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這小雞燉蘑菇,絕對是東北的大菜,也是滿族八大碗之一,逢年過節都是餐桌上不可缺少的美味!可是於我而言,這道菜做的最好的卻是我那已經仙逝的老父親!每每提起心頭髮酸,眼前總會浮現起小時候過年的情景,家中兄弟姐妹五個,我是最小的,也是最淘氣,最嘴饞的那個,家裡養了一年的跑山雞,父親提前宰殺好,凍在院子裡的大缸內,那時候冰箱還是奢侈品,我都不曾見過,然而東北的冬天冷,這口大缸就是天然的大冰箱。終於盼到了年三十,父親把凍好的大公雞斬切成大塊,再切上幾片肥瘦相間的五花肉,野生的紅蘑,放在外屋地的爐子上,一口用了十幾年的小鋁鍋就是這美味的容器了,爐火燒得正旺,咕嘟咕嘟的不停往外冒著香的讓人直流口水的氣兒,我就那樣半弓著身子,眯起眼睛,用小手不停地往鼻子裡煽著香味,一邊還要不停地問:爸,什麼時候好呀,什麼時候能吃飯呀。。。不知道父親用了什麼調料還是用了什麼方法,這樣燉出來的一鍋小雞燉蘑菇五花肉是我童年最香最香的美味,雞肉瘦而不柴,豬肉肥而不膩,筷子夾一片,那肉顫顫巍巍,入口即化,滿口留香,野生紅蘑肉乎乎的一口咬開都是濃濃的汁水,我依稀記得那神秘的調料包裡有一樣是叫墨斗子的東西,現在想來應該是小的墨斗魚乾吧,後來我也曾用過,可是卻永遠做不出父親的味道了!也許雞肉的味道變了,也或者是豬肉的味道變了,總之那是停留在我記憶裡永遠也抹不去的味道,也是對父親不可替代的最執著的懷念!寫到這裡眼睛忽然有些溼潤,子欲養而親不在的遺憾會像針一樣刺痛著我的心!不敢再想!上菜吧!
沒有家裡的跑山雞,也沒有母親親手餵大的年豬,味道差了很多,我已經多年不那麼大口吃肉了,因為再也找不到以前的味道,索性不吃也罷。 但是這大骨雞也還是不錯的,是大連莊河的特產,但是請注意一定要用長白山野生採摘的紅蘑,要比榛蘑好吃一百倍,我這次買的紅蘑品相不錯,肉肉的非常香,一口咬下去,好吃的不得了!我放了枸杞,末了還放了些粉絲,這遺傳了我的媽媽,愛吃粉條,享受一吸溜就嗖地滑進嘴裡的爽快!
【小雞燉蘑菇】
所需材料:大骨雞 半隻; 野生紅蘑 200g,油,鹽 適量 ;生抽 兩勺 ;冰糖20g; 蠔油 兩勺;辣椒5個 ;香葉 適量;丁香10g; 桂皮10g; 八角 兩個; 花椒10g ; 粉絲 適量
詳細步驟:
1.準備蔥姜蒜,香料盒,把香料放進香料盒裡,以免在燉煮的過程中添加的香料影響口感
2、大骨雞斬切後要用清水浸泡一上午,中途換水,焯水後放入油鍋裡不停的翻炒,知道兩面都有金黃的火候即可
3、另起鍋,放少許油,放入冰糖炒上色,倒入炒好的雞塊,加入生抽,蠔油,料酒等
4、加水沒過食材,撇去浮沫,這裡注意一定要加熱水,冷水會瞬間使肌肉收縮,影響料汁的吸收,就不會這麼美味了
5、放入蔥姜蒜和調料盒,大火燒開後轉小火,此時還會出一些浮沫,注意用勺子撇去,直到乾淨為止
6、小火燉煮半小時後,加入事先泡好清洗乾淨的野生紅蘑,再次大火燒開後,轉小火慢慢燉一個小時
7、燉到湯汁濃厚,雞肉軟爛即可出鍋,燉這道菜的時候還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加入一些粉絲,枸杞等,我加了粉絲,很好吃。
我是愛美食,愛旅行,愛健身的小堂堂媽媽。做美食自媒體人其實並不專業,我是一名英語老師,平時工作很繁忙,只有在廚房忙碌的時候,我才能真正的靜下心來度過屬於我自己的時光,生活是需要煙火氣息的,一個家庭幸不幸福看她的廚房就知道了,凡是那些廚房裡經常飄出來香味的家庭,不幸福也難呀,而今的社會環境,不做飯也能吃飽的家庭越來越多了,點外賣,吃館子,有一百種辦法讓你可以不必轉菜市場,不必再進廚房,然而,生活是需要點柴米油鹽的,在乏味枯燥的生活中找點自己的樂趣是非常有必要的,那廚房裡傳出來的鍋碗瓢盆的聲音,難道不是平凡的日子中最最動聽的音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