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世界上從來都沒有完美的事,許多人卻一生都在追尋完美,這樣只會讓自己活得更累,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衡量的尺子,有著自己的做人準則,但這把尺子不能繃得太緊,為人要學會松鬆緊緊,做事情要張弛有度。
工作有度,學會享受生活
人這輩子最大的遺憾就是時光短暫,匆匆幾十年,十年寒窗苦讀,學業有成結婚生子,成家立業直至終老,我們的命運或許不盡相同,但是人生的節奏都是一樣的,在各個時間段有著不同的責任與擔當,真正屬於自己的歲月少之又少,很少有人能夠享受生活。
大部分人每天都在忙碌,沒有閒暇的時間去看一看世界的美好,長期處在緊張的工作氛圍中,這會讓我們的大腦不得放鬆,一回到家中就感到頭疼,工作沒有盡頭,小目標實現還有大目標在等著我們,所以要學會適當的放鬆,給自己的心靈放個假,約上三五好友外出遊玩,「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這樣才能減少自己晚年的遺憾。
悲傷有度,陽光總在風雨後
《老子》第五十八章中寫道:「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萬事萬物都有兩面性,有時候換一種態度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生活複雜多變起起落落,很多人大多數時間都只感受到降落,沒有迎接過人生的起點,所以總是悶悶不樂。
其實完全不必悲傷,憂愁的思念在心中待得久了,我們就會忘記快樂的味道,愁眉苦臉不僅會讓自己的容貌變得滄桑,也會影響周圍人的心情,有些人總是一副悲傷的態度,「為賦新詞強說愁」,這種人就像是一個倒黴鬼,誰碰上了都會諸事不順。
要學會轉換自己的心情,相信陽光總在風雨後,蘇軾身為一代文豪,熟讀儒家經典,心懷報國之志,卻依然被貶多次,但他卻沒有放棄自己,而是轉學佛道思想,重新找尋自己的心靈寄託,才有了《赤壁賦》的忘懷得失。人生要敢於追求自己的夢想,也要懂得放棄,凡事都不能過分強求,當悲慘的境遇縈繞我們時,就放下俗世的煩惱,帶著一顆空靈的心去尋味自然的美好,這樣人生就會變得更加有樂趣。
待人有度,若隱若現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都是有距離的,不同的人相處時候彼此之間的距離也是不同的,我們待人也要學會張弛有度,不僅是外現的距離之感還要有精神上的距離,身為戀人不必過分黏著對方,不然總會有膩味的一天,要懂得給對方一定的時間和自由;對待朋友也要學會一張一弛,每個人都是平等的,所有的付出我們都需要感謝,也要學會奉獻自己,不能總是享受別人帶來的好處,也要適當的給他人福利,「來而不往非禮也」。
總結:「滿則溢,盈則虧」,為人處世不要一味追尋完美,這樣只會讓自己變得勞累;也不要總是讓悲傷掛在臉上,試著笑一笑,你會發現世界的美好;更不要像個傻子一樣總是在付出,要學會愛護自己,多對自己好一點,適當的疏遠會換來更親近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