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人為啥稱阿拉伯帝國為大食?原因可笑,出現點誤會!

2020-12-22 每日漢字

唐朝的時候,稱呼阿拉伯帝國為大食。這是為什麼呢?原因可笑,出現點誤會!

地圖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比較強大的王朝,不僅僅是武力,還包括文化,影響了周邊很多國家。在唐朝強大的時候,西方強大的則是阿拉伯帝國。

阿拉伯帝國的形成,有著很特殊的歷史背景。從6世紀後半葉開始,由於埃及的混亂及拜佔廷和波斯之間的連年戰爭,使得原先的波斯灣-紅海-尼羅河的商路無法通行,商人們改走更為安全的,通過阿拉伯半島的陸路。因此,地處商路中段的商業城市麥加變得繁榮起來。

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開始奉真主之命傳播伊斯蘭教。630年初,穆罕默德率穆斯林大軍兵臨麥加城下,雙方締結《侯德比耶和約》,兵不血刃下降服了麥加城,居民更主動接受伊斯蘭教。

隨後,阿拉伯半島遠近的各個部落紛紛遣派使者往麥地那表示歸順,少數對抗者遭到鎮壓。自此,阿拉伯半島上的各部落民眾開始以伊斯蘭教為核心建立一個統一的阿拉伯穆斯林國家。

穆罕默德

阿拉伯帝國建立之後,有著626年的國祚,主要有四大哈裡發時期(632年-661年)和倭馬亞王朝(661年-750年)、阿拔斯王朝(750年-1258年)兩個世襲王朝。

強盛的時候,東起印度河及蔥嶺,西抵大西洋沿岸,北達高加索山脈、裏海以及法國南部,南至阿拉伯海與撒哈拉沙漠,國土面積達1340萬平方公裡,是世界古代歷史上東西方跨度最長的帝國之一,亦是繼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拜佔庭帝國之後地跨亞歐非三洲的大帝國。

阿拉伯帝國和唐帝國是當時世界上的兩大帝國,為了趕上唐朝,爭奪世界土地,阿拉伯帝國集中全國之力發展軍事水平。但是, 由於重視軍事而忽視經濟發展,導致農業發展落後,內部農民起義不斷。怛羅斯之戰後,阿拉伯帝國無力東進。1258年,阿拔斯首都巴格達被大蒙古國的西徵統帥旭烈兀攻陷,阿拉伯帝國滅亡。

對於阿拉伯帝國的名稱,西歐習慣將其稱作薩拉森帝國,而中國的唐朝則稱呼他為「大食」。這是為什麼呢?

旭烈兀

根據資料記載, 阿拉伯帝國有一支部落離波斯王國很近,這支部落用波斯語翻譯過來就是大食(Tay)的意思。所以,波斯人喜歡用這個部落的名稱來代指整個阿拉伯民族。中國人通過波斯人口中得知阿拉伯人,因此使用大食一詞稱呼阿拉伯人。

早自7世紀中葉起,唐代文獻已將阿拉伯人稱為大食,遼宋時期文獻中的大食一般仍指阿拉伯人。【參考資料:《 阿拉伯世界研究 》、《 國家人文歷史 》 】 (作者:每日漢字)

