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河梁發現巨型石棺,墓主手上握著兩隻烏龜,專家:這是黃帝真身

2020-12-28 史料橫生

軒轅黃帝是我們華夏人的祖先,目前公認的黃帝陵是在陝西黃陵縣橋山鎮,這裡有無數的人來這裡進行祭祀,可是這裡的黃帝陵據悉並非是黃帝真身墓,就是一個衣冠冢,相傳當時黃帝在飛天之前,身上的衣服等物品被百姓給扯了下來,這才有了現在的黃帝陵。

但是黃帝真身墓葬到底埋葬在哪裡呢?其實這個問題千年以來一直都有學者專家在尋找,但是卻得不到任何的線索,好在我們現代的考古事業已經非常發達了,再加上科學技術也是日異月新,這不還真的是被專家們找到了黃帝真身墓的線索了。

不少人應該知道著名的牛河梁遺址吧,牛河梁遺址位於遼寧省朝陽市下轄的凌源市,這可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距今3000多年,我們的遼寧省考古隊在這裡先後挖出了大量的古遺蹟,像什麼祭壇、女神廟、積石冢群址等等,甚至還發現了女媧娘娘的塑像。

可是就在考古隊挖掘5號區域墓葬的時候,一個震撼全國的消息就要出現了,當時考古隊在這裡發現了一座很大的積石墓,這樣的積石墓甚是少見,它和劉勝墓、獅子山漢墓差不多,都是鑿山而建造,為此難度自然是可想而知。

而就在這座積石墓中,考古隊發現了一座巨大的石棺,這石棺的構造非常獨特,因為全都是用巨大石塊堆砌的,裡裡外外許多層,還有石棺的棺蓋更是用超級大的石板搭建出來的。

其實專家從這樣的積石墓能看得出,墓主身份無疑是非常尊貴的,不然的話怎麼配得上如此巨大的工程量,當時包括專家在內的所有考古工作人員都很好奇墓主到底是誰呢?

而後專家下令大概石棺的棺蓋,最為關鍵的時刻終於到來了,就在棺蓋揭開之後,大家發現墓主人身邊放置了許多玉器,從這點更加確定其身份的尊貴,而這個時候專家卻突然看到墓主的雙手邊上有兩隻烏龜,鑑定後確認是玉器製作而成的。

那麼到底這兩隻烏龜到底是何來頭,又代表了什麼寓意呢?當時為了這個問題也是集結了許多專家進行討論研究,好在人多力量大,有個歷史學家給出了答案,有句話說「我姬氏出自天黿」,也就是軒轅黃帝是以烏龜為圖騰,這也就是說這墓主是軒轅黃帝的真身。

