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隊挖出9歲小姑娘墓,奢華不輸帝王,但棺蓋上4字嚇壞眾人

2020-12-22 騰訊網

北周是我國歷史上的一個「短命王朝」,宇文邕將北周帶向了繁華,但是他的兒子宇文贇將北周拉下了深淵。宇文贇是歷史上唯一擁有五位皇后的皇帝,他的正統皇后是楊麗華,他與楊麗華有一個女兒,那就是宇文娥英。在宇文贇的荒謬統治下,6歲的小孩當上了皇帝,楊麗華的父親楊堅為了結束北周王朝這一混亂的局面,毅然起兵,逼迫小皇帝讓位,從此,隋朝建立了。楊堅對自己女兒楊麗華有愧,將她封為隋朝的樂平公主,楊麗華的牽掛只剩下了她的女兒宇文娥英,所以在隋朝成立後,她為宇文娥英親自挑選女婿,在數百人中挑出了李敏。

考古挖出古墓,楊麗華的孫女墓出土

宇文娥英在和李敏成親後,生下了一個非常可愛的女兒,李靜訓。李靜訓一出生就得到了萬千寵愛,楊麗華非常的喜歡她,一直將她放在身邊撫養長大,對她感情非常的深厚。可是李靜訓卻在9歲的時候,身患惡疾,無藥可醫, 就這樣,小女孩在9歲時就結束了生命。在1957年的時候,考古學家們在西安梁家莊意外地發現了一座隋朝時期的古墓,這座古墓沒有被盜,保存得十分的完好,但是墓穴不算大,從規格來說,似乎是古代的貴族。

考古學家清理了這座古墓,發現這座古墓的棺材是一座巨大的石棺,這個石棺非常的大,寬度達到了1.1米,長度達到了2.6米,高度更是達到了1.6米。這個石棺的外表,看著像是一座宮殿,因為石棺的上方,雕刻著瓦片、窗戶,在石棺的表面上,有著許多精美的浮雕,仔細一看,這石棺甚至還有一扇門,門的兩側有著兩位侍女。在這座墓穴中,考古學家們發現了墓志銘,通過對墓志銘的解讀,他們確定,這個古墓的主人,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楊麗華的孫女,李靜訓。

古墓豪華不輸皇帝,棺上有嚇人的警告

李靜訓的墓,奢華程度可以說不輸皇帝,這座古墓的規格雖然沒有像皇帝的陵墓這麼大,但是一個小孩能夠擁有這麼多的陪葬品,可以說是非常的奢華了。打開了這座石棺後,考古學家們發現了大量的金飾品還有玉器,經過檢查,這些陪葬品中,有很多都是日常會使用的器皿,李靜訓的墓可以說是吃、穿、住、行的用具都不缺了。這是目前考古學家們發現的,墓葬形式最高級的隋朝古墓,這琳琅滿目的陪葬品,有很多也是屬於首次發現的文物。

李靜訓的古墓有著非常高的研究價值,但是在考古的時候,考古學家還是被李靜訓的棺材嚇了一跳,在考古學家即將打開李靜訓的墓時,看到了可在棺材上的四個字「開棺者死」,看到這幾個字的考古學家都嚇壞了,後來仔細想想,這是對盜墓賊所說的話,李靜訓的家人也只是希望這些人不要打擾自己的孩子罷了。古人為了防盜墓賊,真的是「花樣百出」,大多數人都會在自己的墓中設置一些機關,以此來保護自己的墓,但是也有的人不在乎這些事情,讓盜墓賊大膽的來。

珍貴的古墓

例如遼代時期的張文藻,張文藻的墓是在河北出土的,在考古學家發現這座墓的時候,古墓的入口寫著「墓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接著走進去以後,考古學家就看到了一桌子的「酒菜」。經過了這麼多年,這些酒菜早已經不能食用,不過留在墓中的大量壁畫和一些文物,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

