常容易引起發炎。

發炎以後非常容易引起發熱,因此孩子會出現發燒的症狀,只要孩子發燒的溫度沒有超過38度,寶媽們都可以通過物理降溫的方法幫助孩子進行降溫。

04.頻繁夜醒

孩子出牙時,因為牙齦發炎,孩子也會出現拒絕進食的現象。並且不停哭鬧,但是寶媽們不要將孩子出現哭鬧拒食發熱等症狀都歸結為出芽。如果沒有辦法去判斷孩子的病因,應該帶孩子去醫院,由醫生進行判斷。

二、孩子因出牙出現的不適,寶媽該如何處理,有哪些緩解的小妙招

01.摩擦牙齦

孩子出牙的時候都會通過咬東西或者含東西幫助牙齒緩解疼痛,因此寶媽們可以用摩擦牙齦的方式幫助孩子去緩解出牙帶來的不適。

寶媽幫助孩子磨擦牙齦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要用涼爽乾淨的毛巾或者是紗布,輕輕的去擦拭孩子出牙的部分,這樣的刺激可以幫助孩子緩解疼痛。

02.準備牙膠

寶媽可以幫助孩子準備磨牙的東西,讓孩子自己通過摩擦緩解牙齦腫痛,牙膠就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孩子通過去啃咬牙膠,對牙齦進行施壓,用這樣的方法來緩解牙齦腫痛。

03.及時擦口水

孩子出牙的時候,因為牙齦紅腫,刺激唾液腺產生大量口水,寶媽們在面對這樣的情況的時候,應該及時的去幫助孩子擦拭口水。

長時間的出牙期孩子的口水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擦拭,會引起口炎。

在孩子第一次出牙的時候,寶媽們就應該準備乾淨的紗布,為孩子經常擦拭牙齦,並且為孩子養成一天,至少刷一次牙的習慣,在孩子吃完東西以後用淡鹽水給孩子漱口。

三、寶寶出牙後,又該如何保護孩子的牙齒

01.給孩子養成每天刷牙的習慣

在孩子出牙以後,寶爸寶媽們就可以去教會孩子刷牙了,在選擇牙具和牙膏時候,寶爸寶媽們一定要注意去選擇軟毛的牙刷,並且選擇牙膏的時候一定要選擇除氟的牙膏。

寶爸寶媽們在培養孩子每天刷牙習慣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要培養孩子定點定時刷牙,這樣還可以促進孩子規則意識的發展。

寶爸寶媽們在培養孩子刷牙的時候,一定要教孩子如何正確的去刷牙,如何刷牙能將口腔裡全部的位置刷到,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02.吃完飯以後讓孩子漱口

孩子出牙以後,因為孩子的牙齒還沒有完全長全,因此孩子的牙縫有的地方會非常大,寶爸寶媽們再給孩子吃完飯以後,需要做的是讓孩子學會用淡鹽水漱口,去洗掉牙齒中的殘渣。

同時寶爸寶媽們在孩子出牙以後,也要時不時地去安慰孩子的情緒,告訴孩子出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寶爸寶媽自己也要理解,孩子此時此刻出牙帶來的難受和不滿的感覺。

03.飲食合理搭配

孩子出牙以後,寶爸寶媽們應該給孩子合理的去調整食譜,讓孩子適量的去吃一些粗糧的食物,可以鍛鍊孩子的牙齒尖硬度,同時還可以幫助孩子吸收食物中的鈣物質,幫助孩子生長發育。

