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小學一年級作業題:今天小明和爸爸、爺爺去釣魚,小明釣了6條無頭魚,爺爺釣了9條無尾魚,爸爸釣了8條半截魚,請問他們一共釣了幾條魚?小學生「奇葩」作業題咋這麼多
這是小學一年級作業題:今天小明和爸爸、爺爺去釣魚,小明釣了6條無頭魚,爺爺釣了9條無尾魚,爸爸釣了8條半截魚,請問他們一共釣了幾條魚?
小學生「奇葩」作業題咋這麼多
「現在小學生的作業太難了,我都無從下手,這明明是腦筋急轉彎啊。」近日,一位家長聊起在孩子作業本上看到的一些「奇葩」作業題,發出如此感慨。
腦筋急轉彎?課外練習題?
小學作業題讓家長摸不著頭腦
「今天小明和爸爸、爺爺去釣魚,小明釣了6條無頭魚,爺爺釣了9條無尾魚,爸爸釣了8條半截魚,請問他們一共釣了幾條魚?」這是一道出現在小學一年級作業本上的習題。孩子不會,家長不會,老師也不會。
碰到這道「奇葩」作業題的蔣女士表示,她女兒在讀一年級,這套作業題是按照老師的要求去新華書店買的。「女兒拿著題目來問我,我當時以為把魚拼湊成完整的條數就可以了,拼了半天發現拼不起來,我只好讓女兒先思考思考。第二天,女兒告訴我,答案是0,這才發現原來是6去掉頭,9去掉尾,8的一半都是0。我覺得這樣的題目根本就不應該出現在作業本上,這應該是腦筋急轉彎啊,孩子們的邏輯思維根本就沒發展到那個地步,甚至可以說是打亂了孩子的思維,把簡單的東西複雜化了。」
在如今提倡將奧數淡化的背景下,不少家長認為現在低段孩子的作業實在太難了。大同一小的黃老師向記者反映,前段時間,實驗小學有位家長向她「求救」,說是孩子課外練習題上的一道題目把她給難住了。這個題目是一道選擇題:第一排給出四個外星人的圖案,第二排給出四個不是外星人的圖案,根據這兩組信息,讓學生在第三排的五個圖案中圈出哪個是外星人,題值是5分。面對13個由各種線條和符號組成的圖案,不少家長盯著圖案,開動腦筋,但怎麼都找不出外星人。最終家長們得出結論,這樣的題目只能「膜拜」,屬於極品,出題的人是「外星人」。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大多數「奇葩」題都出現在低年段的數學作業本上。雖然有些家長認為這樣的題目可以開發孩子的想像力,但大多數家長都認為,這樣的題目完全超出了孩子的思考範圍,長此以往,學生以後看見簡單的題目也會絞盡腦汁,這不利於學生的發展,而且把興趣題放在數學範圍內似乎也不太合適。
發散思維?為難學生?
老師對「奇葩題」反應不一
採訪中,大多數老師認為孩子遇到的「奇葩題」越來越多,是因為現在大部分小學練習冊都有超綱的現象,特別是數學部分,知識點有前後交錯編排的現象。也有老師認為,應該一分為二地看待問題。
大同一小一年級的雷老師表示,當講解一年級語文課本中《烏鴉喝水》的習題時,有道謎語挺讓孩子們糾結的。題目是「看不見,摸不著,沒有顏色沒味道,動物植物都需要,每時每刻離不了。」絕大部分孩子都把答案寫成了水,而忽略了開頭第一句話。由於一年級學生的邏輯推理思維能力還很缺欠,想問題不像大人這麼全面,所以,這道題在一年級學生的眼裡是道難題。
該校的另一位老師則表示,她在六年級的數學本上看到一個關於郵票的問題,她認為現在的社會跟寫信寄信已相去甚遠,再用郵票來展示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似乎有點脫節。但編者也許是想讓下一代用傳統思想來考慮問題,安排這樣的練習題也有可取之處,得一分為二看待問題。
明鏡小學的張老師也給出了自己的看法。她認為,現在的孩子,起點都很高,一些看似難的題目其實他們也能獨立思考來完成,但這需要家長和老師來把關。課外輔導書上一些很難又沒有價值的習題可以不做,因為並不是所有的題目都是經過嚴格審核的。所以,家長和老師應當充當橋梁的作用,將孩子與作業習題之間更好地連接起來。
記者手記:
近年來,偏題、怪題、難題在中小學生的作業中頻頻出現。一些家長認為,這些「奇葩」題目是在耍小聰明譁眾取寵,對孩子的教育並無意義;一些人士則有不同的意見,他們認為「奇葩」題目可以引導孩子展開豐富的聯想,培養發散性思維。有一位老師向記者反映,這類「奇葩」題雖說很難,但也在第一時間吸引了孩子。其實,「奇葩」題不在於「標準答案」是什麼,家長和老師應當問一問孩子,為何會得出那樣的答案,或許大家會發現,孩子在思維方式上的創新。當我們真的脫離「標準答案」時,教育也許會迎來新的時代氣息,學生們可以自由發揮,通過碰撞產生新的理解,創新思維也就由此得到提高。(記者 黃冰)