相關焦點

  • 考古隊發現一9歲小姑娘墓穴,奢華不輸皇帝,但棺上四字嚇壞眾人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名為李靜訓的女孩,入葬之時年方九歲,而在打開其墓葬之後,卻發現了其陪葬品的奢華程度竟然不會輸給皇帝,這是怎麼一回事呢?她的棺材上又刻了什麼樣的四個字,會讓「久經沙場」的考古工作人員嚇壞了呢?讓我們接著往下看看。 在發現了有墓葬之後,考古工作人員小心的打開了墓穴,隨著墓道走下去,隨即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口棺材,以及立在其前的墓碑。 墓碑上有墓志銘:《隋左光祿大夫歧州刺史李公第四女石志銘並序》:女郎諱靜訓,字小孩,隴西成紀人。
  • 9歲小姑娘的棺材上寫了四個字,千年後,考古專家開棺差點嚇壞
    於是,一個考古隊伍對這座墓葬進行了研究並準備挖掘,發現在墓志銘的紀實,得知這座古墓原來是一位9歲的小姑娘的。現在大家更加好奇了,為什麼一個9歲的小姑娘會有這麼大的一個古墓和那麼多的被葬禮?大家都開始議論紛紛,總會覺得這將會是一件特別詭異的事件,也是這樣考古隊馬上進行開挖。 那些人對古墓也是進行小心翼翼的開挖,生怕會有什麼不適的地方,當挖開那些泥土古墓能被大家看到表面的時候,人們看到了四個大字"開者即死"。
  • 成都挖出千年古墓,出土17具金絲楠木船棺,專家:墓主人是王族
    而這裡要說的這座船棺墓就是位於四川成都,而且還是在鬧市區,起初一下子就挖出了17根「獨木舟」,獨木舟就是船棺,只不過看著像獨木舟而已,讓考古隊趕到興奮不已的是這些「獨木舟」居然都是用堪比黃金的金絲楠木鑄造而成的。
  • 四川現60座古墓,船棺引考古隊大喜,2顆廢棄玻璃珠被捧為國寶!
    四川挖出2000年前船棺,2隻蜻蜓眼引專家驚叫,或與埃及有關!文/婉清四川是一個擁有濃厚文化背景的省份,這裡有獨特的蜀文化。大家或許不陌生李白的一首詩歌《蜀道難》,而裡面提及的「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講的就是兩位古蜀國的帝王。古蜀國文化,或者說是巴蜀文化源遠流長。古蜀人與黃河流域的黃河文化有交流,但是形成了卻與中原大為不同的古蜀文化。因為一個「三星堆文化遺址」,四川出了一次名,教人們對於古蜀國惦念不忘。然而至今,古蜀國的密碼都沒被破解。
  • 西安施工隊挖出李靜訓墓,石棺刻著4個字,考古隊有點害怕
    關於考古這件事,有人贊同有人反對,不過通過考古這件事後人可以更好的了解歷史,比如通過對一個朝代遺存下來的皇親貴族高級墓葬的研究,往往從墓葬的建制及隨葬品中可以看出當時社會的縮影,所以對於隋朝高規模大墓一直處於空白狀態,這令不讓考古專家及歷史學家倍感遺憾。
  • 廣西發現大石頭,上面沾有「龍鬚」,考古隊:這是七星巨棺
    2008=10月15日,在思陽鎮一個叫做官皇屯的山坡上,因為施工隊取土而挖出了一大塊土疙瘩,或者說是大石頭。不過這石頭規規矩矩,看起來既像土塊又像石塊,從而引起了施工隊注意,後來工頭因著民間種種傳說猜測這可能是棺材就趕緊聯繫了當地文物局。沒多久文物局同志就趕來了,結果證實了發現的這塊大石頭確實是棺材,後來封閉挖掘,考古隊發現除此外還有另外一塊大石頭。
  • 《盜墓筆記》誠不欺我!現實生活中,考古隊還真挖出一具「血屍」
    「五十年前,長沙鏢子嶺,幾個土夫子挖出一具血屍……」這是《盜墓筆記》中關於血屍的一段描寫。前一段時間,隨著盜墓題材影視劇的熱播,一些專業術語為人們熟知,比如血屍、禁婆、黑驢蹄子、摸金校尉什麼的,今天我們就來談談血屍。
  • 專家:此「火墓」發現一具,考古隊無人敢動
    「粽子」在《盜墓筆記》等小說中形容的是一些不乾淨的東西,這種東西其實就是沒有腐朽的古屍,經過小說的虛構而變得十分恐怖。不少人會好奇,在現實中的古墓有無「粽子」?在唯物主義的今天,小說中虛構的這些東西是完全不存在的,但千年不腐的古屍我國考古還是發現了不少。
  • 遼寧挖出60歲老太婆墓,出土一張逆天「神屋」,考古家激動到流淚
    每一個民族都有他們獨有的生活方式,當然了墓葬方式也不盡相同,比如古代中原地區的人和少數民族的人,他們的墓葬方式也是很大區別的,比如我們四川那邊喜歡船棺葬,而我們南方地區則是喜歡土葬。而有的民族更加的有意思,他們選擇了獨特的樹葬,什麼是樹葬,估計很多人都沒聽說過吧,樹葬就是將死去的先人掛在樹枝上,隨他自己慢慢的風化,這民族就是契丹族。
  • 考古挖出皇室保鏢墓,一老頭拿著族譜趕來:埋的是我先祖