各位寶爸寶媽們還有什麼好的辦法去緩解孩子換牙時候的疼痛的呢?歡迎在下方留言。

相關焦點

  • 寶寶幾個月出牙正常?寶寶出現這4個信號是出牙徵兆,寶媽要了解
    1.經常流口水寶寶在出牙的過程中,牙齒要穿透牙齦,這個時候會引起牙齦組織輕微腫脹,同時會刺激牙齦上的神經,導致唾液分泌增多,而此時寶寶的吞咽功能還沒有發育完全成熟,所以就會出現流口水的現象,家長在關注寶寶出牙的過程中也要注意,及時給寶寶擦拭口水,以免出現口水疹。
  • 為什麼有些寶寶出牙早,有些出牙晚?媽媽注意了,可能是「病」
    寶寶在長牙期間,媽媽要做好記錄,每長出一顆牙都要好好記下來,以便觀察寶寶的牙齒健康狀況。不過,有些家長發現自家娃的牙齒長得很慢,甚至比同齡寶寶慢很多,於是便非常緊張,每天都為孩子的牙齒煩心。其實大家不用太擔心,每個寶寶的身體狀態不同,他們有各自的生長規律,出牙早晚也是有規律的。
  • 了解出牙期和出牙表現,順利度過出牙期才是重點
    寶寶到了出牙期會有一系列的反應,最直觀的媽媽們在餵奶的時候會感到「痛苦」,因為這時候孩子會有磨牙的習慣,餵奶的媽媽們可就遭罪了。當孩子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媽媽們就要注意孩子到了出牙期了。當孩子長出第一顆乳牙後,接下來就要進入咀嚼食物的階段,是嬰幼兒成長的一大步。
  • 怎樣區分孩子正常的體溫升高和發燒?
    除了量體溫外,還要仔細觀察孩子的各種表現 怎樣區分孩子正常的體溫升高和發燒
  • 怎樣區分孩子正常的體溫升高和發熱?
    正常的體溫升高孩子的體溫易于波動。感染、環境以及運動等多方面因素都可使孩子的體溫發生變化。孩子體溫升高不一定就是異常,也就是說,體溫的升高不一定就是發熱。若有短暫的體溫波動,但全身狀況良好,又沒有其他異常表現,家長就不應認為孩子在發熱。其實,就像我們大人在運動後體溫會有所升高一樣,小兒哭鬧、吃奶等正常生理活動後,體溫也會升高。一般情況下,體溫不會升得太高,多為37.5℃~38.0℃之間。體溫升高是由於哭鬧、吃奶等正常生理活動導致肌肉產生了更多的熱量。這些原因導致的體溫升高,在運動結束後會很快回復到正常水平。
  • 寶寶出牙發燒很難受,這四種護理方式,幫助寶寶順利度過長牙期!
    其實在很多書和文章中都有提到過,寶寶出牙時常常會伴有發燒的症狀,但是這個「發燒」和我們平常說的那種發燒不同,是寶寶出牙時會有輕微的體溫升高症狀。專業醫學學術雜誌《兒科學》上刊登過一篇論文,這篇論文分析了8個國家的0~ 36個月健康寶寶的情況,研究發現,寶寶出牙時的「發燒」溫度並不算很高,一般都是低於38℃的。
  • 寶媽要注意!當寶寶有這些症狀時,是寶寶「萌牙的徵兆」!
    對於媽媽來說,孩子身上的一切變化都非常關注,寶寶長牙齒,是每個媽媽都非常關心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口健康整齊的牙齒,然而,每個孩子都不一樣,出牙的時間會有所不同,寶寶「萌牙的徵兆」一般會提前1-2個月出現,家長如果發現寶寶有以下這些症狀,說明寶寶的小乳牙馬上要長出來了!
  • 寶寶出現這3個異常表現,是在提醒爸媽:我要出牙了!
    媽媽群有位寶媽最近非常焦慮,他家4個月的兒子不知道怎麼回事,最近鬧騰的非常厲害,不是哭鬧就是哼唧,即使是吃奶睡覺也沒有安靜的時候。本以為是天氣太熱引起的,又是風扇又是空調的齊上陣,結果孩子仍然非常煩躁,吃不好睡不好。為什麼會這樣呢?
  • 哭鬧、煩躁、拒奶,寶寶情緒變化大寶媽要注意,寶寶可能要長牙
    後來欣欣向一位有經驗的阿姨諮詢了一下,欣欣將寶寶最近的反應跟阿姨說了一遍,這位阿姨十分肯定的說,寶寶是要出牙了吧!分析每個寶寶出牙的時間都不一樣,早的在寶寶2個月的時候就開始出牙,晚上可以晚到18個月。
  • 寶寶出牙晚別擔心,要促進寶寶出牙,這些方面家長要注意!
    寶寶出牙晚可能的原因1、遺傳因素如果爸爸媽媽有一方小時候出牙晚寶寶也會出牙晚。比如有些媽媽孕期營養缺乏,會導致出現少數先天性無牙的寶寶。7、疾病導致出生以後的嬰兒抵抗力比較弱,容易感染細菌病毒,體弱的寶寶也會影響牙齒生長。如果寶寶出牙過晚或出牙順序顛倒,可能也會是佝僂病的一種表現;嚴重感染或甲狀腺功能低下也會出現出牙遲緩。
  • 寶寶出牙,喜在家長,痛在孩子!但是關於這個,很多媽媽還不知道