相關焦點

  • 大食的經濟文化,是如何傳入唐朝,並在唐朝站穩腳跟的
    在阿拉伯興起以前,阿拉伯其中的一個部落——塔伊部就生活在與伊朗相鄰的地區,因此成為伊朗人心目中的阿拉伯人的代表。當時,伊朗境內的波斯人稱塔伊部為「Tacik」,而大食就是波斯語Tacik的音譯,也有學者認為,大食一名來自阿拉伯商人tajir的對音。
  • 阿拉伯帝國實力曾經不遜大唐,如今的阿拉伯人,卻為何淪為戰五渣
    唐朝是中國古代的一個巔峰時期,在軍事、文化以及版圖上都有極其突出的表現。然而這麼一個強盛的朝代,卻也在同一時期遇到了一個旗鼓相當的對手,二者之間甚至還發生過數次交手,這個對手,就是阿拉伯帝國,唐朝人稱之為「大食」。
  • 唐朝和阿拉伯帝國,從軍事角度看,到底誰更強一下?
    古代將士唐朝的軍事實力遠勝阿拉伯帝國,這個結論肯定會引發爭議,因為很多國人記得「怛羅斯之戰」讓唐軍慘敗。其實,更關鍵的是:「怛羅斯之戰」發生之前,阿拉伯帝國正完成政權更替,阿拔斯王朝(黑衣大食)取代倭馬亞王朝(白衣大食)。
  • 兩個極盛帝國的碰撞,大唐與阿拉伯帝國的怛羅斯之戰
    貞觀十四年(640年)侯君集滅高昌,後設置安西都護府,至高宗中葉時,唐朝已經在西域建立了兩百一十七州縣,並設置有安西都護府、北庭都護府等,並置安西四鎮。經過太宗、高宗以及武則天時代的經營,唐朝逐漸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西域體系和中亞政策,疆域到達極盛。
  • 資料:阿拉伯帝國
    唐代以來的中國史書,如《經行記》、《舊唐書》、《新唐書》、《宋史》、《遼史》等,均稱之為大食國(波斯語Tazi或Tajiks的譯音),而西歐則習慣將其稱作薩拉森帝國(在拉丁文中意指「東方世界帝國」)。同時稱阿拉伯人為摩爾人,稱穆斯林的蘇丹為摩爾人的國王。公元七世紀崛起於阿拉伯半島。在穆罕默德領導下創立了政教合一的「哈裡發」;意為繼承人;作為穆斯林君主也是帝國名副其實的皇帝。
  • 在歷史上,吐蕃真的和阿拉伯發生過戰爭嗎?
    安史之亂前的半個世紀左右,吐蕃王國與阿拉伯帝國曾經出現了短暫的聯合,因為兩國都在爭取往安西地區發展,利益重合。唐軍在與吐蕃人作戰的過程中,曾經俘虜了一部分的大食人,這也反映吐蕃與阿拉伯的聯繫。由於年代久遠、道路不通、文化斷層等原因,現代對於吐蕃王國與阿拉伯帝國的大規模衝突記載不詳。網絡上雖然流傳出了吐蕃軍隊與阿拉伯帝國10多萬鐵騎血戰的故事,但追本溯源只是網絡謠言,不見於任何可靠的文獻記載。
  • 阿拉伯帝國的榮耀與沒落,成為世界頭號帝國,最終被蒙古所滅
    因為黑色是阿拔斯家族的標誌,故此中國史書上稱其為「黑衣大食」。而之前的倭馬亞王朝,因崇尚白色而被我國史書稱之為「白衣大食」。這個由阿布·阿拔斯開創的黑衣大食是伊斯蘭史上最著名和最長久的朝代。阿布阿拔斯之後繼位的是被稱為阿拔斯王朝真正奠基者的阿布·賈法爾。阿布·賈法爾自稱「曼蘇爾,意為常勝者。
  • 非也,曾經慘敗給大食
    在唐朝的歷史上,大唐的佛教文化圈和以大食為代表的伊斯蘭文化圈在怛羅斯( 今哈薩克斯坦江布爾) 打了一場決定中亞與西域未來走向的戰役,同時這也是大唐和阿拉伯國家爭奪中亞的一場決定性戰役,可是這場戰役究竟是怎麼引起來的呢?
  • 歷史上的今天,旭烈兀佔領阿拉伯帝國首都,朝哈裡發王朝結束
    阿拔斯王朝 (750~1258),哈裡發帝國的一個王朝,阿拉伯帝國的第二個世襲王朝。因阿拔斯王朝旗幟尚黑,故中國史書稱該王朝為「黑衣大食」。 阿撥斯王朝時期乃是阿拉伯的黃金時代,歷時500餘年。
  • 阿拉伯世界的三個大食國家(白衣、黑衣、綠衣)簡單的描述一下
    黑衣大食推翻了白衣大食,綠衣大食從白衣大食手裡搶走了埃及。首先是白衣大食,是阿拉伯帝國在四正統哈裡發之後的朝代,一般稱為倭馬亞王朝。656年,奧斯曼遇刺,帝國陷入一片混亂。奧斯曼的侄子,同時也是敘利亞總督穆阿維葉反對先知的堂弟兼女婿阿里繼任哈裡發,引發了伊斯蘭世界第一次內戰。
  • 看《長安十二時辰》,淺析從大食引進哪些農作物?棗椰樹、香料類