    考古隊和盜墓賊到底有沒有區別呢?很多人對此的看法都不盡相同,有人認為兩者都在挖墓取寶,本質上都幹著同樣的事情;也有不少人覺得考古隊是國家公職人員,挖墓都是出於某種歷史或者人文研究的需要。實際上簡單來說,考古隊挖掘可跟盜墓賊有著巨大的區別,他們並非「逢墓必挖」,而是本著以保護國家文化古蹟和出土文物的理念進行的搶救性考古挖掘。
  • 牛河梁發現巨型石棺,墓主手上握著兩隻烏龜,專家:這是黃帝真身
    其實這個問題千年以來一直都有學者專家在尋找,但是卻得不到任何的線索,好在我們現代的考古事業已經非常發達了,再加上科學技術也是日異月新,這不還真的是被專家們找到了黃帝真身墓的線索了。不少人應該知道著名的牛河梁遺址吧,牛河梁遺址位於遼寧省朝陽市下轄的凌源市,這可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距今3000多年,我們的遼寧省考古隊在這裡先後挖出了大量的古遺蹟,像什麼祭壇、女神廟、積石冢群址等等,甚至還發現了女媧娘娘的塑像。
  • 湖北一農民田裡鋤草,挖到一座古墓,考古隊:墓主與司馬光齊名
    西晉年間,歷史上首次出現石首二字,歷朝歷代以來,石首這一名字,一直被當地人民所牢記,並沿用至今。93年的一天,石首高陵崗村農民老劉正在田裡鋤草,看著田裡的黑土地,覺得今年播種完又是一個好收成。老劉心裡別提多高興了。
  • 漢墓散發奇香,考古隊挖出一件「火鍋」器具,專家:墓主是個吃貨
    其實這個問題的確是很難解答的,單從歷史書籍來看你無法得出定論,好在考古工作幫助我們揭開了答案,考古隊曾發現了西漢時期的火鍋器具,這也直接證明了早在西漢時期的古人,就已經開始有人在吃火鍋了。
  • 東晉貴女墓中出土一盒小紅丸,考古隊立刻鎖到庫房,50年不敢展覽
    當時,考古隊無意中在象山找到一座東晉時期的古墓,挖掘清理的過程中,他們發現,這座古墓的墓主大有來頭,他正是東晉名士王羲之的族人。讓所有人沒想到的是,這僅僅是一個開端。此後的10年內,考古隊在這座山上,又找到了王羲之的堂兄一家子的墓。原來,這象山正是東晉時期,琅琊王氏的祖墓所在地。在東晉時期,琅琊王氏是正兒八經的豪門世家,在這些王氏人的墓中,考古隊收穫頗豐。
  • 江西挖出「國字臉王妃」,皮膚白皙身材均勻,跟現代人相差並不大
    2001年12月3日,江西省華東交大對其學生公寓進行改建,施工人員在挖地基的過程中挖出一座墓葬,看起來有些年頭了,應該是一座古墓,有關領導立即下令停止施工,並向有關部門報備,很快,文物局派來一個由專家帶領的考古隊。
  • 圖坦卡蒙墓,打開埃及古文明印象
    周圍的法老陵墓早被瘋狂盜掘,圖坦卡蒙墓卻幸運地在沙漠中安穩度過了3200多年。墓中出土了超過5000件的豪華陪葬品,讓只活了19歲的圖坦卡蒙成為當今人們最熟知的法老。可以說,今人對埃及古文明的印象,基本都來自這座法老墓。
  • 山東一山上有三個泉眼,考古隊意外發現:下面竟是帝王陵墓
    這座崮叫做紀王崮,是整個沂蒙地區最大的崮,而在紀王崮上,有一個非常奇特的景觀,就是山上有三口泉眼流出清泉,並且終年不息,不論春夏秋冬,從未有過斷流的情況。不過這些施工隊也不是什麼考古專家,所以也沒把這些小銅片當回事,但挖著挖著,他們就覺得不對勁了,因為施工隊挖出了一個造型詭異的小型青銅器,這一下可了不得了。在推斷這下面有一個大型古墓之後,施工隊上報了國家文物局,很快,考古隊的人就到達了現場,經過數天的搶救性挖掘後,紀王崮出土了一座諸侯王級別的大墓。
  • 重慶冬筍壩遺址集中出土「船棺葬」
    新華社重慶12月19日電(記者吳龍)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九龍坡區文物管理所組成的聯合考古隊日前完成了對冬筍壩遺址的階段性考古發掘,發現了較為集中的墓葬分布區,清理了一批代表性墓葬。其中,「船棺葬」是1957年以來重慶地區首次集中出土。
  • 一個9歲小姑娘的陵墓,考古專家連棺木都不敢碰,就因為上面這4字
    九五年一名考古學家在西安城西的梁家莊發現了一個隋朝的陵墓,陵墓的規格之高級和墓內擺放的物品令考古學家不得不聯想到了這是帝王的陵墓。當他們找到了主棺的時候被嚇到了,因為棺材板上明顯地刻著四個大字「開者即死」。一時間考古學工作者們都束手無策了,商討著該怎麼辦。這時有人發現了墓志銘,才讓大家得以知道棺材裡面住的是哪位。
  • 浙江發現丞相墓,出土一口1500斤巨棺,專家:棺材板至少值1個億
    史嵩之出生在公元1189年的浙江寧波,年少得志進朝廷為宰相,等到朝暮昔年看淡了官場上的恩恩怨怨遂回鄉養老,享年六十九歲,葬在浙江省餘姚市河姆渡鎮車廄五聯村林夾岙山腰,但是等到考古隊來了的時候這裡早就被盜墓人員洗劫一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