    長牙對於孩子來說是應該裡程碑式的發育節點,但是女兒卻非常痛苦,一直張著嘴巴大哭,連飯都吃不了。小琳原本以為出牙相對是比較溫和簡單的過程,就像指甲和頭髮長出來沒有什麼感覺一樣,小琳萬萬沒想到孩子會這麼疼,所以她面對孩子這個狀況也手足無措。
  • 娃哭鬧、發燒、情緒差?可能是出牙惹的禍
    問我這些問題的媽媽,她們的孩子大多半歲左右,我一聽就明白,跟她們說:「看看寶寶的牙齦,是不是有個小白點?」 很多小寶寶在出牙期,會流很多的口水,會經常情緒不好,會很喜歡哭鬧。 有的小寶寶,為了緩解出牙的不適,甚至會咬自己和媽媽。 還有的小寶寶,會因為出牙而發燒生病……
  • 怎麼判斷寶寶體溫是否正常,如何正確給寶寶測體溫?
    2、對於小兒來說,尤其是小嬰兒劇烈運動、飯後(吃奶後)、哭鬧、衣被過厚、室溫過高都可以造成體溫升高達到37.5℃(腋下),甚至達到38℃。所以家長再給寶寶測量體溫時要注意以上的情況,給予正確的判斷。如何正確給寶寶測體溫?
  • 寶寶體溫 37℃ 多一點算發燒嗎?什麼時候該去醫院?
    寶寶的健康時刻牽動著媽媽的心情,特別是在疫情防控時期,最怕的就是娃突然發燒。一旦測出寶寶的體溫略有升高,特別是超過了 37℃ ,媽媽們就會十分緊張:「糟糕!娃是不是生病了?是不是發燒了?」然後就會焦慮不已。
  • 體溫升高是懷孕初期的症狀 究竟孕婦體溫多少算正常
    懷孕初期孕婦體溫升高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孕婦可關注自己的體溫變化,以此初步推測出懷孕;若發現體溫異常變化,需及時到醫院檢查,以排查疾病隱患。懷孕初期體溫變化原因懷孕初期症狀之一就是體溫升高,基礎體溫大約在37℃左右,且體溫升高的情況會持續至孕中期。這主要是由於激素變化所造成的。
  • 孩子有這幾個狀況長牙期到了,媽媽要注意護理
    今天早上,一位新媽媽發私信給我說:「親,周五,我們辦公室同事和我說,她家兒子長4個牙齒了,我們家寶寶比他還大2個月,但一顆牙齒都沒有長出來,是不是我們孩子發育晚了?要不要和孩子去看醫生?好擔心。」這位媽媽顯得很焦慮。其實關於寶寶學長牙的事真的不能和其他寶寶做比較,因為每個寶寶是生長發育不同的,出牙時間也會存在個體差異。
  • 寶寶出現這個信號表示要出牙,磨牙棒怎麼選如何用?媽媽應該知道
    寶寶開始吃手指和流口水,是乳牙將要萌出的信號。但是寶寶出牙期有早有晚,一般7~8個月出牙的寶寶佔到50%左右,晚一點可能到10個月之後,再晚一般不超過13個月。所以,通常從寶寶有流口水和習慣性吃手指開始,就可以給寶寶吃磨牙棒了。(吃手指,也可能是孩子安全感不足的表示。
  • 寶寶有這四個表現,第一顆小牙即將萌出,附上乳牙萌出時間表
    執筆:胡蝶編輯:胡蝶定稿:歐陽比文寶寶慢慢長大,身體慢慢具備成年人的能力,就拿寶寶長牙來說,出牙早了媽媽十分驚訝,出牙晚了又擔心是不是發育出現問題。咬東西很多媽媽表示孩子在5、6個月時會在吃奶時把自己咬得生疼,如果寶寶出現這種情況,媽媽不要責怪他,這是因為寶寶牙齦不適。他會頻繁吃手,咬媽媽,這種咬能緩解出牙前牙齦的痛癢感,媽媽可以給寶寶買質量合格的咬咬膠,或是把奶水擠到奶瓶裡防止咬痛自己。2.
  • 寶寶「出牙」前期有哪些表現?幾個月長牙最健康?寶媽最好了解下
    文|羊駝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關於寶寶的「出牙」問題,寶媽們都比較的擔心。而因為個體發育的不同,不同的寶寶會出現不同的出牙問題。還有些媽媽看到寶寶出牙後的各種身體不適,試圖找一些能夠幫助緩解寶寶不適的方法……今天的這篇文章將會告訴寶媽們一些有關孩子出牙的基本常識,寶媽們可以做簡單的了解避免遇到孩子出牙問題出現的手足無措。
  • 寶寶幾個月開始出牙?出牙期四個表現三點注意,一文全知道
    後來仔細看了看,她的下牙齦已經開始發白,原來是要長牙了。表妹家的寶寶是純母乳餵養,現在已經6個多月,還沒開始出牙,她看別人家的寶寶4個月都已經出了兩顆牙,於是也很著急,覺得是不是缺鈣了呢?很多新手媽媽對於寶寶的成長都有這樣那樣的擔心,出牙問題也是一樣,生怕比別家孩子慢,怕寶寶缺乏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