    細心的觀眾肯定能發現,長安城中「西市」出現了不少胡商,這裡交流著各種中原所沒有的商品,例如,葡萄、香料、三勒漿、寶石、顏料等等外來商品,幾乎涉及到唐人生活的方方面那麼這些商品是從哪裡來的呢?所有的文獻資料都指向了當時一個國家大食(唐朝對阿拉伯專稱)。
  • 歷史上曾經強大的阿拉伯帝國為何滅亡?
    呂海峰話說,阿拉伯帝國在強大以後,不斷對所統治的人民實施殘酷的剝削和壓迫,從而引發了中亞各族人民廣泛的反抗,一部分的封建主也開始不滿意了,於是,到了8世紀初的時候,在阿拉伯帝國正在對外擴張勢如破竹的時候,阿拉伯帝國最終發生了分裂。
  • 吐蕃與黑白兩道大食都有過交往,有關這個國家的史料記載很少
    至於唐朝和阿拉伯帝國,我們都知道,唐朝和吐蕃的戰爭也是載入史冊的。吐蕃與阿拉伯帝國的關係如何?可以說,吐蕃王朝和阿巴斯王朝(白衣與食)肯定有交集,但倭馬亞王朝(黑衣與食)應該是以貿易為主。因為,當時中亞的霸主還是唐帝國。伍麥葉王朝和阿拔斯王朝是阿拉伯帝國的連續王朝。倭馬亞王朝的統治開始於661年,結束於750年。
  • 歐洲文明史:阿拉伯帝國的崛起
    伊斯蘭教在麥加取得了勝利之後,穆罕默德又徵服了阿拉伯半島的其他地區。公元632年,阿拉伯半島基本統一,同年穆罕默德去世。穆罕默德去世後,各派穆斯林為繼承人問題展開爭鬥,一些部落趁機作亂,阿拉伯半島又陷入混亂。最後,穆罕默德的嶽父阿布·伯克爾繼位,稱「哈裡發」,即先知的繼承者,是為第一任哈裡發。
  • 西域的繁榮和弱小,導致三大帝國搶奪,結果三大帝國都因此而沒落
    在伊吾、鄯善等國臣服於唐朝之後,唐朝又於貞觀十四年攻滅了西域上的絆腳石―高昌國,建立了西州和安西都護府。此後唐朝連續剿滅了焉耆、龜茲、疏勒、于闐等二十幾個不聽話的西域小國,建立了以安西四鎮為核心的西域統治體系。當時的安西四鎮為龜茲、疏勒、于闐、焉耆,安西都護府則座落在龜茲鎮。
  • ...原來看歷史書有說過什麼白衣大食,黑衣大食,還有綠衣大食,劉...
    突厥人廣義上指操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的人,不是某一個特定民族的名稱,而是指使用基本相同語言的部落聯合體,分布很廣,從土耳其的小亞細亞到中亞以及新疆,一直以來民族關係鬆散而複雜,19世紀泛突厥主義興起,主張歐亞大陸上所有操突厥語族語言的民族聯成一個整體。波斯人是伊朗的主體民族,來源於伊朗法爾斯省,就是設拉子那塊兒地方。阿拉伯人起源於閃米特種族,分布在阿拉伯半島和北非。
  • 中東有三大勢力:波斯、阿拉伯、突厥,這一局面是如何形成的?
    公元750年,阿拉伯帝國內部出現了王朝更迭,阿拔斯王朝(黑衣大食)取代了白衣大食,而白衣大食則只剩下西班牙一隅之地。 公元909年,黑衣大食內部又分出了綠衣大食,即位於埃及的法蒂瑪王朝。黑衣大食和白衣大食均為遜尼派,綠衣大食則為什葉派。
  • 最後的波斯皇室在唐朝
    最後的薩珊波斯皇室不肯屈服於大食的侵吞,流亡中亞和唐朝,圖謀復國,有關史料載於穆斯林歷史學家的專著和唐朝史料。 本文釐清了《舊唐書》將卑路茲(波斯語裡意為「勝利者」)父子糅為一人的謬誤,指出《新唐書》中關於卑路茲之子泥涅師的記載是清晰準確的。
  • 古代世界上最強大的10個帝國,中國有4個朝代名列
    在世界歷史發展中,各大洲都出現了無數國家。6 阿拉伯帝國時間:公元632年-公元1258年面積:1340萬平方公裡建立者:西亞阿拉伯人阿拉伯人所建立的伊斯蘭帝國,中國史書稱之為大食,歐洲其稱作薩拉森帝國。
  • 三個國家打唐朝,一個被滅,一個50年不敢東顧,還有一個是最慘
    雖然當時秦朝的法治非常的嚴格,以至於山東諸國的百姓都難以忍受,最後陳勝吳廣起義吹響了大秦的滅亡,但是秦朝的車同軌,書同文,建長城,修靈渠等都為後世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勞。還有漢朝,先是北擊匈奴,打通河西走廊,後來又開闢了世界著名的絲綢之路,更是喊出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的令人振奮的口號。但是說到最偉大的朝代,幾乎所有人都會想到的是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