雖然也有不少的爭議,但是更多的專家都認為牛河梁遺址的墓主就是軒轅黃帝無疑了。

相關焦點

  • 牛河梁發現了巨型石棺,墓主人手握兩隻玉龜,專家推測是黃帝真身
    據說這黃帝陵並不是他的真正墳墓,只是一個衣冠冢罷了,相傳當年黃帝在飛天成神之前,身上的衣服物品落下,這才有了現在的黃帝陵。那麼黃帝的屍骨到底埋葬在何處呢?千百年以來,學者專家們都在尋找這個答案,但是卻找不到任何的線索。
  • 牛河梁遺址大墓中手握雙龜的神秘老人是黃帝?(組圖)
    較之國內其他地區發現的上古墓穴、祭祀場所,毫不誇張地說,牛河梁遺址的積石墓冢完全是「帝王級」的!在牛河梁東西約10000米、南北約5000米連綿起伏的山崗上,有規律地分布著女神廟、祭壇和龐大的積石冢群,組成一個獨立於居住區以外、規模宏大的史前祭祀遺址群。
  • 江寧大墓申報十大發現[組圖]
    前室頂部發現有巨型覆頂石,其內面還雕有精美的神獸紋。前後室四隅中部嵌有石質牛首形圓雕,上部雕面殘有煙燻痕跡,可能是擺放燈具的燈臺。後室中後部發現三組六件石棺座,兩端雕虎首。墓底鋪地磚二層,上層多為大方磚平鋪,邊長達0.5米,也是目前所見六朝墓中最大的。
  • 古墓暗藏無數珍寶,盜墓賊卻一無所獲,考古專家一眼看出玄機!
    千年前的古墓意外出土,考古專家卻發現多個盜洞,整個墓室除了一座巨大的石棺外,空空如也。難道這又是一座,被盜墓者盜掘一空的古墓嗎?令現場的專家憂心重重。當重達三噸重的石棺被吊起後,一個出乎意料的景象卻又令現場的所有人欣喜不已。
  • 西安施工隊挖出李靜訓墓,石棺刻著4個字,考古隊有點害怕
    關於考古這件事,有人贊同有人反對,不過通過考古這件事後人可以更好的了解歷史,比如通過對一個朝代遺存下來的皇親貴族高級墓葬的研究,往往從墓葬的建制及隨葬品中可以看出當時社會的縮影,所以對於隋朝高規模大墓一直處於空白狀態,這令不讓考古專家及歷史學家倍感遺憾。
  • 牛河梁遺址考古發掘出第三枚豬龍玉佩
    牛河梁發掘工作站近日披露,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專家去年末在牛河梁遺址第十六地點做當年最後一次考古發掘時,在最後一座墓葬中發現一枚玉豬龍。  這枚玉豬龍高9.8釐米,最寬處7.5釐米,為淡綠色軟玉磨製而成,屬國家一級文物。與其一同出土的還有玉環、玉鐲、馬蹄形玉箍等七件玉器和一件細石器。
  • 千年古墓有9條盜洞,文物卻一件也沒丟,專家打開石棺後恍然大悟
    他們發現高規格墓穴的手段要比專家學者們多得多,他們盜走的也往往是最具價值的文物,也是由於這些盜墓者的存在,讓我國很多珍貴的歷史文物流失於民間或海外。我國規定所有中國出土的文物都歸屬國有,所以現在盜墓者的活動不如以前猖獗了。但這也並不代表著不存在,一千年古墓有9條盜洞,裡面的文物卻一件也沒有丟失,專家打開石棺後才恍然大悟。
  • 外國貴族合葬墓在陝西出土,墓內發現一幅伏羲女媧圖!
    外國貴族合葬墓在陝西出土,墓內發現一幅伏羲女媧圖!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在這片土地下埋藏著數不勝數的古墓,裡面藏著數以千計的文物寶藏。同時,我國也是一個考官大國,由於我們華夏祖先在這片土地上的努力創造,這才有了數千年的璀璨文化。在我國幅員遼闊的疆土上,若論古墓的數量,陝西無疑是排行第一位的。西安,作為陝西省的省會,在古代就是十三個朝代的都城,幾乎每年都有大量的古墓被挖掘出。那麼,作為十三個朝代都城的西安,在過去的時代到底有多繁華呢?
  • 李靜訓墓出土一世界最美的項鍊,堪稱無價寶,專家:產地在阿富汗
    1957年,陝西西安玉祥門這邊被考古隊發掘出一座古墓,之後證明墓主就是千年前楊麗華的外孫女李靜訓。當時李靜訓墓的出土那真的也是非常震驚國內的,因為李靜訓墓中居然發現了大量的文物,而且每一件都堪稱珍貴至極,可以想像楊麗華是有多麼的寵愛這個外孫女啊!
  • 湖北施工工地發現古墓,墓中出土一「千年神龜」,專家怎麼解釋?
    目前,世界上已知最長壽的烏龜,是一隻名為哈裡特的加拉帕戈斯陸龜,它的壽命長達176歲,是1835年達爾文結束環球考察後,從英國所帶回,還曾打破過世界紀錄。而至於活了上千年的神龜,似乎只在神話故事裡出現過。在2013年11月,湖北施工工地發現了一座古墓,墓中出土了一「千年神龜」,對此專家是怎麼解釋的呢?
  • 此皇族墓隱藏於北京九龍山下無數年月,專家去了第二次才發現!
    上世紀八十年代,一支考古專家小組對此處進行了研究,認為這個地方只是一個普通的祭奠坑,沒有再進行進一步的挖掘。十多年以後,一支考古專家小組再一次的來到了這裡,卻猛然找到了一個非常秘密的皇家陵墓。考古隊仔細觀察四周後,說了一句:「開挖!」。隨這坑底表層被剝除後,下面是非常廣大的花崗巖鋪著的平地層,搬開這些巨石以後,果真到達了陵墓的夯土層。
  • 埃及發現2000年古墓 石棺表面現巨大人臉
    摘要:據英國廣播公司(BBC)8月15日報導,埃及考古學家在開羅南部的明亞省發現了3個距今近2000年的古墓。考古人員表示,從墓穴中的粘土碎片可以推斷,這些古墓在是埃及第27王朝和希臘羅馬時期之間建造而成。
  • 山東夏津縣怪異叢生,工人挖明朝怪異大墓,專家研究遭後人抵制
    而郭氏二十世孫郭凡慶說,當時一共遷走的四十八尊墓中並未找到郭氏三世祖郭四維的墓。但在2013年的時候,當地施工的工人卻在無意間挖出了郭四維及其夫人的墓。在現場僅存的兩個棺蓋上分別刻有「明朝都察院副都御史郭四維之墓」、「淑人許氏之墓」,此外還有四尊石人像、一枚金簪,而其他的陪葬品卻可能被當時的施工工人搶奪一空。當時考古團隊在趕到現場後發現,郭四維石棺的規模很明顯超過了萬曆皇帝。
  • 墓中還有「女娃真身」,難道神話是真的?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在我國很多地方都修建起了女媧廟,不過不論怎樣,我們都覺得女媧造人事件是假的,畢竟它只存在於神話傳說當中,而在世界上根本是沒有這樣的事情發生的,這些只是人們憑空想像出來的。但是發生了這樣一件事情,卻完全打破了人們的想像,女媧廟裡突現千年古墓?
  • 埃及發現罕見託勒密王朝大型石棺 有網友想到亞歷山大大帝
    今日埃及7月11日又有消息稱,埃及安全部隊將與軍隊工程部門、觀光部門警察協助提取石棺。 另據科學美國人12日稱,這一發現為考古人員留下了一系列謎題:石棺中的人到底是誰?裡面藏了什麼文物?以及為什麼這個石棺會如此巨大。 不過,考古學家對石棺持謹慎態度。
  • 土司文化與漢文化相融合,石棺從崖壁上搬到地上
    長江商報消息 ● 土王墓土司文化與漢文化相融合,石棺從崖壁上搬到地上穿過衙署區一路上行,沿著木棧道往西北方向走,就是唐崖土司城的墓葬區。覃值什用的墓葬頗為宏大,呈半地穴式,墓室外觀像房屋一樣,為石雕四開間殿堂式,墓室有一個前廊,廊頂上雕刻有龍鳳的圖案,而正對著的墓室也與此對應,龍的圖案對著的門正是覃值什用的石棺,位於北方,鳳圖案對應的室門則是土司夫人的石棺,兩個墓室內部也很是講究,下面均以兩塊巨大的石塊鋪地,頭部的石壁上有石刻的牌位,周邊雕有花紋,墓室之間則是活動的石門,其上有鏤空雕刻。
  • 古墓墓壁現9處盜洞,是何種墓葬方式,使得眾多唐三彩保存完好?
    西安雖然是古都,王室貴族的墓的確有很多,但是這也造成了有段時間內當地的一些人有點草木皆兵,經常會出現考古專家去現場考察後卻什麼都沒有發現的情況。但是考古專家們似乎有點高興得太早了,接下來的一個發現直接讓他們的心從暖陽到了寒冬,心拔涼拔涼的,怎麼回事呢?
  • 瀘州又現東漢時期畫像石棺!墓室內部照片曝光~
    瀘州圈子說:近日,有村民來電反映,在合江縣合江鎮黃溪村,因工程施工發現了一具石棺,合江縣文物局接到消息後,第一時間趕往現場對該石棺進行了搶救性發掘,初步考證,這具石棺又是一具漢代畫像石棺,歷史再次呈現合江的東漢時期。
  • 集美發現罕見龜形墓
    本報訊 (文/記者 龔小莞圖/韓林)日前,廈門閩南研究會會員韓林在民間調查中有了意外的發現——在集美區前場村,有一座罕見的明代古墓。在形如圈椅的花崗巖墓圍中,竟有一隻用輝綠巖雕刻的烏龜。  雖說龜形墓在閩南並不少見,可是像這樣有頭有尾、形象逼真的烏龜卻是極其罕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